鼎湖山裹蒸粽,拥有千年历史,国家地理标志美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端午节包粽子的过程视频 鼎湖山裹蒸粽,拥有千年历史,国家地理标志美食!

鼎湖山裹蒸粽,拥有千年历史,国家地理标志美食!

2023-04-27 00: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粽子。和大多数人认识的粽子不一样,它不是用我们常见的粽叶制作外皮,而是采用当地的一种冬叶包裹内部馅料,并用水草扎成,形状成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这种粽子便是广东肇庆的鼎湖山裹蒸粽。

我国地理标志性的粽子共有五种,它是其中的一种。粽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传统美食,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如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到它的起源,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古代名人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美食。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和改良下,形成多种多样的形状和各种口味的粽子。不过鼎湖山裹蒸粽并不只是端午节的产物,它更是一种日常“茶点”。脱过壳的绿豆和浸泡过的上好糯米,加上腌制过的猪肉,用肇庆特有的冬叶包出四角的鼎湖山裹蒸粽,之后放到大缸里蒸煮。一般要煮上好几个小时,甚至煮上十来个小时,直至三种主要食材,糯米、绿豆和猪肉融为一体,原汁原味,肥而不腻,吃起来醇厚香糯,入口即化,营养丰富。

除了猪肉以外,广东鼎湖山食品有限公司还匠心独制了多种风味的裹蒸粽,比如加入咸蛋黄、瑶柱、腊肠、虾米、花生、栗子等食材,又是另一番美味。广东人有饮早茶的习俗,而鼎湖山裹蒸粽作为广东肇庆一种传统小吃,在本地有着“茶点王”的美誉,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肇庆古时候属南越,位于广东中西部。这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天气湿热,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光要营养美味,也要能应对当地的气候属性。绿豆是鼎湖山裹蒸粽缺不了的一味食材原料,它味甘性凉,消暑利水。人们相信绿豆可以排解人体的热毒,对身体有好处。

这种美味传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裹蒸粽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西江两岸的人们在春节便有包裹蒸的习俗。“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这是古人描绘当地春节熬煮裹蒸的盛况。显而易见,这种美味与春节的锲合度更高,端午节似乎并不是它的专属。其实每个地方都有独一无二的当地口味粽子,作为我国国家地理标性的粽子仅有5种,鼎湖山裹蒸粽便是其中一种,可见它的美食魅力,你有吃过这种独特的粽子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