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各地的立冬习俗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立冬的节日民俗有哪些 你了解各地的立冬习俗吗?

你了解各地的立冬习俗吗?

2024-06-30 12: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冬季的起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过渡。

气候特点

关于四季的划分时间,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始,“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为四季的中点,具有明显的天文含义。一年四季的变化是连绵不断的过程。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在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立冬三候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大概意思是,立冬时节,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养生

立冬以后,首先要做到的是精神安宁,藏神于内。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日照时间等来安定心神,多接触大自然来调控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冬季进补关键是补肾,可以多吃一些黑色补肾的食材,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黑枣等。同时不宜吃过咸的食物以防止耗伤肾精。此外,寒冷食物也要少吃,如螃蟹、海虾、西瓜等。

立冬印象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现在在全国各地,立冬也有很多习俗。

祭祀

在中国部分地区,立冬时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补冬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猜一猜以下习俗是哪些地方的?

01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人们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绍 兴

↑点击空白处出现答案

02

【吃饺子】

在中国()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在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北方地区

↑点击空白处出现答案

03

【交冬糍】

这一天,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漳 州

↑点击空白处出现答案

04

【吃生葱】

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人们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南 京

↑点击空白处出现答案

立冬镜像

奉化裘村镇马头古村

老酒坊

你老家的立冬习俗都有什么呢?

留言给我们吧~

说不定,

还能找到老乡哦!

以上资料图,均来自甬派

原标题:《你了解各地的立冬习俗吗?》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