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适相融 让语文要素“软着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穷人里的人物形象 相适相融 让语文要素“软着陆”

相适相融 让语文要素“软着陆”

2024-07-10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综观整个教学流程,学生能围绕主要问题循规蹈矩地各抒己见,每往下走一个环节,便多提炼出老支书的一两个品质。课文学完,学生貌似感悟到了人物品质,但是细细想来,老支书的形象真的在学生心里立起来了吗?学生真的掌握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了吗?似乎没有。学生的心情走向如平平稳稳的心电图基线,是波澜不惊的;学生对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感悟似雾里看花,是朦胧模糊的。

这样的教学,似乎应了开头所说的“照本宣科”现象。教师貌似照顾了语文要素,紧紧围绕体现语文要素的课后习题展开教学,殊不知这只是对语文要素的生硬操作、表面化操作,学生的内心未对人物形象生成感观的认知;学生未对语言文字进行细腻的触摸和感知,一切都是水过无痕。

二、再磨——有效设计,老党员形象“软着陆”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研究。随着对教材一遍又一遍深入的解读,“像一座山”“吼道”“揪”与“推”等鲜活的字眼渐渐在眼前立体起来、清晰起来,这或许是帮助学生感悟老支书形象的抓手。于是,在主要问题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聚焦这些重点词句,对“交流感悟人物形象”这一过程进行了优化设计。

1.关注神态变化处,在对比中体会老党员的“忠于职守”。

文中有两处对这位老党员神态的描写,第一处出现在小说开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第二处出现在中间,他揪出队伍中的年轻党员时“凶得像只豹子”。抓住这两处神态描写,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师:从老支书的神态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老支书面对肆虐的洪水,早早赶到桥头,他像山一样不说话、盯着人们,为的是让大家不要惊慌,他仿佛在对大家说:“乡亲们,你们不要慌,有我在,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逃出去。”

师:你从此处的神态描写中,读到了老支书强烈的责任感。

生:老支书前面刚说过,让党员排在后边。可是有人不听,所以他“凶得像只豹子”,把他揪了出来。从这里我读到老支书是一位说到做到、原则性很强的党员干部。

师:说得真好。这两处神态描写,都写出了这位党员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

上述环节,笔者将老支书的两处神态描写放大,引导学生对比、体会。学生抓住老支书神态的变化,揣摩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含义,并联系上下文,感悟老支书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原则性。两处描写共同指向的是人物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学生通过对语言深入地品读、实践,触摸到人物高贵的品质,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文本内涵。

2.揣摩语言重复处,在追问中体会老党员的“外冷内热”。

人物的语言,是展现人物形象最生动直接的表现方式。我们发现,小说对这位老党员的语言描写非常细腻生动。尤其是文中出现了两个“吼道”,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当他看到有个年轻党员(他儿子)走在队伍中间时,他突然冲上前,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当最后关头,桥上只剩他和这位年轻党员时,他再次吼道:“少废话,快走。”抓住这两个“吼道”,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吼道’,表达的情感一样吗?”学生经过细细品读,感受到老支书不一样的情感:前面一个“吼道”表达的是愤怒,看到年轻党员排在队伍中间,没有让群众先走,他很气愤;后一个“吼道”表达的是着急,生死攸关之际,他最本能的反应是救儿子,让儿子先逃生。在此基础上,笔者追问:“有没有发现,作者笔下的这位党员干部,表面是冷的、凶的,其实真的像我们看见的这样吗?你能读懂他的内心吗?”学生再次深思,从而感受到他的内心是火热的,对群众是热心的、对儿子是挚爱的。

新课改强调,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更应该重视学生对深层次问题的理性思考。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吼道”,品读出这位老党员不同的情感。通过追问,学生进一步走进他的内心,试着去走近他、读懂他,在深入理解中感受到一位“外冷内热”的党员干部形象,他们的思想在宁静而热烈的思考和探讨中逐渐走向成熟。

3.聚焦动作矛盾处,在思辨中体会老党员的“无私无畏”。

老支书面对全体党员一视同仁,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毫不留情地将他从队伍中“揪”出来;可是最后桥上只剩父子俩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推”儿子先走。一“揪”一“推”两个动作,看似矛盾,却意味深长。我们不妨聚焦这一矛盾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地思考、辨析,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

师:可是读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刚刚吼着把他揪出来,现在吼着把他推上桥,这不矛盾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生:不矛盾。老支书刚刚要求党员们都走在最后,看到自己儿子在队伍中间,一把揪出了儿子,说明他大公无私。而最后只剩下自己和儿子了,他决定让儿子先走,说明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师:你是从不同角度体会老支书的内心的。

生:我认为不矛盾。前面他“揪”出小伙子,因为他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讲究原则,说到做到;后面他“推”小伙子先走,是因为他此时的身份是一位父亲,他心中只有儿子,没有想过自己。

师:一“揪”一“推”这两个动作,让我们感受到老支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父亲,他毫不犹豫地把生的机会留给儿子。从矛盾处,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共产党员人性的光辉。

师:同学们,读小说的时候,我们要在看似矛盾的地方多逗留、品味一下,便能体会出文字背后的深意。

笔者引导学生聚焦矛盾,进行思辨。学生在深度思辨交锋中体会这一矛盾处带给心灵的撞击。一“揪”一“推”,深深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他们充分理解了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肩负不同的身份时,所做出的毅然决然的选择。至此,一个顶天立地、感人肺腑的党员干部形象牢牢植根于学生心中。

4.定格“山”的意象,在读写中感悟老党员的“光辉形象”。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品读感悟,一个鲜明的共产党员形象已经在学生心中立体了起来,学生的心中涌动着对这位老党员深深的感动和钦佩之情。此时,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情感的宣泄口,使其心中饱含的感情喷薄而出。而朗读、抒写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师: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黎明,回到那座窄窄的木桥旁,再一次感受老支书伟岸的形象。

(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他,像一座山。明明是一位清瘦的老人,怎么就说他是一座山呢?此时,这“一座山”的形象在你心里一定有了别样的解读吧?拿起笔,联系老支书这一人物形象,写写你对“他像一座山”的体会吧!(提供句式:他像一座山 __。)

(学生写话,集体交流)

生:他像一座山。他盯着人们,不说话,与乱哄哄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如山一般高大冷峻。

生:他像一座山。人们一看到他就停住脚,大家的心就定了,他是大家的靠山。

生:他像一座山。面对惊慌的人群,他沙哑地喊话:“桥窄……党员排在后边!”他喊出的话军令如山!

生:他像一座山。当有人喊党员也是人的时候,他冷冷地说……于是,大家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他沉稳如山。

由此,老支书“山”一般伟岸的形象已经赫然屹立在学生的心中。同样是体会人物形象,我们只是将课后习题二的设计进行有效提炼,把问题向前推了推、走了走,定格“山”这一意象,让学生从老支书与人们神态的对比描写中,体会到他的冷峻伟岸;从他果敢坚毅的话语中,品味到他笃定如山;从他一系列的动作中,感受到他令出如山、父爱如山。我们循着语文要素逐步推进,由部分到整体,由个人到家国,老党员的形象逐步丰满鲜活。语文要素在这一过程中便隐去了单调的技术性,显现出绚丽的人文光影,实现了“软着陆”。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语文要素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的复合体。每一项语文要素的落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应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使语文要素在具有语文特质的言语实践中实现“软着陆”,从而生发出有效的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中国邮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