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木留克骑兵:发端于一个奴隶兵团,击败了军事巅峰期的蒙古铁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穆的战力 马木留克骑兵:发端于一个奴隶兵团,击败了军事巅峰期的蒙古铁骑

马木留克骑兵:发端于一个奴隶兵团,击败了军事巅峰期的蒙古铁骑

2024-06-29 04: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蒙古铁骑

一、马木留克的起源

公元9世纪,被我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的阿拔斯王朝达到了鼎盛,其首都巴格达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唐朝的长安、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齐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为了维护统治,阿拔斯王朝专门打造了一支特殊的精锐骑兵部队。该部队直接由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哈里发(相当于皇帝)亲自指挥,堪称是他的精锐近卫军。

而组成这支部队的人,被称为马木留克。在阿拉伯语中,“马木留克”乃是“奴隶”之意。顾名思义,这支马木留克骑兵部队,均是由奴隶组成。

马木留克

每年,阿拉伯的奴隶贩子都会从中亚和高加索地区收购或者诱拐、绑架大量的孩童,送到阿拔斯王朝的奴隶市场售卖。

其中素质优良的孩子就被哈里发集中收购,在进行阉割和洗脑后,送进军事学校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其中包括马术、格斗和使用弓箭、弯刀、长矛等武器。在熟练基本军事技能后,再对他们进行战术训练,演练在骑兵实战中的进退迂回、相互策应等各种战术。

与擅长长途奔袭的蒙古铁骑不同,马木留克骑兵全部是重骑兵,他们头戴精钢钢盔,身披钢丝锁子甲,一名骑兵配备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拥有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

马木留克

在作战时,马木留克骑兵手上的强弓是他们最精锐的杀敌利器。他们往往排成整齐的队形,用高超的箭术齐射敌军,等到敌人的阵型散乱以后,再利用阿拉伯纯种战马的冲击力和手中的大马士革弯刀,在近战中收割人头。

马木留克骑兵结合了欧洲重装骑士和中亚轻骑兵的优点,而且更加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斗志顽强,因而成为中世纪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劲旅。

马木留克

二、蒙古铁骑与马木留克骑兵的正面对决

1、马木留克斩杀蒙古使者

1258年,蒙古铁骑在旭烈兀的带领下,攻陷了巴格达,并处死了哈里发,立国五百余年的阿拔斯王朝覆灭。

1259年,旭烈兀又兵分三路,任命宿将怯的不花为先锋,进攻叙利亚。

经过40余天的鏖战,蒙古军攻占叙利亚北大门阿勒颇。叙利亚各地慑于蒙古军威,纷纷请降。怯的不花兵不血刃,拿下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接着,蒙军铁蹄抵达加沙,兵锋直指埃及。

就在这个时候,蒙古大汗蒙哥在南宋钓鱼城下战死的消息传来,旭烈兀只得留下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己则率军返回波斯的大不里士,静观其变。

蒙古铁骑

蒙古大汗虽然去世,但征服埃及仍然是蒙古帝国的既定目标。为此,旭烈兀专门遣使埃及,向当时已经发展成为武装割据王朝的马木留克,下达了一封劝降书。在信中,旭烈兀如此威胁道:“凡是拒绝归顺的人,就要连同妻子、儿女、族人、奴隶和城市一块消灭。”

此时,马木留克人刚刚成功抵御了十字军东侵,在埃及自立为王,建立了马木留克王朝。一方面,这些曾经的奴隶怀有抵抗外敌、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他们也对蒙古帝国给予的和平诺言极不信任。

于是,马木留克王朝的素丹(国王)库图兹决定斩杀蒙古使者,并将其首级悬挂于开罗城外,以示抗击蒙古的决心。

马木留克

2、艾因加鲁特一战决胜

1260年7月,库图兹决定先发制人,进军叙利亚,主动寻求与蒙军决战的机会。他之所以选择主动出击,一是他已经知道了在叙利亚驻守的是怯的不花的前锋部队,而并非蒙军主力;二是如果马木留克在叙利亚战败,还有机会回到埃及重整旗鼓。但如果把战场搬到埃及,万一失利,马木留克将面临灭顶之灾。

当马木留克的先锋部队达到加沙地带时,发现了正在此地游弋的蒙军。蒙军也发现了马木留克骑兵,于是赶紧向大马士革的怯的不花报告。

怯的不花命令蒙军不要后撤,自己马上率军支援。但马木留克没有给这支蒙军等待援军的机会,他们抓住以多打少的战机,将这支蒙军击败。

蒙古铁骑

此后,库图兹又率军进驻阿克城,并在这里得到了十字军的中立承诺和后勤补给。

正在马木留克在阿克城休整时,怯的不花也已经率领在叙利亚的蒙军南下,在离艾因加鲁特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这里水源充足,还有一座吉尔博阿山为蒙军提供侧翼保护。怯的不花准备在这里以逸待劳,等到库图兹的到来。

1260年9月3日,库图兹率领的马木留克主力,在耶斯利河畔与怯的不花的蒙军相遇。双方军队的人数都在2万左右(也有记载蒙军只有万余人)。

库图兹率先派出数千由马木留克和撒拉逊弓骑兵组成的先锋军,对蒙军进行袭扰。这种被称为“帕提亚战术”的战法,主要目的是利用这些骑射手引诱敌方重装骑兵出战,然后利用速度上的优势对重装骑兵进行杀伤。

马木留克

怯的不花看出了库图兹的意图,于是也派出骑射手试图驱散马木留克骑兵。但马木留克所骑的阿拉伯战马,体力比蒙古马更加充沛,更加善于机动扰敌。蒙古骑射手在这种移动对射中根本不占上风。

被敌人的骑射手围射,将会非常影响蒙军士气,于是,怯的不花立即命令2万蒙军和近千名来自亚美尼亚及格鲁吉亚的铁甲骑兵,向马木留克比较脆弱的两翼发起冲击。

在蒙古轻骑兵的弓箭掩护下,由亚美亚尼骑兵构成楔形前锋,直接突进马木留克阵营的两翼,后面紧跟着的重骑兵则用近战武器砍杀,让马木留克阵型几乎崩溃。

蒙古铁骑

关键时刻,库图兹再次重整军队,他高喊为了伊斯兰的口号,率领马木留克骑兵与蒙军近距离肉搏。此刻已经恢复了斗志的马木留克骑兵也爆发了惊人的战力,他们发挥自己全面的作战能力,在消灭了冲过来的大部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重骑兵以后,冲入蒙军军阵,开始了反击。

在混战中,蒙军优良的骑射根本无法施展,而单兵格斗又是马木留克人的强项。两军从清晨一直杀到了中午,蒙军最终溃败。他们一部分败退到附近的山顶,依托盾牌和强弓进行顽强抵抗,但最终全部战死;一部分逃到附近河边的芦苇丛中,被马木留克人放火烧死。

蒙古铁骑

主帅怯的不花拒绝承认失败,又率领自己的卫队向马木留克人发起冲锋,试图挽回败局,但也因寡不敌众被俘,最后临死不屈,被库图兹所杀。

怯的不花被杀的消息传到了大马士革,留守的蒙军也纷纷弃城而走。艾因加鲁特之战几天之后,库图兹率军开进了大马士革。

三、蒙古铁骑为何会败于马木留克?

艾因加鲁特一战,终结了蒙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此后,蒙军西进的步伐停止,其占据的地中海东岸地区,也逐步被弃守。

为何蒙古铁骑为何会败于马木留克骑兵呢?

马木留克

首先,此战关乎马木留克王朝的生死存亡。

面对蒙古人的入侵,马木留克王朝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或战、或和、或逃。

要逃,埃及北邻地中海,南临撒哈拉大沙漠,面对从东面来的蒙古人,只能选择西逃至被称为“日落之地”的马格里布,但一路远涉荒漠,很不现实。

要和,就会成为蒙古的附庸,但考虑到花剌子模、阿拔斯王朝等国王族的最终结局,此举也不可取。

因此,唯有与蒙古人死战,或许才能保命。

马木留克

其次,马木留克获得了拉丁国家的支持。

在当时叙利亚狭长的滨海地带,有一些十字军的拉丁国家。在旭烈兀征伐叙利亚的过程中,北部的拉丁国家组成了一个松散的拉丁联盟,与蒙古人组成了同盟。

但是,滨海地带南部的法兰克人,却公开抵制蒙古人的统治。尤其是西顿的儒连伯爵杀死了怯的不花的侄子,致使怯的不花发起了报复,将西顿也洗劫一空。最终导致了蒙古人与拉丁人反目成仇。

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库图兹率领马木留克骑兵赶到叙利亚时,立即得到了法兰克人的大力支持。

十字军东征

再次,旭烈兀将蒙古主力调离了叙利亚。在蒙古大汗蒙哥死后,旭烈兀停止了向西扩张的军事行动,一是遵循了蒙古帝国的惯例,二是他想以支持忽必烈做大汗为筹码,向忽必烈换取统治波斯及西亚诸国的权力。

然而,以怯的不花少量的兵力,显然无法应付来自马木留克和法兰克人的共同威胁。

四、马木留克骑兵是如何销声匿迹的

在艾因加鲁特之战以后,叙利亚被纳入到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的版图,这个由奴隶建立起来的王朝更加强大。

马木留克王朝一共持续了将近300年,最终在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吞并。

拿破仑征埃及

但是,到了18世纪末,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微,埃及的统治实权又回到了马木留克人手中。他们拥有大量的领地,仍然保留着自幼习武、强悍好战、不与当地人通婚等传统,但其暴虐愚昧的军事统治,却极不得人心。

1798年,为搭建进攻印度的跳板,拿破仑入侵埃及,与曾经战胜了蒙古铁骑的马木留克骑兵,在金字塔前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

法军虽然能征惯战,但是,面对一望无垠的大沙漠和酷热干燥的气候,法国人极不适应。再者,马木留克人骑术精良,战马高大,看起来也是必胜无疑。

为了对付马木留克骑兵,拿破仑把纪律严明的法国骑兵,组成了方阵队形协同作战,再加以大炮相掩护,大大增强了战斗力。

马木留克骑兵尽管单兵作战能力强悍,但也没能抵挡住拿破仑的攻势,拿破仑甚至曾靠这一战法打败过七倍于己的兵力。

在1798年7月的舒卜拉基特和因巴拜战役中,马木留克骑兵几乎全军覆没,他们在埃及的军事统治也同时宣告结束。

这样一支曾经战胜蒙古铁骑,阻挡了蒙古西进进程的神勇骑兵,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草原帝国》、《阿拉伯通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