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虫”对环境要求高!“稻虫共作”技术要点请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是什么 “禾虫”对环境要求高!“稻虫共作”技术要点请收藏

“禾虫”对环境要求高!“稻虫共作”技术要点请收藏

2023-10-05 23: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的“水稻+禾虫”高质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培训班,在广东阳江开班。会上,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咸水稻+禾虫”滩涂生态增养殖模式、“水禽+禾虫”池塘立体养殖模式等增养殖模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享,记者综合整理出以下高效管理方法,供种养户参考。

“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

“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是内陆山区稻田养殖禾虫的重大创新模式,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模式操作的技术要点主要有:

首先是田块选择。在选田块时,要首选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没有受到工业废水污染的稻田。如果选择丢荒田、咸酸田、冷浸田等中低产田,必须通过挖环山沟、环田沟进行排酸、排铁锈水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

二是水源等环境条件管理。由于禾虫对水源非常敏感,因而在水源供应上,全年要有充足的独立供水水源,保证禾虫、水稻生长期间用水要求,防止上游其他农户、养殖户、工业污染,特别注意杀螺、杀虫农药污染水源。后续管理过程中,根据土质状况每亩施放500~1000公斤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牛羊鸭鹅鸽粪等),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在禾虫收获时需要灌水30厘米左右水,每亩在5小时内要灌满200-250立方米的水量,才能让禾虫群浮捕捞,所以要保证田埂高度在35厘米以上。

三是选择合适时机投放禾虫苗。水温不高于32摄氏度时,不论稻田是否插秧均可投放禾虫苗,一般每亩投放禾虫苗10-30万尾,建议在4月10号前完成禾虫投苗,6月份开始每周投喂一次禾虫专用有机肥,每次每亩100斤左右;

四是水稻插秧时节选择。水稻种植采用再生稻技术,一般5月底插秧,9月下旬收获,保证6-9高温季节,禾虫不被高温烫伤;

注意事项:

养鸭子防止福寿螺,及田间杂草,消灭草蜢、稻飞虱等害虫。可提前按每亩3-5只鸭的数量育好鸭苗,稻田因地制宜按每个单元5-10亩用围栏隔开,保证鸭在稻田分布相对均匀,禾虫苗投放45天后鸭方可下田;严禁使用杀螺剂、除草剂、农药。

“咸水稻+禾虫”滩涂生态增养殖模式

禾虫不仅适合在淡水田中养殖,咸水田也同样适合。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滩涂的选址一般要选在河口或潮间带高、中潮区,尤其是底栖硅藻较丰富的区域,要求水质无工业污染,无化学农药残留,盐度一般不超过3‰ 。场地面积可不限,以20~50亩为宜、以便于管理,且以连片开发为好。

(2)选择好场地之后,要进行田块的规整。可四周筑堤坝,对滩面进行平整,对于面积较大,高差较大的滩涂,高差相近的区域可围塘基,隔离成平整的多块区域,保证每个区域的平整度,以利于控制适当的水位。

(3)禾虫种苗投放,一是自然纳苗(水花苗,成活率低、且受气候影响较大),二是人工补苗(每亩10-20万尾标粗苗)。

(4)咸水稻种植,秧苗要茎基粗扁,叶片青挺,根多色白,秧龄一般为 15-20天,株高15-18厘米,叶龄3.5-4叶。一般选取在阴雨天下移栽。咸水稻的植株生长较为茂盛, 在盐碱地上尽量做到浅插、插直、插匀,合理密植。栽插密度为80 cm x 60 cm,每穴4-5根秧苗。

(5)日常增养殖管理。在退潮露滩期间要勤于下滩检查沙蚕生长状况,并清除蟹类、螺类、鱼类等敌害生物。此粗放型增养殖方式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但是目前国内的主要增养殖模式。

“咸水稻+禾虫”滩涂生态增养殖模式

“水禽+禾虫”池塘立体养殖模式

池塘中不仅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养殖水禽。

在池塘的选择方面,要求泥质或泥沙质底质,水源要求有纯淡水,咸淡水盐度要求为3‰以下,要求电力、交通条件较好,饵料、肥料来源方便。对于那些老化的虾塘或鱼塘,底质富营养化,已经发黑、发臭的池塘,经过翻耕、曝晒、清塘、消毒处理,也可用来养殖疣吻沙蚕。

苗种投放时要注意密度为20~30万尾/亩,同一池塘苗种规格尽量一致,一次性放足。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活力强、疣足齐全、刚毛未脱落、无病无伤。将带附着基泥浆的苗种轻轻地、均匀的撒播在池塘的水面上,待其自动下沉潜入底泥中。

水禽的购买和安置。禾虫投苗10天左右,按照每亩水面鸭10只、鹅5只左右的量,购入鸭、鹅苗开始育雏,禾虫投苗30天后,可以逐渐加深水位至50-100厘米,鸭、鹅可以下塘养殖,投喂专用商品饲料或稻谷,并辅助投喂青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投喂量以7成饱为宜。剩余通过鸭、鹅自身觅食解决

养殖管理工作主要是晒塘、换水、水质调节、盐度控制、防敌防害等方面。晒塘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每15天进行一次,每次晒塘2-3天左右。最后抽水收虫。

“水禽+禾虫”池塘立体养殖模式

设施大棚等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模式

得益于人工繁殖的关键技术突破,禾虫现在也可以进行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亩产量可达1300斤。需要注意哪些管理要点呢?

设施建造,可利用现成的蔬菜大棚,或养鸡、鸭等畜禽大棚。新建设施大棚可参照小棚虾的大棚建造方案。夏天透光率保持50%,冬天保持100%。每隔3米左右装一个喷淋的喷头,以保持泥土湿润即可、不可积水。

大鹏建造后进行土壤改造,田基加高至40厘米左右,土壤深层约40厘米左右,每亩施有机肥1-2吨,充分翻耙,每个棚的泥面保持平整最为重要、防止积水。土壤适度肥沃、太肥影响禾虫苗的成活率、太瘦影响禾虫的生长。

种苗投放时,前半个月先试苗,如果成活率高,则进行投苗。每亩投标粗苗50-60万尾,一次投足苗量,待每年收获后再酌情补苗。

养殖管理需要注意,温度高于22度时,开始投喂禾虫专用颗粒有机肥,每五天投一次,每次每亩100斤左右。每半个月抽水30厘米浸田一次,防治杂草和蚂蚁等滋生,每次泡水3天,期间不能投料,放干水后马上投料。视天气和气候,调整自动喷淋的时间间隔,以保持合理的土壤湿润度。

对于未泡死的杂草,人工用钉耙翻松、把草头埋在泥里面,然后再泡水浸田,可以预防杂草。最后抽水收虫。

设施大棚等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模式

记者丨喻珺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