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秧歌文化 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秧歌的来历和意义60字怎么写 保护传承秧歌文化 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保护传承秧歌文化 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2024-07-03 16: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苏省金湖县是秧歌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传承地之一,拥有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秧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任务、战略任务,应该以“永远在路上”的态度不断总结经验,解决新问题,将这项工作继续深入下去。

秧歌文化是人类古老的文明形态之一,也是绵延至今的活态文化。秧歌文化的悠久性、创造主体的多元性、风格的差异性、与时俱进的鲜活性,使之内容博大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成为文化产业开发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秧歌文化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代表的核心理念,它所体现出的绿色生态、开放包容、重德忠义的思想,与当代人类的理想追求相契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的借鉴价值。秧歌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决定了熔铸于其中的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依托秧歌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围绕水乡农耕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开发出的文化产品必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

秧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文化问题,也是个教育问题。在五大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大力扶持秧歌文化研究和农村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秧歌文化的价值体系研究,将秧歌文化纳入“文化走出去战略计划”,使之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文化、历史支撑。

秧歌文化是原生态文化,它代表着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环保,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在人们崇上生态文明、绿色文明,重视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秧歌文化倍受欢迎,秧歌文化的经济文章大有可为,这正是我们今后应花大力气,去研究、去努力的作力点。

秧歌与农耕劳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能查到的资料,早在宋朝就有关于秧歌的记载。诗人陆游《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秧歌长。”张舜民在《打麦词》中写道:“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杨万里也曾写过《插秧歌》,这说明当时农民插秧时已有唱秧歌的习俗。金湖秧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初,从金湖地区普遍栽插水稻开始的;清末至民国是它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至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是鼎盛时期,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工插秧逐年减少,大面积多人群的栽秧场面难以寻见,秧歌文化面临挑战,可以断言,由农耕文化而产生的秧歌文化将会远离田野。

秧歌文化保护生态要先行

水乡生态环境是秧歌文化的载体,秧歌文化是水乡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武器。近些年来,水乡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农业资源开发、道路交通建设、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旅游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乡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处理好水乡生态环境、秧歌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思考的问题。

水乡田园生态是秧歌文化的“源”与“本”,舍此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秧歌文化集中体现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关系。先有良好的水乡田园生态,渐次发展为优秀的秧歌文化。因此,要把秧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与水乡田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水乡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俗和人们的价值取向,从而使水乡文化资源有所流失。如果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保护不当,就会引起水乡田园生态的破坏,而水乡田园生态的破坏极易引起传承文化因素的流失。因此,在把旅游业做成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的同时,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水乡田园生态保护作为前置条件和首要任务。

秧歌文化就是世代生活在水乡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的一种与水乡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水乡是秧歌文化产生的母体,也是水乡农民形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保护好水乡田园生态环境,不仅仅具有生态上的意义,而且也有文化上的价值。每一片水乡田园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当水乡田园环境被破坏殆尽的时候,秧歌文化将不再存在。为此建议地方政府建立“秧歌文化保留区”,从而尽可能地留住传统的秧歌文化,留住乡愁,得以代代相传。

金湖秧歌分为“锣鼓秧歌”和“打鼓唱歌”(也就是口传秧歌)两种,而“打鼓唱歌”为主流传最为广泛。金湖秧歌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形成独特的风格。一是抒写劳动的苦与乐,如四句头:“鸡叫头遍离被窝,黑咕隆呼去拔秧,四爪抠泥累又苦,不唱秧歌瞌睡多”。语言质朴自然,勾画出一幅艰苦劳作的画面。《抢八句》:“我与妹妹隔条河,妹妹养鸭我养鹅,我帮妹妹,妹妹帮我,鹅鸭合趟,哥唱妹和。……”《串十字》:“秧工姐,加把劲,快赶上趟;栽黄秧,抢季节,莫误时光。……”情调活泼积极,洋溢着热情与快乐。二是歌唱爱情的甜与美,《五句半》女唱:“天上下雨烂坯坯,妹叫情哥哥不要来。妹家没有砖天井,踩出脚印有人猜,小情才,无影子说出有影子来。”男唱:“天上下雨烂坯坯,叫我不来偏要来。我把鞋子倒着走,只见出去不见来,小妹子,叫他神仙也难猜。”《四句头》:“结识个姐姐在河西,我去看姐带只鸡,路远迢迢难寻找,小鸡擒成老母鸡。”“小妹房中忙打扮,猛听哥哥一声喊,口红掸在鼻尖上,错把裤子当汗衫。”这些表现他们对爱情的忠贞,表述得淋漓尽致,又表现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奇妙心态。

落实政策要因地制宜精准扶持

秧歌文化是非物文化遗产项目,“金湖秧歌”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文化分布地域辽阔,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创造主体的多元性,即使同一个流域由于居住地域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制订保护政策时,不可能追求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持”的原则,绝不能搞“一刀切”,尽可能地倾听当地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想法。在扶持资金相对短缺的地区开展秧歌文化保护工作,更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差别是其“非物质性”,即活态存在和活态传承。这个“活态”就是传承人。只要把传承人保护好了,他就可以制作出更多的产品,可以传授给更多的徒弟,特别是传带更多的年轻徒弟,这一点更为迫切。所以应该确立起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首要位置,进而确立起传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就像鸡和蛋的关系,保护了鸡,它就会多下蛋。

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什么?如何抢救和保护?纲举目张,纲在哪儿?这个纲就是传承人。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出台和修订时,都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在不损害当地群众利益的基础上,用当地民众“看得见、听得懂、接地气”的方式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解释,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得以充分贯彻落实。

要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共同支持对秧歌文化的保护和抢救;文化部门要支持搜集、整理、出版秧歌专辑以及理论研究论文专集;乡镇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秧歌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的年轻传承人;财政部门应逐年增加抢救经费的投入,建立保护基金;教育部门将秧歌作为乡土教材在中小学推广并传承;县政府每年组织秧歌联唱、表演等交流活动,使金湖秧歌这一文化瑰宝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发展。

主编:季祥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