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宫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国宫殿遗址图片 第一节 宫殿

第一节 宫殿

#第一节 宫殿|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来看,陕西的古代宫殿建筑大致起源于早周,到秦汉有了大幅度发展,隋唐达到了鼎盛。   一、早周周原宫室建筑  位于陕西西部北依岐山、南临渭河、沟河交错、土地肥沃的周原地区(今凤翔、岐山、扶风、武功的大部分地区),曾是早周的都城所在,由“古公迁岐”后所建。2000多年来,这一带出土早周青铜器达千件之多。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今岐山县凤雏村、扶风县召陈村发现了早周的大型建筑群基址,其中扶风召陈村建筑基址属宫室建筑。  图中的F5、F8、F3为宫室的地址:F5系台基夯土筑成,东西长32米,南北残存5~8.5米。在残存台基上发现柱础20个,擎檐柱洞12个。复原为进深3间,4排柱子。中间分南北3排柱子,间距3米。两端梢间稍大,柱距4米。东西面阔8间,通面阔28米,通进深约9米。东北角有一台阶,西台沿中部有一台阶为夯土筑成,侧面抹砂泥皮。现存的后檐柱和内柱大体相对,但都有错位,可知为纵架的做法;F8位于F5后16米处,台基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0.4米。柱础东西8排,间距为3、2.5、3、3、3、2.5、3米,排列颇有规律。南北4排,间距3米。东西面阔7间,通面阔20.6米。南北进深3间,通进深8.5米。内部柱子并不都和外檐柱对位,说明构架是在外檐四周檐柱和内柱柱列上架横楣,构成内外圈“纵架”;F3位于F8、F5的东侧,台基东西长24米,南北宽5米,东西6间,共7排柱基,总面阔21.6米。南北5间,通进深13.5米。正面中央两间面阔达5.6米,是周原遗址中已发现最大的建筑,台阶共9个,正面、背面各4个。发现擎檐柱基础8个,柱洞1个,位置在台基东西和正、背面台阶上。它的内外园柱本身虽都成列,但内外相应各柱也不对位,说明梁架也是沿列方向架横楣构成两圈纵架,梁两端也不能都压在柱顶上。  台基由夯土筑成,内杂有料礓石,夯层5~6厘米,夯窝径4.5厘米,台基原高不超过70~80厘米;墙分为夯上、土坯、木骨泥墙3种。各种墙皮都先抹一层两厘米厚的细砂,再抹一层白灰面,表面平整坚硬;台阶是在台基筑成后再夯筑起来,台基侧面均抹两厘米厚砂泥皮;柱基有整块基石、用河卵石分层铺筑和夯土筑成三种;散水用卵石铺筑,铺筑时侧立分排摆正;屋面用苇束骨外加草泥和用瓦两种。遗址出土的西周瓦数量大、类型多,证明重要建筑用瓦已较普遍。          

                  图2—5  扶风召陈村西周建筑遗址平面图  二、秦宫殿建筑  (一)雍城马家庄三号宫寝建筑  秦雍城位于今凤翔县城南,雍水河之北。自秦德公元年(前677)至献公二年(前383)的294年间,这里一直是秦国的都城。据考古钻探、发掘,在雍城遗址中发现的宫室遗址中,属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规模最大,保留最为完整。  马家庄三号宫寝建筑遗址高于周围地面,方位北偏东23°,长326.5米,北部宽86米,南部宽59.5米,平面布局规整,由南而北可分为5进院落:  第一进:南北长52米,东西宽59.5米,东、西、南围墙厚1.5~2米。南墙正中有一门,宽8米。东墙正中有一门,宽2米。门外正中25米处有夯土墙一段,长25米,厚1.5米,似为“屏”。  第二进:南北长49.5米,北宽60.5米,南宽59.5米。东、西围墙厚1.5米。西墙中部有一门,宽2.8米。南墙厚2米,正中有一门,宽6米,与第一进院落相通。院内偏北两侧各有一座建筑,南北均长16米,东西均宽12.5米。  第三进:南北长82.5米,北宽62.5米,南宽60.5米,东、西围墙均厚2米,各有二门,北段二门均宽4米,南段二门分别宽2.5米和2米;东墙北段门外正中有一长6.5米,厚2米的夯土墙,似为“屏”。南墙厚两米,正中有一门,宽4米,与第二进院落相通。院内中央有一建筑,北长32.5米,南长34.5米,东宽17.2米,西宽17.7米。  第四进:南北长51米,东西宽70米。东、西围墙厚两米,中部各有一门,宽6米;南墙厚两米,正中有一门,宽10米,与第三进院落相通。  第五进:面积最大,南北长65米,东西宽86米,东围墙厚3.5米,西、北围墙各厚3.2米。东墙正中有一门,宽2.8米。院内正中偏北及其两侧各有一座建筑,大小相等,长22米,宽17米,形成三合院式布局。南面与第四进院落相邻有两座建筑,各长35.85米,宽7.5米,两座建筑之间门道宽7.6米,与第四进院落相通。  按《周礼》:天子诸侯有三朝五门,外朝一,内朝二。五门依次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外朝在皋门内、库门外。内朝二者,其一在路门外,谓之治朝;其一在路门内,路寝之朝,谓之燕朝。马家庄三号建筑群遗址的五进五门,自南而北称之为:“皋”、“库”、“雉”、“应”、“路”门;第三进为“外朝”,第四进为“治朝”,第五进为“燕朝”,建筑居中的为“高寝”,左右为“路寝”,这与《周礼》记载相符。                     图2—6  凤翔马家庄三号 建筑遗址平面图  (二)咸阳宫殿建筑  据《三辅黄图》和《史记》载:秦都咸阳“因北陵营殿”,写仿六国诸侯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今在咸阳市东15公里窑店处发现的秦咸阳宫殿遗址,与上述记载相符。  1.一号殿建筑遗址,南临渭水,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高6米,台面由西向东呈缓坡形,四周为陡坡。台基全为夯筑,现存台面东西31.1米,南北5.8~13.3米。这是一座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台上建筑物由殿堂、过厅、居室、浴室、回廊、仓库和地窑等组成,高下错落,形成一组复杂壮观的建筑群。其中殿堂为二层,寝室中设有火炕、居室和浴室以及取暖用的壁炉。地窑系冷藏食物之用,深13~17米,由直径60厘米的陶管用沉井法建成,窑底用陶盆盛物。遗址里还发现了具有陶漏斗和管道的排水系统。这种具备取暖、排水、冷藏、浴洗等设施的建筑,显示了战国时期的建筑水平。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木架建筑环抱,上下两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       

        图2—7  秦都咸阳宫一号 建筑遗址复原平面图  2.二号殿建筑遗址在一号建筑遗址西北,是一座以夯土台为中心的大型台榭建筑,较一号建筑更为庞大。基址西宽东窄,东西长127米,南北宽32.8~45.5米。夯土台东西两端向外延伸,其东南又与一号、三号两个遗址的回廊贯通。原建筑保存至今的仅有台面的若干柱洞、地面排水池残迹以及依台壁修筑的一周回廊和廊下的地下室。殿基均采用纯净的黄褐色土夯打而成。此宫殿建筑沿袭了春秋以来宫殿建筑的主要形式,即以高台上的宫室为主体,辅以依台壁修建一周回廊和两侧对称的附属建筑。就其建筑形体、空间及用途性质,与一号遗址大体相同。

        图2—8  秦都咸阳宫二号建筑遗址平面图

   3.三号殿遗址位于一号遗址西南,相距约百余米,东北角与一号遗址西南角建筑遗址相连。基址为夯筑,南部已被破坏,北部为廊。廊9间,南北长32.4米,东西宽5米,东西两侧为坎墙。廊北接正殿(编号1室),现存东西长18.6米,面阔5间,进深两间。1室东邻一殿室,未发掘。1室北有一回廊,与1室东北(编号2室)的殿室相接连。1、2室的回廊呈曲尺形,北廊东西长13.4米,南北残宽1.5米;西廊南北长11.3米,东西宽4.35米。1室北门外有踏步,仅存一阶;2室门外有踏步,长2.96米,宽3.4米,高0.76~0.86米,表面嵌砌龙凤纹和几何纹空心砖。在廊的东、西坎墙墙壁上发现大面积壁画,有车马图、仪仗图、麦穗图、建筑图等。颜料主要是矿物质的朱砂、石绿、石黄、赭石等。据文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重要建筑物上已有壁画,但除在秦都咸阳宫一号遗址曾出土一些壁画残片外,其它地方从未发现过,三号遗址出土的大面积壁画,填补了建筑史上这一空白。                 图2—9  秦都咸阳宫三号建筑遗址平面图  (三)阿房宫建筑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是一工程浩大的建筑群,至秦灭亡时只完成了前殿、阿城和门阙。  阿房宫前殿遗址经调查,在今西安市三桥镇南,东起聚家庄,西到古城村,夯土台绵延连续。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500米。此长方形高台建筑基址,西北部至今高出地面10米以上。夯土层清晰可见,夯土厚约6~8厘米。  阿城为前殿及其附属建筑的宫城。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阔四尺五寸,下阔一丈五尺。”阿城的门阙据《三辅黄图》和《水经注》记载,“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刀入门而胁之,以示神,故亦曰‘却胡门’” 。  据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追述的“蜀山兀、,阿房出”,说明阿房宫在营造过程中使用的木材导致了茂密的蜀地诸山秃兀;“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标志着建筑木架榫卯连接技术发展到相当精美、成熟的阶段;“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说明阿房的总体布局和设计已相当合理和谐。  秦大型宫殿建筑除以上已发掘的以外,据史料记载尚有以下多处:  章台宫 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的高低堡子一带,是秦渭南的主要朝宫,大的政治活动多在此举行。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史记·苏秦列传》)。汉章台宫亦在此宫基础上扩建而成。  兴乐宫 遗址在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周回二十里,前殿东西十九丈七尺,两序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三辅旧事》)。宫中建有鸿台,“秦始皇二十七年筑,高四十丈,上起观宇,帝尝射鸿于台上,故号鸿台”(《三辅黄图》)。  六英宫 其址不详,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于公元前299年,身着胡服诈称使者来咸阳六英宫刺探情况,当秦昭王发觉时,“主父(赵武灵王)驰已脱关矣”。《七国考》引《广记》载:“主父入秦,直至昭王所居六英之宫,而人不觉。”  华阳宫 据《七国考》载:“孝太子妃曰‘华阳夫人’。华阳,秦太子宫名,在陕西西安府旧长安城内。”孝太子指孝文王嬴柱,初封为安国君,爱姬是楚国人,称作华阳夫人。华阳宫以秦嬴柱的爱姬命名,是华阳太后的专用宫。  芷阳宫 在今西安市东郊白鹿原北端灞河西岸的席王一带。秦穆公为纪念“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记》)的功业,把滋水改名“霸水”,在灞河旁筑“霸宫”,秦昭王时改为“芷阳宫”。  长安宫 秦惠文王时建造,原名离宫,在汉长安城内。《三辅黄图》载:“高祖七年方修长安宫城,自栎阳徙居此城,本秦离宫也。”秦昭王时,昭王在此宫接见谋土范睢,“于是范睢乃得见于离宫”(《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步高宫、步寿宫 据《三辅黄图》载:“步高宫在新丰县,亦名市丘城”、“步寿宫在新丰县步高宫西”。《水经·渭水注》在记载鱼池河(今临潼沙河)时,有“迳秦步高宫东,也名市邱城”的记述。可见此二宫为秦时所建。当在今临潼的渭河南岸。  橐泉宫 《三辅黄图》和《史记·秦本记·集解》引《皇览》均有“秦穆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的记载,可见此宫当在秦雍城陵区的范围内,为秦孝公时所建。  蕲年宫 遗址在今凤翔县城西南的孙家村,建造年代说法不一,秦惠公时建造的可能性最大。此宫为皇帝郊祀祈年的斋宫,秦始皇嬴政在此举行冠礼,西汉诸帝也在这里举行过一系列祭祀活动。  械阳宫 遗址在今凤翔县南古城一带,建造时间说法不一,秦穆公时建造的可能性最大。  萯阳宫 遗址在今户县县城西南11公里处,秦惠文王时建造。  平阳封宫 《史记·秦本记》载:“武公元年,伐彭戏氏,至华山下,居平阳封宫”。据此说,此宫应在华山脚下,建造时间应在秦武公前。  羽阳宫 遗址在今宝鸡市东10公里处的陈仓县故城(上城),秦武公时建造。  长杨宫 遗址在今周至县临川堡,秦昭王时建造。因“宫中有垂杨数亩”得名。  高泉宫、虢宫 高泉宫遗址在今扶风县法门寺镇,虢宫遗址在今宝鸡县的虢镇附近。二宫均为秦昭王母宣太后提议建造,作为自己的游乐之所。  兰池宫 遗址在今咸阳原南沿柏家嘴一带,秦始皇引渭水造兰池,在池旁建此宫。  信宫 建于咸阳渭河南的上林苑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0年开始营建,工程浩大。《史记·秦始皇本记》载:“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此宫建成后替代了咸阳宫,成为皇帝举行庆典、朝会群臣的大朝之处,“焚书坑儒”由此发端。  甘泉宫 秦始皇时建于渭河南,内建甘泉前殿,以甬道同渭北诸宫相连,专供太后居住。  望夷宫 《史记·秦始皇本记·集解》载:“望夷宫在长陵西北长平观道东故亭处是也,临泾水作之,以望北夷。”为咸阳北阪最北的一座宫殿,遗址在今咸阳市底张镇的睦村。秦末赵高逼迫秦二世自杀于此。  宜春宫 遗址在今西安曲江池西南的金浮沱之北,赵高逼杀二世后“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史记·秦始皇本记》)。  曲台宫 据《汉书·邹阳传》记载,邹阳奏书谏吴王说:“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可见确有其宫。又据《畿辅统志》载,此宫在永寿县留村。  林光宫 遗址在今淳化县北25公里处东盘岭上的梁武帝村,秦二世时建造,汉武帝时扩建为“甘泉宫”。是秦北通内蒙九原“直道”的起点,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梁山宫 遗址在今乾县县城西的梁山脚下,秦始皇时建造。《史记·秦始皇纪》有“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甚众”的记载。  回中宫 秦始皇建造的一处行宫。据《括地志》“回中宫在岐州雍县西四十里”的记载,宫址应在今凤翔县城西20公里处。《汉书·匈奴传》记载,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骑兵曾“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三、西汉宫殿建筑  西汉都城长安遗址,在今西安城西北,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4年,这里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宫殿建筑鳞次栉彼,共建成长乐、未央、建章三大宫殿区。仅城内的长乐、未央两大宫殿区就占据都城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位于城东南部的长乐宫,面积约6平方公里。位于城西南的未央宫,面积约5平方公里。汉武帝在长安城外西南方向兴建的建章宫是三大宫殿群中规模最大的宫殿区,与未央宫飞阁相连。东汉史学家班固的《两都赋》对汉长安宫殿的布局、建筑的华丽进行过总体概括:宫殿的位置是按天地日月运行的规律,模仿太微、紫微星座的方位而布置的。宫殿建筑高耸,造型神奇,梁栋形似长虹,如马首昂起。楼阁屋檐高翘,如鸟翼飞翔。楹柱上雕刻着花纹,墙壁上装饰着辉煌的色彩,道路遍通,门闼洞开,楼阁高低错落,形式非凡,各显奇观。后宫宫室尤为华丽:屋宇不露梁栋,墙壁不见原形;锦绣缠绕,彩锦协调;宝光如月,闪烁其间;殿堂门限,镀以黄金;白玉台阶,朱漆庭院;美石纹理,闪着青光……。目前发掘资料比较完整的仅有未央宫和甘泉宫。  未央宫 未央宫遣址,在今西安城西北6.5公里处,汉长安城西南,与长乐宫相距0.5公里,有前殿及承明、清凉、麒麟、凤凰等40多座宫殿建筑。宫城近方形,西墙距汉长安城墙30米,宫垣周长达8900米,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主殿称前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于常朝。其前殿遗址在今马家寨北,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北部高10米。站在殿北高处,向北可远望渭水。未央宫由刘邦的相国萧何负责建造,建成后的壮丽奢华连刘邦都认为太过分了。  甘泉宫 汉甘泉宫遗址在今淳化县北约25公里处,武帝建元六年(前140)在秦林光宫的基础上建造。此宫殿宇参天,气势恢宏,是仅次于未央宫的重要宫殿。汉代文学家杨雄作《甘泉宫赋》以赞此宫,后毁于大火,现宫殿台基犹存,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宫殿西墙总长890米,北墙总长1950米,东墙总长880米,南墙总长1948米,城墙总周长5668米。从甘泉宫遗址出土的大量瓦、砖,可看出宫室造形之精美。  砖:分铺地砖、空心砖、条砖、子母砖。  1.铺地砖:均呈方形,边长31~36厘米,厚3~7厘米,纹饰有乳丁纹、回形纹、菱形纹等。  2.空心砖:长方形,长63厘米,宽34厘米,厚19厘米,纹饰有回形纹、菱形纹、云纹、乳丁纹、方格纹、动物纹等。  3.条砖:均系素面,长38厘米,宽34厘米,厚9厘米。  4.子母砖:分长方形和方形,砖一端凸出,另一端凹入,以便互相套合。长方形的,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6厘米,子口宽5.5厘米,长3.5厘米;方形的,边长24厘米,厚3.5厘米,子口边长6厘米,母口与子口相吻合。  瓦:分板瓦、筒瓦、瓦当。  1.板瓦:长94厘米、宽41厘米、厚2厘米。  2.筒瓦:长51厘米、径17厘米,厚1.5厘米。  3.瓦当:色灰火候较高质地坚硬,纹饰有动物纹、云纹、文字纹等。动物纹有鹿、蟾蜍、玉兔、龟、蛇、雁纹等。文字纹以“长生未央”为数最多,其它有“长毋相忘”、“富贵□□”、“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卫” 字等。未央为汉代常用的吉祥语。“卫”字瓦当,当是掌宫门卫的卫尉官署所用。

          图2—10  汉甘泉宫城墙遗址平面图

            图2—11  汉甘泉宫遗址出土的瓦当    四、隋唐、元宫殿建筑  隋开皇元年(581),北周杨坚受周禅,建立隋朝,始建新都于 龙首原南,名为大兴城。唐武德元年(618),李渊迫隋恭帝禅位建立唐朝,以隋大兴城为都城,改名长安。长安城建有三大宫殿区:太极宫为隋代所建,大明宫为唐初所建,兴庆宫为中唐所建。另外,还在骊山建造了宏大的华清宫。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建筑水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长安宫殿建筑,一改南北朝时期的“大朝”、“常朝”并列东西制,按“外朝”、“中朝”、“内朝”三朝纵列的布局,更显得气势宏阔。  长安宫城与太极宫 长安宫城位于都城北部正中,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周围8.6公里,面积约为4.2平方公里,四周墙垣为厚18米版筑的夯土墙。宫城东部为太子居住的东宫,西部为嫔妃居住的掖庭宫。宫城北面设三门,南面设五门,其正门为承天门,若古之“外朝”;其北为太极门,内为太极殿,若古之“中朝”(治朝);再北为朱仪门、两仪门,内为两仪殿,若古之“内朝”(燕朝)。经发掘,承天门有三个门道,门道地面铺石条和石板,门前有举行重大庆典的广场。太极宫位于宫城中部,内有殿堂、楼阁亭台34座。宫内的太极殿、两仪殿是举行大朝、日朝、常朝的所在地。由于太极宫位于今西安市的闹市区,未能进行发掘。

            图2—12 《长安志》太极宫图  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今西安城北1公里处的龙首原上,即当时长安城北的禁苑中,其南墙即郭城北垣。初建于太宗贞观八年(634),原名永安宫,是李世民为其父建造的避暑“夏宫”。次年改名大明宫,未建成而止。高宗龙朔二年(662)增修扩建,并将执政移此,改名蓬莱宫。诗人杜审言的《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诗:“北斗挂城边,南山依殿前。云标金阙回,树杪玉堂悬”,亦指此宫。至神龙元年(705)又改称大明宫。贾至的《早朝大明宫》云:“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锁,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以记大明宫早朝的盛况。  宫城略呈长方形,南墙长1674米。北墙长1135米,西墙长2256米,东墙南段长1050米,北段长1260米。南面五门,丹凤门为正门,有三个门洞。北面三门,玄武门为正门。西面二门,东面一门。除南墙外,其它三面均为重墙。  在宫城中轴线上,前后排列着三座正殿,即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由三道东西宫墙相隔,形成前、中、后之分,其制度井然不紊。含元殿在丹凤门正北约600米的龙首原南沿上,为大明宫“外朝”;宣政殿在含元殿北300米,为“中朝”(治朝),前有宣政门;紫宸殿在宣政殿北约100米,为“内朝”(燕朝),亦称便殿。别外还建有太液池、麟德殿等。今孙家湾村西南,有一片洼地,即太液池遗址,东西500米,南北320米,其中有一土山,即太液池中蓬莱山遗址,其上原有太液亭。太液池西高地上有麟德殿遗址。太液池北约500米处为玄武门,门北160米处为重玄门,为驻禁军的地方。大明宫城垣为夯土筑成,仅在城门两侧及城角处在夯土墙的内外表面包砌砖壁。城基深1.1米,宽13.5米,城墙底厚10.5米。  含元殿为唐长安大明宫主殿,建于龙首岗南沿,是举行大朝会和重要仪式的场所。诗人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述了含元殿大朝的盛景。殿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长安元年(701)改称大明殿,中宗神龙元年(750)二月复称含元殿。殿面阔11间,进深4间,是带有周围廊的重檐建筑。翔鸾阁在殿东南,栖凤阁在殿西南,两阁东西相对,距含元殿两端均为30余米。含元殿建筑形制,是与龙首原地形相结合而设计的,高据岗沿。整个建筑以殿为主体,以阁为次,两侧以廊道向前伸出两翼,又用长长的台阶坡道通至岗上,布局气魄雄大,为后来宫殿建筑开创了范例。

         图2—13  唐大明宫实测平面图

   麟德殿规模较大,当时宫内宴会、蕃臣来朝、大臣奏事乃至设道场等多在此殿。殿址在太液池西高地上,既近太液池,又近大明宫西门(右银台门),距宫城西墙90米。南北长130.41米,东西宽77.55米,由前、中、后三座殿堂相连构成。前殿,东西面阔9间,进深4间,总进深18.5米。中殿,东西面阔9间47.7米,进深4间约20米。后殿两山墙与中殿相连,面阔9间,进深3间,计17.2米。殿的周围绕有回廊一周,廊宽3.3米。据复原推测,前殿为单层,中殿、后殿为二层,其左右各有一亭一楼与中殿上层以飞廊相连接,成为一个复杂的建筑群体。其特点是在巨大的台基上以一座或一组高大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周围建一些附属的廊子、抱厦、台榭、亭阁,或用周围的廊将主体建筑围在庭院中心,这种形制应称之“廊院式”。在外观上造成丰富的体型,高低错落,非常壮观。  兴庆宫 兴庆宫在长安城春明门内偏北兴庆坊内,原是唐玄宗为太子时居住的地方。玄宗即位后,于开元二年(714)改名兴庆宫。西面二门,正门向西,名兴庆门;南面二门,东、西面各一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城东南郊,东至亢家堡西106米,西至经九路东90米,南至纬什街北84米,北至东窑坊,东西长1080米,南北长1250米。东、南墙宽6米,西、北墙宽5米,均为夯土筑成。今兴庆宫公园在该宫的西南部,约占原址的1/4。

          图2—14  宋刻唐兴庆宫平面图  在兴庆宫西南隅,共发掘勤政务本楼及其它房屋、回廊等遗址17处。勤政务本楼据《长安志》卷九记载:楼南向,开元八年(720)造。位于宫城南墙处,西距西墙125米,呈长方形,现存柱基东西6排,南北4排。从柱基来看,楼址东西5间(26.5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基址正中一间为门道,宽4.9米,有石门栏两道。楼基周围铺有散水,宽0.85米。  又在兴庆宫西南隅勤政务本楼西旁,发现南北平行的大柱础8个,南北长29米,间距4米。接其位置及柱础排列来看,这里可能是花萼相辉楼的遗址。宫内龙池东西长915米,南北长214米,呈椭园形。  宫内楼、殿、亭、阁等建筑布局一反传统排列组合式建造规则,以园林为主,建筑物装饰华丽,使用的莲花纹砖、瓦当就达70余种。主要建筑有兴庆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当年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于沉香亭,诗人李白曾作《清平乐》三章以助游兴。  华清宫 唐华清宫位于今临潼县骊山北麓。相传西周末周幽王曾于此修建“骊宫”。其时之汤泉“上无尺栋,下无环墙”,沐浴时可见星辰,故名“星辰汤”。秦始皇时,于此“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帝时造“皇汤池”。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重加修饰。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营建宫室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咸享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大加扩建,“修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改名“华清宫”。诗人杜牧曾过此,留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诗句,以赞华清宫之繁华。天宝十五年(756),华清宫于兵火中荡毁殆尽,玄宗几欲重修,终因财源枯竭,未能付诸实施。诗人元稹在“行宫”诗中称:“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句,以叹其寂寞荒凉。  华清宫 宫城(罗城)有四门:北津阳门、南昭阳门、东开阳门,西望京门。宫内以墙相隔分为东、中、西三区。区内由殿堂、浴池、楼、坛等各种建筑物组成,如图所示。1982年4月,发现华清宫汤池遗址位于东区。在温泉总源以北有石砌浴池4个及浴池上殿阁基丘遗迹,构成一组完整的浴殿建筑群。其中保存较好的浴池有两个,一为椭园形,东西长约10.06米,深1.5米;一为海棠形,径约3.6米,深1.25米,池底中央均有出水眼。由温泉总源自南而北,设水道引向各浴池,再向北排泄。共发现木水道总长18米余;陶水管道8处,总长400多米;砖砌水道两处,总长50米。引水及排水系统清晰。  在骊山西绣岭第三峰顶,现老君殿西10米断崖上残存有夯土台基,南北长8米,夯层厚7~10厘米。遗址内出土大量唐代砖瓦和铁泡钉,当是朝元阁所在,朝元阁原为华清宫主要建筑。经勘探,此组建筑四周围绕以回廊,东廊南北长46.6米,宽2.91米,柱石保存完整;北廊东西长31.66米,宽2.55米;西廊南北长47.35米,宽3.15米;南廊东西长32.46米,宽2.65米。遣址出土有唐代莲花纹方砖、莲花纹瓦当、带字板瓦、“青棍瓦”、板瓦、筒瓦及铁钉、铁扒钉等。  1955年5月,郭沫若游览华清池时题诗云:“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坯荒冢掩皇王。已驱硕鼠歌麟凤,定复台澎系犬羊。捉蒋亭前新有路,游春士女乐而康”。  据史载,唐代除营建以上大型宫殿建筑群外,唐贞观五年(631)重修仁寿宫并更名九成宫;贞观二十一年(647)在终南山建翠微宫,在今铜川建玉华宫。

              图2—15 《长安志》唐骊山宫图  安西王府 为隋唐以后陕西规模较大的宫殿建筑。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封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出镇长安,翌年建安西王府。遗址在今西安城东北约3公里处,东距浐河2公里许,此地地势高亢而平担,为龙首原东去的余脉。  经发掘,安西王府城垣皆为夯土版筑。北城墙基宽9米,西城墙基宽8.2米,东城墙基和南城墙基皆宽10米。东、西城基各长603米,南城基长542米,北城基长534米,周长2282米。城平面近于方形,方位北偏西3°。城四角均突出,平面近半园形,径29~30米,可能有角楼建筑。  城仅东、西、南三面有门,东、西二门基本相对,门道宽5米。南门偏东,宽10米,当为王城正门。在城址出土砖、灰瓦、黄釉琉璃瓦、线雕石刻、石基和铺石  城中央有一规模宏大的夯土台基,高出地面2~3米。台基上散布大量砖块和琉璃瓦,当是宫殿建筑遗址。台基南北长约185米,东西长约90米。就围墙北面无门来推测,殿为座北朝南。台基上的布局,可能前为朝会的正殿,中为中殿或廓道,后为寝殿,呈工字形平面。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此宫,他在游记中写道:“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里。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   

      图2—16  安西王府平面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