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管理要有制度,不能指望自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可卿死后是什么原因让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管理要有制度,不能指望自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管理要有制度,不能指望自觉

2024-06-28 2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工作中以下情况并不少见:

一,

——你不觉得现在部门的工作都压在我身上了吗?

——你看看隔壁部门,工作不也都是xx做,人家怎么不抱怨?

二,

——我们的某项规定,没什么你们都不遵守?

——什么时候?我们都没听说过。

三,

——领导本来要给我升职的,后来又食言了。

——这么过分,为什么?

——他说我管理能力不够。

——原因呢?举给例子。

——如果有某项工作要做,我一般会去问同事,这件事情你来做可以吗?如果对方不愿意,我就问另一个同事,如果他们都不愿意,我就自己做。

——……

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对一个团队进行管理?

这个问题答起来其实不难: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把握好了这一条,才有资格去讲人情,讲自觉性,讲主观能动性。

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算是一个团队管理的经典案例,值得研究。我们籍此入手,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秦可卿死后,尤氏托病,贾珍请了王熙凤来暂管宁国府,并处理秦可卿丧葬一应事宜。王熙凤接手之后,根据宁国府现状制定改革措施,划分责任范围,使得宁国府终于走上了正轨。

作为对比,我们先分析尤氏的管理方式。

因为她的“好性”(不按规章制度行事),宁国府里可谓一团糟,焦大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上司,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更是说不清道不明,“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她明知不妥,却无力阻拦。

这里我们单说焦大醉骂事件。

首先要明确一点,团队里任何人都不能有凌驾于本职工作职责之上的权力,否则将影响到整个团队的稳定。

所以,对焦大这种功臣的安排,尤其要注意。

而尤氏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视而不见,妄想依靠运气,和上上下下的自觉来遮掩问题。

醉骂发生后尤氏的反应是“偏又派他作什么!放着这些小子们,哪一个派不得?偏要惹他去。”

是啊,如果赖二派不派焦大夜送秦钟,就不会引出醉骂一出,是不是?

从尤氏的心里,并没有把这当做一件需要去解决的事情。她只是希望管家赖二能有自觉,不安排焦大干活或者不安排他干重活,或者只要类似的事情不发生,就可以当它不存在。

大家就这样稀里糊涂下去,挺好!

可是,炸弹并不会因此消失,总有爆炸的一天。

即便没有醉骂,还可能有夜哭。

尤氏的管理方式,以及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直接造成了宁国府的混乱。

规章制度,是人们经验智慧的总结,也是做事情的依据。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而管理,是引导人们依据规章制度行事,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

规章制度缺失,则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工作效率低下。

若无规章制度,则员工无所依凭,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来做事。每个人的理解力不同,会造成执行结果的无法预测。整个团队便会陷入混乱状态,何谈工作效率?

宁国府的规章制度应该是不缺失,这一点稍后分析。

只是再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比如说案例中的“如何对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做出安排”这一条,在宁国府应该是没有相应规定的。这种情况下,便应该制定出新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而不是视而不见,瞒天过海。

其实此项规定也不会很复杂,最简单有效的便是王熙凤那三言两语,“打发他远远的庄子上去就完了。”

以后若有相似情形,便可照单处理。

规章制度传达不畅或者执行不力,无法发挥其作用。

有规章制度而无顺畅的传达通道,那么规章制度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也相当于没有。宁国公是武将出身,军队是最著名的纪律严明地方,又经过了这么几代,也堪称世家了。

所以我倾向于宁国府各项规章制度是完善的,只是到了尤氏这里完全没有执行起来。

决定规章制度执行效果的,除了个人能力,周遭关系也很重要。

上面案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后者。

尤氏的个人能力在《死金丹独艳理亲丧》有体现,还是可以秒杀相当一部分人的。

可是她对为什么宁国府的管理如此之差?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是贾珍的填房,家世一般,手段也不够,因此在贾珍面前就有些腰杆不硬,处处讨好。主管领导的软弱,导致了下属的得寸进尺,不懂恪守职责,混天熬晌,监守自盗,偷懒耍滑,最后宁国府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所以,曹雪芹说“家事消亡首罪宁”。

规章制度执行松散,不利于团队和谐。

尤氏的管理下,宁国府是这样的:

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

趁乱失迷东西;

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

荒乱,推托,偷闲,窃取。

所以,连他们自己也说,“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

经过王熙凤的协理,“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如这些无头绪……次日一概都蠲了。”

这其中的差别,便是王熙凤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超强的执行力。

其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过程,对于我们今天的多数中低层领导来说,仍然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我们来看看她的做法:

第一步,理清现存问题。(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第二步,制定改革措施,划分责任范围并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原文太长,这里就不贴了,大家可自行查看。)

第三步,公布各项规章制度。王熙凤特意召开一次会议来公布规章制度,这一点很重要。有规章制度而不公布,不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形同没有。

第四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

第五步,尊重领导,取得信任。(因见尤氏犯病,贾珍又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煎了各样细粥,精致小菜,命人送来劝食。)

将尤氏和王熙凤相对比,不难看出其中区别:

在尤氏施行的是自由化无规章无制度的管理,而王熙凤则极其重视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其实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这样带着镣铐跳舞,才更自由。

是人总有疏漏和懒散,而规章制度正可以帮助人们查漏补缺和规范自我行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