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迷永不书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科幻恐怖小说推荐 科幻迷永不书荒!

科幻迷永不书荒!

2024-03-06 14: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下文的作品评述仅代表作者观点,将会包含一定程度的剧透和高度主观的巨魔言论,请读者见谅。

2021年个人SFF阅读推荐

含简体、繁体和外文

不知不觉,2021年就这么过去了半个月了。之前因为参与CSFDB的年度数据库的推荐,一直提不起兴致再重新整理一个单独的清单,但认真回顾了一番之后,我觉得还是有复盘的必要的,在此姑且整理一下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文字作品。

Original

国内原创

首先是国内的部分,这部分今年系统性地跟了一整年的量,结论跟之前差不太多,可读且令人难忘的很少,大部分都很差。但也有一些非常亮眼的作品,分别是沈大成的《葬礼》,陈楸帆的《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李宏伟《来自月球的粘稠雨液》,扶华的《末世第十年》和麻辣豆腐w2005的《写手》。

扶华《末世第十年》

青岛出版社,2021年5月

毫无悬念的本土年度最佳,不时会跳戏到《横滨购物纪行》。故事本身要概括起来其实还挺容易的,生化危机过渡到荒芜期,饱经风雨的女主在荒村里一人生活,偶然间生下了一只蜥蜴人,又收养了一只,带着两个孩子在度过了接下来的一年四季。

灾后世界本身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社会学和人类学推演的装置,但似乎也是俗套最泛滥的一个题材。读完本书之后,我又读了大卫·布林的《末日邮差》,这部作品是关于废土上的社会结构变革的,里面蕴含了一定程度的女性主义思考,但总体上后期还是落俗了。这种俗套在于,我们对末日的想象,尤其是灾后重建秩序的过程,似乎总是以“行尸走肉”式的社群/个体搏杀为焦点——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这种物竞天择的竞争状态不是常态,而是说我们的想象力就仅仅满足于此。

而《末世第十年》就很好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它将这些东西都推到了背景当中,或者偶尔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铺陈中寒光乍现地抛出一段争斗。主人公虽然过着《小森林》式的隐士生活,但却也拥有单枪匹马推平一整个盗匪团伙的能力,不过小说的情节大部分都是岁月静好的状态,从而让读者有更多的余地去思考末日生活本身。

以此为基础,这个故事可讨论的东西可就太多了。首先主人公非常强烈地抵触社群化的生活,这背后的理由就十分值得玩味。其次,延续后文中将会提到的奥克塔维亚·巴特勒的“莉莉丝的孩子”的思考,也许可以将上文提及的暴力循环放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范畴里,将其视作是一种男权文化下的思维惯式。在这个语境里,女主人公隐含的男女同体形象的呈现非常自然——单亲本身就意味着要同时肩负双重角色(相比之下,Rae Carson的2021年雨果奖提名作《Badass Moms in the Zombie Apocalypse》就显得非常矫揉造作了,而且也没有任何的说服力)。当然了,小说本身最直接回答的问题还是“个体要如何在这样的世界里重新树立自己存在的意义”,我想这也是去社群化的原因——在求生的语境里,集体也许总是会趋向于保守,进而淹没个体的意志。由这个结论出发,再看巴特勒的“地球之种”系列,或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安吉拉·卡特的相关作品,就能觉察到其价值所在了。

沈大成《葬礼》

收录于个人作品集《迷路员》

台海出版社,2021年8月

之前读过作者的《小行星掉在下午》,整体感觉是:作者常常会找寻到生活中的一处吊诡情境,以此激起读者和角色共同的困惑。这种吊诡感有时会用带有强幻想色彩的怪谭概念进行呈现和推想(诸如《章鱼男》和疫情前期引发话题的《盒人小姐》),但内核仍然扎根于都市生活当中(所以对其中的诸多细节,上班族可能会更有感触)。

落到《葬礼》这篇,小说在近未来语境下,挑选了“母亲已故,但义肢尚存,且仍然活跃,一时半会又处理不掉,与之关系不好的儿子该如何与之共处”这样一个令人局促不安的情境。令人不安的主要原因在于义肢变成了某种人格的残渣,从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亲情已经退化为一种抽象的责任和某种内在的遗憾,将其丢进垃圾堆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虽说如此,但是即便不把这篇小说视作是隐喻,故事也依然成立。也就是说在未来义体广泛普及的社会里,确实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尸块式的机械/电子幽灵。该作之所以难忘,我觉得主要就在于这种二重的愉悦感。当然,文字本身的克制、精准和轻盈也是作者一贯的特色了。

这两年看到的类似的作品还有本谷有希子的《异类婚姻谭》(该作英译本获得了小詹姆斯·提普垂奖提名)。总体结论是:超现实现象的感官冲击决定了第一印象,但现象所隐喻的对象才代表了作者本身的认识,也就是说这种写法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包装作者自己的观念。在这个语境下,能把内外调和得如此到位,也是十分难得了。

李宏伟《来自月球的粘稠雨液》

收录于个人作品集《引路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

2015年5月首发

一个有趣的事情:一提到本土化科幻写作,几乎所有人的脑子都会坐上时光机飞回古代,最少也要飞到建国以前,就好像当代中国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对象一样。很多人将此归因于审查,但我觉得更多是对现当代的社会洞察要比对古代的更难,毕竟参考材料相对比较少,身在其中也很难有信心说找到了值得批判的东西。

因此遇到这篇的感觉还颇为奇妙——小说讲述了一个反乌托邦,社会结构相对比较俗套,上层社会代表城市和文明,下层社会代表荒野和愚昧,前者内在一种审查制度和以后者为目的地的流放制度,反抗意识则自后者当中滋生。在这个背景下,这个中篇写了几个不同等级的审查员对一名犯禁的见习官僚学员提交的调查报告做出了不同阶层的批复,报告本身则是针对反抗团伙头目的监视记录。与大量反乌托邦小说中的陈词滥调不同,这里的“审查员”是真诚而且敬业的,其冲突反而在于不同等级所带来的的视角矛盾,这才让对话显得妙趣横生。文末最高长官的部分堪称神来之笔,在此就不做剧透了。

陈楸帆的《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

收录于个人作品集《人生算法》

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

入选2019年中国科幻年选

相比《来自月球的粘稠雨夜》的现实折射,《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则是更加直白的未来透镜。它围绕“代孕”这一近年热门话题,推测了不同身份、性别、阶级、民族的代表个体会遭遇的景况及各自的抉择。作者对当代技术及背后的哲学思考了解颇多,并且本人也有深度参与其中的经历,因此相比于那些只能从二手经验(网络见闻)里汲取灵感和素材的作者来说,在书写相关的话题时,也会更游刃有余。

小说采用了类似特德·姜的《审美干扰经》或刘宇昆《终结历史之人》的访谈/纪录片写法,相对比较新鲜。读过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那几本代表作之后,我觉得这类写法抓人的点在于观念的冲突的不断提升,而这篇在这一点上就逊色了,角色与角色间的隔空对话不足,多是一种自我探索的呈现,导致后期有些乏力,尤其是跨入远未来时,机器人的部分很突兀。

即便如此,我也很喜欢这篇——它给人一种被作者窥视的感觉。这种感觉源自作品本身溢出文本的现实洞察,以及其所具备的即时性。在此可以做一个断言:以书写时下热点为目的的科幻都应该以此为一个范文。

除却我非常喜欢的日本作家石黑达昌的作品之外,今年看过的作品当中,还有两部类似的,一部是草野原原的《幽世知能》,另一部是广雨竹的《美纪的湖泊》。两部作品都有一个共性:其科学基础都相对较新(相对那些已经被科普烂的概念或者科幻主题)。有趣的是,后一篇作品也让我联想到陈楸帆的小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读,对比一下。

麻辣豆腐w2005《写手》

连载于豆瓣阅读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59487341/

放这一部在这里纯属私人趣味。不多说,身在其中的都懂。相比于故事本身,小说呈现出的科幻生态百景图要有趣千万倍。科幻史是社群与文本互相成就的历史,这部小说非常有力地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

Classics

古典/经典/主流文学(?)

J.R.R.托尔金《精灵宝钻》

The Silmarillion

上海人民出版社版,2015年2月

鼎鼎大名的“魔戒”系列的起源神话,由于太过经典,所以无需赘言。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点,即同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的呼应——尤其是生命从土中钻出的这个概念(出现在系列第六部《魔法师的外甥》里)。奥维德的《变形记》里曾经提到了毁灭世界的大洪水退潮后,丢卡利翁夫妇通过向身后的河滩上投掷石头来造人,开启了泥土的时代的故事。这个时代的人类有高度的可塑性,并通过后来的各种各样的神话转变成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和物质,这里的泥土的可塑性和托作中的植物性的创生的呼应很有趣,在此之上托作还强调了语言、叙事和音乐旋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另外和充满大男子主义英雄之旅和女子受难的希腊神话相比,《精灵宝钻》中贝伦与路西恩的故事堪称颠覆。不出意外,今年大概率会把相关的几部也补完。

爱德华·埃弗里特·黑尔《砖月亮》

The Brick Moon

1869年出版

久仰大名的一部古典科幻,即便放在世界科幻史上都拥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虽然很古典,却也足够好看。从原教旨主义科幻的角度讲,它预言了人造地球卫星(具体指导航卫星)和严肃载人航天(乃至空间站)的出现,而从泛幻想的角度讲,有趣的点可太多了,单说两个亮点:如今看来已经算是复古未来主义的怪诞美学,及过于硬核的工程项目实践记录。

顾名思义,“砖月亮”就是用砖砌成的月亮。按原作的说法,这么造是因为砖比较轻,而且比较抗烧灼。发射这颗卫星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颗肉眼可见的人造天体以供测量经度,而从结构上考虑,卫星被设计成了由十三个舱室组成的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发射用由大瀑布驱动的巨型橄榄球发射装置,通讯则是靠架设在铁轨上的光学摩尔斯电码完成,带上天的物资中包含一些小型的家禽和谷物,上天之后靠进化论推动演化,短短几个月内就发展出了健全的生态系统——不难看出所有这些东西的趣味正是在于那份一本正经的真诚和受时代所限而犯下的滑稽错误。且不论后世的一众火箭先驱怎么想,反正达尔文的棺材板肯定是压不住了(笑)。

至于工程项目实践这部分……这么说吧,打从小川一水的《第六大陆》之后,我还从来没读到过哪部作品会认认真真地去构想一场航天项目的各方面筹备工作的。而《砖月亮》不仅详细地描绘了主持人员的职业构成,还详细地撰写了他们募资的经历,其中还涉及一场有关铁道改革的投资交易,以及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战争财。主人公还煞费苦心地购地、雇人、进行土地勘测,甚至还想方设法给砖月亮镀了一层涂漆。后来与发射事故相关的应急策略也是相当的精彩,堪称工程科幻的典范。

最后需要一提的是,本作已被收录在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精品会刊第二卷中,将于2022年内出版。

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黄色煤炭》

Жёлтый уголь

收录于《骷髅自传》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3月

一篇非常露骨的古典讽刺小说,讲的是为了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一个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靠人类的“负能量”为机器供能的方法,从此社会开始大力促进负能量的产生,想尽办法给人们制造不快和麻烦,而原来怨气冲天的人、对生活非常不满的人都因为对社会贡献巨大而飞黄腾达。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式的荒诞图景,胜在具体的情境的创意和讽刺力量上,但整体缺乏一点厚度,有点遗憾。阅毕该篇,有一个问题:要是把负能量替换成正能量,这个故事又该如何书写?

米尔恰·格尔特雷斯库《生命边缘的女孩》

Fata de la marginea vietii

收录于《生命边缘的女孩》

花城出版社,2021年3月

发条城市中的机械人会在自己的一生中会出于机缘,触碰到人世间的某个作者的灵魂,然后这位作者就将要耗费十次转生来抵达发条世界,重新与自己宿命中的伴侣相会。小说关于灵感和创作的隐喻不言自明,而有关十次转生的描写非常浪漫,令人不由得联想起2019年的雨果奖最佳长中篇《输掉时间战争的方法》。散文诗的笔法,对写作者的触动或许会强过普通读者。另外强推作者在同一本个人作品集中的向奥维德致敬的散文《黑海》。

布鲁诺·舒尔茨《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跑》

Ostatnia ucieczka ojca

收录于《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

可能是因为同期读了阿拉斯泰尔·麦克劳德的《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以及家中出现了类似的情景,读这篇的时候特别有感触。本质上是一个变形故事(此处又要cue卡夫卡),衰颓的父亲变成了一只令人尴尬的螃蟹,其存在被无限缩小,尴尬和昔日的遗迹则因此得到了放大,从而形成了一种在又不在的状态。从个人经历出发,至少可以把这个解读成一种关于衰老和颓废的超现实寓言。从这个角度出发,这篇小说和前面提到的沈大成的《葬礼》其实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

Nippon

日系

多和田叶子《献灯使》

收录于《献灯使》

瑞兰国际,2017年3月

灾后世界,人类发生变异,老人获得了近乎于永生的恐怖长寿,以至于又划分出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两个不同的阶层,各自承担起不同的社会责任;少年则孱弱得生活都无法自理,需要靠老人照料。故事主体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最后指向一个语言层面的双关——“献灯使”和“遣唐使”的读音都是ken-to-shi——从而发出日本今后将何去何从的质问,总体意图很明显:针对大地震和福岛核泄漏事故,讨论日本人今后的生存状态,当然也暗含对少子化的讨论——早年去日本旅游,曾经见到爷爷辈的老者在街头指挥交通,这种景观在日本比比皆是,因此读到书中的老人之国,不免产生联想。

除了看似安详实则沉痛的生活图景之外,作者对语言本身的强调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文章中有关灾后世界的思想和文化的刻画大部分都是通过讨论语言本身在末世的变形来实现的,例如一些旧日词语的消亡和表述方式的变化(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表示面包的“パン”这个词作为舶来语已经随着对应物的消亡而改换成本土的新造词了,而还经历过旧世界的老人们只能通过这些词语来唤醒关于旧日海外经历的些许模糊的印象)。以前看《发条橙》时,安东尼·伯吉斯曾经尝试过这种写法来写未来的街头小混混的生活方式,但做得并不算详细具体。相比之下,多和田叶子的这个版本是比较能参考的。

村田沙耶香《生命式》

收录于《生命式》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

接触到村田沙耶香这位作者大概是从《地球星人》开始的——小说中的地狱图景和作者在书写地狱绘卷时的冷静令人震撼。后来看了作者的自述性文集,里面提到了她天生视角就有别于常人,而且常常受到规训,但又不习惯接受这样的规训。这种反叛最后就体现在了她的“异视角”小说里。总结一下的话,差不多就是这位作者笔下角色的经历和经验会让读者感觉自己的世界才是外星球,这是其作品的科幻感(或者说“疏离感”)的来源。

《生命式》算是这个方向上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短篇故事,小说写的是吃人,讲的是在未来,日本流行起了一种习俗,会在死者的葬礼上将其分而食之,并在饱食之后彼此结对去创造生命(生殖意义上的)。骇人听闻的风俗背后有两个非常动人的点:其一是文中的角色说“一种怪异的生活方式放在另一个时代可能就是完全合理的”,其二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对这个习俗本身的态度依然是冷漠而麻木的(一种典型的规程化的生活态度),这就让其中的主人公煞费苦心筹备的仪式具备了神圣感,体现出了一种面对不同的价值体系时,人的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收录这篇小说的同名选集中大多数都是类似的篇目,不过能写到这个程度的不多,有的就是单纯的猎奇。总的说来,从这个集子里能看到这种写法的局限性——当今社会的人本身就是高度分化的,彼此价值观可能会差上十万八千里,因此,洞穿这种隔阂,创造出超越身份经验的作品,要比单纯的呈现另一种体验更有意义。

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反过来看,可能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也就是这样一个割裂的局面吧。

折透真辉《与僵尸并行:致我们已经彻底腐烂的青春》

マーチング・ウィズ・ゾンビーズ ぼくたちの腐りきった青春に

青文出版社,2020年6月

日系小说对“世界系”似乎有种偏执的热爱,这种热爱不仅体现在正统的世界系小说里的那种将私人感情与天地巨变联系在一起的书写方式,也在于在书写大的灾难时,人物的内在情感波动也会被拿来和世界变化放在一起书写,这样做其实整体写作对象还是人的内在世界,虽然别有一番趣味,但也天生会受到限制。回到这本小说,其实并不是特别想放在这里,但是生化危机在西方世界本身就有社会堕落层面的隐喻,把这个和个人的恋爱关系以及年轻人颓丧的校园生活放在一起也算别有一番趣味吧。

最后碎碎念两句:2021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读上非常期待的柴田胜家的《ヒト夜の永い夢》,希望明年复盘之前能把这部作品读完吧。

English

其他长篇小说

苏珊娜·克拉克《皮拉内西》

Piranesi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

参见《》

安德烈亚斯·艾希巴赫《发毯工》

The Hair-Carpet Weavers

Andreas Eschbach

读这本之前刚好读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族长的秋天》,不得不说,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一桩皇家层面的私人恩怨,第十任宇宙大帝打造了一个文明,用一种华丽但残忍至极的酷刑来折磨他的竞争对手。小说则经由一种文化考察式的推理故事的写法,去书写了第十一代宇宙大帝试图改弦更张的努力。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一张发毯是华美的艺术品,但是五千张就是大屠杀。

发毯是作者虚构的一种工艺品,制作材料是女人的头发。发毯工会花一生来编制这样一条毯子,取用妻子和女儿的头发来织布,然后用毯子换取足够支持儿子的家庭过活的财富。由此衍生出了相应的商业、税收、宗教、教育、运输体系。而打造这样一个文明的理由却非常荒诞,更像是“因为我能”这样的权力炫耀。事实上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亮点,它在宇宙尺度上呈现了不受约束的权力究竟能抵达何种状态,而要消解掉它又需要付出何等的努力。早年读太空歌剧小说总是困惑于其中天花乱坠的宇宙史,一直很难进入,但这部作品并没有那种艰涩感——和马丁的《光逝》一道,它让我看到了一种解读太空歌剧的方法:人类总是会将自己的意志施加在周围的环境当中,而宇宙则是人类意志的放大镜。

克里斯托夫·普瑞斯特《颠倒的世界》

文汇出版社,2021年11月

197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决选作品

人们对科幻小说似乎总是有两种期待,一种期待其中出现足够惊世骇俗的景象,另一种期待故事本身包含丰富的现实隐喻。大量的小说在调和这两者时都顾此失彼,但是普瑞斯特的这部作品做到了。

小说本身讲的是一场莫名其妙的灾难过后,一座移动的城市在荒原上试图逃脱一种诡异的空间结构的过程。表层景观上讲,这个空间结构是一个由抛物线绕Y轴旋转而成的双曲面,两个正轴无限远处各有一个黑洞一样的东西,造成了时间和空间的扭曲。这种数学层面的抽象世界创造了最大的疏离感——城市本身就像一座孤岛,离开它,就算是读者也会不知所措。

小说末尾把这一切归咎于幻觉,这看似烂尾,但是城中的工会成员分工明确,不乏高度理性的知识分子,这与群体幻觉本身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考虑到普瑞斯特似乎特别喜欢写主观感知错位和身份困惑的作者,这很难说不是有意为之。不过由此究竟能产生什么结论一时间还说不好——这也是同题材的作品我更喜欢柴纳·米耶维的《钢铁议会》的原因。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未来学大会》

Kongres futurologiczny

译林出版社,2021年8月

一群未来学家到拉美某国家开会,目睹了这个国家发生的魔幻景观,并在战火中阴差阳错完成了穿越,见证了未来的某种可能性。整体上读起来像是所有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忽然合体了。能在一个《小灵通漫游未来》+《火星照耀美国》的故事中同时读到韩松的厚重,冯内古特的幽默,菲利普·迪克的困惑和莱姆自己的博学,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奥克塔维亚·E.巴特勒《莉莉丝的孩子》

Xenogenesis trilogy

天地出版社,2021年1月

(全三部)

末日小说总是过分地追求文明的重建,而忽视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末日。巴特勒的这个系列从根本上质疑了这种叙事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假设:是人类的文化本身(尤其是阶级关系)让人类注定迎来末日。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入了欧安卡利人这样一个外星文明,带着一种“冷酷的善意”来重新审视人类。

在这个语境下,在这个依然在写末日重建的小说三部曲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叙事,一种仍然是传统的纷争,代表着传统人类文化的演进;另一种则是人类与欧安卡利人通婚产生的混血文化。作者采用了惯常使用的“家”的概念来书写这部分的内容(“地球之种”系列和作者著名的短篇小说《血孩子》都沿用了这种写法),把人类和欧安卡利人的价值观冲突收敛在家庭成员的内部,种族的进化则是由这个家庭内部的进化来推动的——这一点与古早小说爱德华·鲍沃尔-立顿的《即临之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小说大部分时间都聚焦于家庭成员的争论上,在有些人看来这种写法很闷,不够刺激,但我觉得当代的文学本身就不是供读者寻求刺激的,重要的还是能从中得到什么。在这一点上,欧安卡利人本身的存在就足够引人入胜了。重要的是,这个外星人种所拥有的高度反人类的视角会强迫读者与它们进行对话,这种激发思考的方式是很多科幻小说都难以做到的。

詹姆斯·P.霍根《星之继承者》

Inherit the Stars

新星出版社,2021年4月

(第一部限定)

喜欢第一部的理由参见长评《实验室里的太空漫游》(地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543734/)。事实上,不喜欢后两部的原因也差不多——有的事写一遍就够了,不需要一再复述。相比于科学推理的结论,我更喜欢这个过程本身。

English

其他中短篇小说

德里克·昆什肯《苗寨县人工具使用源流考》

Tool Use by the Humans of Danzhai County

2021年极光奖最佳中篇小说

2021年阿西莫夫读者选择奖提名(第三位)

收录于《琥珀中的生命》

中信出版社,2021年6月

不存在科幻的“苗寨科幻”系列选集中的一篇,整体上最后写出来的稿子良莠不齐,国内选手的作品基本都只能归到“莠”的部分去,空有元素,没有灵魂。因为先读的《龙的呼吸阀》,所以再读《琥珀中的生命》时,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念想了,没想到遇到了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小说讲了一个大学时期曾经遭受过性暴力的苗族女孩的互联网创业史,后期忽然分出来的支线有点飘,但主线与中国本土的社会现实结合得非常到位,甚至达到了一种像我这样的互联网从业者都会对其中写的东西产生认可的程度。总结一下的话,我觉得昆什肯的这部小说描绘了一种新现实取缔旧现实的过程的全景(这也是为何后面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写生活在女主角所打造的新现实下的人物),而这一更迭是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的,这些人工智能采用的是非常标准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走地方政府的扶持,借大型云服务运营商的空闲资源做训练,然后在偏远地区搭建局域网来隔绝主流互联网文化,从而创造一种数字小生境,在通过地方成功案例来逐级说服上级政府来在其他地区普及,这样一来,训练人工智能时融入其中的新文化就可以通过廉价服务的方式强制施加在人类社会身上。虽然其中存在着各种理想主义的腔调,但这个过程确实是……相当有洞见。我愿意把这部小说视作是“近未来”题材小说的一个标杆。

李芳达《我(28岁,男)创建了深伪女友,现在爸妈觉得我们要结婚了》

I (28M) Created a Deepfake Girlfriend and Now My Parents Think We're Getting Married

2020年轨迹奖最佳短篇小说提名

和昆什肯的小说类似,这篇小说我觉得可以被视作是社会实况批判式科幻的一个标杆(这也是我翻译这篇小说的原因):它用DeepFake技术来回应了全世界通行的社会现象——催婚,并由此引出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场面,最后还落到了互联网依赖症的批判上。这样的作品非常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极急于寻求出路,另一极彻底放弃反抗,不论是哪一种都缺乏对问题本身的深入认识。而这篇小说很好地回避了这一点:其中的角色非常乐在其中,乐于去在这样的世界里找寻自身生活的最优解,却始终事与愿违。这样的写法会给予读者更多的评判空间——反乌托邦的志趣就在于此吧。

杰夫·范德米尔《这世界怪兽横行》

This World is Full of Monsters

Tor.com

2017年11月

老实说我其实没有特别看懂这篇小说……或者说我完全理解故事里面发生了什么,但不是特别理解作者希望借此说明什么。尽管如此,但是我还是愿意去推荐这篇作品,原因在于它实在是……太怪了。哪怕是把它放到新怪谈甚至是恐怖或猎奇小说的语境下,也实在是……太怪了,简直是某种模因污染。

小说始于一只怪物,这只怪物伪装成了一个故事,敲响了一位作家的家门。作家没能经得住诱惑,翻开了这篇故事,从而致使怪物感染了作家的大脑,于是他被怪兽操纵着离开了家,左拐右拐,在一片丛林边缘停下了脚步,天灵盖上绽开了巨大的花朵,然后昏了过去,再醒过来以后,千年已逝,满目疮痍,而自己不过是被怪物感染后的宿主分裂出来的一个子体。于是这个失去了身份的个体开始在这个满是怪物的世界里探索生存的意义。

小说里面存在着大量对文学、写作、教育和传媒概念的指涉,而范德米尔将它们糅合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怪奇世界里。阅读这个小说的过程就像是在观赏一场浩大的沉浸式噩梦,其间主人公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的身份蜕变,包括误入一片森林,在里面遭遇会吮吸吞食自己身体的树桩,最后却发现它们是一只蠕虫体内的学校里面的学生;后来还有反重力湖泊和死去龟壳上浮现出的脸孔之类的掉san景象,以及对反情节本身的隐喻性讽刺(涉及故事怪物本身的繁衍逻辑)。我不知道该如何解读这些东西,但考虑到这两年的华语幻想写作里,意味不明的梦境书写正在成为一种主流,范德米尔的这篇小说也不算是完全看不出指向性。

当然,对我这样的怪谈爱好者来说,最有趣的还是精神污染本身……看完这篇之后我只想说,克苏鲁什么的果然还是太平凡了,像这样的直接与读者建立对话的战栗文学或许才是未来的恐怖小说写作的切入点。

斯蒂芬·金《我是大门》

I Am the Doorway

收录于《守夜》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

因为“摸金校尉”的事重新捡起了斯蒂芬·金的小说,这篇算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精神上和《亚特兰蒂斯之心》里面的“美国梦”的破灭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通过恐怖小说的方式传达了出来。

主人公是一位退役宇航员,早年参与过一场失败的太空项目,着陆时又发生了事故,此后一直觉得在太空见到了怪物,而如今这个怪物就潜伏在主人公自己的体内,伺机为祸四方。而主人公一直试图与之对抗,为此就连破坏自己的身体也不在话下,但这份努力似乎只是在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在此,PTSD经由克苏鲁的意象获得了真实的形体。这种写法说不上有多新,但我还挺吃这一套的。去年蛇从革写了一个《长江之神:化生》,差不多也是这种调调。

哈里·图特达夫《倒数四十》《正数二十一》

Forty, Counting Down

Twenty-One, Counting Up

收录于《时间旅行者年鉴》

天地出版社,2020年4月

哈利·托特达夫是一个以幽默和讽刺见长的科幻作者——至少我读到的他的所有小说都在拿某个既定的科幻烂梗开涮,这种风格可以参见他的早期个人作品集《Counting Up, Counting Down》,其中有一篇讽刺解构主义文学评论,还有一篇恶搞希腊神话中的珀尔修斯传奇,令人非常印象深刻。构成这个选集的标题的两篇点题作《倒数四十》和《正数四十二》则被收录在了范德米尔夫妇主编的《时间旅行者年鉴》中,中译位于第二卷和第四卷里。

两篇小说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一个对自己的当下生活不满的四十岁技术员靠时间旅行技术回到了二十一岁时——他把自己未来的窘境归咎于二十一岁时的自己未能把握住机遇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回到过去要去代替二十一岁的自己来修正历史,未曾想由此牵扯出了一系列的更加糟糕的展开,不过却也真的开启了另一种“机遇”。虽然听起来有些鸡汤,但我觉得这里作者激进地讽刺了时间旅行者的一种俗套期待:他们过分地看重因果关系,却忽略了自身长久以来的固有性格在时间轴上留下的痕迹,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相比于过去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会更有长进。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精美表演》

Polished Performance

收录于《生而服从:机器人故障指南》

新星出版社,2021年5月

雷诺兹是去年接触到的一位宝藏作家,这篇小说算是他的一个写作套路的集大成者:在他的笔下,通过数字飞升,人和机器的界限最终会被彻底打破,但其呈现方式是逆转过来的,即机器通过不断升级最后变成人类。

小说本身并不像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双百人》那样采取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让机器人一厢情愿地想要变成人类。相反,作者选取了一个令人爆笑的角度:因为生命维持系统出现了一点故障,一艘载人飞船上的乘客死了一大半,而飞船上的人工智能们为了确保飞船着陆后,自己不用为此负责(并遭到严厉惩处),而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馊主意。每一个馊主意除了带来了令人喷饭的情景外,还带来了机器人们自己的切实提升,最后指向上面提到的那个最终的跨界。这位作者的另一篇小说《伊诺拉》(收录在《齐马蓝》中)也是类似的框架,只不过那篇是童话+神话的写法,给人的感觉也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很有余韵——机器意识获得肉身这个意象本身值得挖掘的空间还很大,不知道未来的作者们还会带来什么样的新角度。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明拉的花》

Minla's Flowers

收录于《齐马蓝》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

《三体》的零道德宇宙固然振聋发聩,但也给了很多二流写手以大肆宣扬保守观念的理由,一些作品甚至会以此作为种族灭绝行为的幌子,而这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相比之下,本作在《三体》的框架下提出了另一种非二元对立的可能性,质疑了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乃至抛弃绝大多数的同族的合理性。就这一点而言……还是挺难得的。

Others

其他作品

池泽春菜《在世界角落呐喊对SF的爱:科幻宅的脑洞小剧场》

SFのSは、ステキのS

时报文化,2019年8月

第四十八届日本星云赏最佳非虚构作品

总体上这本书就表达了一个观点:科幻要有趣,要有趣,要有趣。而作者的专栏则是从各种角度去书写身为科幻迷做过的有趣的事,以及一些很有启发性的趣味脑洞。目前对我最有价值的是里面关于主题选集的想法:跳出科幻圈自己的话语体系,去思考大众会感兴趣的话题,再围绕这个创作或汇编作品。总的来说是一本虽散但四处都有闪光点的书,每每翻开都十分亲切,而且常看常新。

史蒂芬·戴德曼《超级武器与假想敌:现代美军与科幻作品关系史》

May the Armed Forces Be with You: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0年9月

国内出版的科幻史很少有跳出科幻或文学的语境来梳理的,詹姆斯·冈恩的《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虽然主打的是科幻和现实世界的交错,但是也比较高屋建瓴,没有落到具体的领域上。因此看到这本书,并且意识到它其实是一部科幻史时,我着实眼前一亮。作者列举了不同时代的科幻作品对美军的态度,以及二者之间的呼应关系。比较有意思的是军方形象的变迁,电影与游戏在军事题材上与文学作品的分野,以及军方在科幻作品创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希望日后能看到更多这种流行文化研究的著作。虽然如此,但是这本书的翻译实在是太糟糕了,没有做好一定要硬啃的觉悟的读者还是谨慎入坑。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都市传说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Urban Legend

生活书店,2020年12月

若干年前在国家图书馆的基藏室里见到了这本书的原版,当时看了三个字母,感觉非常有趣(可能所有的百科全书都天生自带这种属性,毕竟是海量的信息的直接轰炸)。作者是一位民俗学者,但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字里行间都透出不相信怪力乱神的腔调。个人感觉其中虽然强调了都市传说一定扎根于群体的内心的基础立场,但是考据并不算到位,至少没有写出很多都市传说的群体心理学成因,而且越往后看,同质化严重。不过,书中包含的关于都市传说的地域特征、传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文章却还算很好地补足了怪谈本身的缺陷。作者在字里行间坚持认为凡传说必为假,却忽视了传说的难以证伪性,以及作为一种观察与理解现实的工具的价值,私以为,这两点才是传说能够永葆青春的主要原因。

乔安娜·拉斯《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How to Suppress Women's Writing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如果要列举2021年的科幻关键词,“女性主义”一定会入选,并且占据显赫地位。乔安娜·拉斯的这本《如何抑止女性写作》在当年便是作者大名鼎鼎的女性主义著作,赶在2020年和2021年的分界线上引进,不失为恰逢时宜——事实上,作者本人也是一位知名科幻作家,只不过长久以来大陆读者都鲜少有所耳闻罢了。

该书详细地罗列了女性作家在进行写作时会面临的问题和非难,从生活点滴中遭遇的阻碍,到作品发表/出版后社会上的非难、评论家和学者的无视,等等等等。阅读这部作品,不妨如作者所言,既要代入被害者的视角,也要带入加害者的视角,去审视自己是否做出类似的行为——这一点可以和上野千鹤子的《厌女》对读:相比本书,后者更关注人是出于什么心态做出这些行为的。

去年通读了国内作家创作的科幻作品(主要是长篇),其中涉及性别歧视的内容比比皆是,有趣的是,一方面有些作品甚至会自诩“女性主义”写作,另一方面书写这些作品的作者不光有男作者,还有女作者。由此不难意识到这种歧视本身不仅根深蒂固,而且很多都是潜移默化的,难以被人轻易识破,因此作者自然也难以觉察到其中的傲慢。而另一方面,女性科幻作家则会被安置在大男孩科幻的另一极,成为一个被孤立的群体。对此,我只能说,一切都还任重道远吧。正因为如此,像这样的作品才是有必要的,而且十分重要:相比于宏大命题,像这样的现实问题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思考,而如果我们的科幻始终回避这些问题,那这样的科幻不要也罢。

来源 科幻百科

转载 高校科幻

少侠且慢,点个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