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是怎么来的?《走近科学》为你科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科学雾是怎样来的 一杯咖啡是怎么来的?《走近科学》为你科普

一杯咖啡是怎么来的?《走近科学》为你科普

2024-07-17 0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咖啡鲜果经过脱皮、脱胶、清洗、干燥、脱壳、烘焙、研磨、冲煮就可以得到一杯浓香馥郁的咖啡,但是脱皮后的咖啡豆50%都是水分,在适宜温度下,微生物很容易快速大量繁殖导致果子腐败,得尽快通过干燥技术降低水分。

干燥

事实上,咖啡豆对干燥要求是非常高的,脱皮后的咖啡豆一半以上都是水,再加上咖啡豆的表皮附着的果胶、果酸和生物酶等物质,容易发生腐败变质,会严重污染咖啡豆,因此,快速干燥,防止咖啡豆过度发酵,是咖啡豆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难题。

阳光晾晒是最传统的干燥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面积的晒场和长时间的日照,晾晒时间漫长,劳动强度极高,对天气的依赖也很强。传统晒制方法的缺陷显而易见。

为此,热作学院陈治华教授团队研发了科技感十足的背压式热风干燥机,实现了咖啡干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帮农民伯伯愉快地解决了咖啡干燥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划重点了,背压式热风干燥技术是通过一定风量、一定风压及一定时间,对咖啡湿豆进行热风穿透作用,从而快速去除咖啡湿豆表皮的水分,达到降低发酵程度的目的。

简单地说,在背压作用下,热风由下而上穿透咖啡豆,密闭干燥池内的咖啡豆水份被均匀蒸发,既不伤害咖啡豆,又能快速去除咖啡湿豆表皮的水份,提高咖啡的风味。

目前背压式热风干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种方式完全脱离了对太阳的依赖,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晒场的1%,传统晾晒需要一个多月的工作,使用这种技术不到两天就可以完成,不会受到天气影响,更不需要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有效提高了咖啡豆的品质和咖啡豆质量的一致性。

筛选

接下来是选豆。咖啡豆筛选是将大小不同的咖啡豆分门别类,保证咖啡豆颗粒大小、密度和品质的一致性。

目前,筛选工作也走向了智能机械化。通过粒径分选机、重力分选机和色选机将咖啡豆分成不同级别。那些直径相同、密度接近、成色正常的咖啡豆被分拣出来,而成熟度不好、密度小、重量轻、异色或缺陷的豆子则被淘汰。

烘焙

选到完美的豆子以后,就可以开始烘焙了。这才真正进入制作一杯咖啡的环节。烘焙完全是咖啡华丽转身的过程。

随着咖啡的不断翻炒,咖啡豆内部成分正在进行着十分复杂的转变,颜色渐渐变深,香气四溢。但一定要小心哦,烘培的温度较高,这个过程中必须频繁进行观察,以免咖啡豆被炒糊,影响口感。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烘焙程度:浅度、中度和深度烘焙,这就好比西餐牛排煎成几分熟。浅度烘焙颜色最浅,略有生味,冲泡出来的咖啡口感酸涩;中度烘焙颜色呈现好看的焦糖色,保留了咖啡原有的风味,口感适中,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这种口感的咖啡;而深度烘焙咖啡豆颜色呈深褐色,闻起来有糊香味,但咖啡的原始风味流失严重,尝起来有苦味、焦味。所以现在明白为什么有的咖啡那么苦,而有的咖啡有点酸了吧?

冲泡

咖啡豆炒熟以后,研磨成粉,然后就可以冲泡了。相比速溶咖啡,手冲咖啡才是更有灵魂的。这一过程有很强的仪式感、可观赏性和可参与性。

冲煮的器材多的不要不要的:手冲壶、虹吸壶、摩卡壶、法压壶、比利时咖啡壶、土耳其咖啡壶、越南滴滤壶、冰滴壶……还需要准备各种滤纸、滤杯、滤网、电子秤、温度计等,咖啡粉的粗细、烘焙度、水粉比、水温、流速、焖蒸时间……都影响咖啡的风味,要想做好这些,当然得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

不能接受原味咖啡的同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加糖、加奶,制作拉花,让牛奶与咖啡来次完美结合。

经过以上漫长的过程,再加上科技的加持,一杯美味的咖啡才能端到你的面前,好好品尝吧。

编辑|张王芝(17动医)

图片|热带作物学院供

视频|《走近科学》栏目组

文稿|王敬丽(党委宣传部)

审核|汪曾卫 朱小宇 李欣 张媛 张涵琦 刘勇

客官!在看一下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