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盎然的台州民间童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禁毒宣传会议标题大全集 趣味盎然的台州民间童谣

趣味盎然的台州民间童谣

2024-04-05 08: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台州民间童谣,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童趣盎然,朗朗上口,在城乡百姓口中代代传唱,散发出不朽的艺术魅力。

《斗斗虫》开发大脑

“斗斗虫,虫买米,小虫望户里(家里),大(音陀)虫高山啜白米。白米碎,喂小妹,‘嘟’响一记,大虫飞及开(飞走了)。”这首台州经典童谣《斗斗虫》(有异文),相信小伙伴们声犹在耳。“斗斗虫”是台州民间逗一岁左右小孩的小游戏,小孩坐着或抱在人手里:另一大人使小孩握拳伸出食指,将两个食指尖互相“斗”着玩,不停相碰再离开,合着童谣的节拍比划着。念到末句时加重语气,并且将两手指分开呈飞状。一些哭闹的小孩此时往往被逗得破涕为笑!

游戏虽小,但据说有助于开发左右脑,提高小孩的协调能力呢。

摇篮歌轻柔、婉转。婴儿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外婆的臂弯里,在咿咿呀呀的哼唱中安然入眠。临海《摇到外婆桥》:摇、摇、摇,摇到外婆桥;白米饭,鲞汤浇,黄鲫鲓,箸样长;饭呒熟,再摇摇。

黄岩《催眠谣》:囡囡快睏觉,扇扇凉,勿赖娘;扇扇猛,勿赖爸。爸到山上捉蛱蜢,蛱蜢捉勿牢,老爸只个逃。蛱蜢钻洞,老爸心痛,蛱蜢趵趵,老爸笑笑。扇扇凉,扇扇凉,囡囡快睏觉。

温岭亦有同样开头的《扇扇凉》:“扇扇凉,勿赖娘,赖娘拔牢打;阿妈后山晒鱼鲞,阿爸出海上北洋。阿姐为你做只船模样,一驶驶出大陈洋;打来黄鱼满船舱,保你啜得喷喷香。”这种浓烈的海腥味,反映出温岭的渔乡特色。

《生肖歌》人人有份

人的指纹有脶和箕两种形状。脶[luó],台州方音读若罗,圆形指纹。箕则指呈簸箕形状的指纹,不闭合。十脶全、满手箕谓十指都是圆形纹或箕形纹。因不多见,故民间认为一生的运势旺,好运相伴,不是“中状元”就是“有得嬉”。

台州各地的《指纹谣》大同小异:“一脶穷,二脶富;三脶磨豆腐,四脶造酒醋;五脶掼刀枪,六脶杀鸡娘;七脶七,讨饭匹;八脶八,拜菩萨;九脶九,做太守;十脶全,中状元。满手箕,有啜(吃)又有嬉。”

临海《十二生肖歌》:老大生来细(鼠),老二有力气(牛);老三名头大,老四钻柴哈(间)(兔);老五游上天(龙),老六溜路边(蛇);老七啜官粮(马),老八自撑粮(羊);老九勿像人(猴),老十报更鸣(鸡);十一啜勿饱(狗),十二谢天佬(猪)。

话虽质朴,但耐人寻味,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

颠倒歌机智幽默

星,勿冷勿暖结霜冰。黄狗出角变麒麟,老鼠拖猫呀呀声。晴天落雨沌沌声,赖孵鸡半天拖老鹰。冷饭抽芽秧成青,扁担脑头出冬笋。

更有一等实稀奇,八十岁老太婆坐在椅车里,甩脚荡手赖荸荠。

仙居亦有《反唱歌》:“反唱歌,倒起头。爸十六,妈十七。哥十八,我十九。记得外公讨(娶)老婆,我在前头敲大锣。”

温岭童谣绕口令:滑塌岩头捺活鳗,鳗一滑,岩一塌,鳗滑岩塌鳗难捺。饶有趣味。

颠倒歌又叫滑稽歌、古怪歌。台州人幽默,说话喜欢倒过来说:“一觉睏到九更九,只见外面贼咬狗,连紧端墙布梯望,只见冬瓜背贼走。瞎眼人相着,聋彭(耳)人听着,蹩脚连紧追,赤脚绊柴株,仰转一跌跤,黄泥捺肚脐。”

温岭童谣《颠倒歌》:黑月糊夜满天

游戏歌动感十足

童谣益智。游戏歌边做游戏边吟唱,动感十足,孩子们既能体验到游戏的欢乐,亦算是一种文学启蒙。温岭《拍手歌》脍炙人口:打拍一,一等羊毫湖州笔。打拍二,二月二,吃糕儿。打拍三,三个大娘(姑娘)嫁焦湾。打拍四,四个后生滚狮子。打拍五,五月初五做端午。打拍六,六只蚊子叮我肉。打拍七,七根头发八粒虱。打拍八,八个婆婆乱头发。打拍九,九件衣裳花柳柳。打拍十,十洞桥下水流急,摇船老大费气力。玩乐中授知启智,轻松活泼,极富韵律感。

如果嬉戏(玩耍)时小女孩弄哭了。同伴就会打趣她:假哭呒眼泪(音离),嫁拨(给)石板地,石板老爷逃弗及!

动物歌滑稽搞笑

动植物永远是儿歌的主角,动物歌滑稽搞笑。《柴爿花》在台州传唱较广,各地歌词略有差异。温黄一带:柴爿花(杜鹃花),红大大,黄鱼对白蟹,白蟹两头尖,弹涂讨老嫣(老婆),泥鳅讲做媒,花猫做厨倌,老鼠搿桶盘,蛤蟆坐起堆加堆。呒到上桌尝尝鲜,嘀嗒嘀嗒啜及完。一幅水陆动物集体狂欢图!

孩提时,很多人想必都玩过“弶虾姆”(诱蚂蚁)的把戏,特别是农村孩子。譬如拍几只苍蝇,用尖尖的松毛丝(松针)串着,歇虾姆常出没处,一头压着小石子。不一会,一只觅食的虾姆就闻香而来,探头探脑想搬走食物,但发现“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返回喊救兵,叫来大大阵(成群结队)。《虾姆叫》唱道:“虾姆叫,叫娘来,一叫叫到大街来;有糕卖,呒糕卖,大头虾姆拔阵大(长队伍)。虾姆叫,叫娘来,有得啜,有得剩;大头虾姆大大阵。”此处糕屑是诱品。《虾姆叫》唤醒童年记忆,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连珠歌识物明理

许多童谣教小孩认识事物,明白事理。其创作手法多种多样。譬如连珠歌的顶真:

黄岩《燕呀燕》唱道:燕呀燕,飞过天,天门关,飞上山;山头平,好种栗,栗出角,好种粟;粟头摇,摇过桥,桥上打花鼓。桥下娶新妇(新娘),娶个癞头新妇搭麦鼓,麦鼓碎,喂表妹,表妹几时嫁?天亮(明天)后日嫁。嫁间人(谁)?嫁邻舍。邻舍穷,嫁相公。相公大介介,嫁田蟹。田蟹八只脚,嫁喜鹊;喜鹊高高飞,嫁拨老雄鸡;老雄鸡打更,嫁小生;小生勿做戏,嫁拨老皇帝。老皇帝勿管天下,嫁白马,白马呒鞭,嫁拨黄蒲鳝(黄鳝),黄蒲鳝勿打洞,嫁拨烂眼凤,烂眼凤双眼烂糟糟,嫁拨老黄猫。猫勿捉老鼠,嫁拨石潭乌龟子。三榔头敲勿死!

三门儿歌:雀呀雀(俚音将),走路笃笃响。花布扯一丈,丝线买一两。做双花头鞋,上山望姊丈(丈夫)。姊丈朆在家,依路摘毛楂。毛楂刺,戳脚丫。脚丫痒,换白鲞。白鲞咸,换菜篮。菜篮直直沥,乱忙换雪梨。雪梨有疤记,换只猢狲做场戏。会做做几场,勿会做,歇你娘!

蕴含哲理。“大蛇欺小蛇,小蛇欺蛤蟆;蛤蟆欺蛱蜢,蛱蜢欺稻梗;稻梗欺泥地,泥地难出气!”寥寥数语,道尽自然界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其实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分享到 腾讯微博 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人民微博 复制网址 更多 【作者】:郭建利 【编辑】:彭汤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