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用基本农田、侵占生态保育区,武汉和神农架林区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问题多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农架林区是哪个市哪个区 占用基本农田、侵占生态保育区,武汉和神农架林区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问题多发

占用基本农田、侵占生态保育区,武汉和神农架林区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问题多发

2024-07-08 17: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个是“中部重镇”特大型城市武汉,一个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神农架林区,二者这一次因为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破坏生态的问题一起进入公众视野,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6月6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布的典型案例指出,武汉市、神农架林区对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规划滞后,责任落实不到位;有关部门管理粗放,监管不力,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问题多发。

武汉市:特大型城市的建筑垃圾监管亟待破局

3年时间,11万余吨建筑垃圾违规倾倒,占用基本农田约100亩,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故事还要从举报信讲起。5月11日—14日,督察组4天内收到两封举报信,举报内容均指向了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宗黄村建筑垃圾倾倒占用基本农田。

举报人关于占用基本农田的说法,当即引起了督察人员的注意。随后,督察人员来到举报地点进行暗查、暗访。

督察发现,2018年—2020年,宗黄村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擅自同意武汉创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将11万余吨建筑垃圾倾倒在该村,占用基本农田约100亩,“相当于14个足球场那么大”。

5月27日,记者跟随督察人员再次来到现场,看到工人正在从平整后的农田里挑拣石头、碎块。农田旁竖立着一块“佛祖岭街道永久基本农田公示牌”,一眼望去,格外扎眼。

督察发现,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宗黄村建筑垃圾倾倒占用基本农田。雷英杰摄

一位当地干部在交谈中表示了无奈:“我们打击得严,渣土车就会跑到其他地方倒,打击得松,其他地方的渣土车就会跑过来,一打一撤,就像‘猫捉老鼠’。”

“只盯着运输环节是不够的,要全过程管理起来才行。”督察人员告诉记者,2020年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要求,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

下沉督察武汉市期间,督察人员来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城管部门,现场抽查了建筑垃圾管理台账。

“台账详细记录了什么时间从哪个工地拉出多少吨渣土,其中多少是用于基坑回填,多少是用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产出与消纳完全平衡。”督察人员告诉记者,正因为城管部门提供的近乎“完美”的台账,反而引起了他们的怀疑。

督察人员随机抽取了一本台账。翻开台账,上面记载着豹澥还建房一期项目从外面拉了15万吨建筑弃土用于回填的信息。于是,督察人员决定前往现场进行摸查。

“你们从外面拉了多少渣土用于回填?”督察人员现场问道。

“大概4万吨。”项目负责人回答说:“还没回填完。”

一面是项目负责人说的4万吨,一面是城管部门提供的台账记录的15万吨,两者之间竟相差11万吨。

就在督察人员进一步询问时,项目负责人突然改口说:“已经回填了15万吨。”

台账对不上,说法又不一致,问题出在了哪儿?随着调查的深入,督察人员发现了渣土承运单位与项目单位的一段即时聊天记录,内容核心是渣土承运人指使项目管理人员向督察组提供与城管部门台账一致的数据。

面对证据,项目负责人面露尴尬,一时语塞。

“经过核实,豹澥还建房一期项目实际仅从外拉运2.8万余吨渣土用于回填,连4万吨都没有。”督察人员告诉记者:“城管部门掌握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12.2万吨。两相对照,这12.2万吨渣土不知去向。”

黄陂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督察发现,黄陂区城管部门提供的台账显示,2023年1—11月,黄陂区内无工地进、出土情况。但其执法记录显示,在此期间查处多起违规转运渣土行为,台账记录明显不实。据了解,一般情况下,这些渣土会在区内各个工地之间倒运,但实际上可能已经脱离了监管,随时可能有非法倾倒的问题发生。

“建立消纳管理台账是落实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监管的重要手段,《武汉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对此也有明确要求,但在落实过程中却‘走了样’。”督察人员告诉记者:“监管是一个重要方面,问题根源还是出在规划上。”

督察发现,根据《武汉市建筑弃土弃料消纳处置场地选址规划(2016—2020)》,武汉市内原有建筑弃土消纳场10座,但有7座先后于2020—2021年停止使用。目前,仅剩的汤家山、金钟山、鸽子山3座建筑弃土消纳场,仅对口接收武汉市所辖16个区(含开发区)中6个区的建筑弃土,其他区域由于距离远、成本高,实际难以覆盖。

作为“中部重镇”、长江中游唯一的特大型城市,武汉市近3年年均产生建筑弃土约2130万吨,但只有部分进入建筑弃土消纳场处理。在督察组进驻湖北省的几天前,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出台了《武汉市建筑废弃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规划(2024—2035年)》,提出到2035年,拟规划新建10座建筑弃土集中消纳场。“这也从侧面佐证了武汉市建筑弃土消纳场所布局不够的事实。”督察人员说。

神农架林区:生态敏感区更要加强建筑垃圾管控

随着“轰”的一声,一辆绿色的卡车将满载的建筑垃圾倾倒在道路旁的山沟中。5月18日,下沉神农架林区督察期间,督察组再次来到这里,发现仍有建筑垃圾陆续倾倒,正好被督察组抓了现行。

5月18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仍有车辆向生态保育区内违法设置的木鱼镇小湾临时填埋场倾倒建筑垃圾。督察组供图

“这里是木鱼镇违法设置的小湾建筑垃圾临时填埋场,我们在前期暗查时就已经发现了。”督察人员告诉记者,督察发现,这里混合堆放各类建筑垃圾总计约30万吨,“关键是侵占了生态保育区,约32.4亩”。

然而,对于侵占生态保育区的说法,一位当地干部对督察人员说,这个区域属于传统利用区。

一边是督察人员指出的“生态保育区”,一边是当地干部解释的“传统利用区”,分歧在于小湾建筑垃圾临时填埋场正好处在生态保育区和传统利用区的交界处。

按照2017年湖北省批复的《神农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16—2025年)》,明确设立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4个功能分区,不同功能区实施不同的保护制度。生态保育区只允许建设保护、科研监测类型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生产设施,而传统利用区则可以开展对自然生态系统无明显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

为了进一步明确到底是处于生态保育区还是传统利用区,督察组数次深入现场,比对图斑,反复核实,最终确认小湾建筑垃圾临时填埋场堆放垃圾的区域就是处于生态保育区。

除了木鱼镇,侵占生态保育区同样发生在大九湖镇。督察发现,大九湖镇将约4万吨建筑垃圾倾倒在坪阡水库管理范围内,侵占生态保育区约24亩。

“表面上是侵占生态保育区、破坏生态,里子在于神农架林区没有通盘考虑,缺乏整体规划,消纳场所布局不够,没有为建筑垃圾找到合理合法合规的出路。”督察人员说。

近年来,大九湖镇、木鱼镇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开发建设强度日益上升,建筑垃圾产生相对较多,但神农架林区至今未对建筑垃圾去向作出妥善安排,督察组仅在这两个镇就发现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高达38万余吨。

目前,神农架林区仅在林区政府所在地松柏镇,建成1座处置能力2.8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堆放场,但距离大九湖镇大概是112公里,距离木鱼镇大概是93公里。

“大九湖镇、木鱼镇到松柏镇,由于是山路,车跑不快,时间成本高,再加上油费、垃圾填埋费,很多渣土车在利益驱使下一倒了之。”督察人员说道。

一方面,神农架林区对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布局不够;另一方面,已有的松柏镇建筑垃圾堆放场也没有利用起来。

督察发现,松柏镇盘水生态产业园区、白莲村等多处堆放建筑垃圾,其中两处堆放点距离松柏镇建筑垃圾堆放场不足3公里,堆放量约0.8万吨。

“松柏镇有正规的建筑垃圾堆放场,而且现场勘测剩余库容率超80%,该用的也没有用好。”督察人员告诉记者,这也同时暴露出神农架林区对建筑垃圾的监管不够到位。

典型案例指出,2021年以来,神农架林区开展工程施工的102个项目,仅有1家单位编制方案并备案,并且都未建立管理台账;2021年8月以来,荣盛置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房地产项目将4万余吨建筑垃圾散乱堆放在路旁。

“其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是提了明确要求的,神农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对生态保育区能建什么、不能建什么也是作了明确规定的,只不过神农架林区没有按照要求落实到位。”督察人员告诉记者:“规划不足,监管不力,归根到底,还是思想上不重视。”

谈起神农架林区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破坏生态的感受,督察人员直言,“反差很大”。在蓝天白云、山峦叠翠的映衬下,弃土、弃渣为神农架林区蒙上了一层灰。

原标题:《占用基本农田、侵占生态保育区,武汉和神农架林区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问题多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