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是什麼?帶你從範疇一二三了解碳盤查相關資訊與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碳排放英语翻译 碳盤查是什麼?帶你從範疇一二三了解碳盤查相關資訊與方法!

碳盤查是什麼?帶你從範疇一二三了解碳盤查相關資訊與方法!

2024-06-14 09: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碳盤查是什麼?帶你從範疇一二三了解碳盤查相關資訊與方法!

內容目錄

碳盤查是什麼?快速了解碳盤查的定義 碳盤查定義為何?

碳盤查英文為「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 CFV」,是組織/企業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方法,盤查各環節直接/間接的碳排放量,而企業營運時會產身碳排的活動包含採購、生產、銷售、供應、運輸和員工出差通勤等。

為何需要進行碳盤查?

了解碳盤查定義後,企業為什麼應該實施碳盤查呢?

為了降低氣候變遷的風險,巴黎協定設定淨零碳排目標「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不超過工業化前水平之2°C以內,並致力於控制在1.5℃內」」,台灣許多企業也紛紛宣示達成,可見氣候變遷問題已不容忽視,若要因應全球暖化問題,企業的首要任務就是進行減碳。

碳盤查其實就像在幫企業做健康檢查,企業先盤查碳排放量,再依盤查結果分析哪個營運環節(生產、銷售、供應等)是主要排放熱點,了解哪個營運活動的排放量較多,將自身與其他同類型公司做比較,才能夠對症下藥,評估並規劃減碳與永續經營的策略。

我們要先了解各碳排放的「大小」和「分布」:

了解碳排放量的大小:使企業更清楚在同行業中自家排放量的排名,並藉此評估永續發展可能面臨的風險。 了解碳排的分布:就像是釐清自己身體哪些地方出了狀況,並且擬定應對措施。

碳盤查不只是尚未考量氣候變遷進行減碳轉型的企業所需執行的工作,已開始執行減碳轉型的企業仍須規劃抵換殘餘排放量的相應計畫,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碳盤查 碳足跡一樣嗎?碳足跡盤查又是什麼? 碳足跡是什麼?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指的是一樣產品/服務活動的完整週期間,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中包含原物料開採,生產製造、包裝、運輸,到廢棄處理/回收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也就是說,碳足跡並不僅僅是製造時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而是從生產、運輸到消費端完整的排放量。

碳盤查碳足跡差異在哪?一張圖帶你了解兩者區別! 碳盤查碳足跡差異

Q:了解碳足跡與碳盤查是什麼後,那什麼是碳足跡盤查呢?

其實碳足跡盤查的簡稱就是碳盤查,碳盤查碳足跡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涵蓋的範圍不同,碳足跡主要是「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所產生的排放量;而碳盤查則是針對「整個企業/組織」各環節營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做計算與查驗。也就是說,進行碳足跡盤查可以幫助企業/組織更了解自家產品範疇一二三的碳排狀況。

碳盤查的範疇一二三是什麼?一起了解碳盤查範疇! 溫室氣體範疇定義為何?溫室氣體盤查範疇包含7大種類!

目前環保署明定溫室氣體盤查範疇應登錄種類包含以下7種氣體: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亞氮(N2O) 氫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6) 三氟化氮(NF3)

「碳中和」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中僅考量到二氧化碳的排放,然而,若要有效降低地球升溫,根據ISO 14064-1:2018標準,就必須納入以上所有7種溫室氣體進行盤查。

溫室氣體範疇一二三分別為何?範疇一二三定義一次說明! 溫室氣體範疇一二三分別為何?範疇一二三定義一次說明!

範疇一定義: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一定義說明:排放來源來自生產過程中,包含固定燃料燃燒源、製程排放、移動源和逸散源等來自於製程或設施之直接排放。 例如:工廠煙囪、製程、通風設備及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固定燃燒源、製程及交通工具的排放。 範疇二定義: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二定義說明: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因使用其他外部能源。 例如:外購電力(如企業用電)、熱或蒸氣之能源。 範疇三定義: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三定義說明:指非屬於自有或可支配控制的排放源所產生的排放。 例如:因上下租賃資產、上游購買資本物品、產品加工、委外業務、員工通勤、投資、上下游運輸配送、廢棄物處理等造成的其他間接排放。 範疇三類別是未來企業減排關鍵重點!

範疇三涵蓋了上下游非自有或可支配的排放源,也因此較難以追蹤與計算,但若能完整盤查其數值,企業將能夠更精確地鑑別其溫室氣體排放最為密集的區域,也能更好地擬定轉型策略。

金融業在營運活動上不以生產產品為主,因此範疇一及範疇二的碳排比重相對其他產業為低,然而範疇三投融資組合之碳排占其整體碳排相對較高。

政府要求金融業者透過投融資的影響力,要求其針對投融資的部位進行減排,是希望達到「碳中和」或「碳淨零」的終極目標,在這個終極目標之下,金融機構勢必得先盤查其投融資部位的碳排放量,並據此訂定減碳目標及策略。而TEJ協助金融業範疇三中的投資與融資部位碳排估算,讓金融業更能全面掌握碳排部位。

範疇三的排放共細分為15個類別,每個企業狀況不盡相同,因此並不一定15個類別都會有排放量,主要分類如下:

🌐上游範疇三類別 Purchased Goods and Services購買的產品和服務 Capital Goods資本產品 Fuel and Energy Related Activities與燃料和能源有關的活動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上游的運輸和配送 Waste Generated in Operations營運中產生的廢物 Business Travel商務旅行 Employee Commuting員工通勤 Leased Assets上游租賃資產 🌐下游範疇三類別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下游的運輸和配送 Processing of Sold Products售出產品的加工 Use of Sold Products售出產品的使用 End-of-life Treatment of Sold Products售出產品的最終處理 Leased Assets下游租賃資產 Franchises特許經營 Investments投資 國際規範溫室氣體查證有什麼標準?

ISO 14064系列標準與BSI之ISO 14067標準是最常見作為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方法的依據,其查證內容如下:

ISO 14064-1:主要是盤查企業/組織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並設定相關規範與量化標準。 ISO 14064-2:讓企業以「減碳專案」為重點,提供永續人員指引,是其能設計、執行並報告一個合理的「減碳計畫專案」。 ISO 14064-3:提供給「第三方查證機構」所使用的指引,主要為針對實際檢驗企業的溫室氣體盤查報告與減碳成效的指引規範。 ISO 14067:此為BSI之標準,專門管理企業「產品或服務」所產生的碳足跡,針對產品生命週期內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設定統一的規範與計算方法。 碳盤查程序有哪些?5步驟開始碳盤查! 碳盤查程序

開始盤查 步驟1.邊界設定

先釐清碳盤查的範圍,是整個企業、工廠或特定產品的製程,並列出其中的供應鏈有哪些。

步驟2.排放源鑑別

了解產品或服務生命週期的排放源頭,找出盤查範圍內的所有排放源,並區分為範疇一二三。

步驟3.排放量計算

不同的溫室氣體對氣候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為了更方便比較7種溫室氣體對氣候衝擊程度,我們會使用一個叫做「溫暖化潛勢」的概念來釐清,這個概念可以把每種氣體的排放量統一換算成等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以公噸為單位)。

簡單解釋就是,如果我們知道某個活動釋放了一定量的甲烷,我們可以將這個排放量轉換為相同影響程度的二氧化碳量。

可善用政府提供之碳盤查計算器:經濟部工業局提供之排碳金好算、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試算工具 步驟4.數據品質管理

企業要了解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需要搜集很多數據,為了確保溫室氣體盤查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建立一個內部管理系統,並分析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風險,提升數據品質。根據行政院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說明,數據管理主要有以下3個原則:

定性:確認邊界範圍與盤查目的具備相關性、排放源已完整鑑別、對於排除項目應透明陳述。 定量:活動數據引用是否正確,並保存計算公式與佐證文件、排放係數與活動數據單位是否一致。 數據品質管理:確認其盤查管理程序可有效鑑別錯誤、降低不確定性並提高數據品質,以達到持續改善的目標,同時也是查驗機構據以判斷數據品質的參考。 步驟5.文件化與紀錄

文件化是指將盤查相關之方法、數據、程序、系統、假設以及估算等過程一一記錄,碳盤查報告書除作為內部紀錄外,亦可提供外部查證或查核需求。想了解台灣企業碳盤查現況嗎?延伸閱讀:碳盤查 有眉角! 帶你了解台灣企業碳排放資料

盤查結果查證、登錄或揭露

在台灣,企業若屬環保署納管的事業,應於規定期限內(每年8月底前)完成碳盤查認證,以及登錄與揭露作業,揭露的內容包含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量(範疇一)與能源間接排放量(範疇二),另外,查證範圍必須分階段揭露到與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相同。

國際上有許多管理溫室氣體的標準,而大多數企業都是採用ISO 14067與ISO 14064-1為主要認證標準。 登錄作業可登載於電子化系統上,泛指各類系統平台,不局限於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 揭露是指公開於任何網站、平台或文件上,開放查找相關排放資訊、減量目標或評等結果。 盤查對象查證登錄揭露環保署納管事業〇〇〇金管會指定揭露對象〇✕〇跨國企業或國內產業供應鏈中的利害關係人(上游供應廠商、下游客戶或國際產業公協會)△△△〇必須執行;△表示視盤查目的;✕無須執行

環保署認定合格之碳盤查認證機構可參考此網頁 中小企業碳盤查只要3步驟!

想要實現2050淨零碳排目標,減碳策略不再僅限於大企業,中小企業碳盤查更是關鍵!根據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因為中小型製造業者並不是環保署納管事業的範圍,所以為了幫助其能快速了解自家碳排狀況,政府簡化中小企業碳盤查指引作業程序,只需進行邊界設定、排放源鑑別以及碳排放量計算,不過若是供應鏈有要求採行特定之盤查規範,還是須按照前面所說的相關程序進行。

中小企業碳盤查不需自行使用碳排放量計算公式計算排放量,可以善用政府提供的中小企業碳排放估算工具,自行選擇合適的計算工具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試算:

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試算工具 經濟部工業局提供之排碳金好算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之碳排估算工具  金融業碳盤查範疇三投融資部位估算,由TEJ協助您!

透過碳盤查了解企業的碳排放量之後的首要任務即是進行減碳管理,而金融機構作為資金流動的核心,更是綠色金融的關鍵角色,TEJ將協助您管理綠色轉型需求的投資組合,引導投資者投入綠色金融項目。

TEJ建立TCFD氣候變遷風險解決方案,除了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評估所需的分析資料,還加上不同碳密度及產業設置,針對金融業範疇三投融資對象的碳排估算,更能協助您管理投融資對象的碳排估算與減碳管理。

台灣經濟新報自1990年4月,以前瞻的眼光投入金融財經資料庫的建立,專門提供證券金融市場基本分析所需的資訊。TEJ資料庫由一群精通資料收集、經濟分析與電腦應用的專業人才所組成,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已壯大為國內最大、最詳實的金融財經資料庫。

產品服務 ● TCFD氣候變遷風險解決方案

TEJ以豐富的系統建置經驗,與優於業界的資訊品質與資料廣度,建立TCFD氣候變遷風險解決方案。

完整涵蓋PCAF七大資產 簡單快速的估算流程 多樣化管理報表因應內部管理分析以最有效的方法, 完成投融資對象的碳排估算與減碳管理 ● ESG永續資料集

TESG資料集包含台灣上市櫃及公開發行以上企業的碳排分析資訊,協助您解決淨零碳排政策規劃所需的資訊,另包含企業使用綠電或加入國際倡議等資訊,有助於管理供應商或投資與融資標的之淨零碳排政策進度。

● TESG永續發展指標

TEJ憑藉20年以上對ESG相關領域的研究與深耕,透過量化分析技術, 在2022年第1季推出台灣公開發行以上企業的ESG評估指標「TESG永續發展指標」!

TESG是台灣第1個獲SASB授權且專為國內公開發行企業設計開發的ESG評等指標。TESG永續發展指標不僅接軌國內、外規範,更接地國情,為評估及分析台灣企業ESG落實狀態的專業性、獨立性指標。

了解更多淨零排放策略投融資管理

請與我們聯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