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破产的法律后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破产宣告的情形及产生的法律后果论文 宣告破产的法律后果

宣告破产的法律后果

#宣告破产的法律后果|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宣告破产的法律后果

  第一,债务人自破产宣告之日起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为债权人利益确有必要继续生产经营的,须经人民法院许可。

  第二,破产企业从破产宣告之日起,即丧失对自己财产的管理权和处分权,其全部财产由清算组接管。债务人的银行账户只能由清算组使用。

  第三,破产企业未履行的合同,由清算组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

  第四,破产企业的财产在其他民事诉讼程序中被查封、扣押、冻结的,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通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人民法院予以解除,并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办理移交手续。

  第五,企业被宣告破产后,人民法院应当指定必要的留守人员。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会人员、财产保管人员必须留守。

  第六,破产企业在法院受理案件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内,所实施的某些法律行为无效,如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放弃自己的债权等行为,均属无效的法律行为。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8条,破产宣告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对破产宣告有异议的,可以在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在30日内作出裁定。

宣告破产的法律后果

二、什么是破产宣告

  破产宣告是法院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法定职权裁定宣布债务人破产以清偿债务的活动。即人民法院对债权人提出的破产申请,经审查认定后,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行为。

  根据我国《破产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以书面裁定宣告债务人企业破产:

  1、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又不具备法律规定的不予宣告破产条件的;

  2、企业被依法终结整顿的;

  3、整顿期满,不能按照和解协议清偿债务的。

三、宣告破产后债务要还吗

  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企业破产以后,应当在15日内成立的企业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人员组成的清算组,对该破产企业进行清算。破产财产由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管的全部财产,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取得的财产及其他财产组成,具体按如下顺序进行清偿:

  (一)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目前还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应付职工的其他费用);

  (二)破产企业所欠的税款;

  (三)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进行分配。企业破产分配完毕,由清算组向法院申请终结破产程序并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未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进行清偿,但如果在破产程序终结之后一年内查出破产企业有实施无效行为的隐匿财产的,仍可由人民法院追回并补充分配给债权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宣告破产的法律后果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实际中,宣告破产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重大的事,负责人一定要谨慎做决定,以免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