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个人简历及自述表格版(附样例).doc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研究生复试个人陈述结尾怎么写 考研复试个人简历及自述表格版(附样例).doc

考研复试个人简历及自述表格版(附样例).doc

2024-06-16 02: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叫***,现就读于************************************************************。我今年报考的是******************************************************研究生。初试分数总分为346分,英语一:70,政治:64,数学二:100,遥感概论:112。下面我将会分政治思想表现、专业学习情况、学术(教育)背景、专业相关研究工作、学术研究兴趣、研究生计划及就业目标等六个方面来进行个人陈述。

一、政治思想表现

我从进入大学以来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大一上学期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被通过。大三上学期在学校党校学习并通过结业考试,现在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在思想上,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等正确理论来武装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上我也谨记党的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常常帮助我身边同学,和同学们关系融洽。

二、专业学习情况

在专业学习方面,我一直很注重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这两点。在专业课的理论学习上面我一直认真努力、积极向上,专业成绩年级排名一直是第一,获得过三次校级二等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与此同时我也会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参加一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科技竞赛或是活动。其中,在学校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优秀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表现出色获得优秀奖、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华星杯”第三届测绘仪器操作大赛中获得水准测量二等奖、在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第五届科技月中获得水准测量三等奖。

三、学术(教育)背景

现在就读的**************是一所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也充分体现了学科交融的特色,课程设置如下: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高等数学3S导论工程实践(5期)线性代数遥感原理与方法测绘野外综合实习概率论基础大气遥感 大学物理微波遥感 大学英语高光谱与高分辨率遥感 C语言程序设计遥感图像处理 数据结构遥感可视化技术(IDL) 工程制图(CAD)气象学与气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GIS开发技术 地学数理方法空间分析 计算机图形学测量学 地图学全球定位系统 

四、专业相关研究工作

名称类型时间关键词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污染中的应用——以攀枝花为例工程实践2014-2016压力-指数-响应模型、权重分析野外遥感、测绘、自然地理实习课外实践2015峨眉山实地考察学习自然地理知识、实地勘测地形利用Spatial Analysis实现最短路径的数字化垃圾调度系统课题研究2015Dijkstra算法土地确权、宅基地绘制课外实践2015-2016ARCGIS、南方CASS软件华北地区秸秆燃烧的卫星遥感监测及相关特性研究课题研究 2016 火点提取、Calipso卫星、轨迹模拟 

五、学术研究兴趣

我觉得不管遥感还是地信来说,其最终目在于应用。而为了提高应用的精度和减少其中的成本损耗,那么就得需要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性价比高的仪器和手段。这也就是我想要研究的方向,大致是无人机遥感或是摄影测量相关等等。

六、研究生计划及就业目标

在研究生阶段的我会利用第一学年课内外时间学好所需的基础知识,多阅读来提高自身素养,了解专业方向的前沿研究,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后面的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两年我会努力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协助导师做好相关课题,并发表有一定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此同时我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养成并坚持每天学习英语的习惯,使自己能够无障碍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学术期刊和文献,让自己汲取更全面、更前沿的科研信息。

对于毕业后的去向,我希望能够从事相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然投身科研也是非常好的选择之一,如若条件允许的话我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本人保证,以上所填一切内容(包括本人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均经过本人认真思考和审核,而且符合本人真实情况,本人对此承担一切责任。

                      

 

     考生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