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身未嫁,却画出最美的东方爱情,豆瓣评分9.5,无人超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石井花子终身未嫁 她终身未嫁,却画出最美的东方爱情,豆瓣评分9.5,无人超越

她终身未嫁,却画出最美的东方爱情,豆瓣评分9.5,无人超越

2024-06-29 18: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都说艺术家分两种。

一种是人比作品名气大,另一种则是作品比人名气大。

而王叔晖与任率英,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对于这两个名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陌生,其实连带着他们的作品,在今天也渐渐不被人提起。

然而在他们的笔下,却画出了最浪漫的东方爱情故事,画活了古典女子的极致之美。

任率英《天女散花》

王叔晖《梅妃图》

他们以中华文化为基,画风工细,构图严谨,线条优美,色彩绚丽,将古典式的审美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细节,都耐人寻味。

那是真正的东方韵味,东方之美。

《梅妃图》细节图

《梅妃图》细节图

王叔晖与任率英,都是当代工笔重彩画大家。

王叔晖曾被誉为“中国工笔仕女第一人”,任率英创作的年画作品,5年内发行量累计超过1700万份。(数据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

他们的世界,简单,纯粹,不求名不为利,将一生都交付给了画画。

去世前,已经重病的王叔晖还不肯放下画笔。

“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的画家,对生活没有一点奢望,脑子里想的只是画画,画好画。

王叔晖

任率英

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笔下的古典之美、文化之美。

不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支起了无数人的精神世界和最原始的认知,也是无数人对传统文化和美的最初启蒙:

“王叔晖先生的《西厢记》是童年的记忆,那个时代的审美是真美”;

“现在想来,小时候看的任率英先生的连环画,真的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我对美的认知”

......

而这些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如今却少有人提起,实在令人心痛和可惜。

其实倘若你愿意暂时停下来,慢下来,重新回过头翻看他们的作品,便会发现在今天这个时代,它们依然能够带来顶级的美的启蒙和美的享受。

《昭君出塞》

《桃花扇》

而今天我想分享给大家的,便是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经典中国故事绘本》系列。

精选了王叔晖和任率英绘制的经典彩色连环画作品共9册,全彩高清,并以中英文并茂、视听并举的全新形式赋予经典力作以新生命。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了解详情↓↓↓

其中包括任率英绘制的《白蛇传》《昭君出塞》《岳云》《将相和》《桃花扇》《蝴蝶杯》《秋江》7册和王叔晖绘制的《西厢记》《河伯娶妇》2册彩色连环画作品。

9本书,既有历史典故、民间故事,也有神话传说,无一不精。

设计的语音导读环节,和360°全景数字画展,更为每位读者提供可赏、可读、可听、可视的多维阅读体验。

中英文语音导读

手机还可以扫码观看

360°全景数字画展

随时随地欣赏任率英的更多作品

这些作品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生命却久盛不衰。

用一位读者的话来说:“光看到这两个名字,你就知道绝对是精品。”

/01/

王叔晖一生,绝大多数时光都住在北京西四胡同一个小院里。

房间很小,一张画台,一张床,一把椅子就几乎填满了整个屋子,客人来了也只能坐在床上。

桌子既是画台,也是餐桌,画笔颜料旁还放着吃饭的筷子。

来访的人心疼这位大师,孤身一人,生活清苦。

王叔晖却不以为意:"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啦。”

对她而言,荣誉,地位,物质,都不重要。

只要手里有笔,只要还可以画画,日日便都是好日子。

“一天不吃饭可以,但一天不画画,我就觉得这一天白活了。”

而说起王叔晖最经典的作品,《西厢记》绝对不得不提。

潘洁兹评价王叔晖的《西厢记》:“称得起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

豆瓣上关于《西厢记》的书籍无数,却无一能超越王叔晖:

为了画这组作品,王叔晖几乎投入了几十年画仕女画的全部经验,也投入了自己的丰富情感。

王叔晖终身未嫁,但从《西厢记》中看,她是将对爱情的理解、对爱情的追求全部表达在作品中了。

画面绚丽典雅、清静自然。而且色彩都十分的考究,浓的不烈,淡的不流,尤其画出了“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治;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的东方女性美。

十六幅《西厢记》的描绘,却胜过千言万语。

《西厢记 -初遇》

《西厢记 -听琴》

《西厢记》的16幅画面中,张生出现了15次,就换了七、八套服装,这些也都是王叔晖的巧心设计,配景树木,更是真实自然,如临其境。

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角落,都精细到极致。

《赴宴》里为了画出窗上映射的那些竹子的剪影,王叔晖还专门拜托人举着竹竿,上面粘贴上纸竹叶,在晨曦黄昏的窗前做摇曳状。

《西厢记 -赴宴》

侄子王维澄老曾回忆王叔晖:“半夜醒来,外屋灯光格外亮,姑姑那瘦小的身影,仍坐在猴凳上聚精会神地画。”

侄子怕她累病了,她却完全不理解:“你们怎么不理解我呢?对你们而言是来日方长,对我而言是来日方短。能画几幅喜欢的画,比什么都强。”

《西厢记 -佳期》

王叔晖说过这样一句话:“将来我死时,准得有一幅未完成的‘杰作’,也许,我就死在这画案边……”

一语成谶。

1985年7月23日,王叔晖溘然长逝,享年73岁,没有遗言,唯留下一幅尚未填完色的《惜春作画》被永远留在画案上。

王叔晖绝笔《惜春作画》

这位一生未嫁,一生清贫的大师,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笔与画上,也为后来的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东方之美“。

/02/

另一位工笔重彩画大家:任率英。

你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对于他的年画作品,不少人或许不会觉得陌生。

小时候家家户户为生计而忙碌着,但逢年过节,家里总是贴些年画,显得喜庆吉祥,使生活增添几分色彩,而任率英的年画作品,总是首选。

任率英《麻姑献寿图》

据人民美术出版社统计,仅1981-1985年,该社出版的几种任率英年画,印刷发行累计达1700多万份。

他的《嫦娥奔月》还被印在月饼盒上,陪着一代一代人长大。

任率英《嫦娥奔月》

潘絜兹先生曾赞叹:“我不知道哪一位画家的作品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和观众。”

然而因为画界“重写意轻工笔”,很多人也对年画和连环画存在偏见与歧视,认为是“小儿科”,加之任率英与王叔晖一样都极其低调,从不宣传,更不炒作,因而大多数读者和观众还只是“认画不认人”。

但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家。

任率英《吹箫引凤》

他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笔下的人物造型含蓄而又略带夸张,线描刚劲有力.设色明艳清雅,一扫明清以来的颓废画风,开启一代新风。

《白蛇传》

任率英作画: "不但要研究人物的社会身份、思想情感、性格特征,还要研究其生活习惯和周围环境(诸如服饰、发型、用具、陈设和庭院楼阁、花草树木等),使其既符合主题要求,又具有必要的历史真实性。"

你看他的作品,大到画面构图、人物造型、情景变化,小到服装服饰、生活用品、花草树木,无一不精,无一不细。

据不完全统计,任率英共创作了5000余张连环画作品,全部都是手工白描或工笔重彩。

但“每一页都是一件绘画精品”。

《白蛇传》中,白娘子赠给许仙银两,可以看到画面上的室内摆设,桌椅上勾勒的细腻花纹,圆窗外点染的湖石花卉,隔断上的字画装饰,甚至连笔筒中的团扇,任率英也一丝不苟地画了竹子题上字。

《白蛇传》局部

《白蛇传》局部

《岳云》里,岳云披挂的盔甲,清楚地展现出了相互穿插的细小的山字形甲片,肩膀上也画上了兽首(宋代用来增强保护作用和震慑敌人),这些细节都真实地还原了宋代士兵盔甲的特色。

《岳云》局部

那时的画家画一本连环画,可能好几年才画出来一本。

当时的人穿什么服装鞋履、梳什么头发、那个时候的建筑是怎样的、家具是怎样的,都是靠画家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

何等的耐心,何等的匠心。

王叔晖的学生任梦龙曾回忆自己的老师:上世纪50年代,王叔晖、任率英、刘继卣等大师都在一起画画。

“他们画画没有名利的概念,只想着要出精品。”

“我感觉他们在互相比着画:你画得好,我还要画更好的作品。只有那个时代、那个心境、那种感情,才产生了这么一批英雄,我对他们那一代人的境界非常崇拜。”

那是大师尚未远去,人心尚有敬畏的时代。

原标题:《她终身未嫁,却画出最美的东方爱情,豆瓣评分9.5,无人超越》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