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获得三项“世界遗产”的都江堰,古代的“高科技”工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瞻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中国唯一获得三项“世界遗产”的都江堰,古代的“高科技”工程

中国唯一获得三项“世界遗产”的都江堰,古代的“高科技”工程

2024-07-16 08: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遗”工程

都江堰所获得的荣誉也很多,国内风景名胜以及文物保护方面的顶级殊荣均已收入囊中。国际方面,都江堰是我国唯一获得三项“世界遗产”的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可能有朋友会有疑问,我国获得“双遗产”的只有四个景区“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福建武夷山”,并不包括都江堰啊?实际情况是,“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独立获得。四川还有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叫“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其实“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就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所以,说都江堰是“世界自然遗产”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此一来,都江堰就是我国唯一一个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遗产”于一处的风景名胜了。

当然,都江堰配得上任何荣誉,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司马迁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他不会随意下结论,是经过实地考察的。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地区,他亲自“参观”了都江堰,被这座水利工程深深震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史记·河渠书》中作了详细记载,歌颂了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丰功伟绩,“天府之国”一词便始于司马迁。

前世今生

我们可能想象不到,成都平原在都江堰建成之前曾是一个“灾害频发”的“荒芜之地”。如今富饶的成都平原其实“并不平”,东南低,西北略高,都江堰距离成都仅50公里,相对高差却有273米,岷江从玉垒山口流出后向南流,就是滔滔江水沿着成都平原的边缘流走了,大部分土地得不到滋养,而且每到雨季,成都平原就会被洪水淹没,而在枯水期则是大旱,颗粒无收。

诗仙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难》中描述四川盆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既写出了古代巴蜀与秦地(关中平原)交通的困难,也描写了更早之前成都平原自然条件的“恶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早在都江堰建成的二三百年之前,古蜀国的军民就开始想办法治理岷江了,在岷江出山口开凿了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向沱江,以减轻水患,此后不断改进,这些早期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的“前身”。

李冰受命

但是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成都平原的面貌是在战国末期,秦昭襄王执政时期。当时的秦国国力已经空前强盛,在经过秦孝公商鞅变法,以及秦惠文王多年的励精图治之后,秦国有了不断扩展疆域的实力,秦昭襄王命大将司马错攻占了当时的巴蜀两国,目的就是将这里作为秦国的大后方,和粮仓,为了发展农业,委派了善于治水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治理成都平原。

后来的历史我们都很熟悉,李冰父子带领当地百姓治理岷江水患,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建了都江堰,发展川西地区的农业,让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既造福了一方,也为此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秦国再无粮草的后顾之忧。

可见,都江堰和我国古代很多水利工程一样,古人最初都是出于军事目的修建,之后却都成为“民生工程”,造福千秋万代,比如同为秦国修建的灵渠、白起渠、郑国渠,还有后来的无数条运河。

现在在成都平原可以看到多条“干渠”,类似于人工运河,不过这些河主要作用是引水,它们的源头在都江堰。李冰父子用都江堰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称金马河,主要是泄洪,内江的功能就是引水,内江又被人工分为蒲阳河、走马河、柏条河、江安河,再通过干渠、支渠把这些河水“平均分配”到成都平原的各个角落,灌溉土地。

火烧岩石 凿山引水

把岷江分为内外江的最重要工程就是“宝瓶口”,我们现在到都江堰参观都会看到。顾名思义这里像个瓶口一样,这个口是李冰父子的创举,本来这个位置是玉垒山,正是玉垒山让岷江水“流偏了”,李冰用原始的方法“火烧岩石,再用水击”在石头山上开了一个口,让岷江水顺利向东流,宝瓶口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现在看起来规模不算大,用我们现代技术开凿这样一个山口,即使是隧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放在战国时期,那就是一项艰巨的“大工程”。

李冰父子完成了这一壮举,宝瓶口是治理岷江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都江堰的“核心工程”,它的开凿成功减少了岷江水向西的流量,成都平原西边不再洪水频发,东边也不再干旱。宝瓶口旁边有一座“小山”,上面刻有“离堆”二字,离堆就是当年开凿宝瓶口时分离的石堆。

水往高处流

有了宝瓶口,还需要一项配套工程,因为岷江两岸的地势是东高西低,要让水向东流就相当于“水往高处流”,于是就有了李冰父子的第二项创造“鱼嘴分水堰”。被后世称颂的“鱼嘴”就是这道分水堰的“头部”,也叫分水堤,整座堤建在岷江中心,像一条“鱼”,“强迫”江水流入宝瓶口。

智能化 四六分水

当我们近距离看都江堰的时候,鱼嘴分水堰是一道普通的“堤坝”,其实它还能“自动分配水量”,根据需要“四六分水”,枯水期分给宝瓶口的内江60%的江水,保证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丰水期则为外江分配60%的水量用来泄洪,如此自动循环。是不是很“惊艳”?很“智能”?古人的智慧我们自叹不如啊!

泥沙向上飞

宝瓶口和分水鱼嘴起到了防洪减灾和灌溉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水量会忽大忽小,无法更精确地控制内外江的水量。农业是有规律的,粮食作物需要在固定的时间保证灌溉用水,如何让内江的水流保持稳定?

李冰的第三项“发明创造”来了,他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平水槽”和“飞沙堰”,前者分洪,后者为溢洪通道。还考虑到洪水中携带的泥沙可能淤塞宝瓶口的风险,在溢洪道前修建弯道,让江水环流,产生旋涡,在“离心作用”下,水位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沙便被“抛”到外江,保证了宝瓶口水道的畅通,这项伟大发明就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命人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立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经过蜀地百姓齐心协力、艰苦卓绝的八年辛勤劳动,在李冰父子的带领下创建了这一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什么说是“创建”而不是“修建”?因为李冰有以上三项伟大的“发明创造”!膜拜一下李冰吧!

呵护两千年

都江堰建成两千多后,依然正常发挥着灌溉、防洪的作用,成都平原这个天府之国成为世人向往的最安逸的居住地,这也得益于历代对都江堰的重视和保护。古代农业为国之根本,历史上每一个朝代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会派专人维护都江堰,并设置相应的官职,三国时期诸葛亮设“堰官”保护都江堰,开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的先河。

从宋代开始,又制定了常规的岁修制度,定期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整修,以保证其有效运作。古代堰体用的是竹笼装卵石的建筑材料,在水流冲击下容易移位,甚至损毁,需持续加固。每年的枯水期和农闲时就是修整堰体的时间,地方政府组织军民深淘河道,淘滩深度以挖到李冰埋设在滩底的石马为准,明代以后使用“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

都江堰作为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灌溉了成都平原千万亩良田,创造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在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方面又展现了古人的创造性和科学理念,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如清同治年间考察过都江堰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所说:“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