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DIY一个简易恒流电子负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直流恒流原理 动手DIY一个简易恒流电子负载

动手DIY一个简易恒流电子负载

2023-11-21 02: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写在前面

        最近做了一个程控电子负载,想着要把制作中的遇到事情、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与人分享,共同进步。

完成的简易程控电子负载

            若有错误,欢迎指正。

一、什么是恒流电子负载?恒流电子负载有什么用?

        恒流电子负载,是一种负载(消耗能量)并且这个负载所流入的电流依据所设定的值保持恒定,与接在负载两端的电压的大小无关,同时所设定的电流值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比如说,有一个电源输出的电压是10伏特,与它相连的恒流电子负载的设定电流是1安培,那么此时这个电子负载等效为一个10欧姆的电阻,当把电源输出电压调整至20伏特时,电子负载为了使流过负载的电流恒为1安培,这个电子负载就需要通过自身的调整,等效为一个20欧姆的电阻。

        恒流电子负载是用来测试电压源的,比如说测试电池的容量,我们所说的电池容量1000mAh,就是指在额定电压下可以以1000mA的电流,持续放电1个小时。当然也可以测试一些开关电源的性能。

二、简易恒流电子负载基本原理

        如果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器件,它的阻值是可以通过电压控制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一个负反馈得到一个简单的恒流电子负载。

        事实上,这种器件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个N沟道的MOSFET(N-MOS)实现这项功能,当N-MOS工作在线性区时,可以认为是一个大功率的由电压控制的变阻器。

不同VGS下MOS过电流能力,截取自IRF1010E数据手册

        通过控制G极的电压,使N-MOS不完全导通,借此控制其内阻,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大功率的可变电阻器。

        但是,问题来了,N-MOS的内阻与G极电压不是线性的,那我要如何控制这个N-MOS,使它的内阻就是我想要的值呢?这里我们就需要引入负反馈,通过运放自行调节G极电压。负反馈电路如图:

OP07与IRLU2905构成负反馈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个电路,首先OP07作为一个运放,它会调整它的输出也就是6号引脚,使IN+与IN-也就是3号和2号引脚的电压相等,也就是运放分析中常提到虚短,其中IN+为设定值,IN-为反馈值,那我们知道,这个运放,会通过调整输出,尽可能的使反馈值与设定值一致。反馈值是什么,1Ω电阻上的电压是反馈值,这个电压又与什么有关呢,U=IR,R是1Ω,这个公式就变成了U=I×1,电阻上的电压等于电阻上流过的电流,同时由于运放内阻非常大,可以认为没有电流会从运放上流过,所以运放的反馈值是当前Q1R1上流过的电流,设定值又是什么呢,通过R2与R3的分压,得到的电压值就作为设定值。

        前面也说了,反馈值是电流值,它会在运放的作用下与设定的电压值一致,即设定值调多少伏电压,R1上就流过多少安的电流。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电压来控制电流了。

        按照这个理论做一个简单的电路:

简易恒流电路

        我们可以通过观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来测量流过LED灯珠的电流,核心理论就是这样。接下来讲的就是如何提高过电流的能力了。

三、我想要通过更大的电流

        我们知道点亮一个LED灯只要十几个毫安就可以了,这十几个毫安肯定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野心的,我们的野心是多少安培呢?当然要求也不要太高,就定4个安培吧,那多少耐压呢?为了安全就定20伏吧。当20伏4安满功率运行的时候也有80瓦了呢!测一些电池啊,电瓶什么的应该也绰绰有余了。

        我们先来计算一下,如果采样电阻使用1Ω的,因为这个阻值,电流与电压相等,挺好的,电压是20V,电流是4A,总功率80W。

        首先计算电阻上的功率 P = I^2 · R = 4^2 * 1 = 16W,这里我们使用10支10Ω,2W,1%精度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等效电阻为1Ω,功率为20W,精度也会比1%高,这样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使用的电阻:10Ω,2W,1%

        剩下的功率会全部在MOS上,也就是80 - 16 = 64W,关键是这64W全部是发热的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会把MOS加热到足以融化焊锡,要知道我们平常常用的恒温烙铁也就不过60W。贴片的MOS是不能选择了,只能是直插MOS加大散热片了就像这样:

使用的MOS:IRF1010E+散热片

如果你觉得温度还是太高就加个风扇,不过我是冬天做的,这几天杭州的冬天室外10度,室内10度,这样的散热规格倒也是够了。

四、运算放大器的选择

        运放的选择就比较随意了,只要供电电压可以到±18V以上的通用运放都可以,什么增益带宽积,什么压摆率都不总要,当然能选低噪声,还是要选低噪声的,所以我选了OP07CD,德州仪器的,1.3元一个,还是比较便宜的,关键还是一个精密运放挺好的。考虑到最大电流时G极对地电压最少需要到14V,10V使MOS完全导通加4V电阻上的电压。同时考虑到这个运放不是轨对轨的运放,最大输出电压需要从最大电压轨上减2V。所以高电源轨至少要16V,加上需要留出一定的余量,运放的正电压设到24V。

        同时为了使运放可以输出零电压,所以需要负电源。同样因为不是轨对轨运放,加2V电压,所以最少要-2V,加上一些余量什么的就定-5V。

        以上加余量是要的,但是不需要加的像我一样多,我选择24V,以及-5V自是因为这两个电压我比较好得到。这里先说一下,之后会详细说明,我计划的是12V供电,一路通过Boost升压到24V,一路通过Buck降压到5V,再通过电荷泵得到-5V电压,5V电压亦可通过线性稳压得到3.3V给后面的控制部分供电。

五、目标电压给定

        如何给定目标电压,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个电位器来调整电压,但是这样做并不适合,因为我想要用更方便的手段来控制电压,同时也可以实现更多功能,所以我势必要使用一块单片机了,那么问题就是使用片内DAC还是独立的DAC,不过说实话,独立的12位的独立DAC都不便宜,一片STM32F103VCT6也就20块,还带两个DAC,它不香嘛。

        那么我们有2个DAC,由于MCU的供电使3.3V的所有DAC的最大输出也是3.3V的,这似乎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电压值,好在我们有2个DAC,一片不行,那就使用两片做一个加法不就可以了,电路如下:

DA输出以及反馈

        DA1经过电压跟随器进入加法器,DA2放大两倍进入加法器,在这样的电阻配置下加法器上无倍率变化。关于为什么DA2要放大两倍,其实是考虑到DAC的输出在1/2参考电压电压时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打算输出1.5V放大两倍到3V进入加法器。

        R48和R49是一个程序闭环还是硬件闭环的选择,选择R48时,MOS的G极电压由我们自己控制,这时候需要在程序中增加闭环,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当然程序闭环的好处是安全,我可以随时关断MOS,但是控制速度绝对比不上硬件闭环。

        当然我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关断MOS,使用程序闭环也就没有那么必要了。

        同时在这个电路中也对输入电压,负载电流进行了测量,万一有一些异常可以检测到,通过关断MOS来保护电路。这里就要说一句了,软件的保护其实是很慢的,你可能整个电路以及毁了它才刚刚检测到。这里的保护是因为我的硬件选择的耐受比较高,而我设置的限额比较低,超额保护吧,就好像流量超了直接断网一样的感觉。

六、电源部分

        之前提到我在这块板上使用了-5V、3.3V、5V、12V、24V这几个电压等级,而我只用了一个12V的电源输入口(主要是我恰好有一个12V的电源适配器)。在这里设计了一Boost升压电路到24V,一Buck降压电路到5V,一线性稳压到3.3V,一电荷泵从5V变换到-5V。

        在这里小功率的电压变换可以直接使用集成芯片来做,方便,不需要考虑太多。不过开关稳压的噪声还是比较大的,还是要做一定滤波,考虑的滤波器的损耗,使用LC派型滤波是比较好的,设置的截止频率就要看开关稳压芯片的开关频率了,不过说起来还是能设多低设多低,对于直流电压噪声越少越好嘛。电路如下:

供电部分

        MP1470构成Buck,MT3608构成Boost,ME7660做电荷泵。

        这里增加的继电器是为了在有危险时保护电路用的,比如输入电压超限了,直接切断24V电压,MOS就可以直接关断,就可以保护电路了。同时也可以防止负载开路,突然接上电源时,MOS完全导通,峰值电流对电子负载的冲击。负载开路时,若给运放供电会使运放输出无限逼近输出的上限,OP07如果24V供电的话也就是22V左右。原因就是MOS的控制是个负反馈,但是负误差一直存在。

七、控制部分

        说真的,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做好电源引脚的滤波,特别是几个模拟引脚的滤波。

        对于晶振,如果是有源晶振,那就没什么好说了,直接接到单片机上就好了,但如果是是无源晶振,就要考虑晶振的负载电容了,如果电容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晶振不起振。

        其他也没什么了,你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至于程序,那就更加自由发挥了,随便写。

八、实际表现

1000mA设定值1000mA实际值2000mA设定值2000mA实际值

        误差还是有一点的,如果要求不高,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就这样吧,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