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需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目前医疗现状 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需求

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需求

2023-09-16 22: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养老床位长期严重不足,由于养老机构同时取得医疗机构资质较难,开展医疗服务的成本较高,使得医养结合难以真正实现,导致单纯的养老机构能够且愿意开展医疗服务积极性低。在社区医疗方面,由于医疗技术水平较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和服务意识缺乏、服务流程不清晰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社区医养结合工作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且在养老机构中医疗行为与家庭病床如何区分,相应风险承担机制尚未完善。部分养老机构医疗配备也仅是流于形式,如象征性设立医药箱,设立医务室但配备人员不具备医师资格。同时,专业护理人员长期缺乏、护理理念单一,单纯“增加医疗及护理设备就是医养结合”的错误观念比较普遍。

社会资本举办养老/医疗机构并获得医保定点资质时间周期较长,导致入住的老年人前期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费用无法及时报销,在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环境下,仍不得不选择到医保定点机构接受治疗。从社会经济层面看,发达国家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而我国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仅约36000元,体现了我国社会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

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养结合道路时,除了政策及实际工作方面,社会上仍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亟待回答,比如:①医养结合的定位以及适用人群是什么样的?②如何促进社会进一步了解医养结合理念?③医养结合的市场需求如何?这些问题都必须开展针对性地调研,在循证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才能够给出一些答案。

05医养结合的供需现状分析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4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7.2%,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到全国总人口36.5%。我国已成为人口增速最缓、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医养结合的市场潜力巨大。2014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4.1万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升至7.7万亿元,2030年则有望突破20万亿元。

相较于医养结合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养老供给力度却显得不足。主要体现在:①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及专业人才匮乏;②完善的医疗体系有待建立;③养老资源有待进一步丰富。建立综合型、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是满足未来养老模式的必然要求。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专业人员的培训制度及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全国养老服务机构约3.0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据此推算,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9.97张,不及国际上每千名老年人50~70张养老床位的标准。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痴呆以及残疾等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需要专业医疗服务帮助人群超过4500万,但相应的床位可能不足15万张,远不能满足需求。在养老资源中,专业护理人员仍然十分稀缺,按照国际上“3位失能老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我国养老护理人员仍有千万级别的缺口。

在行业制度标准供给方面,我国医养结合事业在实际工作进程中长期缺乏参考标准,为解决标准化服务建设问题,国家民政部、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从老年人自理能力、养老服务模式、服务、管理四个角度确立标准体系因素,体系又包括基础、服务提供、支撑保障三个子体系。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填补了参考标准的空白,给医养结合服务结构定制了基准线,确立了机构等级标准制度,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06医养结合行业前景

由于我国社会面临老龄化加剧的形势,按照《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的要求,2017年我国医养结合综合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初步建成,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到2020年与医养结合配套的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实现医疗资源及养老资源有序整合。根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养老服务产品种类将变得更加丰富,养老服务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来说,我国医养结合市场前景明朗,但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养结合道路,为更好地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梁硕林,我国医养结合的现状及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