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向前】盐马古道遇弥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盐井古镇 【“新”生向前】盐马古道遇弥井

【“新”生向前】盐马古道遇弥井

2023-12-27 12: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石墙、青瓦、廊桥、人家……云南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的类型多样,及其所集纳和共生的在地族群多样性,堪称中国之最。从“人神共居”的滇西北,到地理末梢的滇东南;从沟壑纵深的河流谷地,到雄奇壮阔的雪域高原。大大小小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静静地躺在岁月里,诉说着云岭大地的历史、民族、文化的变迁。

回望40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10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为加强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云南省先后出台了《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十四五”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2部门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编撰《云南传统村落丛书》,通过构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纵向保护工作机构、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建立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保护技术规范、树立保护传承案例等工作手段,逐步构建了保护内涵丰富、对象分类科学、管控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云南特点突出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道路。

时值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云南网推出《“新”生向前·云南十城二十村保护工作系列报道》带你一起探村访城。

盐马古道的发源地之一

是“人民乐业、卤脉汪洋”

这里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两岸青山一衣带水

“盐神母”的传说在这里世代相传

这里有古刹“仙窗”,也有马帮盐商

这里是历史上的

“滇西北盐业重镇”

弥井村坐落在弥沙河两岸,东邻沙溪,南接洱源,传统村落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一条弹石路划开山谷缭绕的云雾,山间毛蕊花直挺挺地站立在六月滔滔激流的弥沙河畔。顺着河流所向,群峰笼罩中,一座饱尝岁月“咸”“淡”的千年古村——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弥沙乡弥井村坐落于此。

村内民居依山、依河而建,村落格局保存完整

千年盐井“一眼万年”

关键词:历史 格局 风貌

弥井村是历史上的滇西盐业重镇,白族文化在这里亘古绵长,“儒”“释”“道”等宗教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

身着白族传统服饰“衣子比甲”的妇女正为民俗宗教活动“四月八”做准备

这里孕育了滇西地区四大盐井(诺邓井、乔后井、啦鸡井、弥沙井)之一的弥沙井,成为了“盐马古道”的发源地之一,与著名盐马古道重镇沙溪仅一山之隔,2013年,弥新村弥井村被列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弥井村所属的弥新行政村2014年被列为民族团结示范村

弥井村盐矿丰富,曾是南诏和吐蕃多次争夺的经济要塞,“盐”是这里不可忽视的存在。

粗盐制品

从元朝开始,这里就设有专门的朝廷地方机构管理“盐务”,明代是弥沙井最繁华的时代,“人民乐业,卤水汪洋”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曾经商贾云集、马帮接踵的弥井村,如今,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是弥井给人的第一视觉。在平均海拔 2200 米的高山峡谷间,发源于老君山的弥沙河(又称鹿水河)由北向南贯流而过,河流两岸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临水而建,错落有致、呈阶梯状镶嵌在青山间。

弥沙河岸白族民居参差错落

青山掩映中的白族民居秀丽别致

一檐一瓦藏满故事

弥新桥和河心亭桥把东西两岸紧紧连接起来,群山苍翠间的村庄俨然呈现出一个“井”字构图。

细雨濛濛中的传统村落,显现出别样的静谧,听觉世界里只剩滔滔河水声、山间不知名的鸟鸣声和村中小学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推开如意门

“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赫然显现

“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结构资料图

水墨绘就的照壁外墙

纵然历经岁月洗礼,照壁上淡墨绘就的书画不复鲜亮,但昔日主人家的风雅以及当时的殷实却仍能从墙脚、门头、窗头、飞檐与无处不在的木雕艺术中觅得一二。

村中几乎家家有院,户户有花

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生活环境悠然闲适。

村中民居建筑随地势的高低及道路的弯曲而灵活布置,村外田畴、山峦、河水各有天地又交融自然。

古树周围以透水铺装的方式铺筑青石板路,是人类的“智慧”,也是对自然的“尊重”。

在对周围山体、田园、水体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保留村内步行交通体系、原有线性街巷格局及空间尺度、严控建筑高度、延续街巷历史名称等手段,留住了弥井村的乡愁与记忆。

岁月长河冲淡“咸味”

关键词:变迁 保护 传承

横跨弥沙河的弥新桥(又称风雨桥)是一座造型古朴的廊桥,号称“古道通商第一桥”。

灯光亮化工程给夜间的风雨桥穿上了暖黄色纱衣

“风雨桥是在1965年被洪水冲掉以后农户自己出资重建的,按照原样加了一个顶。”弥新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彦堂介绍道。虽然灾害无情,但是经多方努力,按照原有建筑修缮、翻建时,外形必须修旧如“旧”的原则,如今风雨桥得以新生。

桥上的“ 美人靠”条凳,也叫“飞来椅”“吴王靠”,学名“鹅颈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得此名。

与弥新桥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不远处的河心亭,昔日自然灾害将其抹去,如今历史遗迹又得以重现。

河心亭外,弥沙河水从老君山迢迢千里奔波至此,绕村而过。

从河心亭外放眼望去,烟雨空濛中的弥井村多了几分“仙风道骨”。

恢复重建的河心亭内部

水汽氤氲中的传统村落,仿佛被润色了。

村西的盐神母不仅是清代古盐井所在地,也是千年古村弥井“咸”与“淡”的见证者。

盐神母内保存着村内最后一口古盐井,至今仍能产盐。

盐神母飞檐下潜藏智慧

独特的两层抬梁结构更有利于煮盐时空气流通

为保护村内最后一口盐井,上世纪90年代弥井村民间宗教团体美善堂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在古盐井上修建了盐神母,真实历史遗存得以保护下来。村民不断增强的保护意识是使得众多濒危遗产得以留存的重要因素。

盐井前的香炉不仅是弥井村多元宗教文化的体现,也是当地村民对自然敬畏的表达。

盐神母内恢复重建的制盐设施重现煮盐场景

如今此处仍能得见盐井井水深幽,两侧粉白墙面上的壁画栩栩如生地述说着此处盐业鼎沸的过往。盐的咸香和盐神母的传说从这里诞生,又随着马帮矮脚马的蹄印从这里走出。

绿色从村边一直蔓延到屋顶的瓦猫脚下

每年春节或农历四月八,弥井当地的村民都会举行一种白语称为“达额勾”(舞牛)的活动。

“达额勾”是一种模拟原始农耕的生产祭祀活动,村民们用“舞牛”来期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迎盐神”的传统庙会也是弥井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重头戏。这一天,村民要到村西山顶的“百花潭”去迎接盐神,四面八方的人汇集于昭应寺内,观看乡戏、耍龙、耍狮、耍牛。

据《新建昭应寺碑记》镌载:“至万历己未(1573 年)年梵刹朽蠹,四壁倾颓”

到天启二年(1622 年),壬戎太簇月竣工,历时四十九年,只见“宝阁森然”于参天柏树与盘枝交错的楸木林间。”

今时今日,此景如旧。

昭应寺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刹,二层土木结构的百年古戏台也建在其中。这里曾留下了“善规矩斧凿者”的剑川木雕技艺“三绝”:“仙窗”“镂雕四层绣球”“分凿运气方孔”。

诞生于明代的“仙窗”看似简单古拙,但细看之下,阁窗条条棱线,整整齐齐;榫头、卯眼相接天衣无缝,仿佛雕出来的一般,堪称鬼斧神工、匠心独运。

历史带走了其二,但在当地的竭力保护下,如今,三绝中的“仙窗”仍能够得以一见。

踏入其间,只见飞檐斗拱,斗角勾心,重檐歇山式的大殿巍巍而立,有“欂栌节棁之华”。

“每年农历四月八,这里会办农耕节,古戏台上还会演滇戏,和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情形是差不多的。”世代居住在弥井村的几位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时代变化,但是这里的滇戏没有变味。

夜晚的村口小卖部“售卖”起村内老少闲适的生活。

雕梁彩绘的古戏台虽被历史冲淡了色彩,但九层斗拱,檐下三层挑头上精心雕刻的飞凤、龙头、象头,处处彰显着曾经的风光无两。

古戏台上的滇戏已在此上演了上百年。

古戏台保护是弥井文化抢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修缮古戏台,重新展现古建风采,使得群众有更多机会去理解、熟悉并认可地方艺术形式,无疑为地方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广阔的基础。

梨园风光依旧。

盐为弥井村带来的远不止如此,始建于明朝的三圣宫,原址是古代的本主庙,因本地盐业商旺,当地乡绅把本主迁至灶城南端,现址成为如今的三圣宫,三圣宫历来流传以道教为主的“三教合一”。

三圣宫不仅是剑川县登记的道教协会活动场所,还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这里的道教音乐仍保留完好,独具特色。

三圣宫内飞檐斗拱处处有剑川木匠的踪迹。

盐神母、河心亭、古戏台等五个遗迹的恢复,重现了茶马古道时期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文化活动、商业繁荣景象,弥井村以古建筑群为核心的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夜间河畔的古村颇有秦淮河岸“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的韵味。

村里的老人正在魁星阁前书写对联,魁星阁历史上共经历三次重建,现状为 2015 年重建,门窗等构件为历史遗存。

如今,行走于弥井村,村内古建犹在、古风依旧、古习犹存。

千年盐井“咸香”复来

关键词:举措 经验 发展

虽然与声名远扬的沙溪仅一山之隔,但这座同样拥有千年底蕴的古村却更像一位隐逸的居士,历经岁月洗礼,沉淀下来的是更加稳健的步伐。

弥井村千年前的繁荣,在村内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中可见一斑。

弥井村身处山峦叠嶂间,走过“三天一市,通宵达旦”风光无两的时代,如今也面临着群山阻拦。

走上风雨桥仿佛穿越时空隧道

组织相关部门到弥井村进行传统村落保护开发调研、邀请代表召开弥井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座谈会、编制《弥井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弥井村村庄风貌控制导则》《弥井村民居建设导则》,一系列措施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指明了方向。

深夜的弥井村更显古朴静谧

夜色里,河岸灯光齐亮,光滑的青石板路在灯光中蜿蜒伸向景观、盐文化、宗教文化3条长廊。

南诏时期民居建筑“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的景象就在眼前。

村内步行小道的风貌是整个村落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弥井村着重对此及道路周边环境进行了修缮和景观营造。

移步换景中皆是和谐“鸣奏曲”

村委会养的边牧犬“小帅”脚下的青石板悄然生出绿意。

弥沙河岸处处有绿植,步步可见“绣花功夫”。

架设仿古路灯、种植本地树种、整改现代化建筑、抓实“三清洁”工作、对村貌进行集中美化整治……一系列措施使这位“隐逸居士”不仅能保持自己的节奏,也能有与时代步伐同行的能力。

正在建造中的民居沿用了“三坊一照壁”的传统建筑格局。

“整个村现在有106户,都是白族,目前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四网入地、灯光亮化都已经完成了,飞线已经全部埋入地下,下一步就可以拆除现有的电线了。”李彦堂说道。

村内已有许多体积硕大的太阳能“减肥成功”。

弥井村河东山坡上有一处“五里坡”,是康熙年间盐大使吴萧所修的盘山路,也是昔日从弥沙井往东的盐马通道热闹非凡的关键。

唐代以来,由于傍弥潜井(今弥沙井)的开发,逐渐形成弥沙至沙溪之间的盐运道,全长约30千米。

每天下午敲着铓锣的马帮和背着背包的脚夫从五里坡上迤逦而下,吆喝声、马铃声、铓锣声,还有哼着山歌的男女对唱声,形成了一首首运盐协奏曲,这种欢快的景象一直延伸到盐井封闭。

剑川仍是白族调流传的主要区域,剑川是白族民歌的发祥地,被冠以“白曲之乡”的美誉。

“我们正在计划开发盐马古道到沙溪马坪关的徒步路线,到时可以与沙溪形成一个旅游环线,融入‘大沙溪’旅游圈。”李彦堂介绍道,历史上沙溪只是盐马古道上的中转站,而盐的源头其实在弥井。

“我们还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投入,稳步推进弥井传统村落特色民族旅游村寨建设。”李彦堂和几位村干部言语间满怀憧憬。

夜色里的弥井村静谧得仿佛能听到村落的心跳声

学习沙溪的特色民居客栈建设经验,引导当地居民参与特色民居客栈建设和旅游接待工作,弥井村内的民宿数量正在增加,今年内,又吸引了2户外出务工的居民返乡加入民宿建设。

走进“三坊一照壁”“两房一耳”“四合五天井”的院落,民宿主人悠悠来迎。

古老的邮局化作特色农家乐

山间芸豆与白族人家腌制的火腿入口依然咸香

两岸青山中当地人种植的核桃正茁壮生长

操着一口地道白族方言的年轻人在外拼搏多年又回到这里。

如今,弥新村外已建起了属于村集体经济的农产品加工厂。不久的将来,五里坡盐马古道上的马帮驼铃声还会响起,千年盐井又将“咸香四溢”。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网

联合出品

监制:尹勇 杨渝 蔡葵 赵志勇 总策划:陈宏玲 孙于婷 陈铎文

统筹执行:赵家琦 陈烈 吕柯芸 和云娟 聂扬

编校:李赟静 乐诚弘韵

撰稿:赵家琦 张顺鋆

摄影:赵家琦 张顺鋆

编辑:杜诗雨 方锐

海报设计:吕明华

视觉支持:小细节工作室

鸣谢:剑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防疫小贴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