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课堂笔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皇权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并存的制度结构 【第4节课堂笔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总结

【第4节课堂笔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总结

2023-08-04 1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③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特点:官员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最后都听命于皇帝

明朝内阁的创立

原因:明太祖政务繁多,深感“不可无辅臣”。

确立:①明太祖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②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入主文渊阁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发展:①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

②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部权尽归内阁”

评价: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设立军机处的背景:皇太极仿明朝设立内阁和六部。奏章票似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皇权受到极大地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这样中枢机要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清中央机构的演变

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它是与君权抗衡的机构。

②雍正皇帝开始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乾隆皇帝撤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实质上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④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④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

消极影响:

①君主的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总结升华】

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通过制度强化:如皇帝制度等。

②通过思想控制:如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等。

③通过机构改革:如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

④通过官吏选拔:如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取士等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

⑤通过控制地方:如郡县制、行省制度等。

特点:①皇权至高无上并走向神化。

②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过程之始终。一是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矛盾基本解决是北宋初期推行文官制度,收地方权力);二是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矛盾基本解决是明太祖时期的废除丞相制度)。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说,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

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声明:高中历史(gzls11)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