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御马文化的由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皇家御马男装价格多少 皇家御马文化的由来

皇家御马文化的由来

2024-03-15 1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太仆寺旗历史上曾是清朝的皇家御马场,当时在太仆寺旗境内繁育着 7 万多匹皇家血统的宝马良驹,由从八旗抽调的牧丁专门负责放养。这些马专供皇室的军用马匹和御用肉食、奶食,选调马匹时朝廷派专门负责马事的御马官员来太仆寺,后集中赶到北京。    太仆寺旗做为皇家御马场历时百年,可见这里是最适合养马的地方。时至今日,太仆寺旗的马文化传统依然保留完整,牧民们还是那样的爱马、养马,并且在长期的继承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放马、养马、驯马方面的独特体系。现全旗有蒙古马 3000 余匹。赛马是每年草原盛会——那达慕的最为精彩,最为重要的赛事,另外在马奶食品加工方面,太仆寺旗也以其精美绝伦的风味口感,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太仆寺旗依托良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起了草原特色旅游业,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档次。并且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内以马文化为灵魂,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2005 年,牧民自发成立了贡宝拉格御马协会,同年开办了皇家御马游乐园旅游景点。蒙古族传统的赛马、驯马、套马、打马鬃、烙马印、马术表演等充分满足了游客的旅游需求。 2006 年,经中国马业协会批准,“中国马业协会太仆寺马业发展基地”正式落户太仆寺旗。同时引进了高档温血马、马厩、马棚。首届全国草原西部牛仔马术绕桶赛也于 2006 年 7 月 29 日 在太仆寺旗举行分站赛。第二届全国草原西部牛仔马术绕桶赛也于 2007年 7 月 28 日 在太仆寺旗举行分站赛。

 “太仆寺”曾做为朝廷下设掌管马事的官署,成为太仆寺旗历史渊源的专用名,清朝时这里成为专为皇家提供御用畜产品和军用御马的皇家御马场,当时五畜兴旺,养马最多时达7万匹。至今保留在北京西单附近的太仆寺旗街因此得名。太仆寺旗,在元代曾是太仆寺左翼牧群,属察哈尔部落的一部分,曾经是清朝的皇家御马场。历史见证了太仆寺旗与马的不解之缘,而马又目睹了太仆寺旗的变迁,御马文化,已成为这片天然草原显著的标志。挖掘御马文化内涵,为草原旅游业夯实文化基础“太仆寺”的由来与马息息相关,而且历史悠久,这个地方长达262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清朝的皇家御用马及军需马场。“太仆寺”做为掌管马事的官署机构因此得名。

  为做大做强草原旅游,增强文化含量,近年来,太仆寺旗主打“御马文化”旅游品牌,大力挖掘御马文化内涵,为草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2004年,贡宝拉格草原的牧民自发成立了“贡宝拉格御马协会”,开办了“皇家御马游乐园”,目前会员已发展到200余人,蒙古马1000多匹。    2005年,中国马业发展基地落户太仆寺旗。    2006年—2007年,成功举办了两届御马文化节,以皇家御马节为载体,积极打造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马文化及马产业基地和旅游胜地。    2006年,“太仆寺皇家御马文化博物馆”也顺利挂牌运营,现代化马栅、马厩、跑道与展出的近2000种有关驯马、育马、赛马、打马鬃、烙马印等传统马文化形式,无不彰显出现代马术运动与传统马文化的完美融合,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家运动马培训基地在太仆寺旗应运而生。中国马业协会授予太仆寺旗人民政府“中国马业协会太仆寺阳光马业基地”牌匾。    2008年,举办了“骑着马儿过草原———2008天堂草原锡林郭勒之旅”大型活动,组建成立了锡林郭勒盟第一支太仆寺旗马球队。    举办御马文化节,为草原旅游业扩大影响力为“推广中国马术运动,再现皇家御马文化”,2006年太仆寺旗与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中央电视台、中视体育推广公司达成了8年的合作举办国家马术绕桶冠军赛暨中国草原皇家御马文化节的协议,将中国首次作为马术推广项目———绕桶赛引入了太仆寺旗。    2006年———2007年中国草原皇家御马节成功举办了两届,在全国马术爱好者和新闻媒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来自北京、河北、天津、湖北、沈阳、杭州、福建、云南等地代表队和200名运动员报名参加比赛。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北京晚报、搜狐网、新浪网等100多家媒体,近千名记者进行采访报道,中央CCTV-5进行电视实况转播,播放宣传广告100多次,借助央视主流媒体和赛事活动的影响,使“昔日皇家御马场,今日北京后花园”、“搭建精英会所,直面高端旅游”…等口号成为网络上到处可以识别的太仆寺旗旅游文化品牌的标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