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名将,以一己之力,斩杀数百敌军,最终自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百人斩大接战 两大名将,以一己之力,斩杀数百敌军,最终自杀。

两大名将,以一己之力,斩杀数百敌军,最终自杀。

2024-03-28 01: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中国历史中,有无数的猛将,一生在战场上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声名远播,威震敌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或可歌、或可泣、或悲壮、或惨烈,他们的勇猛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在这些人中,有两位猛将,本来勇猛善战,天下无敌,在战场上所向捷克,但是却因为被自己的猪一样的队友坑了,导致兵败而死。

这两位无敌猛将,一位重伤后自刎而死,一位重伤后被敌人生擒,分别是谁呢?

第一位,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的勇猛,不用细说,妇孺皆知,有评价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一生,身经百战,破釜沉舟,最终消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成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

项羽在战场上,勇猛无敌,就是在兵败垓下时,依然勇不可,项羽被刘邦、韩信等五路人马,六十万大军包围,项羽只有十万人,兵力如此悬殊,项羽依然率领八百骑兵突出重围,换做一般人,根本冲不出去。

灌婴率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被一个老农指路所骗,陷入一片沼泽中,被汉军追上,经过激战,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人。

项羽带着二十八人,从山上冲下来,以雷霆之势,冲击敌军,项羽亲自斩杀了敌军两员大将,杀敌数十百人。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在乌江边,项羽下马步战,再次亲自斩杀了汉军数百人之后,身受十几处创伤,自刎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乃自刎而死。

项羽之所以自刎,就是因为刘邦背信弃义,撕毁协议,突然袭击,而刘邦没死,是因为当初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要杀刘邦,而项羽的叔叔项伯保护了刘邦,让刘邦逃走,最终,刘邦击败了项羽。

如果说,当初项伯不吃里扒外,不保护刘邦,刘邦被杀,就不会有后来的乌江自刎了,所以说,项羽是被自己人坑死的。

第二位,无敌杨业。

杨业是北宋名将,精于骑射,忠烈武勇,号称“杨无敌”,敌军只要看到杨业的旗号,吓得立即走,不敢交战,可见杨业的威名多响亮。

《宋史》记载: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杨业曾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然而,杨业天下无敌,却被自己人坑死了。雍熙三年(986年),杨业随军北伐,被监军王侁逼迫,杨业毅然带兵出战,因援军被撤走,杨业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最后兵败被擒,杨业绝食三日而死。

当时,出战之前,杨业分析的很清楚,敌人兵力强大,对我军不利,如果硬拼,显然没有胜算,王侁讥讽杨业说,你不是杨无敌吗?此时不想出战,难道是有异心吗?杨业无奈,只得出战以表忠心。

在出战前,杨业指着陈家谷口说,各路军马在这里布置好弓箭,支援左右翼的兵力,等我转战到这里,你们的援兵就出来夹击敌人,否则,我们都会失败被杀。

杨业从中午一直杀到傍晚,结果,等退到陈家谷口时,却不见一兵一卒,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带着援兵都撤走了,杨业悲痛的直拍胸脯,最后,拼死力战,士卒死伤殆尽,杨业亲手杀了数百敌人,身受重创,战马也受了重伤,马不能行,被敌人擒住。杨业说,我受国家厚恩,本想杀敌报国,却被奸臣所害,导致兵败,还有什么脸面求活呢?于是,绝食三日而死。

《宋史》记载: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可以说,杨业是被自己人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坑死的,如果当时在陈家谷口有援兵支援杨业,杨业也不会战败,更不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两个猪队友,撤走了援兵,为一己之私,坑死了一位难得的忠臣良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