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202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杨礼赞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2023

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2023

2024-04-08 2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15 白杨礼赞一、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可适当调节。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通过对白杨树具体形象的分析,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的运用。3.赏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朴质、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难点: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三、课前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种树,这种树叫白杨树。请同学们对照图片说说这种树的特征,并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你由这种树联想到了什么?白杨树笔直的干,向上收拢的枝叶都是它最典型的特征,它本身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戍边士兵、保国的将军等。教师宜在引导学生对白杨树整体进行关注,从而导入新课。四、知识链接1.作者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2.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原载1941年3月10日出版的《文艺阵地》月刊第6卷第3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茅盾写下此文,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五、积累词语1.重点字毯子(tǎn) 主宰( zǎi) 倦息(dài) 倔强(jué) 婆娑(suō)虬枝(qiú) 秀颀(qí) 鄙视(bǐ) 坦荡如砥( dǐ)恹恹(yān) 楠木(nán) 不折不挠(náo)2.重点词语参天:高耸在天空中。恹恹: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婆娑: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秀颀:美而高。颀,修长。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滋,生长。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目标学习一:品读文章,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并说说朗读时应把握怎样的情感基调。明确:朗读时应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读出深蕴其中的赞美之情。2.本文的题目为《白杨礼赞》,而作者也确实是在不断地赞扬白杨树,请你找到文中赞扬白杨树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赞美白杨树的,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白杨树。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1段是总体的赞美,与题目对应,也承接后文)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4段的赞美是在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后发出的,白杨树在黄土地上傲然挺立,形成一种意境美)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6段的赞美是在第5段描写白杨树的形貌不平凡,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后发出的,赞叹白杨树的形美与神美)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里由白杨树的品质联想到当地人民的品质,白杨树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既是赞美白杨树,又是赞美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总结性的赞美,与前文所有的赞美形成呼应)3.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2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明确: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雄壮”“伟大”,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同时又用“单调”与第3段中白杨树“傲然地耸立”相对照,两相对比又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此外,作者在此处用“单调”这个字眼,看似是贬低环境,实则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做准备,这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因此不能删掉。目标导学二:研读重点事件,深刻理解1.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 崇敬和赞美,就叫作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作者笔下壮美的黄土高原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感受如何?特点:“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作者感受:雄壮、伟大、单调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白杨树而是从黄土高原写起?①展现了白杨树不寻常的生长环境,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②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揭示了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为下文做铺垫。4.请你阅读课文第5段,说说作者刻画了白杨树怎样的外部形态及内在品格。明确:5.请你阅读第7段,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不是贬低了白杨树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明确:作者说它不是“好女子”是为了突出白杨树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的伟丈夫形象,如同第2段用“单调”字眼一般,作者在此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突出白杨树“伟丈夫”的品质。6.请你仔细阅读第7段,说说作者是如何由树及人,写出白杨树的内涵的,文中的白杨树到底象征了什么。明确:作者在这一段用了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清晰明了地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一个“难道”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教学提示】教师可在此补充抗日战争时期北方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的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将白杨树的特征与抗战精神相结合,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7.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楠木在文中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楠木”象征了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和完整。8. 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运用的是什么写法?不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是为了赞美像白杨树那样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北方的农民和敌后的哨兵。运用的是象征或托物言志的写法9.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目标导学三:重点语句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门见山,总领全文,点明文章的线索和题旨。“实在”,表强调,表明“不平凡”是毋庸置疑的。“不平凡”点明礼赞的原因。“我赞美白杨树”,感情强烈,醒目突出,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即赞美。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欲扬先抑的手法。“没有....没有....“如果....那么....”是抑,“但是....”是扬,从外在形象到内在品质,全面而精辟地评价白杨树,对前几部分的描写作了极好的总结。3.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全文主旨句,进一步深化了上文四个反问句的含义,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主题。目标导学四:探究写法1.象征手法,托物寄情。本文中的白杨树,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内涵的象征物。它既是黄土高原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又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先充分描绘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形及不平凡的内在气质、精神风貌,再通过联想,由树及人,歌颂了与白杨树极其相似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北方军民,从而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来揭示文章主题。2.欲扬先抑,波澜起伏。本文在行文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例如,文章第2、3段,在铺叙高原景色的同时也写到作者的感受,感受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不断变化:先是想到“雄壮”“伟大”之 类的字眼,接着感到有 些“单调”,最后看到“傲然”耸立的白杨树时‘惊奇地叫了一声”。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有了波澜,为白杨树正式出场蓄势。再如第7段,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好女子”,紧跟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夸它是伟丈夫”,也是欲扬先抑,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3.语言凝练,变化多姿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长短句交,错运用。六、板书设计七、课后反思1. 本文从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文体特征出发,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感情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象征这一表现手法,突出象征手法与托物言志类散文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此类文章的认识。2. 但这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自主学习时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缺少教师有效的引领,使时间上前松后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一点。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