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5期 文本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登泰山记的图 第4515期 文本解读

第4515期 文本解读

2024-07-11 18: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象”由心生之“有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登泰山记》中描绘的有代表性的意象有“风雪”“山谷”“石磴”“迷雾”“苍山”“红日”“山石”和“松树”,这些意象绝不是姚鼐随意而观,随意而文。正如费孝通所言,“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乡土中国》)。显然,姚鼐只看见他所注意的,这些“注意的对象”也是由姚鼐选择的,姚鼐选择的根据便是他“生活的需要”。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意象实则是姚鼐想要看到的,也是凝结着姚鼐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正如王国维所提及的“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即“有我”。

姚鼐参加礼部应试六次,第六次才考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后却以“病归”“养双亲”为名,辞去编修职务,告归故里,本文即姚鼐刚刚辞职后的作品。关于姚鼐的辞职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不适官场说,有隐忧世途险恶说,也有与汉学家矛盾说……据此,可以将“风雪”“山谷”“石磴”“迷雾”“苍山”“红日”“山石”“松树”等意象分为两类,一类是“风雪”“山谷”“石磴”“迷雾”“苍山”,这些意象表现的是登山的险阻,暗含姚鼐人生的险阻;一类是“红日”“山石”“松树”,这些意象是姚鼐登山的“目标”,暗含他的坚毅品格与对自己的前路充满希望。其中“红日”意象,是全文意象的核心,姚鼐登泰山的主要目的便是观看日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回视日观以西峰……而皆若偻”,以上描写,看似写日出场面壮观宏大,实则给人以胸襟畅达之感,透过“红日”意象,我们能够读到姚鼐的乐观与自信。

二、“象”由心生之“无我”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姚鼐的另一重身份——“桐城三祖”之一。姚鼐当属“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面对当时文坛现状,姚鼐高举“桐城派”文学旗帜,辟得蹊径,宣扬古文理论,弘扬程朱理学,可谓有担当,有勇气。

姚鼐登山途中所历“风雪”“山谷”“迷雾”,所攀“石磴”“苍山”,暗含姚鼐在探求文坛“改革”路上所历艰辛与尝试,特别是“古时登山,循东谷入”,而“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暗含了姚鼐与“古时”不同,不走寻常路,有大胆的尝试勇气和无畏的创新精神。这里的意象,不再是单纯的“凝结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而是由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转而关照整个文坛命运,“以物观物”,以有限意象去关照无限的“文坛”,“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无我之境”。这里的“无我”,姚鼐没有关注自我个体,而是关注除自我外的更大的“世界”。“红日”意象,蕴含了姚鼐要扛起“桐城派”大旗的志向,也体现了他辞官而专心学术的担当与勇气。

“象”由心生,一个人眼中会看到什么风景往往和他本人有关。无论是“有我”还是“无我”,无论是“小我”还是“大我”,姚鼐在“人生困境”亦或是“文坛困境”中,均实现了“自我的救赎”。姚鼐在攀登泰山、观看日出的过程中,彻底摆脱了官场的羁绊,回归了自我的本心。

走近作者

刘洪涛,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赤峰红旗中学,全国名师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从教至今,积极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努力打造快乐课堂,探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倾听——学习”型课堂,不忘初心,追寻诗意。

本期编辑:王 瑾

执行主编:胡 艳

栏目负责:刘洪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