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城:中国画关键在书法,我的画尽量“写”出来 钟瑞军:我画的不仅是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画鹿的画家 周国城:中国画关键在书法,我的画尽量“写”出来 钟瑞军:我画的不仅是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周国城:中国画关键在书法,我的画尽量“写”出来 钟瑞军:我画的不仅是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024-06-02 1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由广东省南方画院主办,“丹鹿同春——周国城、钟瑞军中国画作品展”近日在广东省南方画院美术馆举办,展出两位画家国画作品近60件。作为“天平楼”的一员,钟瑞军受教于周国城已有十数年,“天平楼”推崇的诗、书、画、印综合修养培养了不少当今岭南画坛的中坚力量。广州市美协名誉主席的周国城表示,“中国画关键在书法,所以,我的画尽量都像书法一样写出来。”广东省青年美协主席的钟瑞军则说,“我画的不仅仅是鹿,更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牡丹最难在叶,但花是点睛”

收藏周刊:这次展览,您的牡丹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看得出您在艺术的追求上一直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周国城:办主题展览,对于我自己也是一次挑战。这不同于一般的个展。这次凸显了“牡丹”,那么,我应该展示怎样的牡丹?在展出的这批作品之前,我已经否定了一大批。当时做了一种尝试,给牡丹点花蕊,好几十张,可是怎么看,都感觉不舒服。最后决定,那批作品全部放弃,重新再画。

收藏周刊:古人画的牡丹,不在少数,在这个题材上再想突破,是否很难?

周国城:可以说,牡丹是被“画烂”的一个题材,太多人画,画好的有,画得不好的则更多,牡丹这个题材,很容易画俗,不高雅。我曾经应邀回杭州参加一个牡丹主题的展览,当时也反复思考自己到底要呈现怎样的牡丹。最后,我选择了在金粉纸上尝试,也算是受了岭南画派的一些影响,最后展出引起了浙江不少同行的关注,纷纷投来好奇的眼光。我想,那一次的尝试是成功的,因为与其他人不一样。

收藏周刊:画好牡丹的难度在哪里?

周国城:牡丹最难在叶,但花是点睛。叶子难在层叠、线条以及大块面的色调如何画得既统一,又有层次。另外,我始终强调,中国画关键在书法,所以,我的画尽量都像书法一样写出来。我追求以书法入画,强化了线条的价值。牡丹题材,我也没那么讲究固有牡丹传统概念的结构,而是突出了书法的价值,利用枝干,凸显线条的价值,让书法入画的感觉更为深刻。

“画面意境通过诗句得到了升华”

收藏周刊:除了书法这一条,还有其他的关键因素吗?

周国城:直白地说,作品量首先要大,从量变到质变;另外,文化修养、学问、眼界都很关键。例如在书、画之外还有诗和印,我曾经有一幅荷花作品题写了自作诗“叶枯花落姿犹在,正是飘香藕肥时”,画面只画了荷叶枯萎仅剩下莲蓬,画面意境通过诗句得到了升华。我这幅作品传到杭州之后,引起了不少人的互动,他们都纷纷为这一意境再创作诗句,这就是诗、书、画合一后的魅力。印,对于大写意的价值,吴昌硕是典范,很多人学他,只是学他的表面,殊不知吴昌硕入门就是从篆刻入手,掌握深厚的篆刻功底继而创作大写意花鸟。

“它是我心中的鹿”

收藏周刊:能否谈谈,周国城老师对您影响最深的是哪些地方?

钟瑞军:周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对中国画的理解,尤其是诗书画印的这种文化概念。他常强调以书入画,凸显中国画的书写性。他还经常提醒我们,时刻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跟周老师学习那么多年,他从未告诉我应该怎么去画画,他只是不断地引导我,哪些是好的,好在哪里。不断地引导、提高我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包括我决心要探索“鹿题材”的时候,他也没告诉我应该如何做。只是每当我画好拿给他看的时候,他便告诉我如何调整一下可能会更好,以及如何凸显绘画中的书写性。

收藏周刊:不少人好奇,您为何会选择鹿的题材?

钟瑞军:我选择鹿,首先是因为自己喜欢,而且中国文化讲究吉祥如意,鹿在古代被视为神兽,人们认为鹿能给人带来幸福、健康、长寿等。当我偶然接触到鹿题材的时候,便开始对它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而且与日俱增,总是想方设法好好地表现它,这可能是我一直以来的动力。但我画的既不是梅花鹿,也不是麋鹿,它是我心中的鹿,换一种方式表达的话,我画的就是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甚至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笔墨的追求。

努力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相融合

收藏周刊:虽然画鹿题材的画家不多,但类似动物的题材则不少,您在探索上,会不会思考如何凸显自己的个性?

钟瑞军:我在画鹿的时候,一方面会把鹿的特质进行提炼。但会尽可能去淡化“牛羊马”相类似的动物的共性,我要把鹿的特质强化、放大,凸显鹿的特点。

收藏周刊:我了解您画鹿已经十余年,下一步计划从哪些方面突破吗?

钟瑞军:下一步的话,我可能会从三个方面探索,第一方面,继续增加对鹿的本身的习性、结构,还有它的动态、包括组合的熟练掌握。但并不是深入画结构,只是在转化笔墨的时候,加强一种结构的意识。打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我现在画鹿,更像是跟鹿交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我要从内心深处理解鹿的方方面面,再通过笔墨表现出来。

第二个方面,对中国画表现力的提升,增加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沉淀、理解,包括诗词书法反复锤炼。不断学习,提高表现力,把鹿的概念和物象之间进行笔墨的转化,增加一笔一墨的含金量。

第三方面,增加对鹿文化的一种探索或学习,多了解鹿文化的历史与文献记载,深入了解鹿文化的典故,比如指鹿为马、逐鹿中原等等。以增加作品的文学性、文化内涵。

此外,我还会做一些笔墨的试验。可通过积墨等方法,探索更多表现肌理的方法。还有不同题材的组合创作,比如像竹子,“竹鹿同春”,比如像松树等,以衬托更好的氛围,增加画面感染力,还计划多写一些有关鹿的诗句,努力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相融合。

自题诗三首

阶前秋草晚来花,

笔墨朱黄任横斜。

难掩柴门风带雨,

鹿迎远客到吾家。

自然万物即吾师,

造化心源两相宜。

此中真意藏画外,

写罢灵鹿赋新辞。

秋雨涤嚣尘,

炊烟处处新。

山幽常见鹿,

厚德自有邻。

甲辰正月 钟瑞军于羊城

评论

周国城先生笔下的牡丹色彩绚丽,生机勃勃,既继承了中国写意画传统,又富有创新精神,仿佛在宣纸上绽放出璀璨的光华,展现了他借鉴西画色彩的丰富技法,并使之与中国画中水墨的特有气韵完美结合,从而探索出了一条极具东方美感的绘画方法与风格。钟瑞军先生的水墨鹿画则是另一番境界。他巧妙地运用水墨技法,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鹿的优雅姿态和温润质感。在其画作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鹿的灵动之美,更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祥和。

——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卜绍基

国城先生的牡丹,墨气酣畅,花朵大开大合,艳且不俗,尽显富贵风度。瑞军兄笔下的鹿,娇俏可爱,体态灵动,墨润华滋,无论竹鹿还是伏鹿,吉祥之意,溢于言表。

——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专业画家赵建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