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摄影师镜头下的老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画意摄影是落后的吗 战俘摄影师镜头下的老北京

战俘摄影师镜头下的老北京

2023-04-04 19: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苑俘虏收容所的所有俘虏正在点名

生于德国一个经营照相馆的家庭,耳濡目染,佩克哈默长大以后也始终是照相机不离手,走到哪儿拍到哪儿。在北京做战俘期间,他有许多四处游玩的机会,拍摄出大量的作品,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

赶骆驼的孩子

这段时间也成为佩克哈默北京摄影生涯的黄金年代。他很少待在万寿寺内,而是走遍了北京主要的寺庙,如雍和宫、潭柘寺、戒台寺、碧云寺等,拍摄寺内的建筑、寺中僧侣的生活,以及烧香拜佛的香客,他甚至还记录下了黑寺内举行的法事。

当然,万寿寺也屡屡出现在他的镜头下。可以猜想,佩克哈默的中国情缘或许正是在这时生根发芽。

万寿寺罗汉像

1920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获释的佩克哈默选择留在了中国。也许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段血与火的经历,使得佩克哈默对生命之宝贵有着独特的体悟,而战争期间的战俘经历,更使得他日后将镜头对准生命、赞美生命。

他的作品诗意、朦胧,堪称画意摄影的佳作

朝阳门

在佩克哈默镜头下,琼华岛、地安门大街等北京古老的建筑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选景与构图非常自然、规整。

佩克哈默对线条的把握为照片增添了一种美感,这些建筑在他的镜头中自成一格,处处彰显着德国人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趣和严谨风格。

热闹的街头

他善于捕捉瞬间,镜头中的京城各色人物个个都富有故事性。在一组京城驼户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驼户牵引着驼队从玉泉山取水、悉心喂骆驼的真实生活画面。

从牵引骆驼的孩子到耄耋老人,都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直接感受到旧京骆户的淳朴和粗豪性情。

驼队

开创了中国人体摄影的先河——《百美影》

在公共空间中展示女性的身体,进而欣赏和认可这一行为,在20世纪二三十时代的中国实现的难度太大。

首要寻找合适的模特就费尽周折,最终佩克哈默在澳门的妓院拍下了这部独特的作品——《百美影》。

每完成一些照片,佩克哈默就会想办法将它们偷运回德国,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这些照片后来刊登在法国的一家杂志上,1928 年在柏林集结出版。

本书附录部分收录了50张20世纪20年代,同生照相馆(1908年在上海开业,老板为谭景棠)制作的三海的珍稀照片。

扫码购买图书

意犹未尽?

更多最新最有趣的中国影像资讯

可以加入西洋镜读者交流群

同类同好欢迎交流。

目前群2已开启,

想要加入的书友请联系主编由他拉入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