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机械和固态)的选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脑的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区别在哪 移动硬盘(机械和固态)的选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移动硬盘(机械和固态)的选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2024-06-14 17: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某乎看到了这个话题,写完了随便转到B站上,希望对各位同学有帮助。

平常玩玩U盘和固态,对于存储这方面了解比较多,算是这方面的行内人员的人来说一下。

有错误还请及时纠正

选择其实非常简单,对于小白十分明了。

容量大,便宜,用于长期冷储存(很少使用或者带着移动),低频使用,对性能无要求。满足上述其中一点的,选择机械移动硬盘

日常需要使用,性能要求高,价格不属于主要考虑因素,经常需要带在身上(移动),满足上述其中一点的,选择固态移动硬盘

对于还有疑问或者想学习的可以继续往下看,只想简单选个移动硬盘的小白可以跳过下面一段,直接到最后的选购环节,下面可能会让你陷入一团乱麻

那肯定会有人问,为啥你主推固态移动硬盘,以下是几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请准备机械移动硬盘的同学注意:

容易摔坏。这是80%机械移动硬盘挂掉的原因!!!机械硬盘为什么叫机械硬盘,因为存储是基于机械原理运作的,就像普通机械表一样,稍微用力摔一下生死就未卜了。叠瓦技术,也叫SMR。移动硬盘因体积所限,要制造4T这样大容量的硬盘(3.5寸日立企业盘4T都要用上五个盘片,2.5寸大小小了不少的前提下,厚度也大大降低),必须要用上这个省钱省空间的技术。叠瓦技术有多坑普通消费者就不用我说了,不懂的可以看看营销号的文章,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它的突出弊端,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坏盘率高。对于小白来说,这个是一个坑。对于比较懂技术的人以及IDC来说,算是一种低成本归档存储的不错选择。性能较低。对于只要有一点性能要求的同学来说,一个1T的移动硬盘不如买个256g的固态硬盘再套个壳子(关于固态移动硬盘的选购方案下面会说),机械硬盘尤其是移动硬盘,直接一个几个G文件夹过去拷一些代码或者小文件做备份,别提有多难受了。机械移动硬盘只有在单体大文件上的写入读取有不错的性能

那固态硬盘是不是也完美无缺呢?错,有以下几个弱点:

一,会漏电!肯定有人会问,同是电子设备,为啥机械硬盘不会“漏电”。这是基于固态硬盘里面的存储闪存原理导致的,闪存的原理简单来说是将电子保存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存储数据,存数据时电子跃迁通过氧化层(相当于大门)进入小房间。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绝缘的物质,同时多次读写造成了氧化层磨损,久而久之里面的电子逸出,这时读取时就会呈现为数据丢失。

一般来说,SLC闪存在室温下将会在10年以内电子逐渐逸出,MLC则是3年,TLC则是一年甚至更短!(取决于颗粒的品质),高温会加剧这个过程的进行,一般来说不通电这么久的闪存再次读取数据时,会出现读缓慢,主控无法纠正漏电数据时甚至会掉盘并且卡死。

因此,需要长时间冷储存数据的,建议还是使用机械移动硬盘,最好使用普通台盘进行归档储存。

二,安全系数较低。机械硬盘由于使用磁记录来存储数据,在理想情况下是可以保存几十年的,同时即使运气不好(多为磁头损坏)也是有较大概率可以恢复的。固态硬盘则不同,受于数据分布在几个闪存上,不像机械硬盘是连续的,如果运气不好导致了映射表丢失基本恢复是无望的或者难度非常高,加上前面提到的漏电性质,恢复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误删数据的情况,一般来说你删除文件只会删掉数据在盘中的映射表,看上去空间释放出来了,实际上数据还在。而固态硬盘有独特的trim指令,对于删除的数据,会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回收,彻底删除掉数据,加快速度,这时候已经是完全无法回复了。而对于机械硬盘还说,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原有的数据没有被覆盖写入,恢复出来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关于选购

一,对于移动机械硬盘来说,个人建议普通笔记本硬盘套壳>直接售卖的移动机械硬盘,性能更高,坏盘率更低,更稳定。

二,对于移动固态硬盘来说,有以下几点选择,因人而异:

直接买品牌的移动固态硬盘,一般价格十分高昂,速度也一般,但是外观都会不错,适合商务人士普通固态硬盘套壳,建议购买SATA的(NVME的价格会高很多,而且受到转接主控和设备的限制,速度部分使用场景和SATA差不多,不再赘述)价格相对便宜,速度看转接主控(后面会有tips提到),适合大众使用固态U盘,就是固态硬盘主控与转接主控集成在一块U盘板子上的U盘。价格相对比第二种高,但是性能极致,现在只有一些不知名品牌和个人DIY在做,大牌子除了闪迪都没有类似产品,DIY的可以在咸鱼上找到,一般不用担心稳定性问题,甚至用料都会比品牌货好很多,毕竟真材实料看得见,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帮做,图为近日做成的2246XT搭配东芝MLC的128g成品

Tips:关于转接主控的选用,前面已经提到了NVME固态套壳不适合大众使用,因为只有USB3.2 GEN1(也就是最早的USB3.0和 USB3.1 GEN1,一个东西)大量普及,其速率也就和勉强能跑满SATA固态,更别提NVME了。USB3.2 GEN2至今还有很多笔记本和主板不愿意搭载,使用条件相对苛刻很多,日常使用很少能碰到这个接口。所以下面只介绍三种比较常见的SATA转接主控:

JMF578,这个在便宜的硬盘盒里见的最多,性能较低,顺序420/380、4K13/30这样ASM1351E,这个价格比JMF578会稍贵,性能也相对高一点,主要体现在4K性能上ASM235CM,这个价格一个顶前面两个,属于USB3.2 GEN2主控,但是即使跑在GEN1下,4K速度也有着近翻倍的提升,体验还是和前两个完全不同的。

文章首发在知乎 @凌风丿 账号,转载前烦请提前联系说明,并表明出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