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都是痛点”,青年制片人如何成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影制片人招聘条件 “浑身都是痛点”,青年制片人如何成长?

“浑身都是痛点”,青年制片人如何成长?

2024-07-18 01: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 | 张颖  编辑 | 师烨东随着国内电影产业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这个由光和影交织出梦想的行业开始吸引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大大小小的剧组里,年轻人的身影随处可见,甚至导演、制片等电影项目的核心岗位,也越来越多地由青年从业者挑起重担。

“现在行业甚至要求年轻的制片人们是既懂制作又懂管理还会财务的全能型人才。” 对于统领整部电影的制片人来说, 行业发展的同时,国内电影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化,有多位资深电影从业者对毒眸表示,当下青年电影制片人们所面临的挑战比以往更为严峻。

从前期挑选项目、找到合适的资金、搭建团队,到开机后如何控制住预算、把钱花在刀刃上、保证项目不出意外顺利进行,再到后期的上映诸多事宜等等——由于在制片人面临具体项目时,要处理的问题繁琐复杂、过程漫长,不少年轻制片人和毒眸吐槽,这一身份简直“浑身都是痛点”。

第13届FIRST青年影展期间,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与FIRST联合举办了“请回答,青年制片人”论坛,邀请了新丽电影CEO李宁、造梦机影业创始人刘军、黑鳍文化总经理王子剑、工厂大门影业CEO黄旭峰、突燃影业CEO阎云飞(顿河)以及井树文化创始人藤井树这六位资深电影制片人,对青年“制片人”的角色定义、职责使命与痛点瓶颈展开了探讨,尝试给出年轻电影制片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什么样的项目是“值得的”?

电影作为一项风险较大的投资,常常让很多从业者捉摸不透,一些资深、老牌的制片人都经常遇到意料之外的赔钱项目,年轻制片人的情况要更加严峻。目前国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个电影剧本项目诞生,这些类型不一、风格多样的项目,对于年轻、相对缺乏经验的制片人来说无疑是判断力上的极大考验。

当下市场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许多新手制片人感性判断上认为是好电影的项目,做出来后可能很难在商业上获得高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取舍、选择项目成了他们项目前期最大的问题。

“如果是商业片,建议年轻制片人先考虑观众最大的体量能有多少、是否有能与他们产生共情、共鸣的地方;如果是艺术片或者偏向导演个人表达的东西,只要是能打动人、被观众接受的,这时需要投入更大的心思,但也值得去做。”曾担任《影》、《爵迹》等影片制片人的刘军坦言。

《影》

对于很多年轻的制片人而言,刚进入电影行业往往很难接手到大体量的商业片,非商业片和文艺片是他们初期的主战场,而这一类的影片往往都很难在市场上获得较高的票房回报,但在刘军看来,作为影视公司的投资人,如果文艺片的情怀和表达的前瞻性都比较好,也能在市场上获得机会。

正在上映的影片《送我上青云》的制片人顿河表示,无论选择什么类型的影片,制片一定要尽力保证不赔钱的底线。“在我看来制片人其实很像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所以有两个标准是我非常坚持的,一是保本,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对资方负责;第二个标准是喜欢。”

《送我上青云》

对于很多电影人来说,从事这项风险极高的工作最大初心都来自于热爱,因此一个电影项目的创作团队往往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感性群体,这时需要有制片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即使无法成为爆款赚钱,也要尽力守住不赔钱的最低标准;而在这种理性之外,制片人如何选择影片往往也要最大地考虑到个人喜好,“当一个作品跟我们个人的情感、表达有相同之处,不管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制片人都会愿意为它付出更多。”

用什么样的卡司?

“在为项目找投资的过程中,其实演员是一个相对容易理解的切入点。”《东北虎》、《马赛克少女》等影片的制片人王子剑说道。当一个制片人拿着项目剧本去面对各种资方的时候,常常会被问及:“男女主演定了吗?”因此,如何选择、搭配演员也十分考验制片人的功力。

《马赛克少女》

在一些投资体量较大的影片中,为了保证票房和商业回报,片方往往都会选择一些有流量的知名演员,而对于本身成本就小的文艺片来说,原本很难吸引到一线明星的加入,但在今年随着杨幂、王源等众多大流量明星纷纷投身艺术电影,其为电影带来的声势和票房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着卡司阵容的重要性。

很多最初很难寻找到投资的影片都因演员的确定而得以顺利开机,“不同的演员气场也不同,当一个合适的演员进入进来之后,其他的演员会明白团队的创作目标和创作心态,这个时候一个好演员会形成很好的凝聚效果。”顿河在论坛表示。

顿河还透露,其新项目《风平浪静》也是由于章宇的加入促成了团队的顺利搭建,而藤井树的《荞麦疯长》也因为汇集了马思纯、黄景瑜和钟楚曦等知名演员而被认为是一部“让行业有信心”的作品。但是对于本来资源和经验都不够丰富的年轻制片人来说,找到知名的演员参与到项目中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风平浪静》

然而为了项目能顺利进行,制片人有时候往往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硬着头皮想办法。“因为在资方对一个新导演一无所知的时候,能做出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演员。”顿河说道。事实上,不管是商业电影还是文艺电影都不应该排斥已经证明了自己银幕魅力的明星演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我们制片人连一个演员都说服不了的话,怎么能说服资方?又怎么能说服观众呢?”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了明星演员的加入影片就有了票房保障,从《爱情公寓》、《欧洲攻略》到《上海堡垒》,即使有大卡司的明星加入,也无法抵挡影片负面口碑的扩散和票房的断崖式下滑。因此,制片人在对演员的选择上,一味追逐知名度和流量往往是很危险的行动。

“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挑选最合适的,这是最重要的,但往往选到后面都会被各种因素裹挟,”王子剑说道,“当然如果他恰好有名气,那就最好不过了。”

去哪为项目找钱?找什么样的钱?

从去年开始,随着当下市场从狂热褪去、资本趋向冷静,很多投资人选择观望、经历了赔钱教训的资方也谨慎再谨慎,这让很多人陷入了找钱愈发困难的境地,在大多数时候仍然要“论资排辈”的电影行业,新晋制片人找钱困难的局面格外明显。

对于资深制片人来说,找到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刚入行的新人,因此在担任《荞麦疯长》制片人的藤井树看来,为自己的项目找到最核心的融资点便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你需要一千万,要让资方知道你要一千万的理由是什么。”

《荞麦疯长》

而这个“核心”有的时候是故事的情感共鸣,有的时候是演员或者导演已经被证明了的才能,“五十万还是一百万或者一千万,年轻的制片人都要给资方一个值得投钱、有说服力的理由。 ”刘军说道。 不仅如此,不同体量的预算做出来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在王子剑看来,给五十块钱能做出五十块钱的东西,五百万能做出五百万的东西,制片人要让资方有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意识,“因为要匹配项目的定位,就需要很清楚地意识到资金不足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这些有弹性的地方往往需要制片人的经验和谈判技巧。 ”

至于这些钱从哪里来,这同样十分重要,藤井树表示,“不同的项目要找的钱是不一样的,毕竟钱的来路决定了项目的规格。”从影视公司的角度来看,工厂大门影业CEO、《春江水暖》等影片的制片人黄旭峰认为,要有意识地寻找两种来路的钱:“一是认可电影行业、不要求立刻套现、‘不管你’的钱;另一种是专业的钱,比如经纪公司、营销公司或者艺人投资,更专业的钱能协助我们产出特别优质的作品。”

《春江水暖》

尽管制片人为项目找到最适当来源的资金并不是件容易事,但新丽电影CEO李宁的看法仍然是将打磨好项目放在首位,“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第一我们都很爱电影,第二我们都在创作和寻找好的项目。我还是坚信好的项目是不难找投资的,好的项目是会被人抢的。”

怎么合理花钱?

即使为项目找到了资金,顺利开机后,“钱”仍然是时刻会困扰着制片人们的问题,没有经验的青年制片人更是容易面对拍着拍着没钱了的问题。

“每次出差接到电话,说导演、制片主任、各部门主创等同事要一起开个电话会议,我就知道准是钱不够用了。”即便有多部文艺片的从业经验,黄旭峰也仍然会受到剧组“花钱”问题的困扰——在电影拍摄进行过程中,预算超支而影响正常拍摄甚至导致项目暂停的情况都曾多次发生过,作为制片人,在项目开发策划和拍摄进行时如何“花钱”也是一门技巧。

因此,严格地定预算对制片人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步。黄旭峰反复强调一定要把剧本捋顺了之后才开始做预算,预算的提出不仅要有剧本实现要求的依据,还要根据拍摄实际情况反复确定,“在筹备期把制作进度进行纸上预演,所有主创一起对制作进度,力求精准。”

而事实上,在开机之后会发生哪些意外情况、钱花超了怎么处理等诸多问题处理起来则常常让年轻、没有经验的制片人头疼;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制片人和团队,也常常忽略预算中非常小的细节,并且在结算的时候发现这细小的部分超支十分夸张。

尽管在很多制片人的实际经验中,虽然这部分超支可以通过其他部分补回来,但这种“补”实际是并不规范的。 “对于一个成熟的制片团队来说,有一个基本点是需要让每一笔钱都经过一个健康、科学、良心的渠道来入账出账。 ”王子剑说道。

但即使有这样一个规范的出入账渠道、有经验丰富地制片人把控,也绕不开电影这项由“人”组成的艺术创造中“人的问题”。 王子剑认为,有些时候,制片人自己把细节抠得越细,越有可能将矛盾摆在明面,也有可能伤及团队的和气,这对项目反而更加不利,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团队、不同项目来具体定制人员配置和沟通策略,“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制片人自己要诚实地面对预算,多少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对自己诚实。 ”

这种诚实,很多时候都往往基于制片人自己对项目的了解上,刘军表示电影项目的核心卖点是什么、哪场戏是大头,会出什么样的意外、需要什么样的备选方案等等问题,都应该是制片人谙熟于心的事。而李宁则认为,对于年轻制片人来说,这种了解一定要前置,“项目完了复盘说需要多少钱、哪里出了问题,这都是亡羊补牢的事。”

制片人应该如何处理与导演的关系?

在组建好项目阵容、找到资金开拍后,制片人与导演和整个剧组的关系如何处理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与同样作为项目核心的导演的关系上,不同的情境让年轻制片人有了不同的对待方法。

当年轻制片人与一些成熟、知名的大导演合作时,后者往往仍是绝对 “强势”的一方。“比如和国内知名大导演合作,一般会拥有影片国内版本的终剪权的,毕竟他才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刘军说道。这种情况下,当制片人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与导演沟通时,往往需用电影市场的具体状况、因素去商量、说服导演,以做出调整。

姜文:什么叫预算?

而在与年轻的新人导演合作时,制片人们往往会给到他们一定的“保护”。

李宁认为,很多年轻导演并不是强势的创作者,需要对他们的才华进行保护,“让他们野蛮生长、保留创作才华,而不是拿市场等因素去限制他、让他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刘军也表示,尽管很多制片公司会把新人导演的终剪权归公司所有,但是导演自我表达的东西往往不能被粗暴地删除,这也是对年轻创作者才华的保护。

在处理和导演的关系之外,面对整个分工复杂的剧组,制片人要做的也同样“复杂”。 “青年制片人应该清晰自己的定位,虽然我们做这个职业需要追求进步,但并不意味着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你都要擅长。 ”王子剑表示,因此出现了制作、管理和财务三种不同方面的执行制片人,“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分别是什么,用优势补足短板,这样和团队才能磨合得更好。 ”

《我不是药神》团队,有徐峥、宁浩为文牧野保驾护航

而这种磨合,需要制片人与团队建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即信任。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体系中,制片人有时候会是导演的爱人、亲戚或者好朋友;即使一些新人导演的团队中也往往会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灯光、摄影、美术来完成电影项目——这些关系的本质都是基于信任,如果信任不存在、价值观不契合,往往会在项目进行时埋下各种各样的隐患,最终给电影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总的来看,制片人在整个电影项目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要处理的大小事宜和各方关系,都让这个身份成为一个“和稀泥”式的综合角色。“制片人不要想着要最好的摄影师、最好的特效,什么都要最好的,这是不可能的。要做的是要在创作端、资方和市场端中间找一个平衡点,”李宁表示,“如果能把握好这个平衡,就能稳住导演、说服资方,最终呈现出一个好的创作,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制片人。”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