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与学(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工理论培训教案有哪些要求和要求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与学(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与学(教学大纲)

2024-06-30 1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 微型计算机简介

1.3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

1.4 计算机维修基础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掌握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中央处理器

主要内容:

2.1 CPU简介

2.2 CPU的安装与拆卸

2.3 CPU的超频

2.4 CPU的选购

2.5 CPU常见故障与处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CPU的发展、CPU的安装与拆卸、CPU的超频、CPU的选购;掌握CPU常见故障与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CPU的发展、CPU的安装与拆卸、CPU的超频、CPU的选购;CPU常见故障与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CPU常见故障与处理的方法。

第三章 主板

主要内容:

3.1 主板的分类

3.2 主板的组成

3.3 主板的选购

3.4 常见主板故障处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主板的分类、组成与选购;掌握常见主板故障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主板的分类、组成与选购;常见主板故障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主板的分类、组成与选购;常见主板故障处理的方法。

第四章 内存

主要内容:

4.1 内存的分类

4.2 内存的发展

4.3 内存的性能指标

4.4 内存的选购

4.5 常见内存故障处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内存的分类、发展、性能指标和选购方法;掌握常见内存故障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内存的分类、发展、性能指标和选购方法;常见内存故障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常见内存故障处理的方法。

第五章 外存储器

主要内容:

5.1 硬盘

5.2 光驱

5.3 光盘

5.4 移动存储器

5.5 外存储器故障及排除

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硬盘、光驱、光盘、移动存储器;掌握外存储器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教学重点:

硬盘、光驱、光盘、移动存储器;外存储器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外存储器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第六章 显示系统

主要内容:

6.1 显卡简介

6.2 显卡的基本结构

6.3 显卡的性能指标

6.4 显卡选购指南

6.5 显示器

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显卡的发展、基本结构、性能指标、选购指南;理解显示器的作用、选购与维护的方法;掌握显示系统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教学重点:

显卡的发展、基本结构、性能指标、选购指南;显示器的作用、选购与维护的方法;显示系统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显示系统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第七章 声音系统

主要内容:

7.1 声卡简介

7.2 音箱

7.3 音频设备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

教学目的及要求:

理解声卡、音箱的作用;掌握音频设备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

声卡、音箱的作用;音频设备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

音频设备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

第八章 机箱和电源

主要内容:

8.1 机箱

8.2 电源

8.3 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机箱和电源的作用;掌握机箱和电源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机箱和电源的作用;机箱和电源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

教学难点:

机箱和电源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

第九章 常见输入/输出设备

主要内容:

9.1 键盘

9.2 鼠标

9.3 打印机

9.4 扫描仪

9.5 摄像头

9.6 数码相机

9.7 常见外设故障与排除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常见外设故障与排除的方法。

教学重点:

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常见外设故障与排除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常见外设故障与排除的方法。

第十章 计算机配件的搭配

主要内容:

10.1 计算机配件的综合选购与搭配

10.2计算机选购指南

10.3 笔记本电脑的选购

10.4 购机方案示例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计算机配件的综合选购与搭配、计算机选购指南;掌握笔记本电脑的选购原则和购机方案的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

计算机配件的综合选购与搭配、计算机选购指南;笔记本电脑的选购原则和购机方案的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笔记本电脑的选购原则和购机方案的确定方法。

第十一章 计算机硬件组装

主要内容:

11.1 微型计算机的组装

11.2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微型计算机组装前的准备工作和步骤;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

教学重点:

微型计算机组装前的准备工作和步骤;微型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

教学难点: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

第十二章 BIOS设置与升级

主要内容:

12.1 BIOS概述

12.2 BIOS参数设置

12.3 BIOS报警声的含义

12.4 升级系统BIOS

12.5 升级显卡BIOS

12.6 CMOS口令遗忘时的处理方法

12.7 常见BIOS故障处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BIOS、BIOS参数设置、升级系统BIOS、升级显卡BIOS;掌握BIOS报警声的含义、CMOS口令遗忘时的处理方法;掌握常见BIOS故障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BIOS报警声的含义、CMOS口令遗忘时的处理方法;常见BIOS故障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常见BIOS故障处理的方法。

第十三章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主要内容:

13.1 硬盘初始化

13.2 GHOST软件的使用

13.3 硬盘分区魔术师Partition Manager 8.0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硬盘初始化的方法;掌握GHOST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硬盘分区魔术师Partition Manager 8.0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硬盘初始化的方法;GHOST软件的使用方法;硬盘分区魔术师Partition Manager 8.0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硬盘初始化的方法;GHOST软件的使用方法;硬盘分区魔术师Partition Manager 8.0的使用方法。

第十四章 操作系统及驱动安装

主要内容:

14.1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14.2多操作系统安装及卸载

14.3安装驱动程序

14.4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14.5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卸载的方法;掌握多操作系统安装及卸载原理;掌握驱动程序、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掌握排除操作系统故障的方法。

教学重点: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多操作系统安装及卸载原理;排除操作系统故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多操作系统安装及卸载原理;排除操作系统故障的方法。

第十五章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主要内容:

15.1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15.2 计算机系统的优化

15.3 Windows优化大师简介

15.4 计算机病毒

15.5 黑屏与死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的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优化方法;掌握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预防方法;分析与排除黑屏与死机的故障。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的方法;计算机系统的优化方法;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预防方法;黑屏与死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教学难点:

黑屏与死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2. 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一  计算机硬件组装

实验内容及目的:

1. 熟练、正确、规范的拆装计算机各部件。

2. 对机箱内主要部件的连接有一个感性认识。

3. 感知主机箱内各部件拆装方法。

4. 理解开机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及维护中的作用。

实验二  计算机BIOS设置

实验内容及目的:

1.BIOS设置。

2.熟悉BIOS的设置方法。

3.了解BIOS的主要功能。

4.熟练设置BIOS常用功能。

实验三 计算机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实验内容及目的:

1.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2.熟练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3.掌握常见的磁盘工具的使用方法。

4.学会创建启动盘,并用启动盘启动及安装系统。

5.学会使用最基本的DOS命令。

实验四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一)

实验内容及目的:

1.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2.掌握安装常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方法。

3. office办公软件、看图软件、数据恢复等常用软件的安装和基本的使用方法。

实验五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二)

实验内容及目的:

1.系统备份与恢复。

2.了解备份与恢复的基本方法。

3.学会最常见的系统备份方法。

4.掌握最常见的系统恢复方法。

5.基本掌握Ghost工具的使用。

实验六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三)

实验内容及目的:

1.微机硬件测试。

2.掌握最新版本的使用。

3.了解最常用的硬件测试软件的使用方法。

4.了解常用硬件测试软件的搜索、下载、安装方法。

实验七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综合实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调查等方式,完成第10章的综合实训。

五、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1. 课堂讲授环节

在课堂讲授中,根据每一章的知识特点,普遍采用讲授法、启发法、实例法、演示法、课堂讨论法等。课堂中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对重点难点之处,以教师主讲、学生讨论分析为主;对一般易掌握部分,可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进行复习,由学生讲解学习为主。对于新的部件及产品,采用网络查询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实验教学环节

在实验课上,可以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采用分组设计法、启发法、讨论法等。要求学生对验证性分析性的实验,进行操作即可;对于故障现象与分析的内容,可在分组进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难而上,同时给出适当的提示和指导。要求每节实验课提交实验报告。

章节 课堂讲授(学时) 实验课(学时) 习题课(学时) 小计 第一章 1 1 第二章 2 1 3 第三章 1 2 3 第四章 2 2 第五章 2 1 3 第六章 1 1 2 第七章 1 1 第八章 1 1 第九章 1 1 第十章 1 1 2 第十一章 1 2 3 第十二章 2 4 6 第十三章 2 2 4 第十四章 自修 2 2 第十五章 自修 2 2 总计 18 18 36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可按照具体教学情况自行安排)

作者:李占宣

定价:49.50元

ISBN:9787302504443

本书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维修和配件的基础知识,配件选购与计算机维修方法,计算机整机的组装过程,BIOS设置与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常用软件安装与使用,以及计算机日常维护等。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引入了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 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在内容上强调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同时每章都配备了实训和一定数量的习题。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材(含公共课程),也可作为计算机DIY爱好者、计算机发烧友、装机人员、计算机维修人员的自学参考书和实用手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