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尖子班学生考进清华,珠海一中名师用“秘密法宝”培养“牛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珠海市一中 非尖子班学生考进清华,珠海一中名师用“秘密法宝”培养“牛娃”!

非尖子班学生考进清华,珠海一中名师用“秘密法宝”培养“牛娃”!

2024-07-05 2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问你,

一名教师最为珍贵而平凡的

理想是什么?

那无非就是:

目送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壮志凌云,

带给他们展翅高歌的力量。

珠海一中老师潘静,

正是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老师。

教师名片

  潘静,男,汉族,生于1969年1月,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珠海市第一中学名教师、名班主任,数学学科组长。先后获珠海市先进教师、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市高中教学质量和高中优生培育突出贡献教师等称号;2019年获珠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重点课题、珠海市十三五规划(第四批)等课题主持人;广东省应用统计学会中学概率统计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教育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近三十年来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多次被南方日报、珠江晚报、珠海电视台等省市媒体宣传报道。

在今年教师节,

潘老师收到学生杨明东发来的祝福信息。

此前,

杨同学以高考屏蔽生的身份

考入清华大学。

饮其流者怀其源,

学其成时念吾师。

一年又一年,

来自天南海北雪片似的书信,

一封封落到潘老师的掌中,

就像是高飞的鸟儿衔来了报喜的尺素。

他是学生眼里充满了爱与鼓励的“潘哥”

他让梦回一中的学子感到无比牵挂

毕业生犹记得他讲课时额上密布的汗珠

学生曾提笔细细描绘他的面容

能够一手教出考入清华的学生,

这位老师究竟是怎么做的?

让我们慢慢地走近他,了解他……

每一项数据的背后都有故事

  2019年6月24日上午,高考揭榜。前一天晚上开始,潘老师的手机就几乎不间歇地收到消息。将近一宿没合眼的他,拿起笔,在自己做的表格上一个个填写着学生的成绩情况。

  统计工作接近完成的时候,他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别人都在为成绩狂欢的时候,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扶着眼镜凝视屏幕,心潮随着表格里记录的分数而起伏。

  “这一届学生的工作就算是告一段落了。”然而,他没说出口的是,除了躺在他电脑里那一列闪亮的学生成绩之外,其他成绩较为黯淡的学生,仍需要他逐一找来仔细谈心……

  潘老师收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数据库”,里面集齐了班上46名同学,从高二下学期到高考前,每一次重要考试的各科分数,以及班级、年级排名。他喜欢用数据潜心观察学生的成绩变化,通过数据去分析、发现问题所在,只要闲来没事,潘静便会认真翻阅、整理,据统计,该份“数据库”共有数据超过15000项。这个需要付出大量花费精力和时间的行为,他已经默默持续了多年。

理科平行班交出的“神奇答卷”

  珠海一中2019届高三12班,班级内的同学在整个年级的理科班中位于中游水平,潘老师是在高三的时候接手担任该班班主任。

  上任伊始,潘老师就开始了他雷厉风行的班级管理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班级内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的学习劲头都逐步适应了高三的高强度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拼搏,这个平平常常的理科平行班交出了一份神奇的答卷,全班46名同学齐心协力,携手越过本科线,同时,1位屏蔽生在此诞生。

  对于如何指导高中生学习,潘老师颇有体会,而面对这样的成绩,潘老师认为自己只是做到了“三件小事”。

“小事”一:用数据说话

  第一次考试之后,潘老师像往常一样整理完数据,做着各种各样的对比,几番斟酌之后,他决定把这些数据制作成对比图,直接明了地展示给学生们看。

  结果,在那次考试后的班会上,潘老师在PPT上选择了当时考得最好的同类班级,将每个科目都进行了对比,从而总结出班级的主要差距存在于理科综合科目,然后,又将自己的班级成绩和相同教师任教的班级进行小题分对比,逐个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

  短短一堂四十分钟的班会课,他分析了上百个数据,同学们在数据的直观展示下,对潘老师接下来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十分信服,执行起来也是干劲十足,在接下来的考试中逐步弥补了差距,慢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事实上,很多同学在事后回想起这堂班会,都认为那不仅仅是针对一次考试的分析,在更深的层面上,潘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种用理性分析寻找问题的方式。在之前,大多数的同学只是能依稀感觉到没考好,但是并没有体会到是哪里没考好,但在此之后,大家开始习惯用这种方式对自己进行分析,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小事”二:用数据打开学生的内心

  高三中段的时候,潘老师班级里一位状态不错的同学突然之间成绩大跌。这个孩子素日开朗且乐于学习,但在一次考试失利之后,进入了一个怪圈:越是想考好,就考得越不好。家长非常焦虑,时常和孩子进行沟通,但是家长沟通得越多,孩子却心理压力越大,接二连三地在各种考试中失利。

  潘老师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专门挑了孩子回到学校的时间给家长打了电话,反复开导家长要信得过孩子,给孩子自我调整的空间,但家长的焦虑很难得到缓解,反复恳请潘老师给想想办法。最后潘老师应承下来,答应找孩子好好谈一谈。

  在此之后,潘老师又一次打开他的“数据库”,找出了这位同学这几次考试的得分情况,反复对比中发现,这个孩子的知识点掌握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总会出现各种低级失误。依据多年来的经验,潘老师很敏感地判断出这个孩子可能是压力导致考试不够专注。之后,潘老师找到这位学生,轻描淡写地和他聊了几句,丝毫没有提成绩的问题,只是陪着孩子聊了会儿天,释放他的压力,结果在下一次考试中,那个孩子果然又回到了从前的位置。

“小事”三:成为学生的益友

  教育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另一个孩子的情况就与前一个大不相同。与班里其他孩子相比,这个孩子比较单纯、天真,做事一贯温吞而慢条斯理,即使到了高三,也时常出现有迟到、自习课外出等小问题。他在功课方面倒是努力,甚至经常熬夜写作业,但是由于效率不高,经常不能完成作业。

  潘老师在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之后,决定采用对症下药的方式对他进行教育。经过留心观察,潘老师找了一个月明风清的晚上,把这个孩子叫出来谈心与交流,首先肯定了他的努力上进,这让一直自认为不受老师待见的孩子颇感意外,逐渐地敞开了心扉。潘老师循循善诱,针对孩子晚上熬夜影响白天的效率,导致得不偿失,以及怎样有效地利用时间和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等方面对孩子进行了劝诫。

  这一番教导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那孩子就像在迷宫里找到了方向,照着老师的指引,同时靠着自身的努力,很快成绩就有了很大的起色,最终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用潘老师自己的话说,高三就是一个个极为平凡的小故事连成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的每个决定,都需要慎之又慎的分析。这一个个的故事后面,也有着一位殚精竭虑的老师......

同校的管培祥老师在

青蓝工程中曾与潘静老师进行师徒结对,

对于“潘师父”,

“徒弟”管老师如此评价道:

  深入浅出又严谨细致,这是潘静老师给我的最深刻印象。平时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方方面面,总可以看到他拿着各种各样的表格,做着一丝不苟的登记。几十年如一日地对待着自己的课堂,每一个貌似不经意的信手拈来,都来自于反反复复的斟酌权衡。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业绩无算,桃李满园,但他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依然会仔细修改教案,直到最后一晚还在对一些貌似并不重要的细节进行最后的优化。我想,正是潘老师这样的教育坚守,造就了他教育历程中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他常说,“我干的从来不是什么化腐朽为神奇,我是在努力促使每个'神奇'自己发光。”

为师半生,桃李满园。

潘老师虽无法完全铭记自己教过的

每一位学生,

但他把自己和学生的合影

悉数珍藏,如获至宝。

他说:

  做老师,尤其是做班主任,平时的闲暇时间很少,但一有空,就总愿意摆弄摆弄这些照片,看看上面这个学生现在如何如何有成就了,那个学生现在读博了,想想他们当年的样子,就感觉自己还是年轻时的样子......

来源:市教育局师资科、珠海市第一中学 管培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