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执政本领 提高治理能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代科学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增强执政本领 提高治理能力

增强执政本领 提高治理能力

2024-06-27 0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期嘉宾

  洪向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

  张 杨 青年学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博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如何理解治理能力的内涵?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本刊就相关话题专访了两位学者。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在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上狠下功夫

  记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如何理解“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怎样提高治理能力?

  洪向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段论述阐明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本含义。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向国人和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鲜明制度优势,而制度优势彰显的背后则是超强的国家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在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上狠下功夫。

  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首先体现在制度执行力上,有制度不执行,或者不按制度办事,哪能提高治理能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制度和法律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维护制度和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执行制度和法律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执行制度没有例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等基本法治观念,彻底摒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决不在执行制度上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对各种执行制度不力甚至破坏制度的行为,领导干部要敢于挺身而出、坚决斗争。

  记者:如何理解“国家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张杨: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好的国家治理体系下注重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善于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是我们党自十八大以来有效解决一批结构性矛盾,使很多领域在短期内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的成功经验。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尽快学会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协同配套,做到完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两手抓”,坚持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切实做到用现代化治理能力、治理效能支撑早日建成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

  “13个坚持和完善”是全面深刻把握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逻辑内容的核心要素

  记者:结合《决定》中的“13个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把握?它们之间有何关联?

  洪向华: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三步走战略步骤,并指出要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需要做到“13个坚持和完善”,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绘制了完整图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国家治理能力是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表达,由此视之,“13个坚持和完善”是全面深刻把握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逻辑内容的核心要素。

  张杨:从治理主体划分的逻辑来看,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把握。

  第一是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摆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充分显示其极端重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制度具有统领性地位。要通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推动各级党组织、所有党和国家机构把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方位体现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有效转化为国家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优势。

  第二是党和国家机构的履职能力。党和国家机构是指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和群团工作体系,其履职能力体现在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武装力量战斗力、群团组织活力,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动。”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建组织架构、实现机构职能调整,破除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机制的弊端,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大大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但这只是解决了“面”上的问题,真正要发生“化学反应”,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第三是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因此,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是人民的权利,也是人民应尽的义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人民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大格局之中,汲取群众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积极反映群众意志和愿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和发展国家治理体系,以此助推治理能力的提升。

  要切实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促进制度效能转化,要靠制度、靠高素质干部队伍

  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如何理解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与增强执政本领之间的关系?

  洪向华:党的领导确保国家治理的方向不偏离轨道,而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制度执行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因此,要切实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促进制度效能转化,要靠制度、靠高素质干部队伍。

  本领是实然的、可以习得的,但能力更多是强调一种应然的存在,是本领达到一定程度的聚合和凝练。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促进制度效能转化,关键是增强党员干部的执政本领,使本领上升为系统的、全面的国家治理能力。

  张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并提出党员干部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正是凭借着各方面的高强本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名成员的党组织,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成功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当前,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各方面各领域工作制度越来越健全,每个领域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制度和规定。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统的力度,强化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又要注重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发挥专业人才的技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工作任务越艰巨复杂,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严格执行制度,坚持照章办事,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开展、有始有终。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制度执行力,都决定着这个领域、这个部门、这个单位、这项工作的治理能力。党和国家事业就是靠各方面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一项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来向前推进的。这就如同一个乐队,只有每一个乐手都听从指挥、遵守乐谱,把自己承担的任务完成好,才能演奏出一曲壮丽的交响乐。(本报记者 李自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