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批准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环境实验室建设方案模板图片 关于批准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的通知

关于批准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的通知

2024-01-03 08: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科办基字[2007]50号

北京市、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湖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岛市、深圳市科技厅(委、局),铁道部科技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展规划司: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精神,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我部于2006年底全面启动了在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    目前,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研究,我部批准“提高石油采收率实验室”等36个企业实验室的建设申请(名单见附件1)。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上述36个实验室即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一般为两年),可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名义开展工作。    2.为保证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质量,我部将组织对这些实验室进行建设计划论证。请你们组织相关实验室和依托单位认真制定实验室建设计划(具体要求见附件2),并于2007年8月31日前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格式见附件3)报送我部。    3.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要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实验室要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提升和改善实验室环境和条件,培养、引进和稳定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要特别注重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面向行业开放服务,增强技术辐射能力,带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5.请你们继续重视和支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和经费,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基地。

    附件:1. 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2. 制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注意事项          3.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格式)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七月九日

附件1: 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1        提高石油采收率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资委 2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3        金属材料挤压/锻压 国机集团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国资委 4        建设机械关键技术 长沙建设机械科学研究院 湖南省 5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 机械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6        混合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及装备技术 冶金自动化院 国资委 7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 广州电器研究院 国资委 8        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 中国农机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9        金属多孔材料与技术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陕西省 10   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 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 国资委 11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12   建筑安全与环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13   绿色建筑材料 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 国资委 14   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 西南化工研究院 国资委 15   无线移动通信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资委 16   新一代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17   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国资委 18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 铁道科学研究院 铁道部 19   新农药创制与开发 沈阳化工研究院 国资委 20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 北京矿冶总院 国资委 21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长沙矿冶研究院 国资委 22   煤炭安全基础研究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国资委 23   危险化学品安全控制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国资委 24   电网安全与节能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25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国资委 26   数字化家电 海尔集团 青岛市 27   数字多媒体技术 海信集团 青岛市 28   无线通信接入技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 29   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 浪潮集团 山东省 30   水力发电设备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 黑龙江省 31   高档数控机床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 32   煤液化及煤化工 兖矿集团 山东省 33   硅沙资源利用 北京仁创集团 北京市 34   种苗生物工程 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宁夏回族 自治区 35   先导化合物研究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市 36   新型药物制剂技术 扬子江药业集团 江苏省

附件2:   制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注意事项 1.制定实验室建设计划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明确建设目标、制定建设方案、落实建设经费。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实验室应在凝炼科学发展目标、明确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组织科研队伍、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完善和提升实验研究平台、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 2.制定实验室建设计划应按照《关于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并针对实验室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特别要注意吸收评审专家组的意见。建设计划目标要明确具体,落实措施要得力,并具可操作性。 3.新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应严格落实以下要求:实验室直接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具有相对独立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仪器设备专管共用,科研用房集中。依托单位重视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名称和研究方向应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避免过于宽泛。 4.招聘实验室主任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接此通知后,请你们参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立即组织有关单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名义进行实验室主任招聘工作。招聘信息须公开发布,并对应聘人进行严格评审。招聘工作结束后,将确定的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1人)报主管部门审查,并抄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5.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会同依托单位负责人制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并填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格式见附件3)。 6.《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经严格审查、加盖依托单位、上级企业集团及主管部门公章,一式5份(勿用塑料封面)。我部将认真审查,并择期组织专家组对各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等进行可行性论证。   联系人: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基地建设处  赵常青、陈文君 电  话:010-58881556 E-mail:[email protected]  

附件3: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封面格式)     实验室名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〇〇七年制   内容提纲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吸引人才计划。 四、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 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在推动产学研结合、面向行业开放服务、增强技术辐射能力、带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的设想。 六、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名与简介 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与简介。 七、依托单位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八、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九、依托单位意见 十、上级企业集团意见 十一、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件1. 实验室主任招聘工作报告(招聘过程、推荐人选详细介绍、依托单位推荐意见、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件2. 实验室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其中研究人员按照研究单元排列。) 附件3. 学术委员会提名名单 附件4. 实验室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5. 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清单 附件6. 实验室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件7. 实验室重要获奖清单 附件8. 实验室重要专著、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