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防治医联体正式签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防治医联体正式签约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防治医联体正式签约

2023-05-30 0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医疗服务协同发展,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5月27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医联体签约揭牌仪式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四楼大礼堂隆重举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吴炅致辞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吴炅,淮安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淮安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东辉,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吉雅玲出席仪式并致辞。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玉龙,纪委书记徐继凡,副院长张晓雨及全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诊疗组长等400余人参加活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玉龙主持签约仪式。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吉雅玲致辞

  吴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沪淮连心,互惠共赢,本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上海与淮安之间架起一条合作沟通的“快线”,这对双方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助益良多、意义非凡,对淮安以及周边肿瘤患者更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双方医院将围绕乳腺肿瘤、大肠肿瘤、头颈肿瘤和胃部肿瘤等病种,结合放疗、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模式,深入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进修学习、技术平移、转化研究等多方面的合作,携手推动肿瘤防治体系的建立健全,共同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肿瘤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郑东辉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群众对健康的期盼更加强烈,“专科能力突出”是“医在淮安”的重要标志,也是“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加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医联体,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和起点。此举是整合型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积极探索,有效承接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将进一步加快淮安市肿瘤防治水平的提升,广大淮安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国内顶尖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希望淮安市二院以本次合作作为医院发展和专科建设的新起点,加速提升医学科技水平,更好为百姓提供更优质高水平的全周期医疗服务,为打造苏北区域医疗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玉龙主持签约仪式

  吉雅玲书记在致辞中代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淮安二院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次协议的签署,是淮安市二院高质量发展历程中的一件盛事。希望淮安市二院肿瘤疾病相关科室把握机遇、借梯登高,在上海专家的帮助下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健康淮安”贡献二院力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吴炅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吉雅玲书记签约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吴炅,淮安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淮安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东辉,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吉雅玲,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玉龙,纪委书记徐继凡,副院长张晓雨,甲乳外科主任黄选东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专科医联体共同揭牌。

  在授课环节,吴炅教授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基本情况和学科发展之路,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黄选东主持授课。吴炅教授和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淮安市二院甲状腺乳腺诊治中心及消化内镜中心、超声医学科等区域。

  淮安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淮安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东辉致辞

  在甲乳外科病房,吴炅教授带领市二院甲乳外科团队进行查房,从临床治疗、学术科研、教学指导、病房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现场指导。

  在手术室,吴炅教授对两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演示,其精准的手术定位、高超的手术技巧、清晰的手术视野让淮安市二院甲乳外科团队获益匪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防治医联体正式签约

  本次双方签定医联体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医院将进入更长远、更广阔、更深入的合作模式。今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各学科专家将不定期来院坐诊、开展疑难病例查房、指导手术等,并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双方将共同努力,将防癌抗癌的“关口”前移,打造区域内肿瘤全程管理的典范,为肿瘤患者提供同质化、标准化的服务和全程化管理,提高淮安市二院相关学科的综合诊治水平,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王惠 王宇)

  校对 李海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