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华语乐坛 数据告诉你怎样走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菲唱片总销量多少 20年华语乐坛 数据告诉你怎样走过?

20年华语乐坛 数据告诉你怎样走过?

2023-05-29 1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由华西都市报打造的“2014年度名人堂”,即将重磅发布年度音乐、年度电影、年度电视剧、年度书画家四大榜单。这是一份联动云数据、席卷网络的榜单,其中“年度音乐”是联合中国移动音乐基地发布,数据直接反映客观事实,因此更加公正,流量指数打造权威产业晴雨表。

现在,数据还在最后的精确整理之中,27日本报发布了编辑部的热曲小预测,今天让我们用大数据的方式,来理清20年以来音乐的脉络。很庆幸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经辛苦积攒零用钱,换取一盘小虎队的磁带;我们也曾经跪求妈妈买一个CD机,或每天饭点蹲在电视机面前等待“点歌台”;我们后来也曾经在网络上下载免费的歌曲,现在开始收费了,我们也欣然接受……我们生在卡带的“白金时代”,(何为白金?先来科普一下,以香港为例,香港IFPI(香港统计唱片销量的权威数据)之前标准是唱片销售2.5万张算金唱片,5万算白金唱片,10万算双白金,15万算三白金。)长在网络的“数字时代”,伴随着华语乐坛的二十年的风云变迁,载体在变,好听的音乐没变。

巅峰时刻

当年唱片业有多辉煌:这个生动的比喻足以说明:“在当时一个砖头砸下来,砸中三个人里边可能有两个是做音乐的。”

上世纪90年代 乐坛的巅峰时期四大天王引领的卡带“白金时代”

在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那时候没有网络下载,只有购买卡带,唱片销量当然就成为歌手受欢迎程度的最直接体现。记忆里那个时代的当红歌星们随时都在庆祝白金、双白金,还会为此筹办各种盛大的庆功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乐坛进入了巅峰时期,随着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及张国荣退出歌坛,张学友凭歌唱实力,开始锋芒毕露,影视红星刘德华进军歌坛,黎明迅速蹿红,郭富城在台湾一夜成名第二年返港发展,四人凭超高的人气与唱片销量称霸歌坛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被传媒称作“四大天王”。

而女歌手方面,王菲、林忆莲、郑秀文的唱片也从来都是销售保证。与此同时的台湾地区乐坛,王杰、齐秦、庾澄庆、小虎队、林志颖、任贤齐等独领风骚。张学友也在这个时期奠定“歌神”地位。据后来的权威统计显示,2000年张学友唱片总销量就超过4000万,仅1993年《吻别》400万张,1995年以销量500万列全球歌手年销量第二参加世界音乐奖,1996年《忘记你我做不到》300万张,1997年《想和你去吹吹风》200万张……刘德华紧随其后,2000年唱片销量2000万。

内地乐坛也在这个时代见证了奇迹的发生。今天当《爱情鸟》、《同桌的你》、《大哥你好吗》、《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寂寞让你如此美丽》等歌曲的旋律再度响起,许多人仍能朗朗上口地背出大段歌词,脑海中涌现出林依轮、老狼、甘萍、陈琳、陈明等久违的面孔。那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继上世纪80年代的“西北风”创作横扫歌坛之后,流行乐坛出现空前大发展的时期。“这一年发片的歌手,想不红都难。无数的资金洪水般涌入流行乐坛,把这个刚刚兴起的行业恶捧成一轮红日。”当年参与其中的音乐人表示,“在这么短的时间段里30多个歌手能够同时占领市场,并同时被歌迷、大家所喜爱接受,这在流行音乐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还有一个更加生动的比喻:“在当时一个砖头砸下来,砸中三个人里边可能有两个是做音乐的。”

辉煌不再

下滑有多厉害,这个金唱片标准的调整足以看出心酸:香港IFPI总裁介绍,他们在2008年将金唱片标准调低至1.5万张,白金唱片为3万张,作为之后的标准

上世纪90年代末 唱片业急速滑坡盗版入侵辉煌不再 金唱片标准也调低

作为乐坛的风向标,在上世纪90年代末经过金融危机后,随着四大天王的逐渐淡出,进入新世纪后香港乐坛,只出现了谢霆锋、陈奕迅等的辉煌。香港音乐市场每况愈下,以至于2007年香港市场沦落到单张唱片销量能达“金唱片”的歌手连10人都不到。为此,香港IFPI总裁介绍,他们在2008年将金唱片标准调低至1.5万张,白金唱片为3万张,作为之后的标准。与辉煌年代实体唱片动辄卖个十万张,想想也是心酸。

网络的飞速发展,版权意识的淡漠,让盗版愈发猖狂,直接导致音乐市场日渐凋零。很多人认为:大家都在抄,所以我也可以抄;大家都在侵权,所以我的侵权无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互联网以野蛮生长的方式碾压了音乐界。在全球某权威调查榜单中显示,华语唱片市场,从1997年的世界排名21位,一直往下掉,1998年掉到34位,2000年掉到36位,2001年稍稍回升到34位。这时,不得不提起周杰伦,周杰伦的异军突起一炮而红让后来几年的内地唱片市场剧烈飙升到1997年后最高排名,19位!

可惜孤掌难鸣,2007年的华语音乐市场落后到2001年的水平,2009年跌落39名,一蹶不振。

2003年,台湾地区本土滚石唱片公司关闭了实体唱片发行渠道,2011年大陆最大的流行音乐公司太合麦田停止签约艺人,许多曾经执著于音乐本身的独立音乐厂牌消失,成为人们记忆里的符号。歌手吉杰曾经这样感慨:“为了养活音乐,我们拍戏;为了养活音乐,我们主持;为了养活音乐,我们走穴;为了养活音乐,我们办杂志。现在,我们又开餐厅了。”

很多局外人并不知道,靠音乐谋生的愿望竟然这么奢侈。宋柯之前弃唱片公司而去卖烤鸭,吉杰这样小有名气的歌手尚且境况如此,不知道那么多还没有出头的歌手和独立音乐人的生存状况是多么不堪。不少从业者痛心疾呼:“对普通人来说,音乐是一种爱好和茶余饭后附加产品,但对于以音乐为职业的从业者们来说,音乐就是他们的全部。如果从业者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内容生产者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最终伤害的也是整个产业。”

又见曙光

2005 年,几乎所有的唱片公司都把无线增值市场看成自己未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2005年 中国音乐产业迎来转折数字下载带来的巨大市场

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音乐产业的转折年,数字音乐在音乐产业中的地位迅速崛起,几乎所有的唱片公司在对中国移动运营商们感激涕零的同时,都把无线增值市场看成自己未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据了解,由彩铃带来的高达数十亿元的巨额销售收入让传统唱片商们首先感受到了数字化音乐的市场潜能。而根据普华永道的

研究报告,到2009年,数字发行将占到整个亚洲音乐市场的60%,传统的CD和卡带在音乐市场中的角色将不断削弱,这股数字音乐的大

势已是无法阻挡。

面对如此形势,在2005年底和2006年初,像太麦这样的唱片商已经不满足于从手机平台分得增值利润,而是开始主动将自己的营销模式数字化,干脆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并且,这种做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12月20日,太合麦田将旗下超人气偶像歌手李宇春的第一支单曲放在网上首发,据说当天就有几万首的下载数量,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们最好的预计。与此同时,国内很多音乐网站的付费下载业务也相当红火,这样的现实让2006年中国音乐产品的数字化营销呈现出旺盛的势头。

与此同时,2012年开始,音乐服务网站也开始尝试收费下载。当年4月1日,某音乐服务网站曾在其首页上宣称:“自下一版本起对歌曲下载收费。”或许是遭到网友反对,第二天,他们官方再声明音乐依然免费,收费是愚人节礼物。尽管像是个乌龙,但业界仍将其视为对市场的试探。同年,国内主流音乐网站和15家大唱片公司共同讨论的模式暂定为包月收费,按用户需求定制不同收费等级,不同等级获取不同服务。这些音乐网站也已基本达成一致,逐步推行免费+收费双重运营新模式,即在线试听仍然免费,下载则须1元/首,或实行20元左右的包月收费。

剑走偏锋

除了传统售卖音乐作品的数字版权,也有一些新派唱片公司在思考着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模式。

如今 新派唱片公司在思考新的盈利模式用互联网思维来拯救音乐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摩登天空。它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音乐演出,旗下已有4个音乐节品牌并在不断细化,而4年之前尚不到2万名观众的草莓音乐节在2013年的观众人次已近40万,而摩登天空旗下音乐节也都在第3年实现盈利。摩登天空将音乐节从北京、上海带入全国的二三线城市,各地Live House和剧场演出也在复制着摩登天空的音乐气质。唱片业被盗版弄死,版权起来后被互联网免费弄死,现在只能通过音乐做品牌,做影响力,最终实现粉丝经济和体验经济的价值释放。2012年,音乐节已经为摩登天空贡献了近一半的营收,随着互联网企业的成长,陌陌,乐蜂网,嘀 嘀打车,高德地图,多家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地进入草莓,但摩登天空旗下音乐节的收入依旧有60%来自门票,维持了音乐节这个模式的良性运转。

不仅如此,摩登天空已经开始在镇江建自己的音乐博物馆,它其实是由博物馆、商圈、现场演出场地组成的音乐文化综合体。 华西都市报记者伍翩翩

反响 李宇春:会持续关注“名人堂”

在2014年,尽管唱片业依然展现颓势,但不少歌手仍在坚持和坚守着自己的音乐信仰,李宇春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年,李宇春在为着音乐忙碌,精心打造的新专辑《1987我不知会遇见你》一经推出就赢得极高的口碑和市场反响。

李宇春说,她关心专辑销量,并不是只关心自己,“我自己再好,这个大环境不好,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你辛辛苦苦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做一张唱片,最后无非在榜单上停留一点点时间。不过,现阶段我还在坚持和死扛着。”

与此同时,李宇春今年做演唱会、做音乐节目的评审,都在履行着对音乐的坚持。长期以来,音乐领域的各种排行榜层出不穷,标准各异。

华西都市报此次联合中国移动音乐基地发布的“2014年度音乐·名人堂”指数不存在竞价排名,数据直接反映客观事实,因此更加公正。昨日,记者连线李宇春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春春对家乡媒体能那么关注音乐和音乐人非常开心,“春春会持续关注这个活动,下载量就是音乐作品是否受欢迎的直观体现,当然,如果能够有幸入选也会很高兴。”

经典回顾

一年一首歌人人都会唱

1994年:张学友《祝福》前一年的《吻别》横扫亚洲,张学友趁胜追击再推出《祝福》,唱片总销量超过350万张。那时候饭点前播放的《点歌台》节目,每天必被点N次,几乎让人听到吐。

1995年:刘德华《真永远》这一年刘天王拼了,裸上身拍摄的MV和专辑封面一出来就引爆眼球,而专辑主打曲《真永远》全亚洲卖出200万张。

1996年:任贤齐《心太软》不想再赘述这首歌当年火到什么程度,堪称那个年代的“神曲”。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都是“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

1997年:刘德华《中国人》它是刘德华为庆祝香港回归而演唱,曲调朗朗上口,几乎全球的华人唱着这首歌时都热血沸腾。

1998年:王菲那英《相约九八》当年春晚最大的亮点,两大天后首度联袂献唱,直至今日仍旧是各大卫视回顾经典和争相模仿的歌曲。

1999年:赵薇《有一个姑娘》神剧《还珠格格》第二部的主题曲。当年就凭这个剧和“赵薇”两个字,不火也难。

2000年:梁静茹《勇气》梁静茹凭借这首歌一炮而红,清亮甜美的嗓音立刻俘虏了全亚洲的耳朵,曲调清新,KTV至今大热。

2001年:周杰伦《双截棍》将RAP 开创出中国风,以华语乐坛少见的风格而传唱至今,是周杰伦的代表作。

2002年:信乐团《死了都要爱》难度极高,但总有各种好事者要去挑战,也是选秀的热门歌曲,反正唱下来喉咙基本啥呀一半。

2003年:陈奕迅《十年》当年在KTV里想扮苦情、扮痴情的基本都要点这么一首,彩铃也一度响彻街头巷尾。

2004年:杨臣刚《老鼠爱大米》真的非常非常无聊的一首歌,但是却开创了网络神曲的先河,从此网络歌手找到了一片天,成为一股乐坛新势力。

2005年:容祖儿《挥着翅膀的女孩》容祖儿在内地终于有了主打曲,再也不是名气大过作品。春晚上唱过这首歌之后,容祖儿的内地邀约也极速飙升,每次必唱曲目。

2006年:周杰伦《菊花台》《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菊花台》真是珠联璧合,当剧情达到高潮时,周杰伦有些哀伤的歌声响起,不少女性苦倒在电影院。

2007年:陈奕迅《富士山下》陈奕迅在内地市场的第二神曲,反正那一年,我身边老老少少的彩铃音乐全是这个。

2008年:刘欢莎拉·布莱曼《我和你》奥运会开幕式上,两人的演出珠联璧合堪称完美。演唱虚幻、空灵、纯净,是中国元素与国际音质的完美结合。

2009年:慕容晓晓《爱情买卖》电瓶车搭载音响的最爱,走街串巷,哪儿都躲不开的“魔音”。

2010年:王菲《传奇》曾有人说,春晚团圆饭酒过三巡,微醺,突然王菲的《传奇》响起,至此明白“天籁”的含义。

2011年:王菲陈奕迅《因为爱情》还是菲姐,和陈奕迅的强强联手,尽管现场有些走音,但无法阻止大家对这首歌的深爱,KTV合唱类必点。

2012年:凤凰传奇《最炫民族风》哪儿有广场,就有广场舞,就有《最炫民族风》,无一例外。

2013年:李健孙俪《风吹麦浪》李健这首歌早已唱了多年,但有了春晚这个平台,再配上风头正劲的“娘娘”,立即再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