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代国画仕女图 空前绝后恐怕没有人能超越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录山国画线描图片欣赏 这些古代国画仕女图 空前绝后恐怕没有人能超越了

这些古代国画仕女图 空前绝后恐怕没有人能超越了

2024-07-08 20: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

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人物用笔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

线条多用铁线描,流畅圆润,飘逸不凡。

敷色十分讲究,体现出不同衣料的质感。

人物造型准确,虽用笔细致,却无媚俗之感。

仕女图

焦秉贞 册页绢本设色 纵30.2厘米 横2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为梧桐树下,芙蕖出水,绿叶如盖,

湖山春色中,美女乘船悠游,良辰美景,其乐融融

豳风图

吴求 册页 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2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豳风”是指今陕西及邻近地区的民风民俗,

作者据此画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八月剥枣》是其中之一,此图写几位农妇正在打枣的情景,

人物有老有少,姿势有动有静,情趣盎然。

漫清游图

陈枚 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3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

正月“寒夜探梅”、二月“杨柳荡千”、三月“闲亭对弈”、

四月“庭院观花”、五月“水阁梳妆”、六月“碧池采莲”、

七月“桐荫乞巧”、八月“琼台玩月”、九月“重阳赏菊”、

十月“文窗刺绣”、十一月“围炉博古”、十二月“踏雪寻诗”。

此幅图为“寒夜探梅”。

描绘了宫女们随其女主人在庭院内外的游赏活动。

千秋绝艳图 (部分)

佚名 长卷 绢本 设色 纵29.5厘米横667.5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著名、见诸于史实或传说并在社会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女性,所以称作“千秋绝艳”图。画中女子采用工笔重彩写出,多用铁线描钩勒衣纹。服饰敷彩妍丽鲜明。

每个人物都手持或配有最能代表和体现她们身份的配物,或琵琶,或花蓝,或笔硕纸墨,或书卷,或铜镜等,并在右上方,各题有七言绝句一首。画中人物相对独立,或坐或立,神态万千,通过飘逸的裙摆,招展的披帛,将人物统一联系在一起。

但人物面部略显雷同,皆为鹅蛋圆脸,长眉细眼,个性不强。

清 任熊 洛神图轴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生贵子图

冷枚 立轴绢本没色 纵95.5厘米 横43.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这是一幅寓意画,以桂树、妇人手中的莲花、芦笙以及膝下的幼儿,组成“连生贵子”的吉祥含义。人物刻画十分工细,勾线填彩,设色浓丽。妇人的疼爱愉悦之情与小儿活泼可爱之态,刻画得十分准确。

李清照像

崔错 轴绢本设色 纵56.7厘米 横5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宋朝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她一生大起大落,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词句。

她也成为后世画家的良好的题材,历史上曾经有不少画家画过她的像,如高埂《李清照小象》,崔错《李清照像》等。

崔错的这件作品是他的一件传世佳作,做品描绘的是淡妆素服的李清照,她斜倚奇石而坐,右手托腮,左手抚膝,默默无声作沉思状。

豳风图

吴求 南京博物院藏

《豳风图》是清代画家吴球创作的一幅以民风民俗为题材的人物画,共有两幅,本幅为《缝衣图》,几位仕女凭案围坐,手中飞针走线,正在缝制衣服,人物装束华丽,环境幽雅,当是富贵人家的场景。

图中人物姿态自然,用线轻细,设色淡雅,

背景用笔较为粗放。

纨扇仕女图

清 闵贞 立轴纸本墨笔 纵113.8厘米横4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仕女神态娇弱,流露出一种夏日疲困的气息。树干的苍老虬蟠与女子的妩媚身姿,曲线交叉,相映相称,构成新颖别致的格局,着意刻画仕女轻挥纨扇,脉脉含情之态。从图中可以窥见当时人对于仕女的审美情趣。闵贞传世的人物画以粗放写意者居多,此幅用笔严谨,人物线条的钩勒较为

流畅自如,是风格清丽的上细之作,为作者五十岁时的作品。

乔元之三好图

禹之鼎 卷纸本设色 纵36.5厘米 横107.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主要表现学者乔元之的生活意趣。

画中乔元之踞榻而坐,后面的案几上书卷堆积如山;

左边三个女乐人正吹拉弹唱,而右侧他的妻子和女仆抬出一瓮新酒。书籍、酒坛、女乐寓意着书、酒、音律“三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豪宕放纵,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

乔元之的面部用写真法绘出,勾染细腻,具肖像效果。

仕女用笔也较工整,设色清丽,

反映出作者另一种秀媚古雅的风貌。

贤母图

康涛 立轴绢本设色 纵136.7厘米 横6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从此图的题款“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

可以推知此为贤母向即将离家仆任的儿子所作的教诲。

画家以高超的笔法将贤母严肃训诫却又暗含离别伤感之态、儿媳恭顺侍立而又对丈夫依恋不舍之情、

儿子恭敬聆听却踌躇难离之意,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

人物在构图上呈一斜线排列,目光或低垂,或凝望,

各自不同,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配景的案几、床榻、屏风形成由近及远的层次感。

画风严谨,设色清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莲塘纳凉图

金廷标 轴绢本设色 纵56.9厘米 横65.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二首之一的诗意。原诗中有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联句,

图中景物与诗意相吻合。

笔墨工细,人物动态悠闲自在,衣褶用浓墨钩勒,

略似折芦描法,笔势流畅;布景简洁,设色雅淡。

山石用小斧劈皴,锋楞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

婕妤挡熊图

金廷标 立轴纸本设色 纵150厘米 横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取材于汉刘向《列女传》,表现冯婕妤挡熊的历史故事。

冯婕妤是汉元帝的妃子,一次随帝观看斗兽,熊从兽圈跳出,

左右侍从皆惊走,冯婕妤临危不惧,以身挡熊。

图中以工笔设色为主。笔法流利劲健,人物动作、神态描绘细腻,衣纹细致飘洒。刻画了当熊出兽栏的一刹那,在场的人均惊惶躲闪,只有婕妤毫不犹豫走下平台前去挡熊的情景,十分生动逼真。

平台、坡石、草坪、柳树,用笔挺健劲秀,树叶点染精细,

敷以花青色。结构严谨,具有生活气息。

明 吴伟《武陵春图》,纸本白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武陵春图》属于工笔白描一体,流畅秀润,风神隽永。武陵春是江南名妓,原名齐慧贞,传说她与傅生相爱五年,后傅生获罪被徙,慧贞倾其资财营救不得,竟忧惋成疾而死。画中的武陵春,一手支颐,一手执卷,沉浸在哀惋不平的思绪中。背景只一具石案、一盆疏梅,案上是琴、书、笔、砚,衬出武陵春的才女气质。画面上寥寥三五陈设造成的清幽气氛,可说以极简洁的象征手法烘托出她的高尚情操和悲剧遭遇。吴伟在这幅画上表现出对封建礼教压迫下,坚持真挚爱情的纯洁女性的深切同情,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画家的生活理想和民主精神。

清 顾洛《小青小影图》,绢本设色,

无锡市博物馆藏

此画以淡墨写意绘庭院中的树木竹石,点撇随意,韵味清冷。小青,据传为明万历间女子,杭州豪公子冯某妾。能诗善音律。

为大妇不容,被置孤山别业,抑郁而死。画中冯小青,清秀瘦弱,

顾影自怜,孤坐于案几旁,面带愁思,郁郁寡欢,颇现人物之神韵。

清 任熊《瑶宫秋扇图》,绢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以任熊为代表的“海派”画家,大都擅长诗、书、画、印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但他们不同于以往的文人画家那样讲求水墨清淡的“墨戏”,而是大胆地将大红大绿用于画面,显出一种绚丽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审美风尚。《瑶宫秋扇图》工笔画一手执纨扇、姿容清丽的女子。线条刚劲、飘洒,

时出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俗趣味。

宋 王居正《纺车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表现了农村妇女的户外劳动。全幅主题突出,构图巧妙。

近景描绘的人物被两条飘浮不定的线条分为两组,线的一端是边摇纺车边哺乳的中年妇女、围其左右戏青蛙的童子和狂吠的黑犬;

另一端是弯腰伛背、双手拉着线团的老媪。

人物彼此间聚散自然,神韵相通。

图中纺车、竹筐、杌凳用界画形式表现,刻画精工写实,对后人了解宋代的纺车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的衣纹用转折劲利的“战笔描”表现,

中锋行笔,线条细劲圆润,随着人物形体的变化而顿折曲转,

从而准确地塑造出人物的形态和衣料的柔软质地。

清 沙馥《梨花仕女图》,绢本设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

此幅《犁花仕女图》中的背景十分简略,

用以突出仕女的神情和姿态及内心活动。

清 任预《梅花仕女图》

任预曾生活在社会底层,目睹帝国主义的蹂躏和上海殖民地化,因而在一些创作中颇多针砭寄情之作,蕴含了一定的思想性。

《梅花仕女图》用圆劲方折的线条表现出仕女的清秀纤细,作为背景的梅花则用没骨法晕染,在一种迷蒙中映衬出仕女的秀雅清丽。

清 华喦《白描仕女图》,纸本墨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华喦的画作内容多描写平凡而丰富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现象。

他远师李公麟及明季诸家,中年以后取浊陈洪绶,

在创作中观察细致,注重人物内心刻划及线描的运用,

使作品被赋予了极强的艺术表现与感染力。

《白描仕女图》属早年白描仕女,工细谨严,一丝不苟。

清 姜壎《李清照小像》,纸本设色

无锡市博物馆藏

姜壎为乾隆年间画家,以仕女画著称。画中的李清照敷粉施色,

肌理细腻,笔致清劲,风格清雅,表现了女词人惜花伤春的情思。

清 康涛《持节仕女图》,纸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

康涛的仕女形象完全与清代仕女画的总的风格相符合。用笔极其工细,色彩亦厚重浓烈,可以称作是工笔重彩仕女画的代表画家。此画属于白描手法。此画用笔工谨严整,略显拘板,但很写真,很能体现当时仕女画的风貌。画中女子弱不禁风而清秀淡雅,体态纤秀,风神娴静。

清 康涛《孟母断杼教子图》,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上方有作者以楷书题述《列女传》中的孟母三迁择邻、断杼教子的内容,下部描绘孟母断杼的情景。孟母侧身立于织机旁,手中执刀,

回首教训儿子,孟轲躬身揖立于,当恭顺。

清 康涛《三娘子图》,绢本设色

首都博物馆藏

三娘子为蒙古鞑靼部的女首领,于万历十五年,受明政府加封为忠顺夫人。一生历配三代首领,掌握部族军政大权二十余年,积极与明政府修好,使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深受明政府的器重。图中三娘子容貌娟秀,体态端庄,身着汉人服饰,似是大家闺秀。

眉宇间略带惆怅,眼神却果断、坚定。

此画画法工整写实,具肖像画性质。

清 改琦《秋风纨扇图》,绢本设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全图弥漫着清淡静穆、幽冷的艺术氛围,增添了高蹈出尘、超妙欲仙的画面效果,是改琦肖像画中的精品之作。表现了闺秀悲秋等不同的情态,又传达出一种共通的幽怨伤感思绪,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趋向。

清 改琦《元机诗意图》,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机诗意图》描写唐代女诗人鱼元机,元机字幼微,为唐代长安的名妓,好读书,聪慧有才思,其诗有名于时,补阙李亿纳为妾,后失宠,遂入咸宜观为女道士。一生饱受挫折,历尽沧桑,然她却是位富有真情才思的女子。画家题“元机诗意”,秋宝老人有此图,今在荛圃处,秋宝老人,即余集(1738—1823)号秋室。改琦是根据秋室画本而作的。

画面上鱼元机坐在藤瘿椅上,手执诗卷,似在默默吟咏。

清 改琦《宫娥梳髻图》,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改琦是位善画仕女的能手,他远学宋、元、明诸家法,曾临写李公麟白描,但在总的格调上,还是倾向于唐寅、仇英以秀润飘逸的情致气韵。此画中的宫娥形象清秀而纤弱,敷色清雅。

清 改琦《靓妆倚石图》,绢本设色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描绘一靓妆女子斜欹在青石上,姿容娇柔而美丽,却有一种幽怨哀愁溢于画面,衬以翠竹郁郁,更增加了画面的幽静和清雅。

清 王愫《梧桐仕女图》,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王愫,字存素,号林屋,江苏太仓诸生,侨居苏州。王原祁之侄。

山水干墨繁笔,不加渲染,深得元人简淡之法,绛笔竹石尤妙。

间作青绿设色,亦卓有原祁风韵。与王昱、王玖、王宸并称“小四王”。此图绘一貌美女子,立于梧桐树下,顾盼生姿。

似乎触景生情,面容上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此图写李清照词意,画家似乎想烘托出

“窗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境。

清 陈清远《李香君小像》,绢本设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中国人物画以传神为上,这幅仕女画着笔不多,而神在个中。

画中年轻美貌女子,即为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是一位才华横溢而

富有正义感的奇女子。

朝妆缓步图

朝妆缓步图

王树毂 立轴绢本设色 纵83.8厘米 横30.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图中一名仕女身裹披风,一手支颐,一手执扇,

婷婷娜娜,缓步而行,一边回头观看,似被什么所吸引。

背景不置一物,却通过人物的装束和动态,体现出早晨清露未退、

凉风微动之感。用笔圆润细劲,得陈老莲之笔意。

图上方有另一名清代画家张庚所题诗、跋。

清 吕彤《蕉荫读书图》,纸本设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清 周璕《进酒图》,绢本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画中女子提酒壶作进酒状,低首缓步,神态凝迟,复似谦恭。眉目清秀,丰润秀雅,发上簪花,腰佩绿叶裙装,足着草履,宛若仙姑。面部线条纤细,渲染微妙,衣纹繁复,略觉累赘,但枯笔湿染有燥润相得之趣。

清 吴宏、樊圻《寇眉像》,纸本设色南京博物馆藏

寇眉像由樊圻画肖像,吴宏补景。这是一幅带有风景的肖像画。画中人名为寇湄,是明末清初金陵秦淮名妓,善于弹奏古琴,能作曲,并工画兰竹。这幅作品中,由樊圻所画的寇眉像,浓妆安坐,娟娟秀美,穆然恬静。吴宏的补景和肖像画相和谐。

清 费丹旭《柳下佳人图》,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费丹旭笔下众多的仕女形象,大都是典型的鹅蛋脸,柳眉细眼的脸部特征,体态修长,表明出清末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特征。画中的柳树连勾带染,随意抒写,颇有临风摇曳之感。《墨林今话》称其肖像画有“如镜取影,情神酷肖”,可见其肖像是很有影响的。

清 费丹旭《罗浮梦景图》,纸本设色,无锡市博物馆藏

费丹旭笔下的仕女姿容娇媚而清秀。人物衣纹用兰叶描,更趋流利轻灵,补景取华。

清 余集《落花独立图》,绢本设色,南京博物院藏

余集专擅仕女,有“余美人”之称。他所作仕女,体态纤秀,风神娴静,笔法疏秀,敷色淡雅,其风格堪称“费派”仕女先声。《落花独立图》依据宋词而作,衣纹为兰叶描,简洁飘逸,设色清淡明快,为其仕女画代表作,体现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归”的诗意。

清 顾洛《梅边吟思图》,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顾洛为乾隆时画家,以画仕女著称。画法宗宋代陈居中,造型优美,补景清秀,落笔清秀,风格简逸。《梅边吟思图》反映了顾洛仕女画的典型面貌。

清 陈崇光《柳下晓妆图》,纸本设色,南京博物院藏

古人云:“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既要把柳树的枯枝老干画得挺拔多姿,又要保持其婀娜之势,确属不易。作为此画中起点缀和烘托环境作用的柳树,在陈崇光笔下却表现得从容妩媚。柳下仕女正专心整理晨妆,其光鲜娇媚的姿容在柳枝的衬托下,

显得清丽脱俗而动人。

清 王学浩《弄莺图》,绢本设色,无锡市博物馆藏

由于时代审美风尚的变化,唐、宋所推崇的以胖为美的仕女形象,逐渐被清秀瘦弱的仕女形象所代替,而在仕女形象由胖到瘦的变化过程中,焦秉贞、冷枚、王学浩等画家最有代表性。《弄莺图》中的仕女脸形瘦削,

身材纤弱,具有新的艺术特征。

清 任颐《弄璋图》,纸本设色,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任颐兼善塑像,据说他曾用宜兴陶土塑制其父一小全身像,“状至入神”。他自幼植根于民间艺术之中,又适当吸取了西洋画的有益成分,画过人体,对民族传统艺术理解较深,敢于创新,成为“海派”的主将,被徐悲鸿称为“仇十洲(仇英)后中国画家第一人”。此幅《弄璋图》用方折劲健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舔犊之情和弄璋之喜。

清 罗聘《山鬼图》,纸本设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罗聘喜作鬼趣图,笔情古逸,无不臻妙,深得金农神味。“山鬼”旧注皆认为是山中之怪,后人则认为是巫山神女,今人多认为是女性山神。此画中的山鬼不同于张渥《九歌》中的半裸野女形象,而是一位仪态万千的秀美女子,若不是身上绘有薜荔,身后随有猛虎,

几乎被认为是一位大家闺秀。

王母庆寿图(部分)

清 王文亭 绘王母庆寿图,收藏于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

此图描写了西王母蟠桃会,所选的条屏中绘各路神仙云集,前来祝寿的情景。画面色彩富丽堂皇而精致,木石花鸟的配景疏密有致,穿插于人物之间,起到很好的烘托及调节气氛的作用。笔法多样,游丝描、铁线描、折芦描等交互使用,或设色勾填,或没骨晕染,画面繁而不冗,杂而不乱,有陈洪绶之气韵。

王母庆寿图(部分)

国夫人游春图 (局部)图片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第一个为虢国夫人。从马的鬃毛来看,经过精心修剪的只有两匹,一个是最前面的身着男装的,一个是带着一个小孩的侍女。

四红图

任熊1855 120×52.5cm绢本水墨设色

《四红图》取材唐人传奇,“四红”分别指红线、红绡、红佛、红娘四女,因各人姓名都含一红字,故并称“四红”。

红线,故事为魏国节度使田承嗣欲吞并潞州节度使薛嵩之地,薛侍女红线有剑术,自告奋勇,前往田处刺探,盗田金盒而返,田遣兵追之,为红线所败。红献盒于薛,薛乃修函附盒还于田。田惊,知薛有强将,非敌手,乃与薛修好。

双英图

禹之鼎立轴 绢本设色 纵136厘米 横56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两位仙女飘逸脱俗之姿。图中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细劲有力。细节的刻画非常精细,敷色沉稳清丽,没有沉重之感。笔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清 任颐 《松溪吹箫图》立轴,纸本,水墨,淡设色,尺寸不详

本图是写诗意之画。诗意委婉清幽,含几分伤感,画亦随之同调。朴素的墨色,老辣的松枝,缓缓的流水,安详的心态,构成了清静自在的心境。 以“岁寒三友”之一的松树为友,徜徉于山水之间,有清风明月作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老庄哲学所追求的对自然的向往以及与自然息息相通的情怀。

昭君出塞图

清 倪田纸本,纵105厘米,横51.6厘米。北京故宫藏

此图自题“一望关河萧索”,写王昭君思乡之情。画家较少用线条钩勒而以墨彩渲染。背景以淡彩渲染烘托,以红、绿、黑等重色为主调,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笔不显而意满,景不实而韵足,格调清新雅致,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清 丁观鹏《乞巧图》,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画面色彩丰富,人物颇具动感,是清代宫廷绘画中合笔画的代表作之一。此卷用白描绘出七夕夜间庭院中妇女们燃烛斋供的情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妇女发丝,著墨细匀,衣褶线条流畅,饰纹刻画细致,佩环飘动,得“吴带当风”之姿。

《乞巧图》局部

钟馗仕女图

此图写钟馗与其妹倚石对坐,喝酒饮茶,似在谈天说地,旁边一小鬼卒端上新采的野果,气氛平和轻松。人鬼两界的兄妹俩倒都像是凡间的人物,加上瓶花、香炉,更添一些世俗化的气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