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泼斯坦萝莉岛事件聊“恋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爱泼斯坦事件纪录片 从爱泼斯坦萝莉岛事件聊“恋童”

从爱泼斯坦萝莉岛事件聊“恋童”

2024-07-11 00: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纪录片《爱泼斯坦》剧照

爱泼斯坦专挑家庭不幸的未成年少女下手,利用女孩子们捞快钱、想成名的心理,在校园内进行“传销式发展下线”,让受到性侵的少女,成为帮助其招揽性奴的帮手。

▷纪录片《爱泼斯坦》剧照

后来事情败露,爱泼斯坦在狱中自杀,世界仿佛进入一部政治惊悚片。

现实就是如此疯狂、如此戏剧,不过今天X酱想借这个热点聊聊恋童话题。

01

《洛丽塔》美好还是畸形之恋?

说到恋童话题,必提《洛丽塔》——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写的那部长篇小说,亦有同名电影作品。

爱泼斯坦的“萝莉岛”中的“萝莉”一词就来自洛丽塔(Lolita)的缩写,《洛丽塔》中的女主人公。

▷电影《洛丽塔》剧照

尽管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却因“乱伦”和“恋童癖”的敏感话题而备受争议。

小说的主人公亨伯特在少年时期失去了恋人,初恋的夭折使得他的爱恋对象一直处在少女阶段。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生命中的“安娜贝尔”,直到他遇到了洛丽塔。

亨伯特把洛丽塔称为“小仙女”,因为洛丽塔和初恋非常相似,为了接近洛丽塔,亨伯特假意与洛丽塔的母亲结婚。

后洛丽塔的母亲出了车祸,亨伯特以监护人的身份顺理成章地占有了洛丽塔,他带着洛丽塔四处旅行,与洛丽塔发生乱伦关系,而洛丽塔也慢慢长大,想方设法逃离亨伯特......

▷电影《洛丽塔》剧照

《洛丽塔》先后被一些国家列为禁书,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书籍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是被禁的。

在文学艺术的加工下,亨伯特情意绵绵地形容洛丽塔: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但不可否认的是,亨伯特和洛丽塔之间的关系就是一段中年大叔诱拐未成年少女的畸形恋爱,亨伯特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恋童癖”。

02

恋童癖的定义和分类

“恋童癖”(paedophilia),又称“恋童狂”“恋童色情狂”,指性满足对象指向性发育未成熟儿童的性变态,属于性偏好障碍或者性欲倒错障碍,是儿童性侵害的极端代表。

恋童癖者可分为异性恋童癖、同性恋童癖和乱伦恋童癖三种,其中同性恋童癖的比例较高,其重新犯罪率也较高。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诊断标准,美国大多数的儿童性侵害被诊断为恋童癖。

即施暴者年满16岁,对至少比他们小5岁的儿童产生性幻想,并具有持续性(至少持续6个月时间)、强烈的性冲动、性行为;伴随强烈的痛苦或人际交往困难,但患者自己否认对儿童的性偏好。

▷电影《洛丽塔》剧照

美国马萨诸塞州治疗中心提出的恋童癖行为模式分类将恋童癖区分为固着型、退化型、剥削型与虐待型四种:

固着型恋童癖:把儿童看成是自己的性的伴侣,对儿童有长期而唯一的偏好,很少结婚成家。 退化型恋童癖:有正常的同伴关系或异性恋经历,但后期出现了男性气概不足和自我怀疑的情感。 剥削型恋童癖:利用儿童的弱点,通过各种方法或诡计使儿童顺从。 虐待型恋童癖:是出于性与攻击两方面原因而侵害儿童,诱拐和谋杀儿童的罪犯大多数是这类型。

恋童癖属于性犯罪的一种,它的伤害性更大,影响更恶劣。因为恋童癖侵害的是儿童,不仅会在生理上对儿童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

所以各国都在司法实践中处以严厉的惩罚。

03

恋童癖形成的心理学分析

恋童癖是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如早期的性创伤:性虐待、教养忽视与目击创伤事件)与自我因素(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共同作用的结果。

尽管恋童癖患者可恶可憎又可恨,但如果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恋童癖患者的人生本身就是悲剧。

我们用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看亨伯特的人生故事。

亨伯特曾试图分析自己患恋童癖的根源,他努力地分析自己的欲望、怪异的行为,但是幻想让他沉浸在过去令人疯狂的回忆中无法自拔。

他深知这种幻想是初恋安娜贝尔引发的。

▷电影《洛丽塔》剧照

正是这段痛苦的恋爱记忆,造成亨伯特日后的习得性行为不能依靠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爱情方面的种种行为均缺乏弹性(Dumitrescu,2013)。

也正是因为这些悲伤的碎片记忆,亨伯特备受压抑,所以尽管多年以后,成熟女人对于亨伯特依旧不存在任何吸引。

而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我们对付我们不能实现的种种欲望的一个方法就是使之升华。”(伊格尔顿,2018)这里的升华是指把这些欲望导向为更有社会价值的目标。

亨伯特有意运用“压抑”和“投射”等自我防御机制(田亚曼,2012),将过去的痛苦放逐到那些无法实现欲望的地方去,即无意识。

但当洛丽塔的出现唤醒了他一直压抑的欲望,并持续不断地在洛丽塔身上找寻儿时恋爱的羞涩与懵懂。

“本我”位于弗洛伊德人格构造的最底层,它犹如囚犯一样是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无道德观念,具有很强的原始力量,一味追寻快乐原则。

而位于中层的“自我”就犹如看管囚犯的士兵,合理解决“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调节着“本我”,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

此外,位于人格结构中最高层的“超我”,它象征着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正确的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它的作用在于抑制“本我”的欲望,监督“自我”的工作机制,从而追求完善的境界。

小说中,亨伯特看到洛丽塔时,作为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教授,他的伦理道德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原始的、野蛮的性欲望支配着他的身体、思想和行为。

作为洛丽塔的继父,亨伯特跨越“超我”的管制,逃避了“自我”的监督,大胆地发泄乱伦欲望,使自己顺应“快乐原则”。

亨伯特的欲望本能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压抑,一次又一次地撕破“超我”的道德屏障,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拥有洛丽塔,重温十四岁夏天与安娜贝尔的爱情。

在创伤性神经官能症背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发现隐匿于个人早期发展中的种种没有得到解决的矛盾,它们很可能集中在俄狄浦斯阶段。

亨伯特的母亲在其年幼时意外死于雷击,导致了他母爱的缺失,但他的父亲并未给予他足够的关心与照顾。父亲对姨妈的乱伦行为和抛弃漠视无疑也致使亨伯特伦理意识淡薄。另外,亨伯特的性教育仅有父亲单方面的灌输,却没有后续正确的引导与及时的纠正。

这些都为亨伯特的伦理悲剧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那么你的恋爱模式健康吗?你的心理健康如何?进入【解X】小程序 这个测试来帮你检查~【免费】

写在最后

恋童癖们可怜又可恨,但他们下手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家庭关系有裂痕、心理残缺的孩子。

社会罪行的根源在哪里?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洛丽塔》中尽管两位主人公完成了伦理救赎,但伦理悲剧的后果仍震撼着大家,告诫世人要维护伦理秩序和道德原则,减少罪恶的发生。

🌟拓展阅读推荐 🌟

👉不同人的暗爽时刻

👉《繁花》:宝总到底爱谁?汪小姐?玲子?李李?

References:

——————

[1] Wang Aiya. Lost, Wandering, and Redemption in Loli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Ethics [J]. Journal of La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21, 37 (03): 40-42

[2] Wang Afang, Zhao Yang. Analyzing the Roots of Humbert's Tragic Fate in Loli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tic Theory [J]. English Square, 2021, (29): 64-66. DOI: 10.16723/j.cnki. yygc.2021.29.021

作者:KK

排版:KK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