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爱国的画作品小学六年级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4-07-11 14: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中小学语文教学要落实跨学科融合理念,释放学科融合的优势作用,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近两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昌邑小学坚持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出一套“小学语文+德育”“小学语文+智育”“小学语文+体育”“小学语文+美育”“小学语文+劳动教育”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教学成效显著,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支持。

“语文+思政课程”,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语文学科与思政课程均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的发展。学校语文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形成了协同育人共识,搭建了语文与思政融合育人主题,开展跨学科教学。在六年级语文《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确立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语文教师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等思政要素融入教学,给学生播放与长征有关的微视频。这一过程中,视频画面、声音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体验式课堂环境,帮助学生全方位感受长征的艰苦,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实现语文与思政的融合育人。

“语文+数学课程”,培养学生智力思维。学校高度重视语文、数学学科的协同建设。语文与数学教师合作教研,探索了多种协同育人方案。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三年级语文《花钟》一课的教学时,主动与数学教师沟通,将三年级数学课程的“24时计时法”融入教学内容中,带领学生边学习《花钟》的课文内容,边利用24时计时法知识绘制各种样式的钟表图案,并结合《花钟》课文,将课文中出现的植物,如向日葵、仙人掌、蔷薇花等绘制在钟表图案中,标记好钟表的刻数。这种学科融合方式能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的有机联系,促进知识融通,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锻炼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语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语文课程与体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可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持续推进“语文+体育”建设工作,发挥人文育人及体育育人的综合作用。目前,学校不少语文教师已探索出融合创新的教学办法。例如,在五年级写作教学中,教师选择“体育强国”主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体育的感悟与体验,写一篇有关传递体育精神的议论文。为了降低学生写作难度,让学生言之有物、情有所出,教师在写作课上提问学生最近学习了哪些体育项目,以及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课体验与感悟,完成写作任务,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思考体育的重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学习经历,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与想法。

“语文+美术课程”,培养学生审美素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一直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当前,语文教师探索了一套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美术为核心要素打造语文阅读环境,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例如,三年级学生以“畅想童话”为阅读主题,创作了栩栩如生的童话Q版人物。学生将各种卡通人物张贴在教室里,每一个卡通人物配有阅读宣传语,改善了班级阅读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审美素养。四年级学生以“中华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将节气主题的诗歌与漫画结合,创作了与节气文化和习俗有关的诗画作品,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多种活动,学校实现了阅读与美术的跨学科融合,以多彩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以美润心,以美育人,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校园里到处充满浓浓的艺术、人文气息。

“语文+劳动课程”,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学校坚持促进语文学科与劳动学科的有机结合,开发语文与劳动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师深度挖掘教材里的劳动主题元素,举行富有实践性、趣味性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给学生布置语文写作主题式的家庭劳动任务,让学生与父母交流、讨论劳动故事,学生在真实故事与案例的启发下写日记;给学生布置与课程单元关联的劳动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田间、菜园耕种,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义,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美。劳动教育中,教师让学生将劳动场景与课本上的古诗词、名言名句建立关联,既提升学生对劳动的感悟,也增强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利用假期,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果园,帮助果农采摘水果,让学生讲解每一种水果的特点,锻炼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与演讲能力,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田园劳动的快乐。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27日第10版

作者:张 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