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烛之武退秦师劝说艺术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3-03-30 07: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读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作为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2、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想,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3、  一、说教材

4、  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任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保卫郑国。 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

5、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

6、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学习本单元,要在重视诵读和背诵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7、  教学目标:

8、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9、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0、  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11、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2、  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标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13、  教学重点:

14、  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本文确立三个教学重点。

15、  理解好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6、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17、  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18、  教学难点:

19、  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教学难点。

20、  二、说教法

21、  针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必学,本文特点必掌握,思想教育必做到。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学习基础,结合我的教学特点,我将用一下方法进行教学:

22、  A、自学、诵读、讨论、总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

23、  B、范读、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启发讨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成教学。

24、  选择教法的依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在教学时重点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深究课文。同时通过多媒体和讲解讨论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25、  三、说学法

26、  学情分析

27、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28、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29、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30、  A、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动脑分析形成能力。

31、  B、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习惯。

32、  C、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

33、  四、教学辅助手段:

34、  多媒体

35、  五、课时安排:

36、  3课时。

37、  六、说教学程序

38、  布置预习

39、  借助工具书,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0、  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

41、  ①大纲要求“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42、  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习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

43、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4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 孙子兵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智慧的结晶: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三国演义我们最佩服谁:诸葛亮。为什么?生答:

45、  当大敌压境,当国家将亡,我们将怎么办?几千年前的烛之武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46、  教学新课:四个方面

47、  A、基础知识

48、  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49、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50、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51、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52、  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53、  B、课文内容理解

54、  启发诱导,讨论探究

55、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56、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57、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58、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59、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60、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61、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62、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63、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64、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65、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66、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67、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68、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69、  C、烛之武形象分析,现代观念认知。

70、  烛之武综合人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良好人际关系,佚之狐。政治观察家,熟知各国历史及现实。哲学家,抓主要矛盾。心理学家,说服对秦君的策略。辩士,语言表达能力极强。爱国志士,对郑国态度。普通人,发牢骚。

71、  忠义、智慧、勇敢。

72、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73、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74、  4.布置作业

75、  (1)背诵全文

76、  (2)课后练习二、三

77、  七、说板书设计:

78、  烛之武退秦师

79、  郑 危在旦夕(形势) 秦晋围郑

80、  临危受命(忠义)

81、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敢) 秦军乃还

82、  智说秦君(智慧)

83、  郑 转危为安(结果) 晋亦去之

84、  补充说明:教师教学预案只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教学的一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次序等。

85、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鞠躬。

86、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阅读及注释

87、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88、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89、  夜,缒⑦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⑨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90、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91、  注释

92、  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93、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94、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95、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96、  ⑤氾(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97、  ⑥若:假如。

98、  ⑦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以乱整易。

99、  ⑧陪:增加

100、  ⑨赐:恩惠

101、  ⑽阙:侵损,损害

102、  ⑾说:通“悦”。

103、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04、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105、  (14)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106、  15.因:依靠

107、  16:敝:损害

108、  17:知:通智

109、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

110、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111、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112、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113、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撤离了郑国。

114、  【学习目标】

115、  通过习题,复习巩固上课所学内容

116、  能正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音、字义、字形。

117、  能活学活用,掌握做题方法。

118、  【重点难点】

119、  重点:理解所学课文内容

120、  难点:分析理解题

121、  【导学流程】

122、  基础回顾

123、  本文选自《》,相传是()国史官()所作。

124、  史书体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著作。《左传》也称()、()。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四十多年间东周前期各国()、()、()、()和()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125、  “春秋三传”:《左传》和()()

126、  “春秋五霸”: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通指()、()、()、()和()。

127、  ①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的是()如《史记》。

128、  ②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129、  ③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是()如《左传》。

130、  ④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131、  小组讨论问题

132、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133、  A.秦军氾南(fán)夜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

134、  B.共其乏困(ɡònɡ)若不阙秦(quē)许君焦、瑕(xiá)

135、  C.秦伯说(shuō)杞子(qǐ)杨孙戍之(shù)

136、  D.逢孙(féng)微夫人之力(fú)失其所与,不知(zhì)

137、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38、  A.且贰于楚也贰:第二

139、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140、  C.犹不如人犹:尚且

141、  D.无能为也已已:已经

142、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43、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144、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145、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146、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4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148、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149、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150、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51、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5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53、  A.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敢以烦执事

154、  C.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5、  情景式默写

156、  (1)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将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  (3)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  (4)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160、  (5)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  (6)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  (7)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  (8)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说“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仁道的;“_______________”,这是不明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___________________”,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164、  问题探究

165、  为什么让烛之武去退秦师?

166、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67、  教学目标

168、  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169、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70、  教学重难点

171、   识记文中的文言现象。

17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73、  教学参考

174、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175、  授课方法

176、  点拨法,巩固法

177、  教学辅助手段

178、  多 媒 体

179、  无

180、  专用教室

181、  无

182、  教学过程设计

183、  教

184、  学

185、  二次备课

186、  二、教学过程:

187、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188、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89、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90、  7.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91、  A. 越国以鄙远 越国:国名 B. 若不阙秦 阙:亏损,削弱

192、  C. 唯君图之 图:考虑,谋划 D. 不知 知:同“智”

193、  8.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194、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195、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196、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197、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198、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199、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200、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⑥

201、  9. 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辞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

202、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03、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04、  三、课堂小结

205、  10. 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06、  A. 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207、  B. 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208、  C. 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防守。

209、  D. 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210、  见导学案

211、  【翻译略】

212、  【解析】

213、  7. A解析:越过晋国。

214、  8. C

215、  9. B解析:其中的“敢”是个谦词,“执事”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216、  10. A解析:文中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217、  教学目标

218、  (一)知识与能力:

219、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20、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21、  (二)过程与方法:

222、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223、  (三)情感与态度:

224、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25、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26、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27、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228、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229、  课时安排:2课时

230、  教学过程:

231、  一、教学导入:

232、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233、  二、课文赏读

234、  (一)朗读4段。

235、  (二)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

236、  先看结果:

237、原文

238、字词

239、作用

240、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41、说:通“悦” 戍:戍守、守卫

242、

243、反衬烛之武的演说效果

244、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45、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人(今义:妻子) 及:达到 因:依靠敝:损害 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去:离开 之:指代郑国

246、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也看到了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247、  追根溯源:

248、  (1)(宋.吕祖谦《东莱博议》)“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

249、原文

250、字词

251、劝说艺术

252、()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53、敢以(这事)烦…… 鄙:把…当作边邑 意动

254、

255、

256、既知亡矣

257、(示弱)

258、越晋难治

259、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260、焉:什么 用:因为 陪:增加

261、亡郑利晋

262、(陈弊)

26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64、以为:把(它)作为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

265、存郑利秦

266、(述利)

26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68、为:给 (晋君)许君焦、瑕 济:渡河 版:防御工事 夫:发语词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269、晋人无信

270、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71、东:向东。名→状 封:使……作疆界。使动 肆:扩张。焉:哪里 阙:削减 唯:希望 图:考虑

272、晋人无厌

273、(揭短)

274、  小结: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越晋难治 亡郑利晋 存郑利秦 晋人无信 晋人无厌

275、  (2)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276、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国君,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度;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他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出色地完成了劝说使命。

277、  三、拓展延伸——委婉劝谏知多少

278、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

279、  劝谏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讽谏。

280、  触龙用对比的方法,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国君的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权享受挥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反而会把他的前途给葬送了。如果目前能使长安君“有功于国”,那么他就不是只享受特权而不付出代价的人,也算对赵国有了贡献,将来就能立住脚跟,可以“自托于赵”了。这才是真正为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做出的长远打算。触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顺利地完成了劝谏的任务。

281、  四、本课验收

282、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83、  A.晋军函陵(军:军队)

284、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285、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286、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87、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D )

288、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89、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90、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291、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9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93、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294、  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

295、  A.君知其难也

296、  B.共其乏困

297、  C.又欲肆其西封

298、  D.吾其还也

299、  本文选自《 》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 》 《 》合称为“春秋三传”。

300、  五、作业

301、  背诵全文

302、  完成《名校学案》配套练习

303、  课时:2

304、  授课方式:多媒体

305、  教学目标

306、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07、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308、  教学过程

309、  第一课时

310、  一、导入,背景、解题

311、  你们知道“秦晋之好”的意思吗?

312、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313、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14、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题目点明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315、  二、读文知字音

316、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317、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318、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319、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320、  第一段:秦、晋围郑(形势/围郑原因/驻军位置/)

321、  第二段:临危受命

322、  第三段: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323、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拉拢引诱,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

324、  教学设想:

325、  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326、  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27、  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328、  教学目标:

329、  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30、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31、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332、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333、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334、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335、  教学过程:

336、  一、导入

337、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38、  1.时代背景

339、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40、  2.主要人物介绍

341、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42、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343、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44、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345、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346、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347、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48、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49、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350、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51、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352、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353、  二、《左传》

354、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355、  三、课文讲解

356、  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357、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358、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359、  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360、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361、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62、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63、  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364、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365、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366、  (秦————晋————郑)

367、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368、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369、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370、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71、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372、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373、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374、  (6)(秦————晋————郑)

375、  肆其西封 东封郑

376、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377、  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378、  四、艺术特色

379、  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380、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81、  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382、  五、字词(略)

383、  六、板书

384、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385、  辞

386、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387、  亡郑 舍郑 联晋

388、  无利 有利 无利

389、  一、重要实词:

390、  贰

391、  ①“二”的大写。

392、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393、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394、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395、  ④离心,背叛

396、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397、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98、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99、  鄙

400、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401、  ②庸俗,鄙陋。

402、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03、  ③看不起,轻视。

404、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405、  许

406、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407、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408、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409、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410、  ⑤表处所

411、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12、  阙

413、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414、  ②què 城楼

415、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416、  ④quē 通“缺”

417、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418、  微

419、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420、  ②衰败 国势衰微。

421、  ③卑贱

422、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423、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424、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425、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426、  敝

427、  ①坏,破旧。

428、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429、  ②谦词 敝人

430、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431、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432、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433、  二、虚词

434、  以

435、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436、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437、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438、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439、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440、  而

441、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442、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443、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444、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445、  焉

446、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447、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448、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449、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450、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451、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52、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53、  三、词类活用

454、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455、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456、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57、  ④越国以鄙远

458、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459、  地)

460、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461、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62、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463、  疆界。)

464、  四、通假字

465、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466、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467、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68、  ④秦伯说 (说,通“悦”)

469、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470、  五、古今异义:

471、  ①行李之往来

472、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473、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74、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475、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76、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77、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478、  六、文言句式

479、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480、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481、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482、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483、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484、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485、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486、  设计思想

487、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篇文言课文,是《左传》中的一篇优秀叙事作品。《左传》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因之,本文的学习,欣赏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领略人物性格之美、辞令之美。便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488、  课文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到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到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到许多古汉语特殊词句。扫除这些障碍,要让学生课下充分预习,教师针对性进行点拨。

489、  同时,作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把握常用实词,辨析常见虚词,亦是教学重点之一。

490、  褚树荣老师认为,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有三个层面,即文句——文章——文化,很有道理。学习古代文章,不仅是掌握词句,了解文意,还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借此观照我们的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情有所获。

491、  故本课教学设想是: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合作探究。

492、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以发现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择要解决问题。

493、  (2)课堂上解决疑难字句,在词句积累过程中复习成语,打通古今汉语联系,学以致用。

494、  (3)尝试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表达观点。

495、  (4)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人物,领略文章理性之美、辞令之美。

496、  (5)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古为今用的意识。

497、  设计目标

498、  知识与能力目标

499、  A、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特殊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00、  B、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式,诵读课文,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读,赏析人物的语言和性格。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

501、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02、  感受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

503、  方法设计

504、  朗读法 运用诵读、自读和领读等多种形式,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505、  情景设疑法 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506、  探究、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结合文本语境合理推理词语意思的语文能力。

507、  预习设计

508、  你对《左传》了解多少?收集相关的材料。

509、  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那个地方精彩?为什么?

510、  教学流程

511、  一、激趣导入:

512、  由学生的预习导入:投影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问:这个“退”字给如何理解?请学生回答。

513、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一下春秋时期的刀光剑影;走近这位古代的英雄,欣赏那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吧!

514、  二、熟悉文本,积累字词

515、  学生介绍《左传》,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516、  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选择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

517、  学生齐读课文。

518、  (1)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519、  (2)师生一起纠正字音、句读。(投影显示)

520、  积累字词(投影显示,学生在语境中推测,教师相机点拨)

521、  (1)解释下列词语,说说与现代汉语意义上区别

522、  越国以鄙远 且贰于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23、  (2)解释下列黑体词,了解其活用类型

524、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既东封郑 若亡郑而有益于秦

525、  (3)比较辨析下列虚词意思

526、  其:以其无礼于晋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527、  以:以其无礼于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528、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529、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530、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 是寡人之过也 夫晋,何厌之有

531、  字词训练(投影显示,请以下列黑体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532、  且贰于楚也(忠贞不贰)

533、  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534、  以乱易整,不武(胜之不武)

535、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令夕改)

536、  夫晋,何厌之有(学而不厌)

537、  是寡人之过也(闻过则喜)

538、  (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现代成语脱胎于古代文言,学生掌握一些,此举举一反三,既活学活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539、  三、深入文本 ,把握内容

540、  (一)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然后请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541、  1)“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原话回答)

542、  2)两国驻军有何特点?(原话回答),为何详细写出驻军位置?

543、  3)虽有不被重用的牢骚,却答应临危出使,你如何看烛之武?

544、  4)以危国之臣的身份说服对手,烛之武找的出发点是什么?

545、  5)你如何看晋国退兵的原因?

546、  (二)根据文意,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字进行评价。(投影显示)

547、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 )矣;强敌大军压境,其势可谓( )矣;

548、  烛之武临危受命,其情可谓(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 )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 )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 )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 )矣。

549、  参考答案:谬,危,义,妙,滑,智,利(意思对即可)。

550、  (激荡学生的思维永远是语文课的一个任务,用文言思维如何?这是一个尝试。)

551、  四、感受文本,把握形象

552、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553、  教师点拨:

554、  1)注意每段的语意,注意语调、停顿、重音的处理。

555、  2)要求——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556、  3)方法——先在组内自主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展示。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557、  请学生思考、讨论:

558、  ⑴烛之武有哪些可爱之处?用林则徐的哪两句诗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55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560、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应该抽象分析,在学生自己的诵读感悟中,他已经习得了。)

561、  五、探究文本,把握说理艺术

562、  学生合作探讨烛之武说辞一段,把握高超的说理艺术。

563、  点拨——

564、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565、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从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点明秦、晋之间的厉害关系。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566、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

567、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有了前面的铺垫,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568、  你认为烛之武说服秦伯,他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 (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569、  学生朗读烛之武说辞一段文字。

570、  六、课外拓展(选作)

571、  (一)情景训练:假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随地吐痰的年轻人,你如何去说服他注意公共卫生?课下准备一段说辞,准备在下次的演讲会上表演。

572、  (二)课外延伸: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我看《左传》人物说辞的艺术特色。

573、  【学习目标】

574、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575、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576、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77、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578、  【重点难点】

579、  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580、  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581、  【学习过程】

582、  一、自主学习

583、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584、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585、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586、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587、  秦晋围郑背景。

588、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589、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590、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591、  (二)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592、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

593、  (三)题解

594、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595、  二、合作探究

596、  (一)研读第一段

597、  理解以下文句:

598、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99、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600、  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601、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602、  诵读,体会和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

603、  “国危矣”

604、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605、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606、  重点体会以下词句:

607、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608、  无能为也已

609、  是寡人之过也

610、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611、  (三)研读第三段

612、  学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品味烛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613、  分析理解本段。

614、  (1)“夜……秦伯”:

615、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请找出原文相对应的句子:

616、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617、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618、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619、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620、  “秦……乃还”表现了秦王怎样的形象。

621、  探究烛之武游说艺术。

622、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623、  重点品位下列词句:

62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25、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

626、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627、  三、交流展示

628、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629、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630、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631、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

632、  二、合作探究

633、  (一)研读第一段

634、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

635、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636、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637、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638、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639、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640、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

641、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642、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643、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644、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645、  (三)研读第三段

646、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之武不畏危险。

647、  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648、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649、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650、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651、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52、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653、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654、  探究“三巧”游说艺术。

655、  (1)以“利”巧攻心理。(2)以“害”巧析形势。(3)以“史”巧施离间。

656、  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657、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58、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659、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60、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61、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662、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663、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664、  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665、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666、  诵读指导:

667、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668、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669、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670、  三、交流展示

671、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672、  答: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673、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674、  答: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675、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676、  答: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677、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678、  【教学目标】

679、  知识与能力

680、  了解《左传》等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681、  过程与方法

682、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68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84、  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685、  【教学重点】

686、  积累文言词语;

687、  体会《左传》的语言特点和叙述技巧;

688、  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689、  【教学难点】

690、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691、  【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692、  【课时安排】三课时。

693、  【教学过程】

694、  第一课时

695、  一、导入

696、  二、解题

697、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698、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699、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700、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701、  教师范读并正音

702、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

703、  秦军氾(fàn)南 夫(fú)晋,何厌之有 无能为(wéi )也矣

704、  若不阙(quē)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zhuì)而出

705、  杞(qǐ)子 逢(páng)孙 失其所与,不知(zhì)

706、  学生自由朗读

707、  四、布置作业

708、  第二课时

709、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710、  二、研习课文,疏通字词句。

711、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712、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713、  实词:礼,礼遇,以礼相待。贰,从属二主,不忠诚。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714、  虚词:以,因为。

715、  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716、  2.分析理解

717、  思考:第一段共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但字字均很重要,它实际上交代了什么?

718、  明确: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气氛十分紧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伏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既然两国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所占,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着郑国有机可乘。

719、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720、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721、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722、  实词:辞,推辞。

723、  虚词:若,假如。犹,尚且,还。已,同“矣”。而,却。

724、  句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不翻译出来。

725、  一词多义:

726、  若 ①如,像:“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727、  ②如果:“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728、  ③人称代词“你”:“若毒之手”。

729、  2.分析理解

730、  (1)思考:佚之狐的话表明了什么?

731、  明确: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说明烛之武具备了担此重任的非凡才能。

732、  (2)思考:烛之武的推脱之辞以及郑伯听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733、  明确:“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是,即使是在“无能为也已”的情况下,仍被委以重任,其才识已可想而知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聪明的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光用“是寡人之过”自责,从谏如流,情意真切。他的一番诚意感动了烛之武。

734、  3.教师总结,引发学生思考

735、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736、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737、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738、  实词: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敬辞。执事,对对方的敬称。鄙:以……为邑。陪,增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封,以……为边界。肆,延伸。济,渡过。

739、  虚词:以,来。

740、  通假字:阙,同“缺”,损害。 说,同“悦”,喜悦。

741、  一词多义:

742、  夫:①发语词:夫晋,何厌之有

743、  ②男人:遂子孙荷担者三夫

744、  ③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45、  2.理解分析

746、  (1)思考: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747、  明确: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上来,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748、  (2)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说服秦君?

749、  (仅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下节课具体讨论)

750、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751、  1.在教师指导下,串讲课文。

752、  实词:敝,损害。与,结交,亲附。

753、  虚词:以,用。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754、  通假字:知同“智”,明智。

755、  一词多义:

756、  微 ①隐约地: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757、  ②假如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58、  ③细小:防微杜渐

759、  之 ①到:辍耕之垄上

760、  ②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

761、  ③代词:子犯请击之

762、  2.分析理解

763、  思考:子犯请求攻击秦军,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764、  明确: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765、  三、布置作业: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766、  第三课时

767、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768、  二、分组总结文言现象

769、  (一)通假字:

770、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矣”,了。)

771、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772、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 “餍”,满足。)

773、  (4)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è。)

774、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775、  (二)古今异义

776、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777、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778、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779、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780、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81、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782、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783、  (三)一词多义

784、  封 :

785、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786、  之 :

787、  (1) 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788、  (2)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789、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790、  (4)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91、  其:

792、  (1)君知其难也 (他的,代词)

793、  (2)吾其还也 (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794、  (3)以其无礼 (郑国,代同)

795、  以:

796、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797、  (2)以乱易整 (用,介词)

798、  (3)以其无礼 (因,介词)

799、  (四)词类活用

800、  1.名词作状语

80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在东边。

802、  夜缒而出 夜:在夜里。

803、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在早上,在傍晚。

804、  2.名词活用作动词

805、  晋军函陵 军:驻军。

806、  越国以鄙远 鄙:作为边邑。

807、  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作动词。

808、  与郑人盟 盟:订立盟约。

809、  3.动词活用作名词

810、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811、  4.动词的使动用法

812、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退。

813、  若亡郑而又益于君 亡:使……亡

814、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815、  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816、  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817、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818、  (五)特殊句式

819、  判断句

820、  ①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示判断)

821、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822、  省略句

823、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824、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825、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826、  倒装句:

827、  ①宾语前置句

828、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

829、  ②状语后置

830、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831、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832、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83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同上)

834、  三、问题探究

835、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烛之武的语言,并思考:烛之武是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的?

836、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板书总结:

837、  当前:越国鄙远论——言地域政治

838、  亡郑陪邻论——言利益分配

839、  舍郑有益论——言两国邦交

840、  过去:过河拆桥论——言历史纠葛

841、  未来:晋国扩张论——言争霸现实(最关键)

842、  晋军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

843、  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844、  烛之武形象分析。

845、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846、  四、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847、  1.伏笔与照应

848、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锬稀保?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849、  2.波澜起伏

850、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851、  3.详略得当

852、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853、  五、课堂总结

854、  六、布置作业

855、  七、板书设计

856、  八、教学反思

857、  教学目标

858、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859、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860、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861、  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862、  教学重点

863、  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864、  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865、  教学难点

866、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867、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868、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869、  第一课时

870、  教学要点

871、  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872、  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873、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874、  教学过程

875、  一、导语

876、  二、关于《左传》

877、  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878、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879、  正音

880、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881、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882、  ③通假字:“知”通“智”

883、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884、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885、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886、   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887、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888、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889、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890、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891、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892、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893、  六、布置作业

894、  1.反复阅读课文。

895、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896、  第二课时

897、  教学要点

898、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899、  教学过程

900、  一、检查复习

901、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902、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903、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904、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905、  ——:(1)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906、  (2)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907、  (3)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908、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909、  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910、  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911、  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912、  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913、  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914、  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915、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916、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917、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918、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919、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920、  第三自然段 诵读指导:

921、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922、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923、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924、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925、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926、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927、  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928、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929、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930、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931、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932、  三、布置作业

933、  背诵课文

934、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935、  第三课时

936、  教学要点

937、  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938、  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939、  教学过程

940、  一、检查复习

941、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942、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943、  ②集体背诵全文。

944、  二、归纳基础知识

945、  实词:

946、  贰

947、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948、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949、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950、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951、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952、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953、  鄙

954、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955、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56、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957、  许

958、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959、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960、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961、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962、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963、  阙

964、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965、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966、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967、  微

968、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969、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970、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971、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972、  敝

973、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974、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975、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976、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977、  虚词

978、  以

979、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980、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981、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982、  而

983、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984、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985、  焉

986、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987、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988、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989、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990、  词类活用

991、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992、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993、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994、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995、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996、  通假字

997、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998、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999、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1000、  古今异义:

1001、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1002、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1003、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1004、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1005、  文言句式

1006、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1007、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1008、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1009、  板书设计

1010、  烛之武退秦师

1011、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

1012、  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1013、  亡郑有利于晋

1014、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1015、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1016、  郑秦结盟

1017、  大功告成

1018、  晋师撤离

1019、  【导学新概念】

1020、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1021、  学习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1022、  【教学设计ABC】

1023、  设计A

1024、  文言文的教学重在解决提高阅读水平的问题,而较之现代文,我们更应该激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因为文言文在它出现的年代上,在它所要表达的与今人类似的思想感情上却能用如此精美的语言形式,实属难能可贵。于是宜有以下导言:

1025、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1026、  于是可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然后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即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1027、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之后再让他们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宜将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1028、  同理,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1029、  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1030、  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1031、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1032、  至于课后练习中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应该说在上述教学全过程之后,难度是不大的。

1033、  设计B

1034、  与“设计A”相比,本设计在导语、教师的诵读和按理清思路完成课后练习二前半个问题上的内容以及程序均可完全相同。只是在进行练习二后半个关于“背诵全文”的练习时,教师完全可以从此把全课讲授的重点都放在这上面,即可以用“以背代讲”的办法来授课。也就是教师在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并回答了课文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教师一段一段地领背,当然在领背时,往往是先一句一句地,然后是一段一段地,在背的过程中教师以提问或自己讲解的形式完成文中实词的积累,至于古汉语语法可少涉及甚至可不涉及,即在学生预习过注释的情况下,真正实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母语学习特色。

1035、  至于在背诵中应该主要积累哪些实词,那就基本以课前学习的提示和课后练习第一题的要求作为标准。

1036、  在领背若干次之后即可让学生先集体背诵,进而再可分小组,乃至单个人背诵等。总之,按照文言文每课平均三课时来分配,其中专门拿出一课时半来实现最终的全面(指课文的全部和全体同学两方面说)背诵,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1037、  最后可用半课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中关于“归纳多义词义项”的题目,同时还可让学生讨论文言表述方面的精美和由此而对《左传》的文学价值方面的看法。此时可灵活掌握,既可让大家畅所欲言,又可简单举例点到为止,总之以课时为限。

1038、  【设计说明】

1039、  指导思想:

1040、  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并且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1041、  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设疑、答疑,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与知识的落实。

1042、  主要特点:

1043、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导”,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产生活跃的心理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1044、  作为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设计注重诵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1045、  【教学目标】

1046、  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047、  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1048、  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1049、  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1050、  【教学方法】

1051、  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1052、  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1053、  【教学重点】

1054、  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1055、  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1056、  【教学难点】

1057、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1058、  【教学时间】

1059、  一课时。

1060、  【教学过程】

1061、  一、激趣导入

1062、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1063、  二、整体把握

1064、  解题:

1065、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066、  复述故事情节:

1067、  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情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顺序如下)

1068、  三、研习课文

1069、  第一步,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070、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听清句读。

1071、  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针对疑难,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1072、  第二步,精度课文,质疑探究,解决疑难字词。

1073、  小组内质疑,组内自行解答。

1074、  组长质疑,学生或教师解答。

1075、  教师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质疑重点落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并注重向课外迁移。)

1076、  重点实词: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1077、  重点虚词:之、以

1078、  重点句式:

1079、  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080、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81、  第三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082、  教学目标:

1083、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1084、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085、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086、  教学重点:

1087、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1088、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1089、  教学难点:

1090、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1091、  教学过程:

1092、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

1093、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1094、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1095、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1096、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1097、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1098、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1099、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1100、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1101、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1102、  三、简介背景

1103、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1104、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1105、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1106、  四、理清层次

1107、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108、  第一段:秦、晋围郑

1109、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1110、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1111、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1112、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1113、  第二课时

1114、  第三段:说退秦师

1115、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1116、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1117、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1118、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1119、  烛之武退秦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1120、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1121、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1122、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1123、  五、总结全文。本文的主要特点是: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1124、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1125、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1126、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1127、  第三课时

1128、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1129、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1130、  分类如下:

1131、  1.通假字

1132、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1133、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1134、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1135、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1136、  2.古今异义词

1137、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1138、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1139、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1140、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1141、  3.一词多义

1142、  封(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1143、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1144、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1145、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1146、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47、  其(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1148、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1149、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2)以乱易整(用,介词)

1150、  烛之武退秦师..

1151、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1152、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1153、  4.词类活用越国以鄙远。

1154、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1155、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1156、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1157、  5.古汉语句式

1158、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1159、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1160、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1161、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1162、  烛之武退秦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1163、  (3)省略句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1164、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二、总结、扩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65、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66、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1167、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1168、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1169、  二、布置作业

1170、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1171、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1172、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1173、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1174、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1175、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1176、  2.停数日,辞去(告别)3.不辞劳苦(推托)

1177、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1178、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1179、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1180、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1181、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1182、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1183、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1184、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1185、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1186、  3.是寡人之过也(的)

1187、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1188、  3完成练习三

1189、  教学目标:

1190、  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1191、  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1192、  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教学重点:

1193、  1. 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1194、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1195、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196、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1197、  预习要求:

1198、  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1199、  2 、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1200、  教学过程:

1201、  一、导入:

1202、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

1203、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1204、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1205、  教师分析: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1206、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平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1207、  三、相关知识介绍:

1208、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大家请看注释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作者左丘明。它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209、  四、课文讲解:

1210、  (1)第一段

1211、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回答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1212、  字词分析:

1213、  1 、实词:

1214、  1且贰于楚也。 “贰”原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属于此类活用现象,译为从属二主。 ○

1215、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原为名词,意思是军队,在这个句子中活用为动词,译○

1216、  为驻扎,驻军。

1217、  2 、虚词

1218、  1“以其无礼于晋”。“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译为因为。 ○

1219、  2“以其无礼于晋”。“与”是介词,译为对。 ○

1220、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1221、  教师提问: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 (学生答,事件:秦晋围郑,以及事件的起因)

1222、  教师分析:

1223、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20xx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国和晋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一般的亲密的还要亲密,就像夫妻一样,我们不是常说“秦晋之好”嘛,这关系可比于美英两国亲密多了;好了,找好帮手了,接下来要弄个师出有名。总不能一声不吭上来就打吧,理由呢,人家找的很充分,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你看,理由还不只一个,这理由够充分了吧;“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秦晋联军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郑国“危矣”,郑国呢,它该怎么办,是举白旗投降,还是谋

1224、  算着把这两老大哥给请回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段,看郑国是如何解决这兵临城下的危机的?

1225、  (2)第二段

1226、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教师朗读,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

1227、  字词分析:

1228、  1 、通假字:

1229、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1230、  句式

1231、  1省略句○

1232、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1233、  ②倒装句/状语后置

1234、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1235、  判断句○

1236、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

1237、  省略句 ○

1238、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1239、  (教师明确译文)

1240、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1241、  教师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1242、  (学生回答,??)

1243、  教师分析:

1244、  在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在这一段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一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语言各自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1245、  ①佚之狐:

1246、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1247、  A佚之狐对国家所面临的局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如果贸然应战,无异于是一以卵击石。所以派遣使者去进行游说才是最佳的选择。这说明佚之狐头脑清醒,能够准确的评估局势,审时度势。

1248、  B对于使者的选择,他认为被郑文公所冷落的烛之武有劝退秦师的才能。足见佚之狐眼光之独到,能够慧眼识英才,充当伯乐。

1249、  C“见秦君”而不是晋君,发动战争的是晋国,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的冲突。所以从秦方面入手就较为容易。可见,佚之狐考虑周全,深谋远虑。

1250、  ②郑文公:

1251、  “公从之”,——佚之狐的意见很容易被采纳,郑文公决策及时果断,并且善于采纳建议。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面对烛之武的抱怨推辞,他将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态度诚恳。而后,又一针见血指出亡郑于烛之武也是不利的',可说是软硬兼施,迫使烛之武答应退秦。这样,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认错,善于言辞的君主形象就跃然纸上。

1252、  ③烛之武:

1253、  先是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言语中含有抱怨发牢骚的成分。烛之武长期不被重用,知道国家面临危难是,郑文公才任用他。有些不满的情绪无可厚非。况且郑文公所指派给他的任务意义重大,这句话其实也蕴含了试探的意味,可见烛之武的谨慎。

1254、  “许之”,在郑文公的劝说下,烛之武接受任务答应前往说服秦君,足见其深明大义。既然有退秦师的人才,那么他有时怎么退的呢?接下来进入本文最精彩的环节——智退秦师。

1255、  (3)第三段

1256、  原文: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257、  (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

1258、  字词分析:

1259、  1 、实词

1260、  1“越国以鄙远”, “鄙”原为边远地区,边疆,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把??○

1261、  作为边境”。

1262、  2“焉用亡郑陪以邻”, “陪”,读beì,增加的意思。 ○

1263、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请客的主○

1264、  人,而在本句中译为“东方道路上接待客人的主人。”

1265、  ○4 “行李之往来”, “行李”,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而在本句中译为出使的人。

1266、  ○5 “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乏困”,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疲劳的意思,而在本句中译为缺少的东西。

1267、  ○6“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1268、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269、  ○8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1270、  ○9 “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1271、  1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è。 ○

1272、  2 、虚词

1273、  1“将焉取之”,“焉”译为“于何”,“在哪里”。 ○

1274、  2“唯君图之”,“唯”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

1275、  3 、句式

1276、  1省略句 ○

1277、  A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1278、  B 、(烛之武)夜缒而出。

1279、  宾语前置句 ○

1280、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1281、  (译文: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1282、  教学目标

1283、  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

1284、  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培养对文言文词句的语感。

1285、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时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主义精神。

1286、  教学重点、难点

1287、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1288、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1289、  教学方法:

1290、  朗读法。

1291、  课时:2课时

1292、  教学过程:

1293、  第一课时

1294、  教学目标:

1295、  了解《左传》

1296、  学习课文3段。

1297、  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1298、  学习烛之武机敏善辩的外交才能。

1299、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现代的一些诗歌,这个单元,我们将学习古代的一些散文。那么,学习古文,我们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是什么呢?通过初中的学习,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

1300、  (板书)文言文所要掌握的知识:

1301、  ①通假字。

1302、  ②一词多义。

1303、  ③古今异义。

1304、  ④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字句等)。

1305、  ⑤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之子的使用等)。

1306、  这些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了。好,下面我们开始上新课。

1307、  一、导入

1308、  自古中国便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之说,在一九五五年也有这样一个流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五个师是多少人呢,相当于11万人,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11万人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第一册第16页,跟着录音一起勾出难点字词。(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309、  二、关于《左传》

1310、  在进入课文之前,我先来带同们玩一个游戏(PPT展示内容)。

1311、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312、  解题: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1313、  纠正字音。

1314、  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quē)逢(páng)

1315、  刚刚同学们跟随视频录音读了一遍课文,请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1316、  解析: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1317、  那么,“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要退?怎样退?退的结果若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结果又如何的。

1318、  三、课文分析。

1319、  (一)讲解第一段。

1320、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1321、  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1322、  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323、  补充背景:

1324、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重耳过郑);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贰于楚也)。

1325、  ②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秦晋之好);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

1326、  重点讲解:

1327、  ①候、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1328、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

1329、  以,是连词,表因果关系;

1330、  其,代词,代郑国

1331、  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

1332、  “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1333、  “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

1334、  “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1335、  贰为数词动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1336、  (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1337、  ③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1338、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样交代呢?(且看下文)(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1339、  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1340、  (二)讲解第二段。

1341、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1342、  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1343、  重点讲解:

1344、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1345、  ②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1346、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1347、  ④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1348、  ⑤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也”字表判断(判断句)。

1349、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是写他是为了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经引出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用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1350、  (三)、讲解第三段

1351、  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352、  译文:

1353、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354、  (1)词类活用:

1355、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356、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1357、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358、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1359、  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1360、  (2)通假字:

1361、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1362、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1363、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1364、  (3)古今异义:

1365、  以为: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1366、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1367、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1368、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1369、  (4)特殊句式:

1370、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1371、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为:有何厌。

1372、  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1373、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1374、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1375、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1376、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1377、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1378、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经过以上这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理由):

1379、  三个角度——现在、过去、未来。

1380、  五个理由:

1381、  A、越地难治论

1382、  B、亡郑陪邻论

1383、  C、舍郑有益论

1384、  D、过河拆桥论

1385、  E、晋国扩张论

1386、  烛之武通过这几个反面的分析,使得秦王心中开始动摇,我们且看结果如何?

1387、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1388、  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389、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机所在。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

1390、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老,婉言以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计行事。

1391、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烛之武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辟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郑国之围。

1392、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并且以自己睿智和勇气为郑国解除了秦国这一强大的危机。

1393、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这篇课文的前面三段,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解课文的第四段、也就是最后一段,看看晋文公是如何表现出一代霸主的睿智的!

1394、  第二课时

1395、  教学目标:

1396、  学习课文第4段。

1397、  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人物描写的手法。

1398、  本文写作的特点。

1399、  归纳本文的文言虚词。

1400、  一、旧课复习

1401、  特殊句式的考察。

1402、  词类活用的考察。

1403、  句子翻译。

1404、  二、讲解第四段

1405、  译文:略

1406、  第四段讲讲了什么?——晋师撤离

1407、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408、  (1)词类活用:

1409、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410、  (2)通假字:

1411、  知:通假字,通“智”。

1412、  (3)古今异义:

1413、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1414、  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1415、  (4)特殊句式:

1416、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1417、  解析: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1418、  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1419、  三、人物形象分析

1420、  佚之狐:正面:慧眼识才、举贤、伯乐

1421、  反面:狡猾、权臣

1422、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1423、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424、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1425、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1426、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1427、  郑伯:正面: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428、  反面:目光短浅、不重视人才、不合格的君主

1429、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1430、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1431、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432、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1433、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1434、  烛之武:正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辨的辩士

1435、  反面:无自荐的“勇气”、不懂得官场的左右逢源

1436、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1437、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1438、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1439、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1440、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1441、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1442、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1443、  晋文公:正面:理智、审时度势、雄才大略、隐忍不拔

1444、  反面:贪婪

1445、  四、人物的写作特点

1446、  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1447、  五、写作特点(以小见大观《左传》)

1448、  情节波澜起伏。

1449、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1450、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1451、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1452、  伏笔和照应。

1453、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1454、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1455、  详略得当。

1456、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1457、  六、归纳

1458、  (一)虚词

1459、  以

1460、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1461、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1462、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1463、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1464、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1465、  而

1466、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1467、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1468、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1469、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1470、  焉

1471、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1472、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1473、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1474、  之

1475、  ①公从之。(代词)

1476、  ②臣之壮也。(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477、  ③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1478、  其

1479、  以其无礼(代词,郑国)

1480、  肆其西封(代词,它的)

1481、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的)

1482、  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1483、  (二)词类活用

1484、  名词做状语: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1485、  B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1486、  动词活用为名词:A君亦无所害(害处)

1487、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1488、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臣之壮也(壮年)

1489、  B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方)

1490、  C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1491、  D邻之厚,君之薄也(雄厚、削弱)

1492、  名词活用作动词:A晋军函陵(驻扎)

1493、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作疆界。)

1494、  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

1495、  使动和意动用法: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

1496、  B越国以鄙远(鄙,以……为鄙)

1497、  C若不阙秦(使……土地减少)

1498、  (三)特殊句式

1499、  省略句

1500、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1501、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1502、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1503、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1504、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1505、  倒装句

1506、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又叫状语后置)

1507、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1508、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1509、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1510、  判断句

1511、  是寡人之过也。

151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13、  通假字

1514、  无能为也已(已——矣)

1515、  共其乏困(共——供)

1516、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1517、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倍)

1518、  何厌之有?(厌——满足)

1519、  失其所与,不说(说——智)

1520、  古今异义

1521、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1522、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1523、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1524、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