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万水,中国哪里的汤包最好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灌汤包源自哪里 跨越千山万水,中国哪里的汤包最好吃?

跨越千山万水,中国哪里的汤包最好吃?

2024-06-10 2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开封灌汤包、南京鸡鸣汤包、靖江蟹黄汤包……哪里的汤包最好吃?

跨越千山万水,中国哪里的汤包最好吃?

▲图/photoAC

包子,中国人最日常的食品之一,东西南北中,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人烹饪上的创造力,在包子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讲究皮的有破酥包、讲究馅的有三丁包、讲究异域风情的有烤包子……讲究到极致,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汤包。

汤包,也叫灌汤包,它将中国人最熟悉的面、汤和肉馅以包子的形式完美地整合。

不管是哪里的汤包,几乎都会贴着同样的告示,“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吃汤”。

吃汤包的确是个技术活。提心吊胆地将汤包夹起来,只希望不要把皮弄破,损失了美味的汤汁。小心翼翼地将包子放到勺子上,从顶上轻轻咬一口,啜饮里面的鲜汤,然后再将包子整个吃下,一本满足。

那问题来了,美味的汤包,到底该去哪里吃呢?

从中原到江南,汤包跨越千山与万水

无论是汤包、叉烧包、破酥包还是烤包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馒头。

早在西汉,就有关于“蒸饼”的记载。那时候,面食统称为“饼”,汤饼类似于面条,蒸饼类似于馒头。

到了魏晋南北朝,面粉加工手段进步,面食在中原地区迅速普及,中国人制作蒸饼的技术也非常成熟。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饼食》中记录了超过20种面食:蒸饼、胡饼、烧饼、汤饼、乳饼……

当时的人认为蒸饼上面开裂“十”字形状为最佳,有点像是现在的开花馒头,有些土豪非此不食。

跨越千山万水,中国哪里的汤包最好吃?

▲图/YouTube

直至五代时期,才有人想起来在馒头里包点馅会不会更好吃?于是包子才正式登场。

紧接着,北宋时,包子迅速火了起来,“包子”一词也是在北宋时出现,当时又称“包儿”,东京街头已有不少出名的包子铺。

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荤素从食店”条,便有“细馅大包子”“笋肉包儿”等包子的记录。

汤包的祖先“山洞梅花包子”也出现在北宋汴梁城,被誉为“琅缳妙品”。

到了南宋,包子已经成为大众食品,品种多样,与今天的包子已经没有大的区别了。

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列举了南宋将近20种包子,其中一种的名字就叫“灌浆”,指的就是灌汤包子。

跨越千山万水,中国哪里的汤包最好吃?

▲《清明上河图》局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