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周杰伦的《飘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漂移周杰伦mp3 如何评价周杰伦的《飘移》?

如何评价周杰伦的《飘移》?

#如何评价周杰伦的《飘移》?|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元吉 很遗憾,这位朋友的答案实在是太过于不专业,我记得上次您关于那个逆鳞的钢琴曲就是通篇都在把曲子中一些很普通基本的东西吹得天花乱坠;今天看到关于这首歌曲的答案实在是觉得有必要指出问题。

早、中期周杰伦的音乐具有极强的前卫性,和遥遥领先整个华语流行乐坛的审美方向,《飘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你们去听听《飘移》的每一段副歌,是不是明显听到除了副歌本身的“我用第一人称,在飘移青春……”之外,还有很多的不同的周杰伦的其他和声在同时进行?这在华语流行乐坛是极其少见的,甚至在当时的整个世界,欧美圈,也是不多见的。而在多年过去之后,大概在2011年开始,随着混音技术发展,这种形式成为了欧美音乐的一个主流方向。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在人声声部上做加法,大大增加音乐的丰富性和提高歌曲氛围”的方式。

这个在流行音乐当中叫合声,英文中叫background vocal, 早在Beatles甚至可能更早的时代这种将人声当作伴奏的做法就已经出现了,我真的没有弄明白这位朋友为何把这种早就玩烂了的方式当作周杰伦开的先河?是不是您只听过周杰伦的歌曲?

我也不拿大家不认识的歌手举例子。

Billie Jean_MJ

这首歌曲大家应该都听过吧,其中除了主旋律,当作音效和打击乐一样的人声,当副旋律填充的人声,走和声的人声,各种用法都有。

You Are Not Alone_MJ

听听后半部分,在原本副歌和后加的人声合唱的律动基础上即兴唱法,这种玩法在距今快一百年前的布鲁斯音乐时代就出现了。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_张学友

我们就来看看华语歌手吧,这首ktv点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歌发布于1999年,后半部分既有二声部的支声旋律也有“wu”的四音动机。

忘情水_刘德华

1994年的,背景女声也不少。

这几首歌完全是我随便找的。因为在流行歌曲的制作中,在歌曲旋律尤其是副歌部分加合声是非常常用的手法,属于编曲入门的基本技巧。不管是欧美乐坛还是华语乐坛,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这就已经是主流的做法了。

Whiteny Houston过去的演唱会图片,看见后面的那两位歌手了吗,那就是backing vocalist.

这位朋友还说“大概在2011年开始,随着混音技术发展,这种形式成为了欧美音乐的一个主流方向”,您能说得清楚是什么发展吗?难道这个发展指的是您举例的JB那首歌里往旋律人声上加的delay效果器吗?

全曲的最高潮段落,就是在这段副歌了!在这段副歌中,周杰伦将人声和声,完完全全地写到了7轨!甚至更多!光人声就写了7轨啊……还算上伴奏的配乐:鼓点一轨,副歌旋律的电音一轨,15643542的一轨……在音乐混音当中,每多一轨,对录音、混音的难度和技艺就提升一个几何级档次……一般的流行音乐,就算算上伴奏的配乐,也一般不会多过4轨,5轨的已经极其丰富了(而一般这个时候,混音也崩了……)。

这段话也是无力吐槽,这人声的7轨是怎么来的?难道主旋律之外的人声每喊一下就是一轨?那干嘛不合成器每个音一轨?吉他每扫一个和弦一轨?从音乐意义上来说,像前面张学友那首歌,除了主旋律的支声旋律和那个四音动机是三者同时出现了的,这才有分成三个轨,更准确地说三个声部的意义。

我想知道这位朋友到底有没有做过混音?“在音乐混音当中,每多一轨,对录音、混音的难度和技艺就提升一个几何级档次”这种结论到底是怎么得出来的?我们就拿这首歌来说,既然您说有7轨,那么能否从音量电平、声像、EQ、压缩、混响等基本的混音处理谈谈这6个轨有什么处理上的不同吗?如果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什么我不可以全部放到一个轨上做automation呢?

再来算个帐。一般一首流行歌曲,人声(主旋律和合声)+电声乐队四大件,这无论如何都有6轨;就算我不用吉他或者键盘,只要我再想加任何东西也都必然会超过5轨,比如四大件之外最常用的弦乐。有时候混音还需要把爵士鼓组分成若干轨,何时变成了“一般的流行音乐,就算算上伴奏的配乐,也一般不会多过4轨,5轨的已经极其丰富了”?

丰富的细节,合适的音量。

这里也是莫名其妙,你随便找一首流行歌曲,放进去差不多都长这个样子。

稍微放大一点:

歌名请看左上角。

一首歌曲的细节是否丰富,从这个波形上几乎完全看不出来。因为简单来说,一段波形的形状所显示的只是在每一个瞬间里,音量最响的那个频率的信息。比如在某一个瞬间,底鼓响度最大,为-1dB;在此时还有钢琴弹的某个音是-5dB,(这里就懒得解释为什么是负数了)那么在波形上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在这个瞬间,波形的点处于-1dB的位置(一般的波形图缩小了如上图所示,放大了就是一个又一个点连接起来的)。所以我基本上胡乱加几个乐器,不超过4轨,也可以让这个波形长这样:

如果说丰富是丰富在这个波形变化丰富,那可能只有单个方波振荡器之类的发出来声音,其波形叫“不丰富”了。

音量倒是能看出来是否合适,左右声道是否均衡倒是能看出来,但是这些都是工业标准下的流行歌曲的基本要求。

————————————————————————————————————————

为了防止偏题,还是说一下这首歌。歌词背景以及说唱我不懂,刨去这些来说,由于说唱音乐一般以说唱为主,编曲相对比较简单一点,这首歌实在是没有太多可讲的东西。做一个对比,比如像我最喜欢的《印第安老斑鸠》,里面有不少细节不仅音色比较新鲜,而且律动非常合适动听;再比如《黑色幽默》,我纯粹喜欢旋律和它的和声安排,那种玩法确实在华语歌曲里不多见;《双截棍》和《夜的第七章》,(印象流一下)细节上,尤其是前者不算丰富,但是整个歌曲形式比较新,也都是很不错的曲目。

所以以上我举的这几首歌都有各自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漂移》很难说它有哪里出彩。而且如今已经12年过去,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首歌自然各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但是显然这样评价是不公平的,可记忆又没办法回到那个时候以当时的整个情况来评价。

————————————————————————————————————————

写这个答案其实跟周杰伦自己没什么关系,我早就说过我以前是周粉,他的不少歌我至今也挺喜欢。但是把早就用烂的background vocal当做他的审美超前,在不了解音乐制作编曲和混音的情况下写这种专业知识错误的答案,我不知道这是算粉还是在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