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湖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州役情电话 ​古韵湖州

​古韵湖州

2024-01-17 05: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湖州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

有时走在湖州街头,触摸着历史的温度,

它们就那样静默地伫立在城市一隅,

目睹着时代变迁,装载着时光流转,

这就是历史文化街区。

 

一、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

 

衣裳街由两个片区组成,人字形市河西岸为衣裳街片区,东岸为红门馆片区。衣裳街片区形成于唐代,至清代中期发展为湖州的主要商业街区,街区因拥有众多的估衣店和嫁妆店而得名,至近代成为湖州的金融商业街。

 

红门馆片区在南朝时为湖州城中湿地“白蘋洲”,自唐宋以来,成为历代官员往来歇宿的地方,也汇集了许多家道中兴的大宅门。明清以后,成为湖州学子科举考试的地方。

 

 

大摆渡口周宅

 

周宅建在衣裳街西南端,那是一个俗称“大摆渡口”的地方,在那儿,苕溪与霅溪交汇合流。现如今的周宅作为沈家本纪念馆对外开放,馆内的各式陈列以多样形式反映了沈家本先生投身法学改革的历程。

 

 

王安申旧宅

 

馆驿河头54号。面河而建,后邻衣裳街,王安申旧宅原来共七进三开间格局。位于当弄的西式风格小院落“筱庐”,是于民国年间建造的小洋楼,旁有内门与老宅相通。王宅显示的是中西合璧的精致,也体现着主人王安申当时的社会地位。内部的民国展亦是了解湖州地区民国时期历史的好去处。

 

 

赵景贤旧宅

 

沿苕溪往西,一边欣赏着河畔的垂柳,一边听着苕梁旁老人们喝茶聊天,忽觉静好岁月就在眼前。但当拐进竹安巷遇见赵景贤旧宅时,历史的沧桑感却扑面而来。

 

 

吴兴电话公司旧址

 

位于红门馆前,是一座三开间四进深的传统宅院,建筑面积约一千五百五十平方米。该宅坐西朝东,前街面,后河埠,十分方便;门厅前檐高墙,石库大门偏设,傍出一间带后廊,二进正厅高大宽敞,保存相对完整。该处因见证湖州民用电话公司起步而具有纪念意义。

 

 

二、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小西街依西苕溪入古城西门——清源门的支流漕渎而建。街区平面总体呈不规则长方形,市河北侧为勤劳街片区,南侧为小西街片区块,两个片区通过永安桥相连接。

街区整体格局至今未变,街巷里弄肌理保存完好。现存沿河建筑多为晚清民国时期所建,沿河布局的民居粉墙黛瓦,建筑山墙有观音兜、马头墙等形式,内部装饰精美;大宅院前有石库门,后有河埠头,院内有门厅、庭院、厅堂、夹弄;临水楼阁也多筑于花岗岩驳岸之上,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群落,具有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

 

 

钮氏状元厅

 

钮氏状元厅含本仁堂与永安桥,主体建筑为理德堂。两堂隔河相望,均为清代私家宅第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米。理德堂正厅为清中期建筑,七架梁的结构是湖州现存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最高规格范本。房主钮福保,为清道光年间状元。钮氏状元厅是湖州为数不多的一座与科举文化相关的民居建筑,为研究科举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小西街杨宅

 

位于小西街74号,原系清末杨海桥建造。院内建筑改动较大,门厅三开间,大门两侧有万字砖雕,后檐墙有辟邪八卦石刻,左右两山墙内设夹弄,临河开窗,有单独河埠,是湖州临河民居建筑中的精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朝阳巷温宅

 

该建筑是为湖州名士温蔗青于清光绪二十年左右建造,后又续建,至民国初年才建成现在规模的群体院落。现西侧五进的住宅除其中第二进已改为平房外,其余保存基本完整,木雕精美。东侧一住宅为二层楼屋,系民国年间续建,保存基本完整。

 

 

小西街许宅

 

穿过细细窄窄的里弄,顺着石板路往东,便遇到了许宅。许宅是清末吴昌硕好友许玉农建造的宝树堂,由门厅、正厅、楼厅各一及三天井组成。宝树堂现已开辟为历史人文馆,讲述着小西街人的故事,也是与许宅内敛的气息不谋而合。

 

 

3073963-70732-50-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