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通报疫情最新情况和防控措施,公布密接次密接人群首次核酸检测结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州役情怎样 湖州通报疫情最新情况和防控措施,公布密接次密接人群首次核酸检测结果

湖州通报疫情最新情况和防控措施,公布密接次密接人群首次核酸检测结果

2024-04-09 04: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还就大家较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

  湖州吴兴这次疫情发生后,吴兴区目前已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将如何做好属地管理?

  金斌斌:

  吴兴区收到1例初筛阳性病例报告后,湖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赴至吴兴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区专班成员混合编组各司其职,实现扁平化管理。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切实加强属地管理,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抢抓时间,快流调。市、区两级流调专家全面排查了此例病例14天内的活动轨迹、人员接触情况,深入调查感染源、传播链。经调查,该病例3月2日下午2时至3月5日晚上7时,在外省活动。3月6日后一直在吴兴区织里镇,人员活动轨迹已通过官方平台向社会发布。

  精准研判,快封控。根据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专家综合评估研判,自2022年3月8日8时起确定将织里镇万景花苑小区15幢、17幢、18幢、20幢,人民路农贸市场划为封控区;将织里镇万景花苑小区,西至凯旋路、东至浒井港、南至人民路、北至南横塘区域划为管控区;将织里镇北至利济路、南至晟舍新街、西至富民南路、东至浒井港区域,南至公园路、东至浒井港、西至富民路、北至南横塘区域划为防范区。吴兴区将根据流调情况,及时调整管控人员及区域范围。

  及时响应,快检测。截止到3月8日14时,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所有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人员,已完成核酸采样7577人,结果出来后即公布。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强化精密智控。用好“两图一码一指数”,争分夺秒开展流调排查,切实做到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情况清,确保应查尽查、不漏一人。同时,鼓励织里镇居民在家不出门,区域内学校停学一天,织里镇区范围内的棋牌室、酒吧、KTV、麻将房、洗浴中心、足浴店、艾灸馆、剧本杀、桌游室、游泳馆等室内密闭公共场所暂停开放,尽快让全域静下来,确保疫情不扩散、不外溢。

  尽快转移隔离。全力做好转移、隔离全过程服务保障,区镇两级干部落实全程陪同,让防疫有效度、有力度更有温度。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湖州市隔离点已做好接纳吴兴区隔离人员的各项准备。

  做好信息发布。市区一体发布涉疫信息和防控进展(重点是“三区”划分通告、“三区”就医指引通告、交通管制通告(视实际情况而定)等权威信息),并同步组织开展正面宣传,严厉打击涉疫谣言,建立群众诉求“收集、解决、反馈”工作闭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振战疫必胜信心。

  精准科学开展核酸检测。鉴于织里镇人员流动频繁,为全面排摸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凡3月1日后从湖州市外来织返织人员赋黄码,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转绿码;提倡其他在织人员按“愿检尽检”的原则,就近开展一次核酸筛查。

  落实物资保障。保障重要物资有效供应,迅速做好更大范围群体核酸检测、更大需求物资保障准备,确保群众“菜篮子”商品、生活物资等价稳量足。

  问:

  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湖州市民在疫情防控上需注意哪些事项?

  饶如锋:

  当前全国本土疫情多发高发频发,多起疫情发生了跨省际传播,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今天,湖州市吴兴区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提醒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在此也请广大市民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主动报备行程。2022年3月5日以来,与已报告病例公布行程有时空伴随的人员,或有其他省内外中高风险管控区域旅居史的人员,请立即向所在村(社区)、单位报告行程,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请大家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不要自行购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请及时到发热门诊规范就医,如实报告近日行程,就医过程要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合理安排出行。请大家非必要不离湖,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其他县(市、区)。确需出行的,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科学做好个人防护。请大家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保持安全距离等防控措施。进出公共场所,自觉配合测温、亮“湖州通”等防控要求。

  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接种条件、无接种禁忌症的市民,请尽快全程接种疫苗以及接种“加强针”,做到应接尽接,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朋友更要尽快完成接种。

  来源:湖州发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