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废话太多,皇帝深夜回复到崩溃?等一下,这里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朝大臣奏折怎么查 奏折废话太多,皇帝深夜回复到崩溃?等一下,这里面...

奏折废话太多,皇帝深夜回复到崩溃?等一下,这里面...

2024-07-06 2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原标题:《奏折废话太多,皇帝深夜回复到崩溃?等一下,这里面有4个误会》

继五彩缤纷大花瓶引发网友对康熙、雍正两人审美水平的讨论之后,清朝皇帝最近又一次“火”了。

这回,是因为奏折——

我们都知道,皇帝是要批阅奏章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些勤政的皇帝,可能还要熬夜批折子。例如雍正,有记载说他“办事自朝至夜,刻无停息”,天下政务“无分巨细,务期综理详明”,亲笔撰写的朱批谕旨动辄万言。

但是,雍正还有其他皇帝批的这些奏折,都是在“奏”些什么呢?

雍正

下面是网友整理的部分清代皇帝奏折和回复,大家感受下:

01 莫名热衷芒果的总督

过了一个月...

02 一惊一乍的提督

03 “缺心眼儿”的织造

杭州织造:禀告皇上,朱一贵聚众起兵了!

康熙:你说话没头没尾的,看不懂。

其实皇帝这么回复已经很客气,因为这个杭州织造报告的消息,其实是个旧闻,早在之前两个月就有人报告过

闽浙总督:禀告皇上,台湾有奸民聚众起事了!

康熙:这件事有点大,正在写招抚谕旨

按照历史记载,朱一贵当年4月底起事,闽浙总督5月初上报,6月中旬清军登录,6月底局面平息。然而这个杭州织造孙文成却在7月跟皇帝说“台湾有人聚众起兵啦!”

可以想象皇帝的心情……

还是那位织造,日常请安

可能是因为孙文成的请安奏折太多,皇帝看到他的折子已经出现了下意识的反应(大概是打开了“自动回复”功能吧)……

04 “直播下雨”的直隶总督

本来以为终于消停了,没想到第二年又来了……

其实这位直隶总督在还是巡抚的时候就热衷刷屏了,不过那时候刷的是另一件事……

看完以上这些“垃圾”奏折

各位一定会觉得很可笑

在笑的同时可能还会质疑:

这种只会用废话“刷屏”的人能力有所欠缺吧?

皇帝每天对着这些垃圾奏折

就不觉得烦躁吗?

“蝉”式奏折(图源微博@_辞夏cc)

等一下,别忙着下结论,其实这里面有四大误会——

误会一:官员能力不够

可能有些人看完上文的奏折后,会觉得这些官员大概能力不行,才导致他们的奏折除了闲话家常的废话之外没有什么对正事的描述。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人家做正事的内容没有截取出来罢了——

首先我们来说说送芒果的这位闽浙总督满保。他是康熙后期雍正早期的闽浙地区封疆大吏。满保平定台湾朱一贵起事,通过兴修水利和积极赈济灾荒保障民生,巩固海防建设和整顿营伍,建立起有效的军事防御力量。可以说,满保对于清前期闽浙地方的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满保上任后,由于感念康熙的知遇之恩,常送去一些地方特产(比如什么荔枝啊,茶叶啊,芒果只是其中一种)表达感恩之情。而康熙也会有来有往地赠他书籍、人参、甘露肉等物。所以,这并不是一头热地献殷勤,而是君臣关系好的体现。

接着我们再看看刷屏请安的那位杭州织造孙文成。孙文成是由江宁织造曹寅培养并推荐给康熙的(关于曹寅,研究过一点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这里就不赘述了)。孙文成在康熙年间以及雍正初年作为皇帝的密探,在江南地区探明情况,并以密折的方式向皇帝汇报,在任期间向皇帝上报了213分密折,主要是关于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的海上事务。这样的职务,当然不是什么能力平庸的人可以担任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直播下雨”的赵弘燮。这位步入仕途后,历任完县知县、唐县知县、天津道(先后两次就任)、直隶巡抚(加总督衔)等职。在唐县任职时,革除了原来的陋规,并把革除事项刻为木榜,向全县士民公示,颇受称道。任职天津道期间,天津西沽大清河上原来没有桥梁,来往行人极为不便,赵弘燮带头捐款,制成巨船,然后将巨船贯以铁索,牢系在两岸,成为一座很有特色的浮桥,过河的人们如履平地。可以说是一位政绩突出的官员了。

所以,折子上面写的话虽然有点像废话。但实际上,他们聪明能干的很呢!

误会二:批奏折浪费时间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几位官员都聪明能干,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废话型奏折呢?皇帝看这些奏折难道不是浪费时间吗?

实际上,这些文字现在看起来虽然很像废话,但奏折作为沟通皇帝和大臣之间重要的媒介,皇帝透过奏折想看清的可不止是事情本身,还有汇报这些事情的那个人。有什么样的君臣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奏折互动,奏折上的文字,以及奏折本身都是大臣想要传达给皇帝的信息。  

当君臣关系好的时候,奏折批示会像春风拂面。例如,平定青海的叛乱后,雍正极为兴奋,在给封疆大吏年羹尧奏折的朱批中也是情不自禁地道出心中的满意:“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而君臣关系如果出现了问题,奏折上的朱批就是狂风骤雨了……比如广西巡抚章佳·阿克敦被广东地方官员上章弹劾,指责他指示广东新会县将强盗案件改为盗窃案件,挪用广东海关的额外税银,尤其是指责他指使家人向暹罗来广州的运米船索取“规礼”。雍正皇帝大怒,奏折上的话也是满满的火药味:“今到广西,若仍皮软欺隐,莫想生还北京也!”

可见,奏折的一来一往,就算是三言两语闲话家常,其中也暗藏机锋。

更何况,奏折变成这样事无巨细都要奏一下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皇帝自己规定的——

奏折是一种上行文书,是古代统治者赖以决策的信息来源和依据。清初,按照明代通行的做法。这个信息渠道以来的是题本和奏本,更以题本为主。题奏制度刻板单一,以例行之公文为主,虽然也要求公题私奏,但实际上往往公私难分。

另外,题奏的呈递流程也十分繁琐,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

至于奏折,简言之就是直接呈给皇帝的秘密文书。据考证,“奏折”一词最早出现于《大清实录》中,是在顺治十三年。但因为至今并未发现顺治朝的奏折,一般认为这是康熙时期修撰前朝实录时的笔误。

目前一般认为,奏折为康熙皇帝所创。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了解地方情况和信息,弥补自己无法周知的不足;二是希望这种信息收集有一定的保密性,即所谓的秘密地奏闻。

康熙回曹寅

奏折作为康熙及之后的皇帝了解民情的手段,能很大程度上帮助皇帝事无巨细的了解到了当地的情况,有助于治理。毕竟那时可没有什么网络或飞机,要亲临现场还是很难的。至于那些看着很有趣的,也只是看着很有趣罢了。

康熙朱批密折,现藏江宁织造博物馆

误会三:重复请安、汇报雨水情况,清代官员非常愚蠢

其实清代封疆大吏频繁地上请安折是制度使然。清代地方大吏与皇帝交流,主要靠大吏上奏折汇报地方事务,和皇帝在奏折上用朱批加以批示,相当于君臣之间的E-MAIL。地方事情多,所以差不多每个月都会上奏。既然谈正事,顺带着就要给皇帝请一下安。因此形成的习惯是“凡上奏折一匣,必附请安折一封,……请安折中不呈公事,独问‘安好’而已”。(佟鸿举著:《民俗文书收藏趣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也就是说,每上一封谈正事的折子,必然附一个请安的折子,折子里一般只有“恭请万岁万安”六个字,也确实就是只问一句:“皇上您好吗?”

有人说,那把两道折子汇成一道不行吗?不行。清代是一个比较重视礼节的朝代,旗人“规矩多”“老礼儿多”“讲究多”。因此频繁具折请安,不是孙文成这个人无聊。请安折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向雍正汇报的正事也比较多。

至于文中提到的地方官频繁上奏下雨的情况,其实也是制度规定。清代皇帝大多重视农业,特别关心地方雨水粮价情况,经常向地方官询问,“在密折陈奏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地方官员定期奏报雨雪、年成和粮价的制度。从现存资料考察,康熙三十二年(1693)苏州织造李熙是此事的最早发端者,并得到皇帝的肯定。”(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0页)

孙文成奏折中多有此项内容。比如“面粉一斤,需银七厘八厘左右,今年雨水适合稻谷甚好,谨此奏闻”之类。以至于从乾隆开始,要求地方官每月汇报晴雨粮价等情况,形成固定制度,为今天研究清代物价及气候情况积累了宝贵资料。

而文中提到的地方官重复汇报雨水情况,其实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他汇报的是“京城及顺天府”、“河间等府”、“保定真定”等各地的雨情,而不是反复汇报一个地方的雨情。

误会四:一个月后奏折重复上奏,清代官员真糊涂

文章开头提到,闽浙总督满保曾经两次向康熙送芒果,奏折内容一模一样。

看了这一段,读者肯定以为满保懒惰,同一份奏折内容复制粘贴,两个月内重复上奏,自己都记不住了。其实事实完全不是如此。

第一次奏折,满保说的是:“再台湾所产番酸树、番茉莉、竹子、亚蕉等物,恭缮汉文进单交付干总李岩,与贡品一并奏进圣上阅视。番酸果子至夏至方熟,俟成熟后再赉进御览。”奏报中的“番酸树”与“番酸果子”,也叫“檨”,就是芒果。也就是说,这次满保送的是芒果树苗,而不是芒果。因为这个时候芒果还没有成熟,他的奏折中明确说,等成熟后再送给皇上亲口尝尝。

过了一个月以后,康熙五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满保真的送了芒果肉给皇上尝尝,自己吃到了好吃的东西,非要让主子尝到了才安心。不过因为芒果由台湾先运到福建,再由专差进呈北京,需要一两个月,路途遥远,没法保鲜,他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发现切条晒干法能多少保存一些本味儿:“奴才于四月二十八日购到新鲜者,味甘微觉带酸,其蜜浸与盐浸者,俱不及本来滋味。切条晒干者,微存原味,奴才亲加检看,装贮小瓶,敬呈御览。”

康熙尝了芒果干,感觉没啥味道,所以说:“乃无用之物,再不必进。”

因此,这两道奏折反映的,是康熙朝臣子对皇上的忠诚与细心,而不是颟顸与懒惰。

所以,如果不了解点制度背景,大家在收获轻松一笑之外,还会形成“清代君臣怎么都那么愚蠢无聊”的不准确印象。

网文写得轻松活泼好玩,无可厚非,但是在轻松之外,更应该传播真实有效的知识,这样才对得起读者的几分钟时间。

- THE END -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大家(ID:ipress)、

大叔爱吐槽(ID:dashuaitucao)、

博物馆丨看展览 (ID:atmuseum)

编辑: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