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画告诉我们:古人这样过清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明节打秋千图片高清 这些国画告诉我们:古人这样过清明

这些国画告诉我们:古人这样过清明

2024-07-08 15: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都会博物馆藏,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大都会博物馆藏,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台北故宫藏,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作者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台北故宫藏,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作者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秋千,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其源头本是北方(河北省)山戎(春秋时期匈奴的一支)寒食节的游戏,齐桓公北伐山戎时带回中原,才慢慢传播开来。

最开始,秋千只是闺中女子的游戏,唐宋时期才演变成一种狂欢节目,尤其是清明时节,游人踏青时喜欢在郊外建临时的秋千舞荡,所以清明节又叫“秋千节”。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玄宗称赞秋千为“半仙之戏”,因为宫嫔衣裙飘舞,如临凡谪仙,极具观赏性。

宋代李清照的词有《点绛唇》云:“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说的是春日早晨少女荡秋千后的娇俏、慵懒神态。

宋明时期,女子只能埋没深闺,秋千是少有的可以暂时解放束缚的运动。元代,世家大族的女眷往往会设“秋千会”,即邀几家女眷在园中设秋千之戏,盛陈饮宴,欢笑竟日,各家隔日设宴还答,从二月末至清明后方罢。

“秋千外,绿水桥平。”秦少游的词从女性视角来看世界,深闺院墙外的风景,只能通过荡起的秋千才能瞥上一眼吧。

男性对女子荡秋千往往持欣赏态度,苏轼就在一首很著名的词中提到过女子打秋千: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描写的正是当下这个时节,苏轼以佳人荡秋千时的笑声为灵感拟就佳作。

据清代文人笔记所述,秋千在那时仍是春昼深闺里的第一神妙乐事,并且 “羽衣红裳,御天风盘旋于碧云之上,其一种蹁跹态度,若飞若舞,恍惚有神女临凡之想。所谓半仙戏者,何妙如之?”

荡秋千这样的娱乐活动,有壮胆、健身、养生功能,也特别适合女性,是非药物解郁的好方法,而且还可以治晕车。

▌蹴鞠

天津历史博物馆藏,清黄慎《蹴鞠图》

天津历史博物馆藏,清黄慎《蹴鞠图》

蹴鞠,类似于足球。蹴,用脚踢的意思。鞠,用动物的皮作为外囊、内填充皮毛的球,到唐代演变成用动物尿泡作里囊、吹满气后封住的球,轻巧而富于弹性。

《战国策•齐策》中记载,在齐国首都临淄城,蹴鞠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

两汉时期,蹴鞠活动在社会各阶层都有广泛开展。《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爱蹴鞠。汉代画像石中多处有蹴鞠表演的形象。除了娱乐活动外,蹴鞠还演变为军事训练的手段。《史记》中记载,霍去病经常组织军中蹴鞠比赛。

唐代,蹴鞠开始盛行。诗人王建《宫词》描述:“寒食内人常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白打即指的是一种蹴鞠方式,类似于花式足球,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使球终不坠地。皇帝为了娱乐观赏需要,在皇宫中设置一个专门组织,叫内园,供养斗鸡、马球、相扑、蹴鞠的艺人。

宋代是蹴鞠最鼎盛的时代。宋太祖赵匡胤开风气之先,宋皇室对蹴鞠活动推崇备至,经常组织蹴鞠比赛。

宋代画家苏汉臣曾绘有《宋太祖蹴鞠图》(现已不存),故宫藏有一幅元代钱选所绘该图的摹本,踢球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观看的是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等四位宋朝开国功勋。

故宫博物院藏,元钱选《蹴鞠图》

故宫博物院藏,元钱选《蹴鞠图》

酷爱蹴鞠的宋代皇帝还有宋徽宗。他每年生日都会举办蹴鞠比赛。在《水浒传》第二回中,高俅就凭借蹴鞠绝技从一介书童成为徽宗重臣,权倾一时。

宋代宫廷有专门的职业蹴鞠艺人,社会逐渐形成了蹴鞠协会——齐云社。在宋代,还出现了《蹴鞠图谱》等专门介绍蹴鞠的著作。存世的蹴鞠图像还有一幅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蹴鞠图》,传为南宋宫廷画家马远所作。

元代,蹴鞠踢法的难度提高,并出现男女对踢。

明代的蹴鞠活动曾受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熹宗的禁止,但是明中后期的皇帝多耽于享乐,蹴鞠仍是诸多娱乐之一。

辽宁省博物馆藏,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故宫藏明代商喜绘《明宣宗宫中行乐图》中有宣宗观赏蹴鞠的情景。

在下层社会,蹴鞠活动仍较广泛,仇英绘《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蹴鞠场景。

明画家杜堇绘有《仕女蹴鞠图》,描绘了仕女们在花园中玩蹴鞠的情景。

女子蹴鞠以表演为主,对从事蹴鞠女子的容貌、身段、技艺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女子蹴鞠在古代又称为“美人蹴鞠”。

明钱福有《蹴鞠》诗描绘女子蹴鞠的阴柔之美:“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

当时的女子缠足,踩着三寸金莲还能踢球,想来也是蛮拼的。

到清代,统治者提倡满族的摔跤、滑冰、狩猎等活动,蹴鞠活动基本绝迹。

大都会博物馆藏,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大都会博物馆藏,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风筝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 春瑦纸鸢图》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 春瑦纸鸢图》

李可染《杨柳青放风筝》

李可染《杨柳青放风筝》

风筝也是清明前后流行的游戏。又叫纸鹞、鹞子、纸鸢、风鸢,古代南方称之为“鹞”,北方谓之“鸢”。

据《询刍录》中记载,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才有了风筝这一俗称。

风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作为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

在唐代,逐渐演变为一种贵族间的娱乐玩具,而真正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是在宋代,尤其是在清明节前后,放风筝成为一种风俗。

除了娱乐外,放风筝还有特别的意义,如有些人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或家人的名字,然后把风筝放飞上天,剪断牵线,让风筝随风飞走,达到“消灾祛难”的目的,所以民间又称放风筝为“放晦气”。

鉴于风筝广受欢迎,历代文人墨客在杂文、笔记、小说、诗歌等中对于风筝着墨不少,曹雪芹除了在《红楼梦》中屡次写到风筝外,还曾专门写过《南鹞北鸢考工志》,对后世民间风筝制作艺术影响深远。

宋《百子嬉春图页》

宋《百子嬉春图页》

《百子嬉春图页》局部

《百子嬉春图页》局部

历代流传,不乏与风筝相关的佳句。

如陆游所作“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风筝在这里有了灵魂,跋扈飞扬,不再是被风挟持。

最脍炙人口的诗句,要数清代高鼎的《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个“忙”字形象地勾画出儿童急着去放风筝的情态,后世画家们常常借这句来表现婴戏题材。

说到绘画,风筝一般是出现在风俗画和婴戏画中。宋代苏汉臣的《百子图》中有画儿童放风筝的景象。明清的多版《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儿童引线放风筝的场景。

辽宁省博物馆藏,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传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台北故宫,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作者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台北故宫,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作者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明代诗人、大画家徐渭更是对风筝情有独钟,写过不少风筝诗,其《风鸢图十首》有言:“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徐渭《墨花十二段卷》有一个局部是描绘儿童放风筝的,寥寥几笔,生动十足。

齐白石也画过放风筝的天真闲趣,代表作品是《五童纸鸢图》和《石门二十四景 春瑦纸鸢图》。

当然,放风筝并不是孩子的专利,而是老少咸宜,中国美术馆藏杨柳青版画《十美图》中的美人们也正在放风筝。

除了风俗画与文人小品画外,风筝本身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其图案除了作为装饰外,往往代表吉祥寓意。如五福捧寿、四世同堂、耄耋富贵、八仙贺寿、福寿双全、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的愿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