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与寒食:哪个才是古人扫墓的日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明扫墓的人怎么画 清明与寒食:哪个才是古人扫墓的日子?

清明与寒食:哪个才是古人扫墓的日子?

2024-07-11 0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自春分起,春已过半,阳气渐盛。

而从清明起,万物便愈发欣欣向荣。

今天,我们请到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老师,为我们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及其相关习俗。

一、节气之“清明”

“清明”之名:万物清洁而明净

直至汉初的《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的名字才都有了完整的记载。而“清明”一称谓早在春秋战国时的《管子》里就已出现,谓“清明发禁”。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为依据,西汉至清初,则把“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起点,将两个冬至之间,按每15日为一个节气,分为24个部分。自冬至日算起,依次历经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后,第105日便至“清明”。

 

春分后十五日,正值农历三月初,春光明媚,南风拂来,柳绿花红,万物吐绿,一片清新明净。“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此时,黄河地区气温升高,长江流域雨水增多,正是千家春耕、植树造林的好时节。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紧跟春分之后,正处季春之时。较春分而言,春意又多了几分张扬,露了几抹新绿,处处尽显勃勃生机。置身郊外,顿觉双目明净,心胸舒展。

《岁时百问》解释“清明”得名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放眼望去,风朗气清,春和景明。用“清明”一词来形容此时,真是再恰当不过。

“清明”之得名,除了其气候特征,更源于“清明风”的记载。

“清明”之风:八风中的东南风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史记·律书》载:“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

古人理解世界有其独特的方法,例如我们今日所说的“八面来风”,在古时并非完全虚指。所谓“八风”,即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和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古人给“八风”都起了名字,《说文解字》释“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古人认为在一年中,这八种风是循环而至的。《淮南子·天文训》:“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

广莫风吹过,条风又至,季节又进入一个新的循环。按此说法,“清明风”便是“八风”中的东南风,清新温暖,彻底告别了此前风中的寒意,“清明”也由此风而得名。

 

若说二月天里,春意是含蓄而朦胧的,周围是刚睡醒的模样。则三月清明一至,再落下细细的清明雨,一切便开始透亮起来。雨后,一场清眀风过,掺着湿润的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满身疲惫悄然而逝。

二、“清明”三候

古人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rú),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

 

桐,即白桐花。清明之时,白桐花恰好盛开,如一个个的洁白的小铃铛般挂满枝头,给路过的人们送去怡人的清香。其他花儿也耐不住日益旺盛的活力,随之竞相绽放。

 

二候田鼠化为鴽

鴽,即鹌鹑类的小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也。"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清明时分,田鼠因阳气盛而钻进了洞穴,喜阳的鸟儿出来活动,可见此时阳渐盛、阴渐藏,二者彼此间又达到了一个新的状态。

 

三候虹始见

彩虹常见于雨后清澈明朗的天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释“虹”:“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可见,无论是春分时的“雷、电”,还是清明时的“风、雨、虹”,都是阴阳二气交会的产物。这些自然现象皆与阴阳、四季的运转相呼应,因此古人便从中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物候特征。

三、寒食节与清明节:禁火与改火

“清明”最早仅是作为节气,即时令与物候变化的标志节点而被认识。而自唐宋时起,开始在天文节气之外,多了一层人文节日的内涵。

围绕清明节,有一个旧习惯、两个主题。旧习惯是与寒食相关的“改火”习俗;两个主题,则分别是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当下仍较为常见。

扫墓是连接历史,是现在的生命与先人的一次对话。

自仲春二月起,万物都开始积极孕育新的生命,繁衍是自然运行至此的主题。在古人看来,生命的繁衍不仅要关注到延续的后代,其生命源头亦不容忽视,那便是自己的先祖。

《论语•学而》中有:“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可见,古人对先古圣贤及其先祖颇为敬重,认为慎终追远,祭奠祖先,可以使美好的道德和生命之根代代延续,由是这便成为清明节最为重要的习俗。

踏青是贴近当下,是春季的生命力与自然的一场对话。

宋代吴惟信有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气清景明,草木咸长,正是踏青郊游之佳时。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的踏青之景也好生热闹:“清明节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门,罗列杯盘,互相劝酬。”脚踏回春的大地,流连于花草树木的一派生机中,不失为助长自身阳气的最佳途径。

 

此外,柳树亦是清明富有代表性的生命,“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古人常折柳送别,寄托思念,还有插柳辟邪之风俗。

旧时墓地设在郊外,因此扫墓与踏青,是当天外出活动中前后相连的两项。纪念亡者后,便从历史的时光中抽离出来,去投入正在萌发的新生命中。

直到今天,我们大多仍在过着清明节,但论其源头,便不得不提起另一个较之更早的节日——寒食节。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禁火”是其最为突出的习俗之一。

寒食“禁火”的习俗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期间不得生火做饭,只能吃提前备好的冷食,即“寒食”。《周礼·秋官·司煊氏》云:“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常有官吏在仲春时分的街上摇木铎提醒百姓禁火。有一解释称,该习俗源于古人重视星象,认为春季东方天空出现龙星,易引起大火。

关于寒食“禁火”之俗,还有一常见说法,认为是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春秋晋文公重耳曾经在外流亡期间,介子推一直伴其左右,甚至“割骨奉君”,为其充饥。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后,“未尽行赏”,但介子推并未主动请赏,且不食君禄,携母入山隐居。后来晋文公为让介子推出山接受封赏,放火烧山。不料其拒之不出,与母俱焚山中。晋文公便下令在这一天禁火。

《荆楚岁时记》注言:“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不过,此起源更多是汉时的附会,流传至今,影响甚广。

改火,亦为寒食节另一重要民俗。苏轼《徐使君分新火》诗:“临皋亭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古人钻木取火,会留下火种,火种需根据阴阳四时更换。寒食节灭掉旧火种后,三天后至清明节,阳气渐升,应生新火。从中也可见寒食节与清明节在古代更像一个整体。

唐朝诗人王汵然《寒食篇》有云:“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唐朝时,寒食仍很被重视,且常将二者并提。譬如《唐六典·假宁令》称唐人放假是“寒食通清明四日”。

唐也是扫墓拜祖节俗成立的重要时期,主要集中在寒食这三天。这意味着,当时在寒食、清明这个节日区间中,更被重视的,应属寒食,清明节则尚未完全独立。然由于唐人在寒食日扫墓时多烧纸以祭祖,而“烧纸”和“禁火”相矛盾,由是五代到宋代之间,多改到清明节扫墓。

随着时代的推移,在多数地区,寒食的节俗也慢慢被纳入清明节中。宋人黄庭坚《清明》诗云:“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题“清明”,但“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讲的乃是介子推的故事。可见当时已将寒食和清明并作一处。

到近代时,清明节已更为普遍,而寒食则只在极少数地区得以保留。直到今日,清明节已经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但从历史上讲,唐朝及以前,更被重视的是寒食节。

四、“清明节”中的数字:神秘的108

按照《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寒食在“去冬节一百五日”,杜注云:“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即冬至后第105日是寒食,寒食节共3天,至第4天,即为清明节。如此计算,古时的清明节恰好位于冬至后的第108天。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108将。在古人的知识体系中,108和36、72一样,是一个神秘的数字。明朝永乐大钟每次敲响都是108下,据说是由于此数蕴含着12月,24节气,72候之和。

108是天数36和地数72之和,在古人的观念里,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把清明节放于冬至后第108天,一定并非偶然,其深层涵义,有待深入研究。

 

清明从“节气”至“节日”的历程,见证着中国古人的习俗变迁,及日益丰富的人文内涵。无论是作为节气还是节日,其形成都绝非偶然,是我国古代先人在对自然四季循环变化深刻认识、熟练运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作为后人,只有正本清源,方能真正理解那些流传下来的民俗所蕴含的深意。

文中风景图摄影:宋邮临、金东煜、王子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