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创缝合操作流程视频 文章详情

文章详情

2024-07-12 04: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每年发生车祸、坠楼、斗殴、职业损伤等各种创伤达2亿人次[1]。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伤口是人们寻求急诊医疗帮助的常见原因之一。美国急诊科每年约治疗创伤性伤口1 180万人次[2];其中超过730万人次为开放性伤口[3],估计花费超过30亿美元[4],若这些伤口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花费将更大[2]。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理已成为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急诊清创缝合术是外科医生必备技术,重视清创可降低伤口感染,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重视缝合技术可减少瘢痕形成,减轻创伤后遗症[5]。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常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操作,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为规避人人可行清创术但清创步骤不规范进而延误病情的情况,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制定本共识,将清创术的步骤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实施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的规范程度,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伤口一期愈合率。

(一)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的一般原则

对合并有失血性休克者首先纠正休克,对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危及生命者优先抢救,不宜立即行清创术[4]。

减少感染:清创缝合术是将污染伤口变为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的方法,其目标为迅速的伤口愈合、预防非特异性感染和预防破伤风、狂犬病等特异性感染并恢复最佳功能和美学效果。由于感染的伤口常瘢痕重、美学效果差、伤口愈合延迟[4],因此尽可能减少感染是清创的重中之重。

增加感染风险的局部因素为伤口长度>5 cm[4]、伤口局部污染重、深度深、较多异物存留、受伤至就诊时间长等。另外,伤口位于下肢等乏血管区比血流丰富的面部或头皮的感染可能性大[6]。伤口位于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比位于细菌定植较少区域的感染可能性大。

增加感染风险的全身因素为老年(≥80岁)、吸烟、糖尿病、恶性肿瘤、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肥胖、营养不良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有遗传性和获得性结缔组织病等[6,7]。Bowen和Widmaier[7]的研究发现,在局部创伤相似的前提下,若无上述任何全身因素其感染风险约为4%;若具备上述1~2个风险因素则感染率约为15%;若具备上述3项或更多的因素则感染风险升至31%。

(二)创伤性皮肤软组织开放伤口急诊清创术建议流程

(一)评估伤势并记录

检查神经、血管、肌腱、骨骼等受伤情况,向患者交代病情,让其有合理的期望值,并做病历记录,为将来可能的纠纷提供证据。

1.皮肤、皮下组织评估:

(1)有活力的正常皮肤:血运好、颜色正常、真皮层下健康、皮下组织牢固贴合;

(2)危险可能需要清除:血运差、颜色发暗、皮下脂肪有瘀斑;

(3)皮下组织已失活、必须清除:无血运、皮肤颜色发黑,与皮下组织完全撕脱、重度污染。

2.筋膜、肌肉评估:

4C原则:

颜色(color)

韧性(consistency)

出血(capacity to bleed)

收缩性(contractility)

3.肌腱评估:

(1)有活力:主动、被动活动正常;

(2)无活力:失去张力或呈绿色。

4.骨与骨膜评估:

(1)危险可能需要清除:骨膜内瘀斑;

(2)必须清除:骨膜与周围组织完全分离。

5.神经评估:

(1)神经受压:剧痛、感觉迟钝;

(2)神经损伤:疼痛刺激无反应,无反射;

(3)神经断裂:功能丧失,足下垂、垂腕、爪形手。

6.探查评估注意事项:

(1)止血:若血流不止,需止血,四肢部位开放伤可应用止血带;

(2)麻醉:若伤口较深需探查伤口,需麻醉;

(3)应尽可能清除伤口内的各种异物,有时需辅助检查帮助定位;

(4)多学科会诊:对于开放性骨折、严重的手部肌腱或肌肉撕裂、损害功能的神经损伤、眼部或眼睑深于皮下的撕裂,为保证良好的效果,应请相应专科医师协助评估清创和治疗[5]。

(二)伤口周围清洗消毒

处理伤口内部前,尤其是污染较重的伤口,先要将伤口周围至少15 cm范围的皮肤做清洗消毒。

具体步骤:

先用无菌敷料盖住伤口,然后清水+肥皂水/去污剂清洗伤口周围至少2遍;

然后用碘酒+酒精或者碘伏2遍消毒;

伤口周围处理后,再去掉保护伤口的无菌敷料,准备处理伤口(图1)。

【标准与规范】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最新版!

图1  伤口周围清洗消毒

(三)麻醉

麻醉的主要目的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清创准确性。对于较大、较深的伤口,直接冲洗较为疼痛,所以根据伤情及患者耐受力,可酌情给予局部麻醉。若伤口很大,需要镇静或全身麻醉清创,应请麻醉师进行麻醉。对于儿童的急诊伤口,通常注射局部麻醉配合度较差,可选用表面麻醉剂。尤其适用于头面部5 cm、伤口位于四肢末端、钝性伤、糖尿病、血管性病变、动物咬伤等)应谨慎一期缝合[4];对尚未发生明显感染者,皮肤的缝线暂不结扎,伤口内留置盐水纱条引流,24~48 h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者,可将缝线结扎使创缘对合。如伤口已感染,则取下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

(六)伤口敷料覆盖

伤口敷料覆盖是防止感染的关键[20],伤口敷料的作用是覆盖伤口,等待皮肤愈合(保护伤口),同时具有减少感染、促进愈合(释放抗生素、清创)等治疗伤口作用。急诊开放性伤口闭合后敷料的选择取决于受伤原因、创面大小、深度、位置、渗出程度、伤口污染程度及患者经济状况等。

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某种敷料为最佳且适用于所有伤口。封闭敷料价格虽比传统纱布要高,但其疼痛轻、应用方便、加速愈合,且需要更换的频率较低,可能会使总成本下降。对于大面积创面常需同种异体皮肤等生物敷料临时覆盖,为皮肤移植或皮瓣转移赢得时间。对于大块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等还需负压封闭引流敷料(VAC)。

(三)抗生素的规范使用

单纯急诊开放性伤口感染率很低,为2%~5%。研究表明对于清洁伤口,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不能改善其预后[20]。因此对于大多数急诊开放性伤口,无需全身应用抗生素[4]。局部外用抗生素可降低轻微污染伤口(包括咬伤伤口)的感染风险[20,25]。

出于以下考虑,不推荐常规服用抗生素:伤口局部血运差,药物不易到达;药物全身吸收,引起不良反应;引起耐药;菌群失调。推荐外用抗生素,这是因为:局部浓度高;全身吸收少,副作用小;避免肠内菌群紊乱;应用总量少;更好的经济性。

理想外用抗生素应具备的优点:安全性高,全身吸收率低;强效杀菌,快速渗透,局部浓度高;不影响创面愈合;维护皮肤微生态;不易发生过敏;不易耐药。

对于深部的轻/中度感染应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中度/严重感染的高危患者需尽快静脉输注抗生素[20]。具体伤口感染的分类和口服/静脉应用抗生素的指征见表3。

【标准与规范】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最新版!

表3 伤口感染的分类和抗生素治疗方案[26,27,28,29]

(四)急诊开放性伤口破伤风的预防

破伤风一旦发病,致死率高,若不治疗,重症患者死亡率接近100%[30,31];治疗后死亡率为30%~50%[32,33](美国11%[30])。但破伤风是完全可用疫苗预防的非传染病,因此外伤患者破伤风的预防尤为重要。其主要原则为强调主动免疫,必要时加用被动免疫。急诊伤口破伤风预防措施见表4。

【标准与规范】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最新版!

表4 急诊伤口破伤风预防措施[5,30,34]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本共识对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的步骤流程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一些常见易混淆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能对我国清创缝合术的实施起到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达到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提高伤口一期愈合率的目标。但是,本共识仅为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及部分专家专业建议,可作为临床工作参考和借鉴,清创缝合术的指南应在本共识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及论证。另外,本共识提出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的基本原则,对于不同患者的具体处理仍应针对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治疗措施。

共识牵头专家:王传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共识执笔者:魏蜀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艳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程树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都定元(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高福强(中日友好医院);郝晓云(西安急救中心);黄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蒋宜伟(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荆珏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黎檀实(解放军总医院);李冰(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李开南(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李连欣(山东省立医院);连鸿凯(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刘东明(沧州市中心医院);刘寒松(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刘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曦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吕军(敦煌市医院);马文生(包头市中心医院);邵标(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孙洪江(沧州市中心医院);孙鸿涛(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田振彪(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王传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芳(石家庄市120急救中心);王继东(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王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天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艳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蜀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徐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殿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进军(北京市急救中心);张可(甘肃省人民医院);张克云(湖南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张亚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凤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引用本文: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J] .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 (21): 1605-1610.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191125-0256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