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嬉大鹏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深圳抹香鲸搁浅 鲸嬉大鹏湾

鲸嬉大鹏湾

2023-05-08 16: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月4日早晨,深圳大鹏海域天气晴朗,风平浪静,巡弋于该海域的布氏鲸“小布”也浮出海面进食,引来大批海鸟相随。

7月2日下午,深圳市大鹏湾海域,科研人员将设备放入海里监测鲸的声音和该水域环境噪声。

自6月29日市民拍摄到鲸浮出水面的视频以来,深圳大鹏湾海域已连续多日发现鲸的身影。这头布氏鲸迅速有了昵称“小布”,它“干饭”的镜头上了热搜,迅速成为新晋“网红”,引起海洋科研人员和公众的极大关注。

专家通过分析现场照片、视频,初步确认连日在大鹏湾海域活动的是一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布氏鲸,体长8米左右。捕食时,它会张开大嘴露出水面,将兜在嘴里的鱼群一口吞下去,张嘴角度最大时接近90度!

根据文献记载,这是时隔16年后,布氏鲸再次现身大鹏湾海域。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鹏湾和毗邻的大亚湾海域,曾经是鲸豚类海洋生物的乐园。

被渔民误认成抹香鲸

布氏鲸在大鹏湾现身的消息,最初是在6月29日下午传开的。“我们是在微信群里看到的,当时有渔民用手机拍到了一段鲸浮出水面的视频,他们当时以为是抹香鲸。”深圳海警局大鹏工作站站长屠冉说。

记者收到由深圳市海洋环保志愿者协会转来的鲸的视频后,第一时间在大鹏渔政大队和盐田渔政大队获得了证实。至于鲸的种类,当时专家未明确给出答案。于是,记者随后辗转向国内著名鲸类研究专家、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陈默博士求证,陈默在仔细看完视频后告诉记者:“应该是布氏鲸。”

随后,陈默给记者转来了国内权威的鲸类研究资料《中国鲸鱼》。根据这份资料对大鹏湾海域出现鲸鱼的记载,此前这里最近一次发现布氏鲸是在2005年,当时曾有一头布氏鲸在香港沙头角海域搁浅。

捕食时嘴巴像个漏斗

6月30日一早,记者搭乘渔政执法艇来到此前鲸现身的海面。10时30分许,鲸突然开始了集中“表演”:大约10分钟内,在记者所在执法艇的四个方向50~100米范围内都先后发现了鲸的身影,而且连续出现了5次!

“它在捕食时,会张开大嘴几乎垂直浮出海面,嘴巴像一个漏斗一样,把兜在嘴里的鱼群一口吞下去。”盐田渔政大队大队长田正说。

在周围一阵阵惊呼声中,记者一次次按下快门,记录下让人激动的时刻。

在看到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后,陈默介绍,布氏鲸几乎垂直露出海面的三角形部分是它巨大的下颚,“它捕食时张开大嘴露出水面朝向天空,张嘴角度最大时接近90度。”

记者跟随盐田渔政大队连续3天跟踪拍摄布氏鲸,共记录到鲸捕食行为逾百次,喷水行为6次,露出背鳍在海上浮游行为8次。7月2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三位专家团队也加入监测队伍,专家通过分析现场照片、视频,初步确认连续在大鹏湾海域出现的布氏鲸很可能是同一头鲸,体长8米左右,根据体长判断,相信应该是一头未成年鲸。

鲸豚保护联动工作组成立

随后,深圳大亚湾海事局等部门发出通告,称近期沙鱼涌至官湖附近水域多次发现布氏鲸活动。为保护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希望船舶航经相关水域保持安全航速,加强瞭望,谨慎驾驶,不要围观,不要靠近,不要投喂。并要求各休闲船舶、游艇无特殊情况不进入鲸活动水域,避免对鲸造成不良影响。

记者了解到,大鹏新区已成立鲸豚保护联动工作组,为应对周末及即将到来的暑假旅游高峰,工作组会议确定:7月3日起,大鹏新区将进一步加强对布氏鲸出没海域的管理,请广大市民及船员不要靠近、不要围观、不要投喂,尽量避开绕行。

由于大鹏湾有一部分在香港,布氏鲸的出现也引起了香港的关注,作为今年初在大鹏成立的深港澳海洋保护联盟发起方之一,香港环保协会也向广大香港市民发出倡议,共同守护这头稀有的布氏鲸。

释疑

布氏鲸为何出现在大鹏湾?有无搁浅风险?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炳耀分析,经观测,这是一条小型布氏鲸,体长8米左右,倾向于是亚成体。这头布氏鲸与北部湾布氏鲸定期性活动不同,应是偶然性行为,可能与盐田港航道停航有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生强认为,布氏鲸出现在大鹏湾是正常的生物现象,体现了食物导向,应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这头布氏鲸的干扰。

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方亮博士看来,布氏鲸出现在大鹏湾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中也带有必然。“根据历史资料,珠江口和大亚湾本身就是布氏鲸搁浅比较多的地方。这意味着,这块水域很有可能是大型须鲸觅食的场所。”

方亮介绍,近几十年来,海洋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型须鲸出现次数不多。随着近两年来大鹏湾对于渔业资源加强管理保护,大鹏湾渔业资源有所恢复,为布氏鲸的到来带来必然性。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组长、研究员王丁介绍,和其他大型须鲸不同,布氏鲸是第一个在我国大陆沿海每年必来、长期逗留的物种。布氏鲸基本上每年都到广西的涠洲岛水域活动,有的还在该地繁殖,能观察到幼小的个体,他们正在对这个种群进行研究。

7月2日,曾任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哺乳动物谱系地理学、种群遗传和种群生态学以及鲸豚类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林文治出海对布氏鲸观察后表示,这头鲸目前捕食行为规律,呼吸有力,可以确定是一头健康的布氏鲸,搁浅风险较小,暂无需驱赶。

如何保护好这头布氏鲸?

专家表示,布氏鲸受到惊吓后,就会游入海底深处。如果水面一直有船只,它就不会浮上水面喘气,直到窒息而亡。一连几日,保护鲸豚志愿服务者以及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下属盐田大队、大鹏大队和中国渔政船在沙鱼涌至官湖海域劝离无关船只,维护海上秩序,避免对布氏鲸造成不良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海洋环境保护高级工程师廖宝林建议,要加强对海上船只的管理,因为大鹏湾航道密集,尤其是速度较快的快艇等小型船只,更易对布氏鲸造成伤害。

此外,建议具体部门牵头协调,有序开展科研工作,尽量减少对布氏鲸的干扰。有关部门应加强联动,及时掌握和共享布氏鲸相关信息及去向,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搁浅或上网情况,提前联系大型水族馆、博物馆等,做好后续处理预案。

名片

布氏鲸

学名:Balaenoptera brydei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背部深灰色,腹面黄白色,平均长度12米,雌性比雄性长0.3米左右,头顶有两个气孔,气孔与头部尖端之间有三个平行突起,背鳍突出,呈镰刀状。是唯一在赤道附近暖水海域常年生活的须鲸,目前分为远海和近岸两种,是鲸目动物中较为罕见的物种,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十分有限。在2021年国家林草局颁布的最新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布氏鲸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专家呼吁

大自然的“信使”来了 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保护

“近年来,深圳大鹏湾海域鲸豚类海洋生物频繁出现,仅今年就已经记录到多次江豚活动,最大的一群至少有数十头,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相关民间组织的注意,争取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海洋生态修复和保护政策,包括论证在大鹏湾海域设立禁渔区的可行性,为创建海洋中心城市奠定更扎实的基础。”深圳自然大使、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发起人,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执行秘书长马海鹏说。

“这头突然出现的布氏鲸可能就是一位大自然的‘信使’,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正确理解它所传递的信息,并且采取正确的应对行动。如果我们做对了,也许以后每年夏天,就会重现大型鲸类动物频繁前来大鹏湾‘打卡’的胜景。”方亮博士说。

追溯

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

曾是鲸豚类海洋生物乐园

布氏鲸现身大鹏湾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是,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历史上曾是鲸豚类海洋生物的乐园。

陈默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沿海的布氏鲸主要集中出现在广西北部湾海域,其他海域的观察记录并没有稳定规律;而从历史记录看,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深圳周边特别是大亚湾海域曾广泛分布须鲸类鲸,但1980年之后,该区域的鲸出现记录逐渐减少,偶尔出现的鲸豚要么是搁浅,要么是被发现时已经死亡。

深圳自然大使、深圳大鹏海洋图书馆馆长、潜爱大鹏理事长沈晓鸣对此曾专门进行过考证。“古籍中有很多对深圳周边海域鲸豚的相关记载,说明早年在深圳近岸海域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海洋生物。”他说。

大亚湾海域自古以来多有鲸豚出没。晚明时期,“惠州鲸”便已见载典籍而广为人知。及至近现代,大亚湾海域仍常见鲸豚踪迹。1937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惠阳县第十二区稔山石坝头附近海面,迩来每届日光熹微之际,常有鲸豚出没海面,是以大小渔船咸具戒心……据考证,“石坝头”即今惠东稔山坝仔一带。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盐田港、惠州港等大型港区的建成使用,大亚湾和大鹏湾航道密集,鲸豚踪迹越来越少见了,所以这次在沙鱼涌出现的健康状态下的布氏鲸,已经是深圳沿海十多年未见的稀客了。

采写:南都记者 刘诗豪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石磊 综合深圳晚报、深圳发布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石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