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欣】《大鱼海棠》的文化内涵,你看懂了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棠花寓意和意象 【吕欣】《大鱼海棠》的文化内涵,你看懂了多少?

【吕欣】《大鱼海棠》的文化内涵,你看懂了多少?

2024-03-22 04: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吕欣】《大鱼海棠》的文化内涵,你看懂了多少?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6-07-11 19:50:13 标签:   

 

 

《大鱼海棠》的文化内涵,你看懂了多少?

作者:吕欣

来源:小锄头 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六月初七日癸巳

           耶稣2016年7月10日

 

 

 

我对《大鱼海棠》第一次相遇还是2014年初,那年的我刚刚走入中国哲学的漫漫学旅,那是一个微寒夜晚,我在广州去往西安访古的火车卧铺上刷微博。被一款微博背景图所吸引:

 

由于我曾亲自到访过福建漳州,被南靖的土楼群富有天圆地方精神的气质所震撼,也鸟瞰过“四菜一汤”的景点。所以这唯美的图让当时的我想起了那神游的记忆。而那时的我不晓得,这图便是《大鱼海棠》的画面。

 

   

 

通常,我决心去影院看一部电影不会先看剧照或影评,所以直至如今坐在影院重逢眼前之景,才明白过来我和《大鱼海棠》也有最初的相遇。本文不想冒然说些好坏评价,只想凭借记忆,谈谈几处含有中国古代经典引用的内容,解释一下它们在影片中想要传递的内涵。

 

先简单说下鱼和海棠。解释之前,看两幅画:

 

   

 

《鱼乐图》。为襄阳画家杨明光的代表作,创作于2012年3月初春。

 

   

 

《海棠蛱蝶图》。宋代名画。此作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察其海棠花叶及蛱蝶的画法,当是北宋末画院中人所作。蛱蝶生动而情趣昂然,虽为院体画,却不流俗。

 

这两幅画被列为“参考文献”标于电影结尾中,以中国艺术作品直接对应到电影名。所以以为是和风的小伙伴可能错了。那么为什么作者选鱼和海棠这两个艺术形象?艺术背后有什么精神意蕴?

 

鱼。中国古代的“群经之首”——《易》,其中有“贯鱼”一词。鱼可谓是中国文化史上表达人类生息繁衍的不可缺少的主题元素。以鱼为图腾的生殖崇拜在中国早期文明中也站了重要地位。而鱼生活在水中,大海的辽阔便有了更丰富的承载。这在后文也会更进一步解释。

 

海棠。“棠”在《诗经·国风·召南》篇就曾出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苃。”全诗是说“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朱熹《诗集传》语)。甘棠所赋含的美德、思念和感情,都藏在后人对甘棠树的爱里。这种古老的寓意,不能不让我们想起椿的爷爷。而海棠花的艳红,红得断肠。中国人喜欢用海棠表达断肠般的思念。所以,总是一身红衣的椿,就像是海棠花,是海棠树生命的延续,也是真情思念的化身。

 

接下来讲一些更好玩的用典,文化界的朋友看完请多批评指正,没看懂《大鱼海棠》并如同无头苍蝇般对电影恶语相加的朋友,看完请口下留德。

 

《诗经》与成年礼

 

开篇部分,成年礼仪式上被宣读的话语引来开天的气魄。其中一句“神之听之,介尔景福”,为很多人记住。而这句诗出自《诗经·小雅·小明》一诗,原段原文为: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这段诗是说做人要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职位,热爱正直的人事,神都会帮助你得到大福气。而影片中征引,正是为了告诉成人礼中的“其他人”,去人间的七天就是要学会善良正气勇敢地长大,这样才会有神助一般的福气。

 

这里额外补一句,其实韩国首尔的景福宫的命名渊源,也正是源自此处引用,源自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水与海天之门

 

接下来说说水的意象。我曾多次想过如何把中国哲学中的一些自然意象,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更多精神情怀。《大鱼海棠》全片对水的把握可以说尽力为之,为什么是海?场景选择为什么不是大漠孤烟?

 

海天之门,类似于绝地通天的韵味。水与天相接,似是阴阳相通之道。在影片开头部分,给成年礼上的椿送汤喝的那位,头上画着一个《周易》八卦中的《坎》卦。八卦中,“坎”代表“水”,象征坎险。而《坎》卦象征重重艰险:像水奔流一样,胸怀坚定的信念,执著专一,内心才能不畏艰险而获得亨通,这种奔流不止、坚强刚毅的行为必然被人们所崇尚。这刚好呼应了成年礼的主题,也预示着椿去往人间将要遇到危险。大水之险,又有哪些更值得深挖的文化内涵?

 

     

 

在《荀子》中,曾有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水的地位解释的典例: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徧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向,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这段古老文字,可谓对影片如此重视水,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原来在孔子眼中,水的面向众生而无为无欲,就像是君子的美德;水流就下遵循着万物之规,又像是义;水坚毅勇决的样子不屈不挠,就像深奥的“道”;水奔向百仞之谷而无所畏惧,又像是君子的勇;水的均衡不偏,又像君子的正气;渗透的功力,又像是察识的细心;水的出入、过滤与纯净,又像是人性本向善;水虽然千回百转总是向东流,又像人们的志气。所以孔子说,君子看到大海大江大海,必不会急着匆忙赶路,而会观水而思。所以即便水是险象,观水慎思,也会明白很多道理。海天之门是水柱,便是影片要表达的“道”。所有逝去的人都会变成海底的大鱼,也是因为人身上寄托的那么多美德与希望,与水的意象紧紧勾连。

 

   

 

鲲的灵魂被鼠婆称之为“如此纯洁”,和水的精神更为契合,所以必定长成大鱼,所以鲲在人世间是一位如孔子而言的典型君子代表。

 

说说怪物们

 

子不语,怪力乱神。大家看到那么多怪物或不明觉厉,或觉杂乱,或以为抄袭岛国。然而各种角色的形象选取,是相当值得关注的地方。这些形象也不是乱取,而有一定追溯。

 

   

 

《山海经》、《搜神记》、《列仙传》、《太平广记》等等与中国古代神话志怪故事相关的书目,都被列在了在片尾的“参考文献”征引列表中。

 

   

 

一只眼

 

一只眼的形象,在片中为人最过目不忘的是三手撑船者和灵婆两个形象代表。而一只眼的形象,在《山海经》中有多处说明。此处举两例: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 (《山海经》第十二卷《海内北经》)

 

这一段是说鬼国形象。鬼国在贰负神尸体的北面,那里的人脸上都只长着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长在脸的正中位置,加上巨鼻宽口,使得人人都看起来相貌恐怖。难怪灵婆的形象是一只眼。可是对比于鼠婆,为什么要灵婆是一只眼?

 

《山海经》中另一种一只眼形象的代表叫讙: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夺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西次三经)

 

是说翼望山中有一种野兽,体形似狸猫,但只长了一只眼,后面还有三条尾巴,其名称是讙。他能发出百种动物的鸣叫声,饲养它可以避除凶邪之气,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黄疸病。而《大鱼海棠》中,鼠婆说,灵婆那里收集的是好人的灵魂。一只眼的形象也有避除凶邪之气的层面,所以属于好人灵魂的主管形象,也是解释的通的。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抬轿子的四只猫。为什么灵婆说,在那陪他玩儿的就只有猫了?在我看来,这也是与鼠婆方面的形象对应。

 

   

 

这张图是老鼠娶亲的代表。老鼠娶亲的传说有很多版本。此处举例一种:《十二生肖的来历》称,玉皇派猫通知牛虎等禽兽上天排行次第。老鼠偷听到猫的传话后,捷足先登,糊涂的玉皇封之为十二生肖之首。猫反被挤出生肖之列,从此与鼠结下深仇。老鼠欲同猫化解怨恨,便请黄鼠狼做媒,将自己最漂亮的女儿许配给猫,猫满口应允。于是老鼠择定吉期,又偷了一只小孩的虎头鞋充花轿,把女儿送至猫窝。结果老鼠嫁女,嫁到猫公的肚子里。图中抬轿子的四只黑老鼠酷似抬着灵婆的四只黑猫,图中右侧的大猫则是袭击老鼠的对象。所以,《大鱼海棠》中黑猫的形象,对应着鼠婆管理的不善之魂,也意味着善恶之间的关系。

 

   

 

龙驹

 

《太平广记》第四百八十卷中有《龙刍》一节:

 

东海岛龙驹,川穆天子养八骏处。岛中有草名龙刍,马食之日行千里。古语“一株龙刍,化为龙驹。”

 

东海岛的龙驹川,是穆天子养八骏的地方。岛中有一种草名叫“龙刍”,马吃了它,可以日行千里。古话说:“一棵龙刍,化成龙驹。”没错,此处古文说的正是椿在通往灵婆的途中,翻天越海的神兽龙驹。

 

   

 

帝江

 

再举例一处——帝江的形象。

 

帝江代表混沌。《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西次三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意思就是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袋儿,红如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除此之外,《庄子》、《神异经》记载的怪兽也叫此名。

 

   

 

这些小东西的形象就是源于帝江啦。然而它们位于通往貔貅那里的必经之路上,正是解开谜题前,夜半混沌时出没的,很符合帝江的原始意涵。

 

貔貅

 

天桥云海天边的貔貅,朝天怒吼令人惊心动魄。来看看貔貅文化的渊源:

 

“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犀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汉书·西域传》)

 

辟邪便是貔貅。

 

   

 

貔貅是我国古代五大瑞兽之一(此外是龙、凤、龟、麒麟)。貔貅曾为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也是皇室象征,称为“帝宝”。又因貔貅专食猛兽邪灵,故又称“辟邪”。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而影片中,正是貔貅带来的路,使椿找到机会走上了另一种命运。

 

“句芒”、“祝融”、“赤松子”......这些神怪们,名字都相当有内涵。句芒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也是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祝融,则真真实实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在《风俗通义》中,他和伏羲以及神农并称为“三皇”。 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赤松子教神农氏袪病延年。

 

篇幅原因,怪物们暂且说到这里,大家觉得好玩的我没提到的,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庄子·逍遥游》的核心灵感

 

这一部分几乎是作者的核心灵感介绍。那就是《庄子·逍遥游》篇。

 

其实《逍遥游》到底要讲什么?又能体现什么传统精神呢?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段我想不用解释大家都明白,是介绍鲲,也很符合影片中“鲲”的大鱼形象。而南海就是天的池,最后鲲回到人间的地方,也正是南冥。

 

   

 

关于“椿”名字的《庄子·逍遥游》出处: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楚国南部生长一种叫冥灵的树,把一千年当作一年。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树把一万六千年当作一年。而《大鱼海棠》中的椿本欲回归到爷爷化作的海棠树根里,正是表达了《逍遥游》中“大椿”寓意。

 

商汤曾问他的大夫棘:“北极地带的北部有个深而呈黑色的海,就是天的池。有鱼生长在那里,鱼身的宽度达到几千里,它的长度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名字叫做鲲。还有鸟生长在那里,它的名字叫做鹏。背就象一座泰山,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趁着象羊角般弯曲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驮着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将要飞往南海。小雀子笑话它说:‘那大鹏将要飞到哪里去呢?我向上跳跃,不超过几丈就落下来,飞翔在飞蓬和青蒿之间,这也是飞翔的最高限度。可是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

 

庄子用一句话概括了答案,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正如人各有志,物各有属。井底之蛙与北冥之鱼毕竟视野不同。椿用117岁的时光,诉说着人生不妨大胆去尝试,大胆追梦,大胆去爱的道理。就像飞过九万里高空的鲲,它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在没有鸿鹄之志的人眼中,就像“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一样无聊,他们只顾着吃饭睡觉买东西打发时光,这又怎能是“逍遥”的意义呢?

 

生息“规律”与死生有道

 

   

 

椿的爷爷,颇有老子的气象。举手投足,诠释着大道。他总是告诉椿,死生有道,万物各有它的规律。这也是古老经典《周易》告诉我们的道理。所谓阴阳合德,便是使生息符合万物的规律,这才是天地人的真正相融,才是人们对待自然应有的态度。

 

椿找灵婆时,灵婆也曾告诉椿,“你这是逆天之行,是要受到严酷的惩罚的。”逆天而行,让死人复活,也是对万物生息自然规律的公然宣战。所以椿的行为尽管善良,却也会造成海水倒灌的大灾难。

 

   

 

这也是一种生命境界的提点。因为我们不是椿,我们只是没有法力的普普通通的人。这些本赋神力的“其他人”都不能避免死,更何况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大江东去,死生有道。世界上本未曾有“我们”,而世界也终将会失去“我们”。这是自然的生息法则,而正如椿所言:上天赋予我们短暂的生命,是叫我们大胆去创造奇迹。

 

总结的话

 

既然《庄子·逍遥游》是《大鱼海棠》的灵感来源,那么我谨用《庄子·逍遥游》篇结尾来结束本文的写作: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的结尾,最直观简单的解读,莫过于告诉世人,对于寻求幸福,不可拼命索得。如果人的生命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让灵魂自由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么死生之道便会在人们心中豁然开朗。所以,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执念,神人不求功名利禄,而圣人无需一个多么家喻户晓的声名。

 

   

 

《大鱼海棠》的用心,我看到了。

 

我喜欢当今中国人能不忘本,记着自己的根。

 

我想看到,也想让全世界看到更多富有中国人悠久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中山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本文文献参考来源:中国基本古籍库,百度;图片来源:百度、豆瓣。

 

责任编辑:葛灿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更多

【上一篇】南通知止堂义学举办六月六晒书节主题活动

【下一篇】【王祎茗】婚姻谁主:清末民初主婚权制度变革之省思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