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宇对话海康威视徐习明:构建企业的“数字孪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康威视管理层蔡焕平 王安宇对话海康威视徐习明:构建企业的“数字孪生”

王安宇对话海康威视徐习明:构建企业的“数字孪生”

2024-07-08 16: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复旦管院 复旦管院 收录于话题#科创12#商业14#产业8#人工智能1#复旦61

FDSM

“无科创 无未来”科创人物访谈

“无科创·无未来”!正值首期“”启航,“瞰见2020科创人物访谈”邀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复旦科创领袖营授课教师王安宇对话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习明校友,聚焦技术奇点跃进、新一轮智能产业升级中的“变”与“不变”。

王安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创新与创业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为多家公司提供企业高管内训;担任复旦大学EMBA和MBA项目以及复旦科创领袖营授课教师。

徐习明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曾就读复旦-港大IMBA项目。曾任IBM中国有限公司咨询服务高级合伙人、副总裁,2016 年 9 月加入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内容节选自访谈实录

Q1

关键词:变与不变

王安宇 :您觉得安防产业发展这么多年,其中变化的是哪些因素,不变的又是哪些呢?

徐习明 :海康威视是安防行业过去20年在中国这个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个高科技企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觉得不变的因素是“创新”或者说是“变”。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得益于一代一代的技术创新、技术迭代。

海康威视本身就经历了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的过程,2000年初从模拟技术往数字技术转变,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技术转变的奇点,我们才会有自己的机会。

第二个技术的奇点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在2012年、2013年就开始大规模投入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和视频技术的结合,不断地在安防行业实现智能化,更好地通过技防的手段来实现以前人防做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打破了安防的边界。视频加上人工智能就成为了高效的物联感知设备,通过泛在的人工智能,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的转型。所以要提这个行业不变的因素,其实就是变化,不断地技术创新。

王安宇 :从徐校友的分享当中,我们能明显地看到很多产业这么多年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英特尔的前总裁安德鲁也说过这个观点,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徐总的话,其实印证了这个观点。前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编程技术的进步,后面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另外,竞争态势也在变化,在这些变化的条件下,摆在企业面前的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新技术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Q2

关键词:数字孪生

王安宇 :我研读了一下海康威视的中报,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非常亮眼。您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有哪些研判呢?

徐习明 :首先,疫情对公司的经营还是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在疫情期间,我们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我们服务的)下游有一些产业,像餐饮、零售,他们的扩张速度和节奏也在调整。但是上半年,我们的经营业绩平稳。

从未来的发展来讲,我们主要的方向就是智慧城市和数字企业,希望提供更智慧的感知平台、更智慧的认知技术,实现一个更好的社会治理。同时对于企业来讲,我们希望通过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智能技术,帮助企业快速地实现数字化的转型。从智慧城市、数字企业这两个角度看,我对我们的发展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王安宇 :智慧城市与数字企业或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确实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差不多十年前,工业4.0、工业互联网,以及最近的产业互联网,这些概念和图景被提出之后,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许多企业也纷纷布局这个领域。您认为海康威视的优势和劣势,尤其是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习明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海康也有一个定义的路径。我们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首先是要构建企业的“数字孪生”,把企业的物理世界移植到数字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和组成部分。传统的信息化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业务流程、业务交易的数字化。有些管理精良的企业也能实现业务计划的数字化。传统定义的工业物联网,实际上指的是产品、设备设施的物联,相当部分的产品是能够被物联的,比如说一辆车、一个手机、家用电器、挖掘机(等等)。产品的物联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好地在线为企业员工及外部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当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有效物联的,比如说一瓶水、一杯咖啡,这个时候可能更多的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来构建和消费者的连接。

另外,设备设施的物联一方面是帮助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另外一方面是帮助实现服务过程的数字化。在这个领域里面,海康威视和众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合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物联感知技术,主要集中在波长感知方面。同时,我们还很关注场景的物联。海康威视会帮助用户构建平台,来实现拉近管理距离、提升业务效率、规范作业行为、防范安全隐患的用户价值。

这是我们对于企业数字化的一个理解,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既不是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也不仅限于工业物联网的范畴,而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孪生”的概念。所以我们提出一个“物信融合”的架构体系,希望在业务流程层面、在数据层面,把物联网和信息网结合在一起,通过大数据智能来洞察其中的规律,这是我们在其中的一个定位。

讲到海康的整体优势或者劣势,海康处于一个非常碎片化的市场,创新是我们在骨子里的一个基因,通过把握技术奇点的创新,通过对细分市场理解的创新,通过和用户合作共同的创新,来追求一个高速增长。过去20年,应该讲这种基因,已经很深地融到海康的文化里面。如果讲优势,这里可能是一点点的优势。

王安宇 :非常好。创新应该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生命线所在。

Q3

关键词:AI开放平台

王安宇 :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许多领域的平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赋能了许多中小企业,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进入物联网年代或者人工智能年代,平台模式依然是许多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个发展方向。徐总提到海康威视成立了AI的平台,关于这个平台的发展战略或者说策略,能不能谈一谈?

徐习明 :海康威视并不是一个商业模式公司,我们更多地是一个把专业做好,把为用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做好的一个企业。所以我们AI开放平台的定位实际上更多的是一个技术赋能平台。我们通过AI开放平台,希望能支持合作伙伴和用户更好、更快速地享受到AI结合视频的价值。所以我们在平台的定义方面,也做了很多设计,包括我们训练的算法可以无缝地落到摄像机和硬盘刻录机上面,只要是海康产品的用户,训练和部署是永久免费的。

从AI开放平台来讲,我们后续的战略,一方面,会守住自己的本分,我们定位自己是一个视频感知的开放平台,我们会把视频感知里面的能力做到最完整;同时,把它的友好性进一步地加强。对于专业的开发者,我们AI开放平台提供摄像机操作系统,帮助他们把算法快速地实现落地,并且我们也基于AI开放平台,提供很多小应用的引擎。

王安宇 :用AI平台给客户和中小开发者带来赋能。海康威视在这个平台的获客方面有哪些考虑?

徐习明 :这不是一个对消费者的平台,主要是为企业的IT部门、技术部门,或者是有应用开发能力的合作伙伴、一些人工智能创业者提供的平台。我们更多地还是用传统的市场手段来招募开发者。因为海康的视频设备被广泛地使用,所以当这些技术部门,无论是应用开发者,还是人工智能开发者,在应用海康视频技术的时候,往往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伙伴。

王安宇 :徐总刚才给我们分享了2C和2B平台获客方面的不同。海康是一个技术公司,希望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来为客户服务,而不是模式的炒作,这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

Q4

关键词:颠覆性技术

王安宇 :讲到技术公司,商业领域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就是“颠覆性技术”或者叫“破坏性创新”。1917年,福布斯首次推出百强企业排行榜,70年后,61家企业已经销声匿迹,剩下的39家企业当中只有18家还名列其中,整体上被逐出这个排行榜的接近80%。当时熊彼特认为,这是商业世界的一种新陈代谢,他认为这是一种“创造性破坏”。

后来,哈佛的克里斯滕森也做过调查,调查了很多行业,比如硬盘、会计软件、零售业,甚至挖掘机行业等等,他说很多行业都出现过这个现象——每一次关键技术壁垒的瓦解都会造成行业的洗牌,他最后把这个叫做商业世界的运作方式,而这种洗牌往往是源于最初不被人们看好的一个小技术。这种现象叫“颠覆式创新”。关于此类颠覆性技术,海康威视有哪些想法?

徐习明 :首先,“颠覆性技术”是没办法防范的,只有去拥抱。其实很多时候技术奇点到了或者商业奇点到了,可能有一种新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就会成熟。现在短视频的流行实际上是跟4G的成熟(即技术的奇点),电信资费的下降(即商业的奇点),可能有密切的相关。我想,一个公司,首先不应该抱有自己固有的成功经验或者说抱残守缺,要不断地拥抱技术奇点的变化、商业奇点的变化,持续地有创新能力,这可能才是基业常青的基础。

至于未来,从“颠覆式创新”来讲,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他的起来可能并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的。所以,我想,从商业竞争,从管理层,我们还是保持一个对技术、对商业的敏锐度,然后不断去观察技术发展、观察商业发展的变化,这可能才是应变之道。我们绝不敢讲成功,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也是在不断地鞭策自己、警醒自己。

王安宇 :对破坏性技术的一个有效方式,就像徐总刚才提到的,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增强自己对这个产业的理解、对这个赛道的理解、对客户需求的洞察,然后不断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我们应对这种破坏性技术的概率就会提升。您对刚才提到的这些有技术能力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企业、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徐习明 :首先,我们很多合作伙伴在应用软件的开发领域也是非常成功的。不敢说建议,因为我们能跟他们走在一起,实际上大家的观点是共同的,就是企业的数字化是远远大过信息化的一个范畴。要满足数字化转型的全部需求,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绕不开人工智能应用的时候,可能我们的一些伙伴会去判断人工智能在它的这个领域是一个必备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他投入大量资源去建立,还是只是在他核心竞争力上添砖加瓦,然后做到metoo也可以。如果是后者的话,像我们提供开放平台的能力对他就非常有帮助,有助于他关注于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在其他的赛道上面快速地补齐,甚至通过深度的应用来形成一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Q5

关键词:赋能教育

王安宇 :徐总,海康威视也布局了教育领域,能不能谈谈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一些发展思路?

徐习明 :海康威视早期在教育领域主要是校园的安防,今天,我们在教育领域,通过科技手段在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说今年,教育部提出了要强化三个课堂的建设,海康威视是积极响应的,一方面,我们在云南也参与了教育设备的捐助;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地利用了音视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使我们的三个课堂里面的专题课堂运行得更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互动录播的时候,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们可以始终紧跟老师的画面,能够在老师讲课和板书之间形成无缝的切换,让远程的学生有一个更好的体验。我们也能做到双屏的互动,主课堂的学生和远处的从课堂的学生,可以在一块屏上进行沟通。我们实现了远程点名的功能,老师可以在一个学生的头像上画一个圈,就知道这个学生是谁,这样整个教学的互动做得更好。

校园的安防、教室的照明,学生的班牌、互动录播课都是一体的,而且是在学校的私域环境下实现统一的应用。同时,疾控平台也是在一起。我们也在校园,在教育的物联网,在人工智能方面不断地在进行探索。

王安宇 :真是非常有益的探索,感谢徐校友。徐校友刚才给我们分享了丰富的内容,从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规律、发展前景,以及海康威视的竞争优势,海康威视目前构建的AI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相信这些分享对于相关的校友和同学会有非常多的启示。

原标题:《【科创人物访谈】王安宇对话海康威视徐习明:构建企业的“数字孪生”》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